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名词解释经济学流派

名词解释经济学流派

发布时间:2021-01-01 03:25:15

Ⅰ 庸俗经济学名词解释

庸俗经济学释义:
“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简称。见“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
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者对继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之后的各种资产阶级经济理论的统称。它分离古典学派的庸俗成分,只研究经济现象的外在联系,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和法国。它经历了如下几个发展阶段:产生阶段 (18世纪末至1830年)。代表人物有萨伊、马尔萨斯以及后来的詹姆斯·穆勒和麦克库洛赫,他们以亚当 斯密和李嘉图的信徒自居,以“注释”或“通俗化”的形式,把斯密著作中的庸俗成分分离出来并加以发展,形成一套庸俗理论。初步发展阶段 (1830年至19世纪中叶)。代表人物有西尼耳、巴师夏、凯里、约翰·穆勒等人,德国的历史学派也属于此阶段的代表人物。他们抛弃对古典学派所作的“注释”或“通俗化”,竭力寻找为资本主义辩护的新方法。在这一阶段,资产阶级经济学进一步庸俗化。发展阶段 (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已过渡到垄断竞争阶段,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出现了一系列新的辩护理论和流派。包括德国新历史学派、美国制度学派、边际效用学派和英国剑桥学派。以马歇尔为代表的英国剑桥学派将边际效用学说和其他庸俗经济学结合在一起,完成了庸俗经济学的第一次大综合,从而成为这一时期庸俗政治经济学的“正宗”。

Ⅱ 经济学名词解释是什么

经济学(economics)是
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科学。其中经济活动是人们在一定的经济关系的前提下,进行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以及与之有密切关联的活动,在经济活动中,存在以较少耗费取得较大效益的问题。经济关系是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在各种经济关系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生产关系。

Ⅲ 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

通货膨胀: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像
商业信用:企业在正常的经营活动和商品交易中由于延期付款或预收帐款所形成的企业常见的信贷关系

.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超级剩余价值: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平均利润:平均利润是指以预付资本大小按平均利润率计算归每个生产部门资本家所获得的利润
资本积聚:是指个别资本通过把自身所获得的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通过资本积累来增大自己
交换价值:交换价值指的是当一种产品在进行交换时,能换取到其他产品的数量
资本有机构成:是指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垄断利润:垄断利润是指垄断组织由于控制某种商品生产和销售的绝大部分,而人为地将商品价格提高到生产价格以上,所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资源配置:狭义资源是指自然资源;广义资源是指经济资源或生产要素,包括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等

Ⅳ 名词解释经济学――稀缺

经济物品的显著特征之一,稀缺(scarcity),并不是绝对的数量多少,稀缺是指相对于人们无限多样、不断上升的需求来说,用以满足这些需求的多寡,即有用的资源总是相对不足的。

简介:

长时间的“供不应求”即为“稀缺”,而“稀缺”的最直接表现就是商品或人才的“价格的不断攀升”。如钻石独播剧场总是播出稀缺的古装剧。稀缺是经济物品的显着特征之一。经济物品的稀缺并不意味着它是稀少的,而是指它不可以免费得到。要得到这样一种稀缺物品,必须自己生产或用其他经济品来加以交换。

(4)名词解释经济学流派扩展阅读:

原因:

1.数量的有限性,如耕地、石油、淡水等

2.人类获取有用物品的能力有限性,如雷电、火山、风等自然现象中蕴含着丰富的能源,但是人类没有办法去完全利用他们

3.人口迅速膨胀,人口规模的扩大导致人均资源越来越少

4.人的欲望具有无限膨胀性 稀缺性的分类

Ⅳ 经济学名词解释

边际量是指某个经济变量在一定的影响因素下发生的变动量
边际成本实际上是在任何产量水平上,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需要增加的工人工资、原材料和燃料等变动成本。
边际利益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产品所带来的利润的增量

边际分析法是把追加的支出和追加的收入相比较,二者相等时为临界点,也就是投入的资金所得到的利益与输出损失相等时的点。如果组织的目标是取得最大利润,那么当追加的收入和追加的支出相等时,这一目标就能达到。

边际分析法是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际工作中也起着相当大的作用,是打开经济决策王国的钥匙。可以认为边际分析法与管理决策优化密切相关。

边际分析法marginal analysis的数学原理很简单。对于离散discrete情形,边际值marginal value为因变量变化量与自变量变化量的比值;对于连续continuous情形,边际值marginal value为因变量关于某自变量的导数值。所以边际的含义本身就是因变量关于自变量的变化率,或者说是自变量变化一个单位时因变量的改变量。在经济管理研究中,经常考虑的边际量有边际收入MR、边际成本MC、边际产量MP、边际利润MB等。
边际分析法体现向前看的决策思想,是寻求最优解的核心工具。主要应用如下:
1、无约束条件下最优投入量(业务量)unconstrained optimization的确定:
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决策考虑的根本目标。由微积分基本原理知道:利润最大化的点在边际利润等于0的点获得。利润(或称净收益)为收入与成本之差,边际利润亦即边际收入与边际成本之差,即:MB=MR-MC。
由此可以获得结论:只要边际收入大于边际成本,这种经济活动就是可取的;在无约束条件下,边际利润值为0(即:边际收入=边际成本)时,资源的投入量最优(利润最大)。
2、有约束条件下最优业务量constrained optimization分配的确定:
对于有约束情形可以获得如下最优化法则:在有约束条件下,各方向上每增加单位资源所带来的边际效益都相等,且同时满足约束条件,资源分配的总效益最优。这一法则也称为等边际法则。
当所考虑的资源是资金时,有约束的最优化法则即为:在满足约束条件的同时,各方向上每增加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益都相等;如果资金是用来购买资源,而各方向的资源价格分别都是常数,有约束的最优化法则即为:在满足约束条件的同时,各方向上的边际效益与价格的比值都等于一个常数。
3、最优化原则的离散结果:当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应该增加行动;当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时,应该减少行动;最优化水平在当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的前一单位水平达到。
4、提倡使用增量分析。增量分析是边际分析的变形。增量分析是分析某种决策对收入、成本或利润的影响。这里"某种决策"可以是变量的大量变化,包括离散的、跳跃性的变化,也可以是非数量的变化,如不同技术条件、不同环境下的比较。比较不同决策引起的变量变化值进行分析。
在管理决策中应用边际分析法相当于是建立了一套有利于决策的评价体系:不仅考虑变量的总值Total,也同时考虑变量的平均值Average和边际值Marginal。总值、平均值与边际值之间具有如下关系(total-average-marginal relationship):
1)边际值的符号是总值上升或下降的信号;
2)当边际值大于平均值时,平均值处于递增状态。
有可能的话对上述结论进行数学推导,细化结论的文字描述,这可以加深对结论的理解应用。特别注意4个重要点位:盈亏平衡点、边际利润最大点、平均利润最大点、总利润最大点。
应用边际分析法还隐含着一个思想:充分利用与促进开发信息资源。
在应用边际方法或最优化方法也应该注意如下复杂因素:
1、现实经济管理问题总是千丝万缕,存在多个变量,要争取抓住主要变量,并在各个方向上满足边际法则;
2、决策变量与相关结果之间关系复杂,所选取的变量是否得当,必须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引结合,并进行方程回归、曲线拟合、显著性检验等检验处理;
3、注意所考虑问题存在各种各样的约束条件和数学工具的应用条件;
4、注意决策问题存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Ⅵ 名词解释:经济学理性是什么。

1)经济学“理性”的第一个涵义是“人的自利性”假设。这只是一个工具主义(instrumen-talism)的假设。在亚当·斯密那里,人的双重本性包括(甲)自利性(self-interest),(乙)社会性(socialaffectivity)。因此,在古典经济学里面原本没有社会学与经济学的对立。这种情形一直延续到奥地利学派的熊彼特(J.A.Schumpeter,其巨著《经济分析史》最初是为韦伯《社会经济年鉴》卷一写的社会学论文)和社会学家韦伯(其主要教授职称都是经济学职称)。但是,对目前最重要的一批经济学家(例如贝克尔,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和艾智仁A.Alchian)来说,人的社会性归根结底是基于人的自利性基础之上的所谓“启蒙了的利己主义”,(theenlightenedegoism)。而人的自利性是生存竞争和社会进化的结果。换句话说,经济学家观察到的社会竞争的幸存者都好象是按照“自利原则”行事的人;那些不按照自利原则行事的人已经消亡。(2)经济学“理性”的第二个涵义是“极大化原则”(也可以表示为“极小化原则”)。这是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所做的贡献,也是奥地利学派(参阅冯·米塞斯VonMises,《人类行为》)发起的“边际革命”的结果;它承接着边沁(J.Bentham)关于“幸福与痛苦”的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道德哲学,同时引进了实证主义的“行为”概念。个体对最大幸福的追求,或等价地追求最小化“痛苦”,导致形式逻辑上的“极大化原则”。这一原则要求“理性选择”将幸福扩大到“边际”平衡的程度:个体为使“幸福”增进一个边际量所必须付出的努力,相等于这一努力所带来的痛苦。但是,在马歇尔(1902年《经济学原理》第十版的序言)看来,决定人类行为的最基本和最持久的力量是经济的和宗教的。这一看法已经被现代经济学遗忘了。在萨廖尔逊(P.Samuelson,1947年版FoundationsofEconomicAnalysis)看来,宗教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可以通过效用函数的参数来反映,从而一切人类行为归根结底可以由极大化效用函数来解释。(3)经济学“理性”的第三个涵义,是每一个人的自利行为与群体内其他人的自利行为之间的一致性假设。这导致了“社会博弈”的现代看法。经济学由此与社会学面临着共同的基本问题。

Ⅶ 经济学的基础名词解释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律即价值的创造、转化、实现的规律——经济发展规律的理论,分为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经济学两大类型。

政治经济学根据所代表的阶级的利益为了突出某个阶级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自发从某个侧面研究价值规律或经济规律,科学经济学自觉从整体上研究价值规律或经济规律。对称经济学就是科学经济学。经济学的核心是经济规律;

在对称经济学看来,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只是经济规律的展开和具体表现,经济学的对象应该是资源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后面的经济规律与经济本质,而不是停留在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层面。停留在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层面的,是政治经济学而不是科学的经济学。


(7)名词解释经济学流派扩展阅读: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相对于经济增长而言,是发展经济学核心概念。经济发展指包括质量与数量在内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不仅是数量的增长。随着生产社会化、知识功能化与社会经济化,经济结构已经复杂化,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在内涵和外延两方面逐步趋同,GDP增长已经不能真实反映经济增长,即使经济增长也离不开经济发展,当今时代经济增长只有抽象的意义;用GDP来计算经济增长、衡量经济发展已经落后于时代的要求。

经济发展是价值的发展不是金钱的增长,是效益的发展不是效率的增长,是全面的发展不是片面的增长,是辨证的发展不是线性的增长。“经济发展”概念把发展经济学和增长经济学区别开来,把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统一起来,把经济学定位为发展经济学,使发展经济学成为一门科学。

Ⅷ 经济学名词解释

限制价格是政府为了限制某些生活必需品的物价上涨而规定的这些产品的最版高价格。

最终权产品 一定时期内生产的而在同期内不再加工、可供最终消费和使用的产品。

流量按统计时间不同分为瞬时流量和累积流量,瞬时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的流量,累积流量是指一段时间内的流体总量。...

规模经济分为内在经济和外在经济两种。内在经济是指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所引起的产量和收益的增加。当一个企业由于本身生产规模过大而引起产量和收益减少时,就称内在不经济。而当整个行业生产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后,有可能给中小企业或劣势企业带来产量或收益的减少,这种现象就是外在不经济。

Ⅸ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有哪些

1. 经济人
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
2. 需求
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3. 需求函数
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函数。
4. 供给
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5. 供给函数
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6. 均衡价格
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7.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应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它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8. 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应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供给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它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9. 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
内生变量指一个经济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外生变量指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
10. 静态分析
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值来求得内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
11. 比较静态分析
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分析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
12. 动态分析
需要区分变量在时间上的先后差别,研究不同时间点上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13. 弹性
当一个经济变量发生1%的变动时,由它引起的另一个经济变量变动的百分比。
14. 弧弹性
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15. 点弹性
表示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的需求量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16. 需求的价格弹性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17. 供给的价格弹性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
18.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相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百分比。
19. 替代品
如果两种商品之间能够相互替代以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
20. 互补品
若两种商品必须同时使用才能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互补品。
21. 需求的收入弹性
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消费者的收入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22. 恩格尔定律
在一个家庭或在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用弹性的概念来表述它则可以是:对于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23. 效用
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意程度。
24. 基数效用
表示效用大小的计量单位被称作效用单位。

阅读全文

与名词解释经济学流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