1. 学角度如何理解「分享经济」,可能会涉及到哪些理论
单从一个社会学科的角度看这个问题的话,我觉得是没有答案的,就像在问儿子的爸爸为什么是爸爸,似乎用哲学才能回答了。如果和宏观经济学比较的话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微观经济学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可能是因为市场是通过价格这只无形的手来调节经济生活中的资源配置问题的;宏观经济学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某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某学科的中心理论,我想,那是因为那个理论本来就是学科的一个重点,另外,有一定的延展性,有一定的深度。微观经济学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宏观经济学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不知道是不是这样的呢?求真理
2. 用最简单的话来解释经济学
经济学原理太来多了,你要问自哪一个呢?
下面是最简单的、最基础的“价值规律”的简述,可以参考一下:
以水果为例:
种植成本(农药、种子等种植消耗)+果农成本(劳动力、果农加价等因素)=产地卖价
产地卖价+运输成本(交通工具、保质等)+中间商成本(人工费、中间商加价等)=销地卖价
有时“中间商成本”会有几次加价。
你还需要其他的经济学原理简述吗?,需要请追问。
3. 通俗易懂的解释“什么是经济学”
研究价值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规律的理论
就是研究钱去哪里,钱怎么来的,钱该怎么用,钱应该怎么用的理论
4. 经济学有没有更通俗的解释
从人人都在谈论经济的中国到经济学脱离人间烟火的欧美,这就是经济学与现实生活的距离。经济学研究看上去越来越深奥,却离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远。采用抽象数学工具来解释经济现象,并没有取得比经济学原理更理想的结果。反而加深了人们对经济学的疏离感。中国的经济学家大多只是使用一些西方经济学原理级别的理论来对复杂的中国经济问题发表意见,这在西方那些动辄使用数理经济模型和计量经济方法的学者们视为不入流。这里固然存在对于数学工具掌握不足的问题,但根源在于,中国经济还处在转型阶段,算不上是纯粹的市场经济,那些用在研究竞争性较充分的市场经济的数学工具,都无法彻底解决问题的模型,如果用在二元经济的中国,几乎完全缺乏应用的前提条件。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工具对于解释中国经济现象,不是太复杂而是过于简单到无法使用了。如果生搬硬套,将会把研究对象的真实面貌彻底扭曲变形,而得出的结果也必然是不可信的。在应用西方经济学模型的时候,很难采用其完整的理论体系,更多的是借鉴一些分析工具,使用在较微观问题的分析中。经济学家尝试用数学、社会实验的方法来模拟更为复杂的经济现象,形成了一些理论体系,但在经济学界内部也未完全达成一致看法。那些模型看上去更像是精巧的玩具。书中“海盗分金”的例子很说明问题:5个海盗准备分100两黄金的赃物,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尽可能多得,他们确定了一个规则,5个海盗按顺序依次说出自己的分赃建议,如果多数人同意,就按其建议分,否则,这个海盗就要被杀死。如果你是第1个提出建议的海盗,你的建议是什么。按照博弈论的模型,这个问题的正确解决方法是倒推,即先考虑最后一个海盗的反应是什么。那么按照理论的推演,第5个海盗必然希望最后留下的人越少越对自己有利,因此,他对第1个海盗的建议的反应必然是“反对”。再往前推,第4个海盗会考虑清楚,当轮到他提建议时,第5个海盗一定会反对,他就只能去死,所以他一定要避免轮到自己提建议,所以他对其他人的建议就只能是“同意”。那么,第3个海盗会想,轮到他的时候,第4个人会同意,第5个人反对,那么加上自己,就是2:1,所以,他会提出100两黄金全部归自己。再往前推,第2个海盗提建议时,第1个海盗已经死了,剩下4个人,他知道第4和第5个人的立场,而第3个人想独吞黄金,一定会反对,这样就是2:2,没达到多数票,自己还得死,所以他也会做出避免轮到自己提建议的决定,也就是他会同意第1个人的建议,这时,第1个海盗该提什么样的建议就很明显了,他一定会要求100两黄金归自己,而这时的投票必然是3:2,达到多数票,通过。这个结论看似很精妙,但在现实中出现时,却不一定就是这样的结果。如果每个海盗都具有如此严谨的思维模式,利弊计算得如此精确,那么当第1个海盗在琢磨其他人可能的对策时,其他人也同样能知道他的对策。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当第1个海盗提出全部拿走黄金时,除了第2个海盗,其他三个人必然是一致反对的。接着是第2个海盗被牺牲,这是必然结果,第3个海盗如愿以偿拿走了全部黄金,游戏结束。这就是现实结果和理论推导的结论的差异,根源在于,第4个海盗并不一定总是说YES,再者,其实在实际生活中,没有谁会像经济学家那样用理论模型把收益和损失算得清清楚楚,更常见的是感情冲动、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因素在主导人们的决策和行为。经济学家满足于找到适当的模型来解释一个现象,对此,有一个笑话似乎很贴切:“成为优秀经济学家的秘籍说起来一点不复杂,你要牢牢地抓住显而易见的东西,并且有意识地对它们进行复杂而深奥的阐述。”很多经济学的研究成果看上去就是这样。但是,经济学毕竟教给我们分析现实生活的框架和思路,帮助我们找到大致正确的方向。经济学是什么?也许这个问题并不重要。那些经济学模型只是分析经济问题的结果,本身未必能作为解决另外一个经济问题的工具。我们在学习这些模型的过程,实际上只是学习经济学的数学解决方法。除了抽象的数学方法,还存在其他的经济学思维方式,一旦掌握了这些方法,人们就会克制不住地想要利用它去洞查这个世界的所有真相。这才是经济学的乐趣和终极目的所在。
5. 怎样通俗的理解经济学
经济危机是指经济系统没有产生足够的消费价值。也就是生产能力过剩的危机。通俗来讲,就是说消费能力或者说购买力的下降导致产品供小于求,生产资料无法被使用搜索从而引起生产过剩和通货膨胀,失业大量增加,社会崩溃。
6. 举一个生活中的经济现象,用经济学的原理进行解释并详细阐述,谈谈自己的感想和得到的启发。
当生活遇见经济学
几个有意思的经济学案例
第一个案例
牛和小麦的冲突。左边农场养的是牛,右边农场种的是小麦,牛要跨过护栏去吃小麦,是阻止牛还是不阻止牛?
第二个案例
争夺阳光。有一个酒店有一个阳光游泳池,吸引了很多客人。但是另外一个酒店要在那里再盖一幢高楼,如果盖高楼会挡住游泳池的阳光,进而影响收入,这个酒店就起诉了另外一个酒店。
第三个案例
谁的责任。美国很多新修的铁路,是征用农民的土地而来的,农民们认为铁道旁边的土地也是属于自己的,所以就在铁道边上晒小麦,当火车开过去的时候,火车轮与铁轨擦出的火星,烧毁了这些小麦,于是农民们就起诉了这个火车公司。
这三个案例如果你是法官,你会怎么来判断?
这其中涉及到很多问题,我们可以用经济学的一个理论来解决这个问题,即科斯社会成本理论。
科斯的理论:在这么多看似很复杂的案子里,做一个最简单的假设,假如这两个东西都属于同一个人的情况,下面这个人会干什么?
第一个案例:当牛和小麦属于同一个人的时候,他会不会让牛去吃这个小麦?这就变成一个很简单的经济学问题,计算牛吃了小麦以后,牛能卖多少钱?小麦不被吃掉,小麦可以卖多少钱?算清楚这个也就很容易得出答案了。
第二个案例:游泳池与高楼的这个冲突,只要计算盖了高楼能够带来多少收益,遮挡游泳池的阳光会对酒店产生多大影响?
第三个案例:处理的方式更简单,想办法说服农民不要在铁路边上晒小麦了,对于已经烧毁的小麦协商处理。
如果从社会成本的理论来看,把所有的人都看成是大社会整体利益,所有的案例,就会变成很简单的经济案件。
在交易费用为零或者足够低的情况下面,所有的产权都归属于同一个人的假设的前提下,或者是说他们之间的交易费用特别低,比如把牛卖给那个小麦的主人,或者把小麦卖给牛的主人,不管资源最初的主人是谁,资源都会流到价值最高的用途上面去。
有关战俘营的故事
在战俘营,有很多经济学的现象和理论会完全显现出来,会产生非常市场化的现象。
一个最极端的例子,有一个牧师他手里面拿了一个奶酪、五根香烟,然后他在战俘营里面转了一圈,手中多了一个面包,其他东西都没有少。这个就是典型的商人在社会中的一个作用。
比如在战俘营中,会在一些固定的地方进行交易,然后价格会写在一个公告板上,缩短是由于时间或者地理的因素导致的价格扭曲。
然后就会呈现出很意思的价格波动,比如面包,一星期发两次面包,周一周四发,然后到了每次发面包的前一天晚上面包的价格就会飞涨,因为前一晚大家基本都把面包吃完了。所以面包的价格高点是在周三和周日的晚上。然后到周一和周四新的面包来了以后,面包的价格又会下降。
战俘营中,还会自发的产生的货币,比如刚刚说的香烟。用香烟来计量每一个东西的价值,比如一个面包价值两个香烟。
产生了货币以后,就会对应产生了服务,很多人会提供洗衣服的服务、画肖像的服务等,在这个战俘营里慢慢形成了一个比较有效的经济体,同时还会有劣币驱逐良币的事情。
比如香烟,有些人会拿比较残次的香烟来冒充好的香烟,逐渐越来越多的人也会用劣质的香烟来进行交易。
同时,战俘营里面也会有通胀、通缩,当你发生空袭的时候,大家把香烟抽完了,就会产生通货紧缩。然后,如果传说外面会有一批新的香烟来的情况下,就会产生通胀,相应的价格也会大幅度下降。
在战俘营这样的一个集中化管控的大背景下,其实还是产生了一些新的市场制度,符合经济学产生的一些体制,也是非常有意思的现象。
其实经济学就是来源于生活,很多理论也可以生活中各方面被应用,希望每一个人都能体验经济学带来的乐趣。
7. 如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间
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概念:宏观经济是与微观经济相对应的概念。市场经专济中以个人、家庭和企业为单位属进行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活动即是微观经济。现代市场经济虽然仍以单个微观经济主体为基本单位,但随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商品交换日益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经济活动已不再是单纯的个体行为,而日益呈现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特征。个人财富、家庭福利和企业利润的增加,已经不再单纯地取决于自身的努力,还必然要依赖于整体经济状况,整个经济运行越来越表现出明显的总量、综合和全局性特征。与微观经济相对应,大范围的总体经济活动,即国民经济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总量和结构就构成了宏观经济。微观经济是宏观经济的基础,但宏观经济并非微观经济的简单相加总和,而是按照一定的层次结构和运行调节机制组织起来的极其复杂的有机大系统。
8. 你对经济学的理解是什么
经济学是研究价值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规律的理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自然科学、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同一的客观规律。
9. 经济学的什么是可信承诺,简单理解
不要太相信男人的承诺承诺只是要来装扮爱情的工具其实没什么太大用版处轻易给你承诺的权男人不要信能相信的男人也不会轻易给你承诺承诺只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宣言,关键是要看一个人的责任心和实际行动。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所谓的完美爱情,只有为了完美爱情而共同用各自的责任心坚持不懈追求的过程。真正的爱情以相互信任和相互负责为前提,能在快乐时光里相娱相乐,更能在痛苦的日子里相扶相持。两个人对待爱情的共同责任心能坚持多久,这份感情就能延续多久,爱情的长存需要两个人的步调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