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么是流动性偏好陷阱
流动性偏好陷阱或凯恩斯陷阱(Keynes trap):当利率极低,人们会认为这种利率不大可能再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不大可能上升而只会跌落时,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在手中,这种情况被称为“流动偏好陷阱”或“凯恩斯陷阱”。
经济上陷入流动性陷阱的特点:
从宏观上看,一个国家的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主要有三个特点:
(1)整个宏观经济陷入严重的萧条之中,需求严重不足,居民个人自发性投资和消费大为减少,失业情况严重,单凭市场的调节显得力不从心。
(2)利率已经达到最低水平,名义利率水平大幅度下降,甚至为零或负利率,在极低的利率水平下,投资者对经济前景预期不佳,消费者对未来持悲观态度,这使得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的杠杆作用失效。货币政策对名义利率的下调已经不能启动经济复苏,只能依靠财政政策,通过扩大政府支出、减税等手段来摆脱经济的萧条。
(3)货币需求利率弹性趋向无限大。
现代解释:
流动性滞存主要包括:⑴、居民和企业的现金窖藏;⑵、银行的存差。
银行的存差部分可以变为国债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国债部分可通过政府支出花出去,用于实体经济部门,而在中央行存款的部分则只能滞存于银行系统内。至于企业和居民的现金窖藏,则明显是流动性滞存。
窖藏还有另一种形式,就是当银行存差过大时,银行为减轻存款利息负担,会降低居民和企业在银行存款的利息率,进一步取消存款利息,甚至对存款收费。在银行不是通过贷款,而是直接通过存款来获益的情况下,就相当于存款者通过银行来窖藏现金,这与租用银行保险箱类似。这时,银行成了吸收资金的“黑洞”。真正的流动性陷阱就出现了。参考:《MBA智库》
B. 宏观经济学。 关于流动偏好陷阱。
基本是一个意思。
准确说流动性陷阱意思如下:
当利率降至一定的低水平时,因利息收入太低,致使几乎每个人都宁愿持有现金,而不愿持有债务票据。√
此时金融当局对利率无法控制。一旦发生
这种情况,货币需求就脱离了利率的递减
函数这一轨迹,流动偏好的绝对性使货币
需求变得无限大,失去了利率弹性,在利率低到一定水平后,投机所需要的货币几乎是无限的,这个利率水平被称为流动偏好陷阱或凯恩斯陷阱。√
供参考。
C. 在宏观经济学中,如何避免凯恩斯陷阱的发生
需要首先了解凯恩斯陷阱的概念。
凯恩斯陷阱是一个货币现象。也称“流动性陷回阱”,是凯恩斯分答析的货币需求发生不规则变动的一种状态。
一般情况下,由流动偏好决定的货币需求在数量上主要受收入和利率的影响。其中交易性货币需求是收入的递增函数;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递减函数,货币需求是有限的。
利率降到一定低点之后,由于利息率太低,人们不再愿意持有没有什么收益的生息资产,而宁愿以持有货币的形式来持有其全部财富。这时,货币需求便不再是有限的,而是无限大了。
这时降低利率,不论中央银行增加多少货币供应量,都将被货币需求所吸收。利率在一定低点以下对货币需求是不起任何作用的。对利率不起任何作用。中央银行试图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来降低利率的意图就会落空。
要避免凯恩斯陷阱发生,首先需要了解社会上货币的投机性需求和交易性需求,得到凯恩斯陷阱的最低利率。
避免单独连续采用货币政策应对经济紧缩。采用宏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组合治理通货紧缩。规范化货币银行金融业的行为,避免恶性炒作。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障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避免凯恩斯陷阱。
D. 流动性偏好陷阱
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内人们就会产生利容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发生流动性陷阱时,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率,使得货币政策失效。 凯恩斯认为,当利率降到某种水平时,人们对于货币的投机需求就会变得有无限弹性,即人们对持有债券还是货币感觉无所谓。此时即使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也不会再下降。
E. 在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中流动偏好陷阱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利率太低了,人们去买债券的风险是很大的,因为低利率对应了很高的债券价格,你买了回债券久答只可能等着债券价格下跌,导致亏损。所以人们有再多的钱也只愿意拿在手里。因此如果政府想要通过发货币刺激经济的话是不可能奏效的。因为政府的意图是通过发货币推低利率进而刺激投资。可是现在利率已经很低了,不可能再低下去,其次,人们也不会拿钱去投资。因此政府就陷入了流动性陷阱,货币政策失效。
F. 什么是流动偏好陷阱(宏观经济学)
流动偏好陷阱又称凯恩斯陷阱
当利率水平降低到足够低时,债券价格只会下专降不会上涨属,人们愿意以货币形式保留 其全部金融资产,投机性货币需求曲线成为一条水平直线。投机性货币需求曲线平行于横轴的部分被称为凯恩斯陷阱。在凯恩斯陷阱时,货币政策无效,财政政策效果很大
G. 宏观经济学里什么是流动偏好陷阱
答:①流动偏好是指人们持有货币的偏好,即人们愿意以货币形式保留财富,而不愿意以有价证卷形式保留财富的心理;
②当利率极低时,证券给我们带来的收益极低,手中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不会去购买证券;
③此时,流动偏好趋于无穷大;
H. 宏观经济学 什么是流动偏好曲线 货币需求曲线呢 因为流动性陷阱里 说右端是水平的 什么意思
流动偏好(又称“流动性偏好”或“灵活偏好”),是指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回灵活性,人答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
货币需求曲线呢 因为流动性陷阱里 说右端是水平的 原因如下:
生利资产如债券等有价证券的 价格随利率升降而向相反方向变化,因此,利率低,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大,利率高,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小。这一货币需求量取决于利率的高低。
在利率极高时, 投机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量等于零,而当利率极低时,投机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量将是无限的。
也即是说,由于利息是人们在一定时期放弃手中货币流动性的报酬, 所以利率不能过低,否则人们宁愿持有货币而不再储蓄。
如果利率已经降到最低水平,此时中央银行靠增加货币供应量再降低利率,人们也不会增加投资和消费,那么单靠货币政策就达不到刺激经济的目的,国民总支出水平已不再受利率下调的影响。
这种情况被称为“流动性偏好陷阱”。
I. 流动偏好陷阱,凯恩斯区域,凯恩斯极端情况的区别和联系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
流动偏好陷阱,凯恩斯区域,凯恩斯极端情况的区别如下:
(1)概念不同:
流动性陷阱指当名义利率降低到无可再降低的地步,甚至接近于零时,由于人们对于某种“流动性偏好”的作用,宁愿以现金或储蓄的方式持有财富,而不愿意把这些财富以资本的形式作为投资,也不愿意把这些财富作为个人享乐的消费资料消费掉。
凯恩斯区域指的是LM曲线上斜率的三个区域分别指LM曲线从左到右所经历的水平线、向右上方倾斜线、垂直线的三个阶段。LM曲线这三个区域被分别称为凯恩斯区域、中间区域、 古典区域 。
如果出现一种IS曲线为垂直线而LM曲线为水平线的情况,则财政政策将十分有效,而货币政策将完全无效。这种情况被称为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
(2)内涵不同:
流动性陷阱这个概念是描述一种经济现象,而凯恩斯区域、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均是在表述LM曲线不同的区域,其中凯恩斯区域表述的是LM曲线呈现水平状态的区域,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是指IS处置,LM水平的区域。
(3)表现形式不同:
流动性陷阱的表现流动性陷阱在金融层面的第一个表现就是金融市场的代表性利率不断下降,并且已经达到一个极低的水平。凯恩斯区域表现为货币的投机需求为无限,因此货币的投机需求曲线为水平线。
三者的联系:均是利率极低,人们的货币需求为无限大,私人投资对利率的变化非常不敏感。
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货币政策无效,财政政策十分有效。
J. 存在流动性偏好陷阱的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如何并请解释之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而不是货币政策
1、流动性偏好陷阱是指这样一种情况,即当内利率已经低到容不能再低的时候,人们预期债券的投资产品的价格只会下降,不会上升,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会偏好于持有现金,无论央行释放多少货币供给都会被人们以现金形式持有,这样的话央行的货币政策失效,无法发挥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
2、在发生流动性偏好陷进的条件下,应该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而不是货币政策。因为货币政策失效,而财政政策则不会,而且在货币供给很充足的情况下,大规模的财政支出不会产生挤出效应,财政政策的效果非常明显,可以有效促进经济增长。
PS:凯恩斯区域,即LM曲线是水平的时候,可以认为是流动性偏好陷进发生时的一个例子。显然利率不会变动,货币政策失效,而财政政策的效果可以达到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