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计量经济学和金融工程哪个好
个人观念,如果你是一个不想冒险,处理事情比较稳重.思想比较后者.计量经济学.(选择这个之后回你可以去答金融市场做分析.)
如果你有丰富的创造力,有冒险精神.处理问题比较富有自己思想.有远大思维.(对美国的经济体系有着了解)那就可以选择这个.(这个是对现在已经拥有的金融创新理念.这个的用途比较大.)
你选择一定要你有这样的本事.没有的话,你以后会很累...
希望对你有用.
② 金融系的研究生可不可以不懂计量经济学
如果你是研究生,有想公务员,建议你还是懂得越多的经济学方面的知识更好版些,掌握的(知识权)技能越多,竞争力就越强
金融学发端于经济学,但如今已经从中独立出来,有了自己的研究方法,成为独立的学科.现代金融学也象经济学一样,从微观主体的理性行为入手(行为金融学考虑了非理性行为),构建考虑时间和不确定因素的市场均衡体系,考察金融系统在资源跨期配置中的机制和作用.但是金融学有区别于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比如说金融资产定价中常用的无套利分析,实际上比经济学中的供求定价分析更具有一般性,在市场中更容易实现.金融学区别与经济学的另一个的特点是前者考虑了市场中的随机因素,因此市场主体的预期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 经济概念比金融广得多
金融是经济的一小个分支,只是有自己的侧重点
经济学是一个一级学科,金融学是一个二级学科,在经济学之下,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方式、道路等。是比较宏观的了,它对经济的各个方面包括工业、农业等。金融只是对一个国家经济领域中的金融方面进行研究,比如货币、证券、金融市场等。
③ 金融计量经济学硕士课程
这是原来数量经济学的金融计量经济学方向,现在改为一个专业,课程应该跟原来一样,都是高级宏观微观高级计量课程吧
④ 什么是金融计量经济学
金融计量经济学,是以经济理论和经济数据为依据,应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研究经济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经济学科。
基础知识:微积分和线性代数基础,统计学基础。公司金融、金融市场、投资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主要应用:组合管理、资产交易、风险管理、财务咨询和证券管理。
就业方向:证券公司,上市公司,投资公司等金融领域的岗位。
⑤ 上海财经大学的 金融计量经济学 怎么样——懂的求进
1,首先上来财的这个专业是自支持跨专业考研的,这个是肯定的。
2,一般是保送生源占到招生计划的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六十之间,也就是说按最高的百分之六十来算还是会招16个人左右的非保送生源。
3,金融计量经济学是量化投资的学科。现代金融是以数学为核心的,而传统的投资是非量化的投资也就是不以数学模型为导向的,是以财务知识为主,借助金融工具来进行的投资;量化的投资方面,以建模为导向的量化化投资,借助计算机,输入参数,来大量分析数据,力求结果有参照性,不得不说,现在单纯的传统投资走向下坡,金融市场上更多的是量化投资,原因有三,一是全球化的趋势,也来越多的金融人士利用数学模型来从事,二理论上的支持,资产定价模型的出现后,越来越的人认可价格是可以预测的,去年的诺奖也说明了,学术界对此的看法,三,成功的案例像红极一时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美林,高盛为代表的投资银行,越来越多。所以金融专业需要那些和数学相关的课程要好高数,线代,概率论都是比较基本的了,编程课程最好也认真学习,复合型金融人才是缺少的,编程+专业知识=未来。
4,本科背景很适合,但是工作压力很大,一般是发1.5-2份薪水做3个人的工作。
⑥ 我想问下金融学和金融工程,计量经济学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我是学金融的,以后还要学金融工程和计量经济学
这三个专业还是有很多不一样的
培养方向和要求都是不一样的
金融学可能更多在于培养学生 了解金融行业 能够分析金融环境 具有良好的金融意识和能力
金融工程等于金融+计算机 主要研究的是金融手段和金融工具 主要用来设计金融产品的 像银行 保险公司的理财产品都是这些人做的
计量经济学主要是培养能够在基础知识基础上能够建立经济计量模型的 研究经济规律的
现在现在文科专业基本上这些课都会学 但是专业不一样学的深浅也不一样 看你自己的喜好 不过通常的理解最假大空的就是金融学了 什么都学 什么都不行 所以学金融一般的都考研了
⑦ 硕士《计量经济学》和《金融经济学》的区别
这两门课完全不一样。
《计量经济学》是学习使用传统的计量工具和统计原理,内例如回归分析之类容的这种去分析量化经济问题。而《金融经济学》是在随机过程的基础上研究金融资源的配置和风险的测量。
这两门课完全不一样的。
⑧ 学习计量经济学有什么用,具体的实际的应用领域,我的专业是电子金融
作为一名数量经济学专业的博一研究生,我就自己的经历来谈谈如何学好计量经济学。我不知道你学习计量经济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但是要像你说的“稳扎稳打、效率较高地掌握计量知识”,我觉你可以这么做:由于计量经济学涉及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面的知识(比如统计量的构造、P值,t检验和F检验等等),我觉得掌握这方面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推荐教材的话,首推茆诗松版本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个人觉得这应该是目前国内这方面教材最好的一个版本)。有了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面的知识后,你可以着手学习计量经济学了。
入门教材有很多。国内的话,首推庞皓的《计量经济学》,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之间的权衡把握的不错,其次就是李子奈的《计量经济学》,可能这本书稍微会难一点。
国外的话,优秀的教材就很多了,比如伍德里奇的《计量经济学导论》、古扎拉蒂的《计量经济学基础》等等。以上书籍学完以后你差不多计量经济学基础就算不错了,但是要注意,计量经济学作为一门工具学科,总要到解决实际的经济学问题中才能发挥的作用,所以我建议你如果是非数量经济学专业的话,掌握基础的计量经济学用好就够了,如果遇到什么计量经济方面的问题的话,再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也不迟。而且在学习过程中要边看书学习边操作,这样学习效率会比较高。
至于要使用哪种软件的话,入门的话可以用用Eviews和Stata。
如果你学有余力或者致力于读数量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的话,你可以这么做:中级和高级的计量经济学中会常常涉及到用矩阵的描述问题或模型,你可以补充一下这放那个面的知识,比如《线性代数》和《矩阵分析》这样的教材。
如果还想进一步提高的话,可以看看濮晓龙版本的《高等数理统计》或者陈希孺版本的《高等数理统计》。接着就可以看看格林版本的《计量经济分析》这本书,它几乎包括了计量经济学的方方面面。国内的话,李雪松的《高级经济计量学》也不错有了以上两方面的基础以后,再学习计量经济学就需要按照你的兴趣来专研了。计量经济学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学和微观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方面,首推汉密尔顿的《时间序列分析》和蔡瑞胸的《金融时间序列分析》这两本书。面板数据方面,至今还没发现比较好的教材。微观计量经济学方面,首推卡梅隆《微观计量经济学:方法与应用》。以上仅是个人观点,如有不对请亲拍!
【王也】:
Bruce Hansen的讲义,入门不二之选;后面看走哪条路吧,搞搞基本因果推断念念基本无害,翻翻Imbens和Wooldridge2007年的NBER讲义怎么也够了
【周彬】:
不建议从李子奈的那本书开始学,虽然很多国内高校的计量经济学是从那本书起步的。学习计量经济学,建议从矩阵运算开始学,也就是线性代数。掌握最基本的矩阵变换法则,然后从矩阵起步,循序渐进学习OLS, MLE,再逐步进阶。事实上,各种estimation是需要不断推导的,假设前提以及达成最优化的条件要加以系统性总结,这样才能看懂模型,进而运用模型。同时为了避免出现spurious model, 建议不要放松对理论的学习,理解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软件上看,国内通常是从Eviews起步,北美是Minitab; 前后者对入门学者来说差距不大。在往后,针对非计量经济学专业的经济系同学,建议Stata, SAS, R等等都用用,用熟一个,其他也都会一些;计量专业的同学,建议学通Matlab, 这是立身之本。
【王帅】:
如果有统计基础的话,可以看Introctory Econometrics: A Modern Approach
【lukelly】:
国内的话。李子奈的《计量经济学》做基础开始,里面理论知识很多。他的《高级应用计量经济学》也可以读读。微观应用的初级模型logit、tobit、probit打好基础,宏观就是时间序列相关的内容为主。软件应用有eviews,stata,一些东西也会应用到Matlab。
⑨ 计量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等学科的区别
两者主要的区别在于:研究方向不同、学习内容不同、发展特点不同。
1、研回究方向不同:计量经济学答为以一定的经济理论和统计资料为基础,运用数学、统计学方法与电脑技术,以建立经济计量模型为主要手段;数量经济学为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指导下,以质的分析为基础,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技术,研究经济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2、学习内容不同:计量经济学主要内容包括理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经济计量学。理论经济计量学主要研究如何运用、改造和发展数理统计的方法,使之成为经济关系测定的特殊方法;数量经济学根据经济理论在质的分析基础上,利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技术研究经济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性的经济学科。
3、发展特点不同:计量经济学主要用于微观经济分析,宏观经济理论出现后,在宏观经济方面的应用发展很快,由于计算机的出现和迅速发展,更加促进了计量经济学的发展;由波兰经济学家奥斯卡,兰格和前苏联经济学家涅姆钦诺夫等发起的现代经济数学的研究,标志着数量经济学的产生。
⑩ 金融考研要考计量经济学吗
金融考研一般不考计量经济学
初试的时候很少有学校考计量的,有的是同等学力的加试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