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解一道微观经济学的题目(有关于外部性)图见下
a, 出售价格将是1.5元,因此每个居民将销费4瓶,消费者剩余就是( 5-1.5)+(4-1.5)+(3-1.5)+(2-1.5)=8
b, 出售价格还专是1.5元(因为外部属成本是无法算到企业产品成本的,企业在算成本时没有该成本项目,我是学财会的相信我),消费者还是 会消费 4瓶,消费者福利就是8-4=4 其中减四是因为消费者受到了污染,福利会减少。消费者剩余不变还是8
c,此时其福利会由4变为 (5-1.5)+(4-1.5)+(3-1.5)-3=4.5 其福利会提高,其决策对其他人的剩余价值无影响(其他人剩余价值由产品价格和自己愿意支付的价格决定)
d,消费量会变为3瓶,此时 产品价格会是2.5元。消费者剩余是( 5-2.5)+(4-2.5)+(3-2.5)=4.5
外部成本是3,政府收入是3,每个人的总剩余是4.5-3=1.5
e,会支持该项决策,不收税时,社会福利是4(消费者剩余), 收税后社会福利是4.5(政府3加上消费者的1.5),其社会福利增加了。
啊终于写完了!望LZ采纳给分...
⑵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第十章 外部性 的问题
因为外部性的作用,铝的生产产生了污染的负外部性,所以降低产量将会使内社会总福利增加。初学容者从图形理解,供给与需求曲线之间的三角形面积就表示总福利。社会成本曲线救市社会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之间的三角形面积就等于社会总福利。借助图形很好理解。
⑶ 经济学原理的外部成本
外部效应是指私人的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与社会的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发生内偏离。负外部性是指影容响了他人或企业,使之提供了额外的成本,却无法使后者得到相应的补偿。这样造成的是负外部性没能最终体现在厂商的决策中,从而最终商品不能反映其真实成本,造成市场失灵。由于公共资源没有排他性却有竞争性,使之成为了负外部性的多发地带,直至造成“公地悲剧”。
这是详细的分析http://hi..com/wlk2049/blog/item/26626d17fbbf6e17972b43d5.html
⑷ 经济学原理 解决外部性的对策有哪些
政府管控,矫正税,特许经营许可证
⑸ 经济学原理中 外部性 的一个问题
正外部性是知识对社会的贡献更大,但创造知识的成本更大是由私人承担,社会成本<私人成本,这就是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创造知识的个人的原因,通过补偿私人成本来鼓励创新
⑹ 微观经济学—外部性是什么意思
外部性也称为外部经济,外部效应。指的是个人或企业的某项活动使得社会或其他某些社会成员无需付出相应代价而从中受益的现象。外在效应主要表现是环境污染一类的社会问题,但这些社会问题实质上是由个人和企业的活动造成的,明白嘛?
与之对应的是外部不经济,指的是某项活动的社会成本大于个体成本的情形。
针对产生的外部不经济现象,有效的对策是产权界定(科斯定理):如果当事者之间谈判协商的费用即交易成本为零,就可以通过确定产权,由交易双方就产生的外在不经济问题进行谈判,最终结果会达到资源的有效率配置,而这与产权的初始界定状态无关。
不知明白否?
⑺ 微观经济学外部性(externality)问题
蓝线demand(private value)是火力发电的需求曲线
下面一根黄线supply(private cost)是不包含社会成本的供给曲线,厂商的供给曲线就是其边际成本曲线
上面一根黄线social cost就是包含社会成本的厂商供给曲线
当价格为P0产量为Q0时,social cost与demand相交,相当于边际社会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此时有效率,社会成本为0,生产者剩余是P0以下供给曲线social cost以上的部分,即N+V
当价格为P1产量为Q1时,supply与demand相交,因为没有考虑社会成本,显然这种情况就产生了无效率,产品的定价过低而产量过多,产生了社会成本
生产者剩余是P1以下supply以上的部分,即V+W+X
社会成本为产量Q0和Q1之间对应的social cost社会边际成本(社会供给曲线)以下,demand边际收益(需求曲线)以上的部分,即U
⑻ 微观经济学—外部性是什么意思
外部性指行为人并未承担自己行为全部的成本或者自己行为的全部收益,从而影响到他人的利益。
⑼ 厦门大学经济学原理.什么是外部性
经济学是厦大一抄个老牌系,经济学清华大学位居中国内地大学排名第一,名列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新加坡管理大学之后,在全球排名中并列107。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分别位居中国内地排名的第二至第五位。难度可想而知了,不过要看复习的程度了。经济学比会计学,金融学,财政学,统计学等等宽泛一些。出来可以从事经济类的、财会类的、金融类、统计类都可以其实主要看你学得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