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公式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公式

发布时间:2021-01-02 18:29:21

Ⅰ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政治经济学是其( ) A、理论基础 B、核心内容 C、指导原则 D、前提条件

A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我们从理论高度认识和研究资本专主义的经济属科学,也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理论指导。这里所说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首先包括马克思创建的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也包括后来由列宁、毛泽东、邓小平和党中央发展了的经济思想与理论,还包括经济学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所取得的有关成果。
谈不上是核心,更不是前提。本身是理论体系,我判断是A

Ⅱ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四部分,即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再生产理论、资本主义发展理论。
19世纪30年代以后,庸俗主义政治经济学不去研究经济现象的内在联系,放弃了斯密和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提出边际效用价值论,描述从经济表面现象所见到的似是而非的外在联系,赋以学究气味,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看作符合人的本性的、自然的生产方式,从而把它宣布为永恒的真理。
从一方面来说,庸俗政治经济学的产生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反叛和批判。古典政治经济学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代表社会进步的,庸俗政治经济学是反对工人阶级,为资本主义辩护的;前者透过表面现象分析资本主义的本质和规律,后者以现象掩盖本质,美化剥削。
西尼尔的“节欲论”(效用是能直接或间接产生快乐或避免痛苦的能力,价值由三因素构成,供给受三种手段制约,“劳动”是工人放弃自己的安乐和休息所作的牺牲,资本是资本家的牺牲。工资是劳动的报酬,利润是节制的报酬。最后一小时论,评论,辩护性)。约翰·穆勒的经济学说(折衷主义,反对经济规律永恒不变的观点,财富的分配取决于社会的法律和习惯,评价,把分配规律与生产规律割裂起来,把商品分为三类),巴师夏的经济学说主要是经济和谐论(社会就是交换,价值就是交换着的两种服务的关系,价值即服务的尺度就是服务提供者所作的努力和服务接受者所节省的努力,劳动就是努力紧张,社会上的一切收入都只是历史的别名。否认工资和利润的对立,把资本和劳动的关系说成是相互交换的两种服务的关系,是和谐的。)
历史学派是庸俗政治经济学的一个流派,但同英法庸俗政治经济学比较起来具有自己的特点:第一,英法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对于国家的态度基本上是站在自由放任的立场上,德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则极力宣扬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第二,德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除了为资产阶级辩护外,还力图把封建制度及其残余理想化。第三,德国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带有极为明显的沙文主义色彩。德国历史学派借口各个民族经济都有自己的特点,否认科学政治经济学揭示的经济规律具有普遍的意义。

Ⅲ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基本理论有哪些(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2013年8月1日2013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图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主要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和本质特征,阐述了物质世界的本质规律。本书是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本书旨在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并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认识和分析现实问题。本书是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修订而成的,这次修订主要体现了党的十八大[1]精神进教材,同时适当吸收了一线师生使用中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全书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物质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社会结构,社会发展规律与历史主体,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及其发展,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等。全书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物质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社会结构,社会发展规律与历史主体,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及其发展,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等。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概论的总结和学习,帮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规律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本书适用于高职高专院校、高考政治及本科院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主要包括在马克思的重要著作《资本论》中,马克思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和英国历年的经济统计资料,对资本主义经济学理论进行了分析和批判。无产阶级的“全部理论内容是从研究政治经济学产生的。”K.马克思和F.恩格斯运用无产阶级世界观和历史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阐明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是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只有到了阶级已经完全消灭的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它才可能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主要包括在马克思的重要著作资本论中,马克思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和英国历年的经济统计资料,对资本主义经济学理论进行了分析和批判。马克思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劳动的付出没有得到同样的回报,剩余价值被没有付出劳动的“资本”所剥削。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产品的社会化必然会导致产生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解决的法只有实行计划经济。历史上没有一个经济学家可以提出一贴万应灵药,人类对经济规律的理解还只是处于一种大致定性的状态,马克思发现了经济规添加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经济学领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Ⅳ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有哪些

一、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使用价值内:是通过交换容满足他人需要,体现商品的自然属性;具体劳动创造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体现商品的社会属性。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使用价值在交换时进行量比较的基础。
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形成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是抽象劳动,创造价值。
二、货币之所以能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是因为金银的天然特性适合充当货币
①货币是商品交换过程自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②货币的本质: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③货币的职能: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它由货币本质决定,又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
④货币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Ⅳ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问题

平均地租 计算公式是:一个国家平均地租额的高低,是同这个国家的单位面积土地的平均产量相适应的。它会因各类优劣不同的土地在总耕地面积中所占比重的多少而有所不同。较好的土地在耕地总面积中所占的比重越大,在同等面积上同量投资所获得的产品总量就越多,单位面积土地的平均地租也就越大。反过来,如果劣等地或较坏的土地在耕地总面积中所占的比重越大,那末单位面积土地的平均地租也就越小。如果各类土地的等级较多,那末只要增加超过平均地租水平的较好土地的数量,平均地租就会提高。反过来,情况也就相反。如果耕种的土地增加了,而各类优劣土地在耕地总面积中所占的比例并不改变,这样,单位面积土地的平均地租也就不变。

Ⅵ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经济学基本原理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关于劳动创造商品价值及商品生产、交换遵循价值规律的理论。其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划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而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劳动的两种形态,是同一劳动的两个不同方面,不是生产商品的两次劳动。第二,抽象劳动内在的属性是生产商品过程中人类脑力或体力的支出(人类的一般劳动),其外在的属性则是生产商品创造价值的劳动,其抽象劳动创造的价值则是商品经济社会特有的经济特征。正如马克思所述:在一切社会状态下,劳动产品都是使用物品,但只是历史上一定的发展时代,也就是生产一个使用物品耗费的劳动表现为该物的“对象的”属性,即它的价值的时代,才使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第三,抽象劳动内化为商品的价值,外化为商品的交换价值。恰如马克思所述:“我们实际上也是从商品的交换价值或交换关系出发,才探索到隐藏在其中的商品价值。”这种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平等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正是以抽象劳动为内核。

很明显,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强调了劳动在创造社会财富中的巨大作用,反映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反映了马克思对劳动人民的关爱和重视,这与他一贯以工农大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和终点的阶级立场和思想方法一脉相承。在马克思研究劳动价值理论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革命刚刚完成,科技水平不高,社会分工不发达,生产主要依靠体力和生产资料投入,因而劳动与资本成为社会生产过程的基本要素,相应地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经济关系。由此可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的理论,目的在于划清劳动与剥削的界限,揭露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抗性矛盾的根源。
不可否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仅揭示了19世纪中叶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同时也揭示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规律。不过,它所揭示的只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而不是商品经济任何发展阶段的具体规律。事实上,在商品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由于其所依存的生产技术水平乃至社会制度的不同,劳动价值论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同样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价值论也包括基本内容和展开内容,也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系统。但是,在经济全球化和构建社会和谐社会的条件下,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也应当“与时俱进”向前发展。一方面,和谐社会关于人与经济的全面和谐,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继承与发展;另一方面,和谐社会的建设,也要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理论指导并不断发展与丰富其理论体系,二者形成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发展机制。
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以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内含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
首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所包含的价值决定和价值“转形”的辩证统一思想,要求我国现实经济中在个人收入分配上贯彻两个原则,即坚持和贯彻按照社会主体即劳动者的权益进行分配的原则和按照客体即资本要素的贡献进行分配的原则,并且是前者制约后者。
其次,劳动价值论是宣扬“以人为本”的理论。因此,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构建和谐社会体现在我国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上,就要求改变一些地方单纯追求增长率的指导思想,而形成以“富民”为根本特征的新型战略指导思想。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经济学说史上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崇高的历史地位,是科学性,革命性和理论性的统一。但任何先进的科学理论,都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因而必须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作为科学的理论,必须新情况与时俱进,不断进行丰富和发展,使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和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永不枯竭的理论之源。
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是时代的需要,它的重要的实践意义之一,在于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我们党已经是一个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执政党要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必须具备坚定的阶级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也就是说,要能够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并不断壮大党的队伍,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正确认识我国社会阶级结构的新变化,科学理解“劳动者”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内涵。

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1、马克思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劳动的付出没有得到同样的回报,剩余价值被没有付出劳动的“资本”所剥削。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产品的社会化必然会导致产生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解决的办法只有实行计划经济。
2、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是一种社会学的观点,是马克思在大英图书馆中经年累月研究出来的。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没有提出如何实行计划经济的具体办法,虽然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实行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偏差,甚至导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但目前仍不能够有足够的证据证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有错误,市场经济仍然要不断地和周期性经济危机作斗争,而解决的方法仍然是要不断地加强政府调控,即对经济进行计划。

需要注意的是:历史上没有一个经济学家可以提出一贴万应灵药,人类对经济规律的理解还只是处于一种大致定性的状态。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研究在一定生产力状况基础上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
其逻辑要点可以用“五个一”来概括。一个基础、一个关系、一个中心、一个矛盾、一个结论。
一个基础就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一个关系就是劳资关系。一个中心就是指着重阐述剩余价值。一个矛盾是指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的对抗性矛盾。一个结论就是社会进步。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方法主要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分析方法,以及逻辑分析与历史分析方法相结合的研究与叙述的方法等。

阅读全文

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公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