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述宏观经济学产生的微观经济逻辑与条件
微观经济学主要是研究经济活动中个体行为的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就是考察说明国民收入,就业水平,价格水平等经济总量是如何决定的如何波动的充值为总量分析和总量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互为补充的,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微观经济学并不是宏观经济学的剪纸中村合福重复两者中的西方经济。
2. 简述微观经济学原理的主要内容及其内外逻辑关系
微观经济学原理作者简介······王秋石(字小平),男,11959年12月生于江西省南昌市;1978年—1982年在江西财经学院计划统计系学习,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6—1988年在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经济学系学习,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88年6月回国后在江西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任副所长、《经济译文》主编、经济学系副主任;1994—1995年,作为高级访问学才,赴英国剑桥大学政治与经济学系研修产权与制度经济学;1995年5月任江西财经大学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1996年6月起任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系主任、教授。111999年11月起任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经济理论,专业方向为产权制度研究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代表性获奖著作有:《中级西方微观经济学》(独著),1991年中国商业出版社,获江西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上、下册)》(主编),1994年第一版,1997年第二版,江西人民出版社,获财政部优秀教材一等奖;《中日企业文化的一种比较》,泛太平洋经济发展与合作第十届年会会议巩论文,获江西省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下一个100年——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展望经济学的未来》(译著,主译),江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获江西省教委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江西省工业企业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及分配研究》,江西省工普课题、获全国条第三次工业普查优秀分析报告一等奖。微观经济学原理作者:凯斯等著,吴德庆改编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ISBN:730006728X纸张:胶版纸出版日期:2006-2-1字数:995000装帧:平装开本:16开丛书名:工商管理经典教材市场价:¥35.00[编辑本段]内容提要由美国韦斯利学院卡尔·E·凯斯教授和耶鲁大学雷·E·费尔教授合著的《微观经济学原理》是美国各大学普遍采用的经济学教材之一。全球范围内使用过该教材及其姊妹篇《宏观经济学原理》的学生已超过100万人。本书两位作者分别获得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博士学位,是著名的经济学家。第一作者凯斯教授是美国经济学会(AEA)经济学教育委员会成员,常年教授经济学基础课程,对经济学教学有着丰富的经验。第二作者费尔教授是研究宏观经济模型的专家。本书语言流畅,讲述清晰易懂,对数学的要求仅限于初等数学水平。作为一本历久弥新的宏观经济学教材,本书有以下特色:一是与时俱进。本书1996年出版第1版,十年中多次再版。篇章结构千锤百炼,反映了美国当今微观经济学的主流观点。本书第7版更加强调国际化视角。日益增长的货物和服务贸易,劳动力的跨国界流动,国际资本流动,彻底改变了全球经济环境,使各国及其公民之间的经济相互依赖性日益增强,而这些都在本书中得到了详尽的分析。二是先进的教学理念。循序渐进的结构,强大的工具库,“故事-图表-公式”三级递进式的教学模式,使学习宏观经济学成为一件赏心乐事。三是成熟的结构体系。本书作者认为,理解市场经济如何运作和微观经济理论的最佳途径是,首先弄清楚完全竞争模型,包括产出(产品和服务)市场和投入(土地、劳动和资本)市场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然后再转向探讨不完全竞争市场,如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市场。这一别具匠心的处理,无疑使微观经济学的教学变得更容易。本书经过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吴德庆教授改编,非常适合作为我国经济管理类本科教育的微观经济学双语教材,也可用于MBA、EMBA相关课程的教学,还可作为商界人士的培训参考书。使用本书的读者朋友将发现,学习微观经济学付出只需那么少,收获将是那么多。[编辑本段]作者简介韦斯利学院KatharineComan&BartonHepburn讲座经济学教授(他在此从事教育工作已有27年),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访问学者。在到韦斯利学院之前,凯斯教授曾任哈佛大学本科生教育主任,其间获得Allyrn青年教师奖。现为《经济学展望》杂志编辑,美国经济学会(AEA)经济学教育委员会成员,曾任《经济学教育》杂志编辑,负责教学创新领域。他每年都至少教授一门基础课程。凯斯教授1968年在迈阿密大学获学士学位,服过三年兵役,其中有一年时间在越南度过,1976年在哈佛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3. 求对 范里安的中级微观经济学 各个章节之间的逻辑联系 的 阐述
致,不或的边几会陆证对很同个睹他们在《念,2,懂不赚钱的程用。而结车公家在各大论用筹
4. 微观经济学逻辑结构或结构
第一,作者构建了微观经济学知识体系的完整结构,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全面而且系统的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第二,本书对于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第的构建方法不同于传统的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方法,在方法论上有了重大的突破。传统的微观经济学理论往往主要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基于理论的逻辑,大量运用演绎方法。而本书的作者则另辟蹊径,对于微观经济学理论的构建,主要是结合丰富而生动的经济现实,基于经济的逻辑,运用了多元方法。因此,作者做到了抽象与具体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相结合,
5. 多多益善经济学解释
一般学者会把研究范围归纳入“微观”或“宏观”层面。“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或个体与其他个体间的决策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了经济物品的消费、生产过程中稀缺资源的投入、资源的分配、分配机制上的选择等等。
“宏观经济学”则以地区、国家层面作为研究对象,常见的分析包括收入与生产、货币、物价、就业、国际贸易等问题。
一般情况下,经济学理论建基在理性的“极大化”这假设之上,每个人都会在局限下选取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
在经济学理论中的假设真假并不重要,只要假设推论出来的可被验证含意,能够解释及推测现实世界,我们就接受这个理论。但是奥地利经济学的理论是建立在人是有目的的行动的行动公理基础之上。其学派旗帜鲜明的反对把理性状态和极大化作为经济学的逻辑前提。
(5)经济逻辑微观经济学视角扩展阅读
19世纪末期,随着资产阶级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演变,即更倾向于对经济现象的论证,而不注重国家政策的分析,有些经济学家改变了政治经济学这个名称。
英国经济学家W.S.杰文斯在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1879年第二版序言中,明确提出应当用“经济学”代替“政治经济学”,认为单一词比双合词更为简单明确;去掉“政治”一词,也更符合于学科研究的对象和主旨。
1890年A.马歇尔出版了他的《经济学原理》,从书名上改变了长期使用的政治经济学这一学科名称。到20世纪,在西方国家,经济学这一名称就逐渐代替了政治经济学。
因此,主张在国家的支持下发展对外贸易。但是重商主义的研究只限于流通过程,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经济理论体系。
6.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充分就业,因为认为资源具有稀缺性,请问充分就业与稀缺性这两者之间有什么逻辑关系
充分就业涉及到资源的分配问题。资源是稀缺的,如何让有限的资版源利用达到最权大化,创造最大的价值?充分就业可以解决。充分就业不是完全就业,是有一定失业的就业。保持一定的失业率,资源的分配与使用才能最大化。经济理论,只是对现实经济的抽象与剥离,研究当然要抛弃不理想的,或不容易研究的东西,这样研究才能有意义。虽然有点悖论,但是经济就是这样,不然没法研究。
7. 微观经济学问题
这是《微观经济学》中“消费者行为理论”部分的知识
我的回答如下:
1、要使效用最大回,效用函数和预算约答束线相切,即边际替代率(MRS)等于价格之比。
MRS=MU(X1)/MU(X2)=(X2)/(X1)=P1/P2=1/2;即)(X2)/(X1)=1/2;
又 (X1)+2(X2)=2
解得:X1=1;X2=1/2
(注:MU(X1)是(X1)的边际效用,MU(X2)是(X2)的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对效用函数进行求偏导的结果)
2、MRS=1/2
3、应该是大于1/2,无论是从图像上看,还是从逻辑上推理都应该是大于1/2。
各购买3个单位时,显然商品2购买相对过剩,而商品1的购买相对不足,所以X1对X2的边际替代率会比均衡时更大。
如果你认为我的回答还满意的话,以后有什么关于这方面的问题,我们可以相互交流交流,因为我也是对微经感兴趣。有空给我留言。
8. 微观经济学的逻辑结构是什么越多越好!
呵呵,越多越好啊,这个要求就很有微观经济学的味道啊。
微观经济学是一个严格的演绎逻辑体系。演绎逻辑的好处是只要给定前提假设,其结论的正确性就一定得到保证。它从反映人类偏好preferance的最简单的5条公理出发,描述出人类偏好的效用函数,即无差异曲线,从而决定了人类经济行为中至关重要的主观交换比率,即边际效用替代率。在既定预算约束的前提下,客观交换比率将由相对价格来决定。于是当边际替代率等于相对价格相等的时候,交换就得以发生。
这条线在微观经济学里至关重要。理解它就理解了经济学微观基础是如何建立起来的。每一条公理都各司其职,使得理性人这一完美性假定能够站立起来。微观经济学因而以其严谨的逻辑著称,颇有美感。
与消费者行为理论对应的是厂商理论,其理论逻辑如出一辙。对厂商行为的假定推导出厂商生产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的要素价格曲线,即要素需求曲线。其中关键一环在于劳动力价格要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出,资本价格要等于资本边际产出。因此,工资和利息就被决定了。
如何达到市场一般均衡?自然是所有市场都达到均衡的一种情况。这种情况成为帕累托最优,市场一般均衡。其实这里是微观到宏观的通路。宏观经济学就从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开始,一直走到经济增长理论和周期波动理论。
微观经济学自然还有很多分支,但是这无非是对其自身的某些问题进一步深入研究,比如垄断,交易经济,等等。
对于你,只要把我刚才写的加一些例子就是很好的文章了。
9. 求微观经济学各知识点逻辑示图
这是偶一个考研资料……
第一章 序论
经济学的起因:由于人类欲望无穷,而资源有限
古典学派 历史学家
反古典学派 社会主义学派
边际效用学派
新古典综合派
新剑桥学派
经济学的发展过程 凯恩斯学派
序论 货币学派
理性预期学派
供给学派
公共选择学派
新制度经济学派
存量与流量
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重要名词区别 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
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
供需 需求与需求量的区别
个人供给与市场供给
供给与供给量的区别
需求法则与供给法则
Ed ,Es (注意:转嫁与Ed ,Es 的关系)
Ed与总收益
应用题 Ed>1 P与TR成反比
(TR)的关系 Ed=1 P与TR无关
Ed<1 P与TR成正比
完全无弹性:|E|=0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相当缺乏弹性:|E|<0
弹性 常弹性 单位弹性:|E|=1
相当富有弹性:|E|>1
完全有弹性:|E|→∞
替代品:Exy>0
交叉弹性 互补品:Exy<0
独立品:Exy=0
EM>1 则为奢侈品
收入弹性 正常商品:EM>0
0< EM <1则为必需品
劣质品:EM<0 (如吉芬商品)
均衡 Qd = Qs 蛛网理论
第三章 效用论
基数效用分析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分析) 消费者均衡:MU1 /P1= MU2/P2 =……= MUn/Pn =λ
由MU导出需求曲线
消费者剩余:CS=
无差异分析:含义、特性、斜率(MRS递减规律)
预算线:P1X1+P2X2=I
效 消费者均衡
用 序数效用分析 均衡条件:MU1 /P1= MU2/P2
论 (无差异曲线分析) 价格—消费曲线: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收入—消费曲线:导出消费者的恩格尔曲线
正常物品
替代效用和收入效用
低档物品
不确定性和风险
第四章 生产论
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与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
短期生产函数:TP、AP、MP
等产量曲线
生产论 边际技术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
长期生产函数 等成本线
投入要素的最佳组合
扩展线
规模报酬
递增:f(λ L, λ K )>λ θ
θ =f(L, K ) 固定:f(λ L, λ K )=λ θ
不变:f(λ L, λ K )<λ θ
第五章 成本论
机会成本
成本的概念 显成本与隐成本
利润
TC=TFC+TVC
AFC=TFC/Q
AVC=TVC/Q
AC=STC/Q
MC=dSTC/dQ
短期成本理论 AC递减时, AC > MC
AC与MC的关系 AC递增时,AC < MC
成本论 AC最低时, AC = MC
SMC呈U型的原因:边际报酬先↓后↑
MC与MPL的关系
AVC与APL的关系
无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之分
长期成本理论 LTC, LAC, LMC曲线的推导
LAC呈U形的原因: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
特点:买卖双方人数众多,产品同质,可自由进出行业,信息完全畅通
例如:农产品市场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完 厂商的均衡条件:MR=SMC, MR=AR=P
全 短期均衡
竞 生产者剩余
争 个别厂商:P≥AVC最低点的MC曲线
市 供给曲线
场 行业: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的水平加总
厂商的均衡条件:MR=LMC=SMC= LAC=SAC, MR=AR=P
长期均衡 成本不变行业
行业的长期均衡 成本递增行业
成本递减行业
第七章 完全垄断市场与垄断竞争市场
条件
需求曲线:右下方倾斜
AR=P1 ,MR,TR
收益曲线
MR=P(1- )
短期均衡:MR= SMC
完 完全垄断市场 供给曲线:不存在具有规律性的供给曲线
全 长期均衡:MR= SMC=LMC
垄 差别定价:一级、二级、三级
断 边际成本定价法:P=MC
场 平均成本定价法:P=AC
与 自然垄断和政府管制 双重定价法:类似价格歧视
垄 资本回报率管制
断 条件
竟 右下方倾斜
争 垄断竞争市场 需求曲线
市 d需求曲线与D需求曲线
场 短期均衡:MR= SMC
长期均衡:MR= LMC= SMC , AR=LAC=SAC
第八章 寡头市场于博弈论分析
基本考点:垄断市场的特征、古诺模型、斯威奇模型、合作模型——卡特尔模型、博弈论、市场类型和经济效率
第九章 生产要素价格理论
完全竞争厂商:VMP=W, MP*P=W
卖方垄断厂商:MRP=W, MR*MP=W
生产要素的使用原则 买方垄断厂商:VMP=MFC
生 一般表达式:MRP=MFC
产 序数效用分析: =W
要 要素供给原则 基数效用分析:- =
素 要素的供给与工资率 劳动供给曲线与工资率的决定
价 地租、利息的决定 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
格 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利息的决定
理 欧拉定理:Q= L * +K *
论 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G =
第十章 一般均衡论与福利经济学
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
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一般均衡论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
与 帕累托最优状态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
福利经济学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
完全竞争与帕累托最优
社会福利函数与隔罗不可能性定理
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基础:兰格模型
第十一章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基本考点:市场失灵的含义与成因,垄断与政府管制,外部性,公共物品,非对称信息,政府的经济职能
10. 货币金融学与微观宏观经济学的逻辑关系
不可以做这样的区分,因为宏观经济学和货币金融学不是两个对立的平等的概念。宏观经济学对应的是微观经济学,货币金融学,主要阐述金融学领域关于货币供给的问题,金融学还包括其他的东西,比如筹融资问题等,而筹融资问题不包含在货币金融学里。
通货膨胀问题,在宏观经济学里有涉及,在货币金融学里也有涉及。因为通货膨胀问题属于宏观经济研究的内容,同时也是货币金融学中,货币供给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