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政治经济学的批判

政治经济学的批判

发布时间:2021-01-02 08:47:22

A. 如何理解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科学内涵

第一部分是考察资本主义制度和写作《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计划。主要介绍了两个方面的内容:
(1)从资本主义经济最基本的三个要素(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制度)着手去研究资本主义经济;
(2)简单介绍写作政治经济学的计划,着重介绍第一分册的主要内容。
第二部分是叙述研究经济问题的动机和原因。该部分指明了“最初动因”,并且也是正确批判“法兰西思潮”的需要。

三部分是经典式地概括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实质,提供了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体系的完整纲要。包括5个方面,
分别是:
(1)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展示
了社会系统的复杂结构;
(2)概括和论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提供了划分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的标准;
(3)论证了人类社会发
展、变化的根本规律,揭示了社会革命的客观根源;
(4)指出了社会变革的种类和条件;
(5)概括了社会历史演进的基本形态,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演进的一般
规律性,论证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第四部分是回顾研究政治经济学和创建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具体过程。
(1)1843年3月,马克思退出《莱茵报》,把主要精力放在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上,写了第一部著作《黑格尔哲学批判》,从客观的物质条件出发论证了法的本质,标志着唯物史观的萌芽。
(2)1843年,马克思到巴黎后继续研究政治经济学,写下了篇幅宏大的《巴黎笔记》并准备出版两卷集的经济学著作《政治和政治经济学批判》。
(3)移居布鲁塞尔后,马克思继续研究政治经济学,写下了《布鲁塞尔笔记》并写作和整理《政治和政治经济学批判》,于1846年夏,与恩格斯合作写了《德意志意识形
态》。该书的出版标志着马克思和恩格斯初步形成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4)1847年,为批判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普鲁东而写了《哲学的贫困》。这部著作是
马克思经济理论的第一次科学的表述。
(5)1850年,在不列颠博物馆继续研究政治经济学。1859年,完成对政治经济学纲要上的批判,写成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并在该书的序言中,以正面论述的形式,提供了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体系的完整纲要,对唯物史观的基本问题和实质,做出了经典式的论证。

B.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主要研究什么问题

这个应该主要研究seventy,我认为这段时间

C.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要知道什么是政治经济学批判,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政治经济学。从词源来看,政治经济学主要是由法国政治经济学家蒙克莱田在《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中最早使用这个概念。而恩格斯认为,政治经济学包含广义和狭义,广义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换规律的科学,或者说是研究人类各种社会进行生产和交换并相应的进行产品分配的条件和形式的科学。不过在恩格斯看来,这种广义的政治经济学尚未产生。狭义的政治经济学主要是研究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与它相适应的分配和交换形式的科学,这是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历史产物。
政治经济学批判,从理论维度来看,这是将政治经济学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中解放出来,使之成为一门真正科学的追切需要,要对全部的政治经济学文献进行批判,将它从经济学家的意识形态中解放出来。从现实维度来看,这是科学解剖资本主义生理机制的客观需要,剥层外部的层层假象,把表面的运动归结为内部的现实的运动。从政治立场来看,这是建构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内在需要, 是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双重批判。从最终旨趣来看,这是彻底终结政治经济学的必然要求,以此实现人类的彻底解放。

D.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继承了什么主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的研究成果中的科学因素,收集和研究了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历史的大量文献和资料,深入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经济结构,揭示了它的真实运动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问题上廓清了贯穿于资产阶级经济学中的迷乱。他们阐明了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不是物,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阶级社会,归根结柢是阶级和阶级之间的关系;虽然这些关系总是同物结合着,并且作为物出现。这一重大贡献是建立在马克思对劳动价值学说作了全面论证和革命性的发展的基础上的。马克思在研究商品的二重性时,发现了商品二重性中包含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这就使价值的本质得到了科学的说明,并使得剖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各种现象获得了重要的钥匙。马克思科学地区分了劳动和劳动力,对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发现了资本家使用雇佣劳动者的劳动力所创造的价值超过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是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和剥削的秘密,创立了他的崭新的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马克思的经济学说的基石。剩余价值学说彻底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和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对立的深刻基础,使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的眼界豁然开朗,这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上的最大功绩。马克思研究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积累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指出“这一规律制约着同资本积累相适应的贫困积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708页)。

E. 什么是“政治经济学批判”

《政冶复
经济学批判》是卡尔海恩里制希.马克思。发表的政治经济学著作。写成于1857年至1858年。全书有三部分组成。即《序言》《商品》,《货币或简单流通》。这本书的出版。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领域中的革命变革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从商品的概念谈起,分析了价值的二重性: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在交换过程中二者是分离的。商品是社会生产关系方式的一种物的形式。现在人和人在劳动中的关系,却表现在了物与物和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在对商品与社会关系的联系中,包含着马克思的批判苗头......

F. 马克思为什么批判政治经济学 巴黎手稿

马克思在《手稿》中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是引入哲学并从方法论的批判入手的。因此,就《手稿》的研究,需要对马克思此时的哲学水平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关于马克思在《手稿》中的哲学水平,笔者认为已经不是一般学界所持的仍囿于费尔巴哈“抽象的人本学”的情况,而是具有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见解和立场。这种变化,在如何对待国民经济学的问题上已经反映出来。马克思在《手稿》的序言中提出,青年黑格尔派的神学批判家已经看到国民经济学吸收费尔巴哈的积极意义,并同时看到了其所缺乏黑格尔辩证法立场的不足,但是他们却不知道如何解决并误入歧途,从而理论的真正的问题不是青年黑格尔派是否知道这个不足的存在,而是此时人们还不知道如何解决这个不足本身。

可以资证的是马克思在《手稿》序言中删去的一段针对“神学家”评价的文字。就此他说道:“他发觉在费尔巴哈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中还缺少黑格尔辩证法的某些要素,这些要素还没有以经过批判的形式供他使用,这时,他自己并不试图或者也没有能力把这些要素引入正确的关系,反而以隐晦的、阴险的、怀疑的方式,搬用这些要素来反对费尔巴哈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神学的批判家认为,从哲学方面应当作出一切,来使他能够侈谈纯粹性、决定性以及完全批判的批判,是十分自然的;而当他感到例如黑格尔的某一因素为费尔巴哈所缺少时,——因为,神学的批判家并没有超出感觉而达到意识,尽管他还对‘自我意识’和‘精神’抱有唯灵论的偶像崇拜,——他就以为自己是真正克服哲学的人。”显然,马克思批判“神学家”,不在于“神学家”发现了费尔巴哈缺乏黑格尔辩证法的因素,而在于他“没有能力把这些要素引入正确的关系”,这是马克思由政治经济学批判关涉哲学论述并反映他此时达到什么样水平的材料。

从这个材料的表述内容看,马克思已经意识到,虽然费尔巴哈以唯物论超越了黑格尔,并“创立了真正的唯物主义和实在的科学,因为费尔巴哈也使‘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成了理论的基本原则”,但费尔巴哈因缺乏黑格尔辩证法的因素而制约着政治经济学和没能对现实提出科学的方法。这反映在国民经济学身上,就是虽然他们超越了重商主义“只知道贵金属是财富的存在”的局限,并提出了“以劳动为原则”的财富来源和本质理论,但仍然把经济学仅仅当作“发财致富”的学问,“表面上承认人,毋宁说,不过是彻底实现对人的否定而已,因为人本身已经不再同私有财产的外在本质处于外部的紧张关系中,而是人本身成为了私有财产的这种紧张的本质”。国民经济学的这种“非人”的理论性质,在于没有看到“人本身成为了私有财产的这种紧张的本质”的现实性,从而就现实的这种“紧张关系”,“还没有把它理解为劳动和资本的对立,它还是一种无关要紧的对立,一种没有从它的能动关系上、它的内在关系上来理解的对立,还没有作为矛盾来理解的对立”。

这里是马克思在《手稿》中基于方法论的层面对国民经济学给予的明确批判,而这一批判所指责的内容不正是费尔巴哈哲学所缺乏的黑格尔因素吗?费尔巴哈对黑格尔的扬弃,超越了他的唯心论立场,但没有保留其合理的辩证法,形成了理论的片面性,这一点马克思是十分明白的。而马克思进一步强调的是在与他同时代的“神学家”那里,在如何继承费尔巴哈和黑格尔的问题上,虽然认识到了费尔巴哈哲学缺乏的黑格尔辩证法的因素,但却没有能力完成它,以致对现实的批判仍然是无力的,这种情况也就反映在政治经济学上了。

正是因为如此,《手稿》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才会有后面的“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一节。这一节的核心任务就是关于在政治经济学上如何正确引入黑格尔辩证法的论证,就此,马克思既分析了黑格尔的积极一面,又批判了黑格尔不足的一面,这完全是为了改造国民经济学之用的,也是批判国民经济学所要做的方法论指引。这样说来,马克思的《手稿》写作,实际上是批判地运用了黑格尔的辩证法。而从《手稿》的整体来看,辩证法的方法实质就是后来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明确提出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这一政治经济学方法,只是它在《手稿》中仅仅呈现了初步运用和建构的原型。在《手稿》中,就“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这两个概念的使用和相互关系,即所谓循环论证问题,实质是这一方法的萌芽和一种叙事的构筑。

G. 马克思在_____一书中深入的分析批判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黑格尔哲学和空想

马克思在艺术中深入的飞机枇杷了资本主义政治经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

H.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批判的是资产阶级的什么 生产关系吗

是的。批判资本家(企业老板)剥削工人

I.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新世纪整体进入保卫资本论时代!!

【作者基本信息】 兰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016, 博士

【摘要】 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的事业,这意味着他既要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批判性分析,又要对国民经济学展开理论省思。得益于批判,马克思主义得以生成、发展和完善。透过对一切存在的实践批判、辩证批判、历史批判、内在批判和总体批判,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维度得以凸显。深谙“批判之道”,是马克思思想得以持续发力的关键。

批判乃马克思主义的本真精神,此即聚焦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关键所在。从哲学批判而政治批判,从政治批判而经济批判,是马克思批判理论的发展路向。借由“资本之思”而实现实践的“革命性变革”,最终达至“自由王国”,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本精神。藉此,马克思向我们展示了一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密切相关的完整画卷。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早期,马克思通过对“市民社会”、“私有制”、“异化劳动”、“实践”和“生产关系”等社会经济范畴的理论省察,实现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主题的转换。具体而言,从“天上迷雾”到“市民社会”、从“财产权”到“私有制”、从“对象化劳动”到“异化劳动”、从“感性直观”到实践、从“生产活动”到“生产关系”、从“批判的批判”到“哲学的贫困”、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到社会实践的转变,即是马克思在研习政治经济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批判思路。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成熟时期,借助于之前的学术积淀,马克思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经济“二律背反”——劳动致富和劳动者贫困、工作日的控制和延长、减少人数和增加产量、节约和浪费、价值的增殖和丧失——的论说。同时,马克思还展开了对“商品”、“货币”、“劳动”和“资本”的批判性分析,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逻辑体系由此生成。作为一部现代性“诊断说明书”,政治经济学批判向我们展示了商品、货币、劳动和资本的多维意蕴,并先后破解了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人类之谜和资本拜物教的秘密。

最后,马克思通过对“分工”、“市场”和“时空”等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范畴的全面考量,道出了“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

总之,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过程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与之相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本真面相得以确证,各种掩盖于物物关系之下的社会关系得到了澄明。

通过理论批判和现实批判,马克思做着借思想触及社会现实的伟大尝试,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面对变化发展了的环境(主要是新世纪之初的金融危机之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再次受到追捧。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当代“在场”,充分表明了这一理论本身的科学性,也再次说明了这一理论之于时代的意义。

在我国,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援。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也不断完善。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硕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完善也反过来印证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当代效力。

【关键词】 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 逻辑理路; 当代价值

阅读全文

与政治经济学的批判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