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类有哪些专业
很多啊……金融学啊产业经济学啊区域经济学啊西方经济学啊政治经济学啊计量统计学世界经济啊经济史啊等等……
⑵ 请问北大经济学专业本科所使用的教材是哪些
主要教材有:
曼昆:宏观经济学
萨缪尔森:经济学原理
货币银行学 、金融学或者国际金融学。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及其前身北大经济系,综合大学中最早建立的经济系科,是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最早的传播基地,是北京大学创建的第一个学院,是全国最早设立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的学院,是全国文科率先实行硕博连读制的学院。
⑶ 北大的经济学类专业和清华的哪个比较好考
北大的经抄济学专业实力强于清华,专业课试卷难度也很高。
但是清华向来都不提供专业课的复习参考书目和历年专业课真题,资料非常难找,因此复习专业课时难度很高,方向不明确。
不过我听说(考研培训机构的人说的)清华专业课试卷没有北大的难。北大的专业课试卷挖得很深,难度设置很高。
至于复试,我觉得那是后话,毕竟能通过这种牛校的初试就已经非常难了。
另外,个人认为本科学习好不好跟面试没太大关系。考研最主要还是取决于复习程度。如果你能把复习工作做到极致,那么就算本科完全没学也能考上。
祝你成功吧。
⑷ 北大的经济学类是属于经济学院还是光华管理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经济管理系的录取分数线一般比北大最低分数线高30分左右。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GuanghuaSchoolofManagement,PekingUniversity)简称北大光华,前身是成立于1980年的北京大学经济系国民经济管理专业。1985年该专业从经济系独立,成为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系,1994年正式更名为光华管理学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依托北京大学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作为北大工商管理教育的主体,是亚太地区最优秀的商学院之一。以”创造管理知识,培养商界领袖,推动社会进步”为使命,本科、学术型研究生、金融硕士、MBA、EMBA、MPAcc、高层管理教育等课程已获得国际权威认证。光华管理学院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包括名誉院长厉以宁教授以及现任院长蔡洪滨教授在内的一批教学科研骨干,在国内外拥有广泛影响力。2013年度中国最佳EMBA排名前十。截止2013年7月底,学院共有学生3719人。其中全日制大学本科生818人,普通硕士研究生289人,MBA学生1221人,EMBA学生1044人,MPAcc学生169人,博士研究生178人。为了体现交叉学科的特点,在本科招生中学院多年坚持文理兼收的原则,吸引了全国高素质的学生,每年都有十多名各省市高考第一名进入光华管理学院。
⑸ 北京大学经济学专业怎样
北京大抄学百年学府。袭
经济学专业 该专业课程设置与国外大学经济学专业接轨,为有志成为经济理论研究者、宏观经济管理者和职业经理的青年学生提供一个成长和发展的舞台。毕业生既适合到政府经济决策部门、金融研究机构、教学研究机构和公司企业工作,也为在国内或出国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很不错
⑹ 北大经济学哪几个学院
北京大学设有人文、理学、社会科学、信息与工程、医学5个学部,62个直属院系。
理学部: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信息与工程科学部: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北京大学工学院、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⑺ “北大”经济学专业具体指什么
北大经济学院和光华管理学院都有经济学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比较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相关的基础专业知识,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熟悉党和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中外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了解经济学的学术动态;具有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社会经济调查、经济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的专门人才,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主干学科:经济学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资本论》、西方经济学、统计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学说史、发展经济学、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社会调查、毕业实习,-般安排12周。
⑻ 二本考上北大的经济学类专业,是不是很厉害
经济学类专业是要比较扎实的外语、表达能力(语言、语文)和一定的数学(内高数)基础。比较典型的专业容有经济学、国际经贸、财政学、金融学等等,以经济学为例,专业实力强势的高校有东北财经、首都经贸、江西财经、福建师大、浙江财经学院、安徽财经、天津财经、河北大学、浙江工商、华侨大学、河南大学、黑龙江大学、湖南科技大、山西财经、深圳大学、北京工商、吉林财经、宁波大学、山东经济学院、云南财经、山西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湖北大学、天津师大、河北师大、河北经贸、上海师大、徐州师大、扬州大学、山东财政学院、河南财政、青岛大学、广东商学院、天津商业大学、南京审计等等。
⑼ 北大清华都有哪些著名经济学教授啊
北大:
单忠东 男 教授 光华管理学院 国际金融 国际贸易
高西庆 男 教授 光华管理学院 公司法 证券法
何小锋 男 教授 经济学院 投资银行学 国际投资学
胡 坚 女 教授 经济学院 投资学与资本市场 亚洲金融市场
李庆云 男 教授 经济学院 国际金融
李心愉 女 教授 经济学院 公司财务 应用经济统计
刘 力 男 教授 光华管理学院 证券市场与金融工程
孙祁祥 女 教授 经济学院 保险学与金融理论 宏观经济理论
萧灼基 男 教授 经济学院 经济发展战略 金融市场
徐信忠 男 教授 光华管理学院 证券市场与金融工程 财务管理
姚长辉 男 教授 光华管理学院 固定收益证券 货币银行
于鸿君 男 教授 光华管理学院 金融制度变迁与绩效 国际金融管理与国际金融市场
周春生 男 教授 光华管理学院 公司财务与资本市场 金融工程
曹凤岐 男 教授 光华管理学院 货币金融管理 证券市场
陈 平 男 教授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宏观经济学复杂动力学 金融工程及其应用
王大树 男 教授 经济学院 金融学 财政学
黄桂田 男 教授 经济学院 产业组织及企业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及制度变迁
刘 伟 男 教授 经济学院 比较经济体制 转型经济研究
卢 锋 男 教授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粮食及农业政策、 应用经济学
孙蚌珠 女 教授 马克思主义学院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理论 当代中国经济
吴敬琏 男 教授 经济学院 比较经济制度分析
吴树青 男 教授 经济学院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邓小平经济思想
叶静怡 女 教授 经济学院 发展经济学 东亚经济研究
章 政 男 教授 经济学院 农业经济政策 环境经济与信用经济
陈德华 男 教授 经济学院 社会主义经济 理论
李顺荣 女 教授 马克思主义学院 当代中国经济问题
雎国余 男 教授 经济学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外经济体制比较研究
郑学益 男 教授 经济学院 中国经济思想史 中国经济管理思想史
晏智杰 男 教授 经济学院 西方经济学及历史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萧国亮 男 教授 经济学院 明清近代经济史
周其仁 男 教授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新制度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
樊 刚 男 教授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思想史
胡大源 男 教授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经济计量学 福利经济学
李绍荣 男 教授 经济学院 现代经济分析理论 市场与经济增长理论
刘文忻 女 教授 经济学院 西方经济学
平新乔 男 教授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微观经济学及其应用 产业组织理论
宋国青 男 教授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国际金融
汪丁丁 男 教授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数理经济学
王志伟 男 教授 经济学院 西方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易 纲 男 教授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货币银行学 国际金融
海 闻 男 教授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国际贸易
王跃生 男 教授 经济学院 国际经济 比较经济研究
萧 琛 男 教授 经济学院 美国信息经济 网络经济学
林毅夫 男 教授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制度与变迁理论 产业与金融发展
姚 洋 男 教授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农村发展、农村劳动力市场 制度变迁
曾 毅 男 教授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人口经济学 市场经济与人口分析
赵耀辉 女 教授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劳动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
龚六堂 男 教授 光华管理学院 宏观经济学 公共财政
厉以宁 男 教授 光华管理学院 国民经济管理理论
王 益 男 教授 光华管理学院 金融学 管理学
王梦奎 男 教授 光华管理学院 国民经济管理
高程德 男 教授 光华管理学院 经济管理与经济运行 企业管理
高尚全 男 教授 光华管理学院 中国经济改革
李善同 女 研究员 光华管理学院 发展战略,区域经济 经济数学模型
秦宛顺 男 教授 光华管理学院
邹恒甫 男 教授 光华管理学院 公共财政 动态经济学
李国平 男 教授 政府管理学院 经济地理学 城市与区域规划
杨开忠 男 教授 政府管理学院 城市与区域经济 发展规划与旅游规划
林双林 男 教授 经济学院 公共经济学 中国财政
刘民权 男 教授 经济学院 财政学
王大树 男 教授 经济学院
张来武 男 教授 光华管理学院 博弈论
张维迎 男 教授 光华管理学院 企业理论 产权与公司治理 Y N
朱善利 男 教授 光华管理学院 企业融资与企业治理 Y N
清华:
在岗博士生导师名单
学科代码
学科名称
姓名
出生日期
批准(或确认)博导时间
0201
理论经济学(一级)
吴 栋
44.04
99.04
魏 杰
52.09
1993
0202
应用经济学(一级)
张金水
46.05
98.05
宋逢明
46.07
98.05
李子奈
46.11
95.02
周小川
48.01
98.05
陈秉正
57.04
06.05
武康平
60.09
00.03
白重恩
63.10
04.09
李稻葵
63.12
04.09
朱武祥
65.05
03.09
宁向东
65.05
06.09
廖 理
66.05
05.09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
赵纯均
41.09
93.10
蓝伯雄
50.03
01.03
刘丽文
55.04
00.03
陈国青
56.10
99.04
陈 剑
62.04
96.07
黄京华
63.07
06.09
1202
工商管理(一级)
张 德
41.08
98.05
姜彦福
43.12
96.07
李志文
44.09
00.03
王以华
46.02
03.09
陈小悦
47.01
98.05
吴贵生
47.01
95.02
仝允桓
50.11
01.03
赵 平
54.04
99.04
雷家骕
55.08
02.04
于增彪
55.09
00.03
金占明
55.09
04.09
张为国
57.01
01.03
夏冬林
61.01
99.04
高 建
62.09
06.09
陈 晓
63.09
04.09
陈国权
67.12
03.09
谢德仁
72.01
06.09
⑽ 北大人大 经济学专业
北大的经济学更好一些吧。北大侧重理论多。人大的应用强。
经济学就业不是很好,因为纯理论的。多半继续做研究,或者去当老师。当然了名校出来的,身价还是好的,就业相对会不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