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跳出纯理论数据分析,考虑到人的主观能动性,考虑到人的思想和行为给经济带来的影响。在传统经济学中,把人定义为理性的,不会做什么傻事,什么都考虑效益最大化。行为经济学或行为金融学中把人考虑得更复杂,更符合现实情况。
传统经济学十大原理理论:
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这表明经济学是研究资源稀缺条件下的选择问题。
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经济学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机会成本。
3、理性的人考虑边际量。经济学中最重要的分析方法——边际分析法。
㈡ 经济学沙盘实验中如何准确把握经济预测
一般都是通过一系列比较复杂的推测,还有预测进行。预判。
㈢ 请问读经济学硕士研究生也不用做实验,都能学到些什么实质性的东西阿
研二甚至更早就出去实习了,去那些证券公司等金融部门
㈣ 设计一个经济学实验,检验价格歧视,并详细分析说明原因
用数据流量费来做实验吧。
在 GPRS 服务出现之初,人们用 GPRS 可以干的事情并不多,因此我们假设消费者们的需求都差不多。每个月 30MB 的流量对于数据流量的消费者来说已经足够了,再多了也用不上。但是,这 30MB 的流量在消费者心中的价值并不一样。对于一个饿汉来说,第一个烧饼的价值显然比第七个烧饼价值更高。对于消费者来说,每多一 MB 流量所带来的价值也是递减的。我们假设,为了得到头一个 MB 的流量消费者愿意出 3 块钱,但消费者只愿意再花 2.9 元获得额外的一个 MB ,第三个 MB 则只值 2.8 元钱,等等。我们把消费者对每单位流量的估价用左边的这个柱状图表示,所有竖条面积的总和就是这 30MB 的流量在消费者心目中的总价。我们近似地用右图中的一条斜线来反应流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斜线下方的三角形面积就可以看作是一个消费者为了得到 30MB 愿意支付的总价——约45元。
x 到底取多少才能达到最优呢?注意,只要红色虚线段比蓝色虚线短,把 x 的值减小一点总能保证面积 E 的变化量大于面积 D 的变化量。当 x=20 时,两种颜色的虚线段一样长了,低端套餐的低端化也就到了极限。因此,在这个例子中,最终的二级价格歧视策略是设定 20MB 和 40MB 两个套餐,它们的价格分别为面积 A' 和面积 A'+D+E+C 。
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让低端产品更低端,反而会增大生产商的收益。只需要注意到例子中的横轴不一定总是代表了商品的数量,它也可以用来表示商品的质量,我们就会发现二级价格歧视理论可以解释生活中很多奇怪的现象。联邦快递服务表面上有次日到达、隔日到达、普通到达三种,但显然普通到达的快递并不是真的需要更长的运输时间才能到。在同一天寄出的快递,即使选用了不同的服务,它们显然也都是在同一天到的。只是,隔日到达的快递会在仓库里多囤一天,普通到达的快递则会被闲置更久。有人会想,这不是有毛病吗?为什么明明今天就能送到的东西非要明天才送出去?事实上,这种看似很不合理的做法正是前面所说的二级价格歧视。快递公司人为地把快递服务分成了三种不同的档次,有意设置低端服务,从而让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消费水平对号入座。轮船的四等舱又脏又臭,很多乘客都抱怨,明明只需要很小的成本就能稍微改善一下四等舱的环境,为什么不这么做呢?其实,这也是价格歧视的需要。为了区分出不同档次的产品,商家有意设置了一个低端消费品,供那些支付意愿较低的人购买。
二级价格歧视还有一些更匪夷所思的例子。为了实现价格歧视,产品研发部门有时会面对一些看似不可理喻的设计需求—— IBM 研发打印机时曾经专门研发过一种可以减慢打印速度的部件。超市新进一批货物后,往往会举办特卖会贱价销售运输过程中有所损坏的商品。每次运输中真的都会产生那么多不小心受损的东西吗?有人惊奇地发现,这些号称是运输中撞伤的商品竟然都是到货之后商家自己用锤子砸坏的!有了价格歧视理论,生活中的很多怪现象都有了合理的解释。
希望能帮到你。
㈤ 目前国内有哪些著名的经济学者主要从事行为经济学、行为金融学、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最好附上详细的信息
奚凯元 孙惟微 董志勇 等
㈥ 西方经济学实验完全信息博弈中选择红牌或者黑牌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上年试题2008年7月考试后答案仅供参考试卷代号:1026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宏微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本)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l分。计15分)1.政府为了扶植农产品,规定了高于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为此政府应采取的措施是()。a.增加农产品的税收b.实行农产品配给制c.收购过剩的农产品d.对农产品生产者给予补贴2.在下列价格弹性的表达中,正确的是()。a.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b.价格变动的绝对值对需求量变动的绝对值的影响c.价格的变动量除以需求的变动量d.需求的变动量除以价格的变动量3.实现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a.mua/pamub/pbc.mua/pa=mub/pbd.以上三个公式都不对14.某消费者逐渐增加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直到达到了效用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该商品的()。a.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增加b.总效用不断增加,边际效用不断下降c.总效用不断下降,边际效用不断增加d.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下降5.收益是指()。a.成本加利润b.成本c.利润d.利润减成本6.无数条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的切点连接起来的曲线,被称为()。a.无差异曲线b.消费可能线c.收入消费曲线d.生产扩展路线7.在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上,市场要素供给曲线是一条()。a.水平线b.垂直线c.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d.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8.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a.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b.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c.与横轴平行的线d.与横轴垂直的线9.某人的吸烟行为属于()。a.生产的外部经济b.消费的外部经济c.生产的外部不经济d.消费的外部不经济10.西方国家使用最为广泛的公共选择理论的原则是()。a.多数票原则b.交易成本原则c.产权原则d.逆向选择原则11.一般情况下,居民消费倾向()。a.为基本的消费支出b.总是小于1c.总是大于1d.总是等于112.周期性失业是指()。a.经济中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失业b.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c.由于经济中一些难以克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d.由于经济中一些制度上的原因引起的失业13.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会导致货币供给量的()。a.增加和利率提高b.减少和利率提高c.增加和利率降低d.减少和利率降低14.经济开放度是衡量一国开放程度的指标,即()。a.进口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例b.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例c.出口减去进口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例d.出口与进口的平均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例15.开放条件下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是()。a.i=sb.i+g=s+tc.i+g+x=s+t+md.i+g+x+n=s+t+m+f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计l5分)16.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有()。a.购买欲望b.商品的可替代程度c.用途的广泛性d.商品的价格e.商品的使用时间17.消费者剩余是指()。a.需求曲线之上,价格线以下部分b.供给曲线之上,均衡价格以下部分c.需求曲线之下,价格线以上部分d.消费者的最大满足程度e.消费者从商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大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部分18.厂商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生产要素主要有()。a.劳动b.资本c.土地d.企业家才能e.利润19.影响劳动供给的因素有()。a.工资率b.闲暇c.劳动者拥有的财富状况d.社会习俗e.人口总量及其构成20.贸易保护的主要措施有()。a.征收进口关税b.实行进口配额c.非关税壁垒d.实行出口补贴e.降低出口商品税率三、判断题(在题后的括号中打\/或×.每题1分.计10分)21.限制价格应高于市场价格,支持价格应低于市场价格。()22.需求量和商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化是由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决定的。()23.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一定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的连接。()24.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的连线形成生产扩展路线。()25.生产要素市场的需求是一种直接需求。()26.科斯主张用产权明确化的法,来解决外部性问题。()27.乘数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越大。()28.根据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是正相关关系。()29.如果中央银行希望降低利息率,那么,它就可以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政府债券。()30.在开放经济中,国民收人因为边际进口倾向的存在而变小了,进口倾向越大,乘数越小。()四、配伍题(每题2分。计10分)31.边际技术替代率()22.外部经济()33.边际消费倾向()34.通货膨胀()35.货币政策()a.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这项经济活动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私人成本高于社会成本。b.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人中所占比例,用mpc表示,即c.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人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的比率。d.是政府为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采用的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的目的在于通过控制货币供给,影响利率,从而影响投资,并最终影响国民收入。e.是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的持续的上升。注意一是价格总水平的上升,二是价格持续上涨。五、简答题(每题l0分。计20分)36.画图说明总供给曲线的种类与特点。37.简述财政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六、计算题(第1题7分。第2题8分。计15分)38.已知某商品的需求方程和供给方程分别为qd=20--3p,qs=2+3p。试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若厂家要扩大销售收入,应该采取提价还是降价的策略?39.假定边际消费倾向为0.85(按两部门计算kg和kt),政府同时增加20万元政府购买支出和税收。试求:(1)政府购买支出乘数kg;(2)税收乘数kt;(3)g为20万元时的国民收入增长额;(4)t为一20万元时的国民收入增长额;七、论述题(计15分)40.画图说明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并比较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的长期均衡有什么不同?试卷代号:1026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m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宏微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本)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l分.计15分)1.c2.a3.c4.b5.a6.d7.c8.d9.dl0.a11.bl2.al3.bl4.al5.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计l5分)16.abcel7.cel8.abcdl9.abcde20.abc三、判断题(在题后的括号中打√或×。每题l分。计10分),21.×22.√23.×24.×25.×26.\/27.\/28.×29.×30.√四、配伍题(每题2分.计10分)31.c: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人数量的比率。32.外部经济:a: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这项经济活动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私人成本高于社会成本。33.边际消费倾向:8: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人中所占比例,用mpc表示,即:34.通货膨胀:e:是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的持续的上升。注意一是价格总水平的上升,二是价格持续上涨。35.货币政策:d:是指政府为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采用的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的目的在于通过控制货币供给,影响利率,从而影响投资,并最终影响国民收入。五、简答题(每题l0分.计20分)36.参考答案:ab线,平行于横轴,表明价格水平不变,总供给不断增加,这是因为没有充分就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增加供给。bc线,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表明总供给和价格水平成同方向变化。这是在充分就业前或资源接近充分利用情况下,产量增加使生产要素价格上升、成本增加,最终使价格水平上升。这种情况是短期的,同时又是经常出现的。所以,这段总供给曲线被称为“短期总供给曲线”,或“正常的总供给曲线”。cd线,垂直于横轴或平行于纵轴。表明价格水平变化,总供给量不变。这是因为已充分就业或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总供给量已无法增加,这是一种长期趋势。所以,这段总供给曲线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4分)37.参考答案:(1)政府税收与转移支付具有适应经济波动而自动增减,并进而影响社会总需求的特点,一般称这样的财政政策及其效应为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2分)(2)在经济处于繁荣状态时,人们的收入增加,税收自动而及时地增加,失业保险、贫困救济、农产品支持价格等转移支付会减少,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而在经济衰退时期,税收自动而及时减少,各项转移支付的增加,又助于缓和经济的衰退。因此,自动稳定器能够减轻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降低波峰高度,提高谷底高度。(4分)(3)但是,由于自动稳定器仅仅是对经济波动动作稳定性反应,在波动产生之前并不能发生作用。同时,它也不能充分调节社会需求,从而不能消除经济危机。因此,要实现充分就业、经济稳定增长以及物价稳定等目标,还必须依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的积极作用。(4分)六、计算题(第1题7分。第2题8分.计15分)38.解:商品实现均衡时也就是:20—3p=2+3pp=3(2分)在价格p=3时,市场需求量为il,于是需求价格弹性为当p=3时的需求价格弹性为9/11,价格弹性小于1,属于缺乏弹性,厂商要扩大销售收入应采取提价策略。(2分)39.(1)政府购买支出乘数kg;(2)税收乘数kt;(3)ag为20万元时的国民收入增长额;(4)at为--20万元时的国民收入增长额;参考答案:已知:b=0.85g=20万元t=20万元万元万元七、论述题(计15分)40?画图说明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并比较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的长期均衡有什么不同?在短期内,完全竞争厂商虽然可以实现均衡,但由于不能调整生产规模,厂商在短期均衡时可能会有亏损。但在长期中,所有的生产要素的数量都是可变的,厂商就可以通过调整自身的规模或改变行业中厂商的数量来消除亏损,或瓜分超额利润,最终使超额利润为零,实现新的均衡,即长期均衡。(2分)具体过程如下:1)如果供给小于需求,价格水平高,即存在超额利润时,各厂商会扩大生产规模或行业中有新厂商加入,从而使整个行业供给增加,市场价格下降,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下移,使超额利润减少,直到超额利润消失为止。(2分)2)如果供给大于需求,价格水平低,即存在亏损时,则厂商可能减少生产规模或行业中有一些厂商退出,从而使整个行业供给减少,市场价格下升,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上移,直至亏损消失为止。(2分)3)供给等于需求,实现长期均衡在长期内由于厂商可以自由地进入或退出某一行业,并可以调整自己的生产规模,所以供给小于需求和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都会自动消失,最终使价格水平达到使各个厂商既无超额利润又无亏损的状态。这时,整个行业的供求均衡,各个厂商的产量也不再调整,于是就实现了长期均衡。其均衡条件是:mr=ar=mc=ac(2分)4)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相比,其区别在于:第一,长期均衡的条件不同。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的条件是:p=mr—smc=lmc—lac=sac。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是:mr—lmc=smc。第二,长期均衡点的位置不同。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产生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而完全垄断厂商长期均衡不可能产生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第三,获得利润不同。完全竞争厂商在长期均衡时只能获得正常利润;而完全垄断厂商由于其他厂商无法进入该行业,可以获得超额垄断利润。(5分)
㈦ 公选课的实验经济学,快考试了,谁能告诉我怎么考
实验经复济学主要知识点:
实验制经济学及其发现 ; 经济学实验的争论与实验可行性; 实验经济学的历史; 经济学实验的基本原理与实验设计; 实验经济学的发现;理论与现实是否一致 ;实验经济学的进展与评论; 经济学研究的三阶 个段。第一阶段,研究物质资料的生产和 消费结构,(传统市场学);第二阶段, 经济理论的范围扩大到全面研究商品现 象,即研究货币交换关系;第三阶段,经济 研究的领域业已囊括人类的全部行为及与 之有关的全部决定。 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始终固守着经济理论难 以实验的思维定式。 实验经济学及其目标 ;实验经济学概念:是研究如何在可控制的实验环境下对某 一经济现象,通过控制实验条件、观察实验者行为 和分析实验结果,以检验、比较和完善经济理论或 提供决策依据的一门学科。
首先,你要记住课本的主要知识点及一些重要概念和公式;其次,你要把课本好好理解一遍;最后,要多背诵,通常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效果最好。还有,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多请教老师和同学。
祝你考试顺利通过!谢谢。
㈧ 设计经济学实验,证明什么是"偏好逆转
实验:
向接受实验者提供了几组选择,然后由实验者在其中选出中意的组合。这些选择一般采取如下形式:A机会赌局:获得X美元的概率为p,获得x美元的概率为1-p;B金钱赌局:获得Y美元的概率为q,获得y美元的概率为1-q;机会赌局A是指赢的概率较大的赌局,金钱赌局月是指赢的金额较大的赌局。其中X>x,Y>y,且p>q,Y>X,x、y可能会取较小的负值。接受实验者被要求从如下方面对A、月两个赌局进行评估:①假定他们拥有该项资产,那么他们对每项资产的最低售价是多少;②如果想拥有该资产,那么他们对每项资产的最高出价是多少;③如果以真实货币代替上述决策,则每个人会如何决策。
按照预期效用理论,被试者应选择确定性等值较高的赌局。然而在实际中,他们发现被试者一方面对金钱赌局B的评价较高,另一方面却在实际操作中选择机会赌局A。例如,在一次173人参加的实验中,127人选择了A决策却赋予B决策更高的价格。
对于偏好逆转现象的解释,经济学家认为可能存在三种原因:①偏好逆转是由于违反了预期效用的传递性公理所引起的;②偏好逆转是由于违反了预期效用的独立性公理所引起的;③偏好逆转可能是由于违反了复合彩票公理所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