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ppt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ppt

发布时间:2021-01-02 18:24:27

⑴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有哪些

案例综述

华旗资讯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自创立以来逐步形成以华旗资讯为主体,研发与品牌推广为核心的集团型IT企业,业务涉及广泛。华旗资讯营业额连续十年每年保持60%的稳定增长,并取得多个“第一”的成绩,华旗资讯已发展成为中国IT业的核心企业。

创立之初,华旗代理知名电脑外设产品品牌“小太阳”,在市场上颇受欢迎。经过两年的努力,“小太阳”键盘月销售量达到3万只,在中国北方市场占有了70%的份额。进入1995年,华旗资讯开始销售显示器。在显示器项目上,华旗取得了两项中关村的第一。华旗的显示器销量一直稳定在日销量60-120台,华旗资讯的核心业务——键盘、机箱、显示器3个产品在互相拉动下销售迅速增长,“小太阳”形成了产品系列。1996年,华旗的销售额突破了6000万元。“小太阳”的市场影响力很快招致中关村到处都是小太阳的仿冒品。为了脱离无序的低档电脑配件竞争,冯军放弃“小太阳”品牌,注册了“爱国者”品牌。

“爱国者”这个品牌诞生之初就遇到了挑战。虽然“爱国者”键盘占了70%的华北市场,但是,利润却很低,“爱国者”的机箱只能艰难地从市场中夺取份额。“爱国者”显示器的销售也不是很理想。1997年,爱国者的产品销售只能在市场边缘处求生存。经过调研,华旗将“爱国者”定位成中高端产品,“爱国者”的品牌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在激烈的竞争中逐渐站稳了脚跟,迅速追上了国内外的大品牌。

1999年,美国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华旗与金山公司合作,组织了活动“爱国者龙行世纪”。这次活动使得爱国者品牌在中国市场上开始了高速增长,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1999年年底,华旗在国内开了六家分公司,“爱国者”的月销售量迅速达到了2万套,而在建立渠道之前,每月的销售量只有四五千套左右。

1999年,“爱国者”开始致力于移动存储产品的研究,不到2年的时间,公司就销售了40万片的闪存盘和移动硬盘,占国内市场总销量的22%强,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2002年8月,华期资讯公司推出了“爱国者”经典MP3V系列,销量当年即超过众多的国际品牌,成为中国数码市场的中间力量。2003年初,“爱国者”已成为国内移动存储市场占有率第一的移动存储产品。从小太阳到爱国者,华旗走的是品牌营销的道路。

2002年8月,华旗开始其国际化战略。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华旗成立了14家分公司;在国内拥有26家平台机构;在全国三十个省市的200多个城市有400多家专卖店和3000余家经销商。华旗广泛的营销网络遍布全国。华旗采用复合式渠道模式,以实现在目标市场的无缝覆盖和密集分销产品。

华旗的企业文化体现于华旗的六赢理念、金字塔发展定律、1+1=11的合作原则等。华旗在2002年8月确定了“集研发、推广、服务为一体”的目标。

在技术创新方面,爱国者承担了许多国家的重大研发、创新项目,如航天飞行录音及存储任务。爱国者数字水印技术也独树一帜。

⑵ [求助]1个微观经济学的案例分析

因为演唱会的成本几乎是固定的,每增加一名观众的总成本变化几乎为0。也就是内边际成本为0,从经容济学上讲,当MR大于MC时,增加产销量此处为(观众)会带来利润总额的增加,因此,每增加一名观众都会使总利润增加。但观众的增加极限是场馆内的座位数,所以。馆内座位数就是演出公司带来最大利润的理想观众数。

⑶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应从哪些角度分析

(1)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率与价格变化的百分回率之比,它用来测度商品需答求量变动对于自身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性程度。弹性公式为:Ed=-P*dQ/Q*dP。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即Ed1)降低价格会使厂商的收入增加,因为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大于价格的下降率,所以降价对厂商是有好处的。本案例就属于后者,即农民对电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所以电价下降使得农民需求大大增加。(2)替代商品是在效用上可以相互替代,满足消费者的同一种欲望的商品。两种商品如果有替代关系,当其中一种商品价格不变时,另一种商品价格提高,就会引起对前一种需求量的增加,反之,另一种商品价格下跌,就会引起对前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减少。在这里蜡烛是照明用电的替代品,所以电价下降,蜡烛需求量同时下降。互补品是在效用上相互配合,从而满足消费者同一欲望的商品,如相机与胶卷,汽车与汽油属于互补品。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其互补品的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动,家电和电是互补品,所以电价下降,家电需求量反而增加了、

⑷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

"飞鸟尽,良弓藏",在中华帝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周而复始地上演着这出闹剧.整个历史陷入一个怪圈,无论你如何挣扎,终究不能走出循环,就如齐天大圣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一般.由于每朝每代都发生了此类事情,因此从逻辑上,直觉上来说这都不应该是某个皇帝个人素质问题.经济学的发展使人们可用经济理性的分析方法来分析一些历史现象,功臣与皇帝间的关系用信息经济学的理论可以得到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尽管这不会是唯一的解释.
在信息经济学的委托—代理理论中,由于信息不对称,代理人有多种类型,代理人自己知道自己属于什么类型,但委托人不知道.为了显示自己的类型,代理人选择某种信号,委托人根据观测到的信号来判断代理人的类型,同代理人签署合同.这就是所谓的信号传递模型.如企业雇主与雇员的关系:雇员知道自己的能力,雇主不知道;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雇员选择接受教育的水平.而雇主根据雇员的教育水平支付工资.此外还有信号甄别模型,同信号传递模型一致,只不过变为委托人先行,提出一系列合同供代理人选择,代理人根据自己的类型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合同.无论那种方法,都在于使代理人有积极性使自己的类型暴露出来.
借用经济理论,我们可将皇帝与功臣间的关系看作一种委托代理关系.皇帝作为帝国的所有者,控制着帝国的产权,但他不可能直接治理国家,必须委托一个或数个代理人来帮助他管理国家.在这样一个委托代理关系下,皇帝给功臣们高官厚禄,对他们的要求是勤奋工作,为皇帝效命.不过皇帝最主要,最关心的还是要求功臣们不得造反.功臣们是否勤奋工作,属于激励理论,此处暂不讨论,我们集中焦点于造不造反的问题.
对任何一个皇帝来说,确保江山万代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功臣们造不造反就顺理成章地成为皇帝们绞尽脑汁来解决的问题.解决功臣们造不造反的问题的关键在于识别到底谁会造反,但这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格局:大臣们自己知道自己造不造反,皇帝却不知道谁是奸臣,谁是忠臣.宋太宗有一段名言,大意是国家要么有外患,要么有内忧.外患是有形的,而内忧则无法察觉(原文是奸邪无状).一个奸邪无状的自白道出了皇帝们的无奈:他必须有什么方法可以鉴别出谁是奸臣,谁是忠臣.根据信息经济学的理论,功臣们必须发出一个信号或皇帝必须用一个信号来确定一个分离条件,来使忠臣,奸臣可以分离而不混同.在经济学里,由于每个类别人的成本和收益不同,还可以根据一个信号制定出分离条件,使该信号能让不同类型的人根据成本—收益比较自动现出原形,但对造反之类的事来说,当皇帝的收益是如此之高,以至于任何成本都相形见拙.只要有些风险偏好,又有可能造反成功,难保有人不起歹心.面对近乎有无限收益的皇帝宝座来说,不可能根据成本—收益情况确定出一个分离条件,皇帝们只能简单地根据某个信号直接判断(本文不考虑人心会因为时间,情况的变化发生改变以致忠臣变奸臣的情况).那有什么信号又能让皇帝识别出奸臣呢
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加强惩罚威胁力度,诸如灭九族,凌迟等处罚手段,这样有风险规避行为的人会选择不造反.不过当皇帝的收益是如此之高,风险爱好者在有机会时总是会去尝试一下的.而功臣,尤其是开国功臣本身就意味着他们是风险爱好者,若不然谁会去"提着脑袋干革命"呢 所以,事后惩罚的威胁对以冒险为业的功臣们来说不会有太大的震慑意义.那么以亲戚关系来识别呢 从吕后到李世民,从多尔衮到雍正,亲戚的血缘,亲情约束对争夺帝位来说只是很小的成本,成大事者从不会将其放在心上,分我一杯羹更是千古名言.那能否根据对皇帝是否恭顺这个信号来识别奸臣呢 毫无疑问,真正要造反的人对皇帝也照样会毕恭毕敬,安禄山对唐明皇的肚里只有一颗赤心的绝对服从令人记忆犹新,这个信号没有任何意义.那能否逆向思维,认为敢和皇帝争辩的就是忠臣,不敢争的就是奸臣呢 可惜,历史上的权臣是敢和皇帝争辩的,不敢争的依然是忠奸难辨.凡此种种,我们用尽心机也无法为皇帝们找到可从功臣中实施忠奸分离的合理信号,当然更不可能找到分离条件.
每个开国皇帝都面临着这样的困境:他无法从功臣集团中分离出忠臣和奸臣,但他又必须想尽办法保证自己的儿孙能顺利继承皇位.为此,皇帝们自然有自己的分离信号来进行分离,将可能造反的人清除出去,确保江山永固."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在不能辨别忠奸时,皇帝们选择了实际上也只能是这样一个分离信号:有能力造反的和没有能力造反的.对于皇帝来说,只要把有能力造反的杀掉,剩下的人即使有造反之心,也无造反之力了.每一代皇帝都面临同样的困境,面临着同样唯一的选择,最后都做出了同样的选择,让我们后人见识了一幕幕闹剧.
不要问你想做什么,而要问你能做什么,功臣们天然有罪,谁让他们有能力造反呢.学者们说中国是外儒内法,至少在对待功臣上这话是对的,所有的皇帝奉行的都是防功臣像防贼一样的人性本恶的哲学思想.
毛泽东在庐山会议时曾对秘书林克说朱德是个右派,但他组织不起人马.真是一语道破千古玄机!或许我们可以明白为何朱德能安然过文革,彭德怀却受尽折磨而死.余英时等人总说毛泽东破坏中国传统文化,其实他们这些新儒家学到的只不过是皮毛,毛才掌握了中国文化的精随.
笔者一位同学提出一个解决方案.他认为面对皇帝必然选择有能力造反和无能力造反这个信号进行清洗,功臣们仅作出不造反的承诺是不够的.为了使自己的承诺可信,功臣们应该交出兵权,在这种行动的承诺下,功臣们丧失发动政变的能力,这样皇帝们可安枕无忧,大家也就相安无事,历史上"杯酒释兵权"就是这一方案的经典案例.应该承认,这一方案是极好的,让很大一部分功臣丧失发动政变的能力.但对一个掌握过权力的人来说,这种政治生命的自杀却不是一件容易选择的事情.而且,对那些有极高威望的开国功臣来说,只是交出兵权仍然不可能让上头放心.比如韩信,汉朝建国之初他就被废为淮阴侯,兵权尽无,呆在长安无所事事.即使这样,韩信最后也被灭三族.又如李世民,由于唐朝实行府兵制,李世民平定天下后回到长安其实也没有什么兵权,他在长安的实力不如李建成.在李建成被杀后,李建成的人马差点把秦王府攻破,后来靠扔出李建成的人头破坏对方的军心才奠定胜局.但是,李建成可没有因为这样放松对李世民的警惕.为何功臣交出了兵权还要被清洗呢
其实用经济学理论很容易解释这个现象.功臣们的资产除了官位,兵权这些有形资产外,还有不可与其肉体分离的威望,才干,人际关系和势力集团这些无形资产.功臣们交出了兵权,但这些无形资产却无法一起上交.可口可乐的总裁宣称,即使可口可乐的所有工厂被毁,可口可乐凭借其无形资产也能迅速东山再起.同样,韩信,李世民等的无形资产足够让上头睡不安枕了.比如韩信,虽然赋闲在家,类似软禁,但他到刘邦的另一大功臣樊哙家作客时,樊哙还是毕恭毕敬,说"大王乃肯临臣".樊哙在刘邦功臣中位列第五,又是吕后的妹夫,刘邦的老相识,对韩信如此态度,足见韩信在刘邦集团中的威望了.在历史上,交出兵权应该说抬高了造反的门槛,使皇帝们使用能造反和不能造反信号进行甄别时只能分离出一小部分威望极高如韩信,李世民之类的功臣,大部分功臣在没有兵权后倒真的丧失发动政变的能力,也就能保住自己的性命.象刘邦,他杀的就是韩信,彭越,英布等自己曾经独当一面的功臣,还囚禁过独自镇守过后方的萧何,而周勃等战将就逃过了清洗,因为刘邦很明白没有独当过一面是很难形成自己的势力集团.对于韩信,李世民这类级别的开国功臣来说,没有任何信号可以让上头放心,除非上交自己的无形资产,当然这就意味着消灭自己的肉体.如果韩信自杀的话,相信刘邦不会灭他的三族,相反会到韩信的墓前掉下几滴眼泪,说不定还会给韩信的儿子封官,并招为驸马.李世民就很聪明,没有任何幻想,果断地发动了军事政变,杀了自己的哥哥,弟弟和侄子,囚禁了自己的父亲,霸占了自己的弟妹,成为中国历史上开国功臣夺取天下的唯一例证(要严格按儒家的标准,被称为一代明君的李世民绝对是一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人,儒家的双重标准由此可见一斑).不过李世民能成功恐怕也因为他是皇族的缘故,遇到的反抗较小,异姓的开国功臣做此事成功的机会就小得多,象英布就失败了.
只要是家天下,屠杀功臣是一个走不出的死结.只有在现代民主制度下,一方面通过各种制度限制私人势力的发展,一方面通过领导人的选举,使将军们可以合法竞选最高领导人,也就是造反合法化才能走出这死结.在选举制度下,通过参选这个信号,有野心和没野心的将军们倒是可以分离出来了.

⑸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

1.郊区人收入较低,相对城市需求量小,需求曲线左移!假设供给曲线不变,则价格上升专!
2.郊区的属物品比较稀缺,所以其需求价格弹性较低,可以通过涨价增加赢利!(为1楼说的价格歧视,根据需求弹性定价)
3.郊区物品稀缺,所以物品的效用相对城市较大,价格上升.注意:此条还要考虑收入问题!
希望回答对你有帮助!有错误之处希望大家指正!!

⑹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

微观经济学中成本论里所说的成本是指机会成本。
问题的答案是因为期末版娱乐的机会成本更高,在期权末,时间的另一种用途(学习)在用于提高成绩方面有更高的价值。当考试后,娱乐的机会成本变低。
当人们做一件事情的成本比较高的时候,通常就会少做;当人们做一件事情的成本比较低的时候,通常就会多做一些。回答完毕。

⑺ 微观经济学 案例分析 大二水平 非常感谢

(1)应该是属于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大小可以把商品需求划分为五类:完全无弹性、缺乏弹性、单位弹性、富有弹性和无限弹性。
对于一般的用电来说是属于缺乏弹性,但是由于在电网改造前电费每度高达七八元,这可以算是奢侈品了。当价格下降时,必然会促使用电的增加。
(2)蜡烛和电是替代品的关系,当电贵的时候,人们就会选择蜡烛,增加了蜡烛的需求;当电便宜的时候,就会舍弃蜡烛用电,从而增加了电的需求。
电和家用电器是互补品,谁来离不开谁。电的价格高时,人们会减少用电,这样家用电器用的次数也会少了;电的价格低时,人们就会做出相反的行为。

⑻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大一水平,要有一个具体的实例,再用微观的知识进行分析这种。

一:柠檬市场问题(次品市场问题)
举一个例子:二手车市场,由于买家卖家信息不对称,显然卖家比买家拥有更多的信息,两者之间的信息是非对称的。买者肯定不会相信卖者的话,即使卖家说的天花乱坠。买者惟一的办法就是压低价格以避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损失(既买家更倾向于用更低的价格去买车,以避免买到的车并没有卖家所说的那么好)。买方提供过低的价格也使得卖车者不愿意提供高质量的产品。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卖家由于很难得到好价格(在二手车市场信息不对称情况以及买家心理情况决定下),对于高质量的车的在二手市场需求逐渐减少,低价格质量一般的车却比较受欢迎。从而低质品充斥市场,高质品被逐出市场。
然而,存在这样一种矛盾现象,低质品充斥市场,是买方不愿意看到的局面。买方倾向于用较低价格购买较高质量。而卖方倾向于高价格卖低质量。。于是。。。买方尽量避免进入二手车市场。。。。于是最后导致二手车市场萎缩。
此个概念对我国股市或者人才市场都受用。
人才市场中:个人倾向去工资高环境好的企业,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企业为了避免聘请的人才不符合要求,而希望以更低工资聘用员工,而员工趋向利用最大化的选择,使得员工减少应聘工资低的公司。。。。。。。
在我国股市中,从“郑百文”、“ST猴王”,到“银广夏”无一不是踩着信息不对称的钢丝在跳舞,一旦不知情的股民最终发现了那枚光闪闪的硬币的另一面时,市场开始逆向选择,钢丝断裂,股价大跌,股民丧失信心。所以证监会才会加大监管力度,清除股市中的“柠檬”,重塑股民信心。

可以在我基础上丰富答案~~~

⑼ 微观经济学的案例分析

timfuhang 的解抄释基本上正确袭,补充一点,电影院半价卖票给老张是理性的商家为了增加边际利润而采取价格歧视的做法。因为电影票是有时效性的,如果到开演没有满场,那没卖出去的这场电影票将一文不值,而以较低的价格在开场前一分钟卖出一张,增加的成本基本上等于零,整个票价几乎都是利润。对于爆米花这种没有时效性约束的产品的边际成本是固定的(不是近乎零),因此采取价格歧视的做法可能无利可图甚至亏本。

⑽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

供给方面,这几年来铁路运输每年春运期间都处于饱和状态,火车票的供给曲线几乎是垂直的,基本无弹性可言。
需求方面,春运期间,全中国的人口都在迁移,飞机、火车作为迁移的工具,其中火车票的性价比比较高,所以火车票的需求急剧增大,由于需求规律的作用--价格和需求量是呈相反方向变的,所以如果我们提高火车票价格,需求会部分转移减小,曾经就在火车票春运期间涨价的这个阶段,春运高峰期提前了三天也延后了三天,分摊了部分人口转移。其中还因为火车票价格缺乏需求弹性,当价格变化的时候,它的需求不会产生明显的变化。所以铁道部门提高价格,会很大程度上增加收入,由于需求是缺乏弹性的,火车票的供给又是刚性的,于是产生了巨大的消费者剩余。
我们可以:通过创新替代品增大供给降低春运火车票的需求,如:飞机。2015年以前国家都是买国外的飞机,大大提高飞机的成本,通过自己研发生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飞机票的价格会降低,从而提高春运火车票的弹性。另一方面,中国人民的春节回家看看是传统,但是也是由于大量的人口迁移造成的,其中农民工众多,当我们能够好好解决农民工问题,使外出打工的人能够带着家人一起,能够本质上降低需求。
自己认真写的,正好我们老师在期末考试时也布置了这个题目。︵_︵

阅读全文

与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ppt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