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马原政治经济学计算题
资本有机构成是不变资本投入c:可变资本投入(劳动力成本)v,剩余价值(利润)m=价值-c-v。剩余价值率=m/v,利润率=m/本次生产成本。代入相关数据即可。
B. 政治经济学计算题!!!!急急急!!!在线等答案。。。。
10公斤棉纱价值为110元。资本家为此支付的资本价值为20元。谢谢采纳
C. 政治经济学计算题.。
(1)一:24000/5+3000+3000
二:6000/5+1500+1500(2)你要知道第一部类的(V+M)是与第二部类的C交换,第二部类V与M在自己内部专交换。属根据题设算一下就出来了。....
D. 政治经济学计算题!
(1)剩余价值m=9*300-100-500*4=600万 可变资本v=1000*500*12=6000000元=600万元
剩余价值率=m/v=100%
(2)总周转次数=(一年内固定资本周转总额版权+一年内流动资本周转总额)/预付资本总额
=(1000*1/10+500*4)/(1000+500)=2次
(3)年剩余价值率=一年生产的全部剩余价值/预付可变资本
=600/500=120%
答案对吗?
E. 政治经济学地租问题
政经好像没有说到去“争”优质地吧?可能我记错了
在现实中,即使存在马克思所说的统统拿平均利润(实际上基本做不到),由于优质地具备地域优势,比如市中心的房地产,其周边商业非常发达,而现在的房地产公司并不仅仅是造房子,所以优质地能给他们带来更丰厚的回报。
其实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现在纯粹就是个思想政治统治工具,没什么理论价值,如果你正在本科学习或者是考研,不用太钻牛角尖,没意思的。要了解真正的经济学直接投奔老萨和曼昆,来得实际得多。
F. 政治经济学计算题
1、某一年度社会商品价格总额为42000亿元,货币流通速度10次,求货币需要量?若货币流通量为5250亿元时,求货币的流通速度?
答案:货币需要量(M)=PQ×V=42000/10=4200(亿);货币流通速度=PQ/M=42000/5250=8(次)
[分析] 掌握上面的两个概念,此题就可以了。
[难度] *[概念] 社会商品价格总额 货币流通速度
2、某一时期,流通中货币需要量为3万亿元,由于生产发展,货币需要量增加20%,但实际执行结果却使流通中的纸币量达到了5万亿元,求此时货币的贬值程度?
答案:单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流通市场货币需求量/纸币流通总量
=3(1+20%)/5=0.72则,纸币贬值了(1—0.72)×100%=28%
[分析] 实际上考的是通货膨胀的表现
[难度] **[概念] 流通中货币需要量 纸币 贬值 通货膨胀
3、已知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是1500元,加上到期的支付总额200元,彼此抵消的支付600元,假定同一货币的流通次数为5次。求流通货币的总额X的数值?
答案:X=(1500元+200元—600元)/5次=220元。流通中需要货币总额的数量为220元。
[分析] 考的是货币的两个职能 流通和支付手段 {赊-、到+、抵-(口诀:说到底,减加减)}
[难度] ** [概念]商品价格总额、到期支付总额、抵消支付总额、流通次数、流通货币的总额、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第三章
4、一张面额为100元的股票,预计股息为8%,银行此时的存款利率为5%,求股票的理论价格应是多少?
答案:股票理论价格=预期股息收益÷银行同期存款利率=(100×8%)÷5%=160元
[分析]股份资本和股息 {剩余价值理论、资本论}
[难度] ** [概念] 股票、股息、存款利率、股票价格、资本、剩余价值
5、某资本家的全部预付资本为1000万元,其中不变资本800万元,可变资本200万元,获得剩余价值200万元,其利润率是多少?
答案:P’=m/c+v=200/(200+800)=20%
[分析]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七大转化之一}
[难度] *** [概念]预付资本、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注:流通资本和固定资本,一个是小c;一个是大C,一个是预付;一个是生产,一个是价值构成;一个是有机构成,有阶级性}、利润率、七大转化:略。
6、某企业原预付资本为10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为9:1,工人平均每月工资为500元,本月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采用了新的机器设备,使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到19:1。试问,在不追加资本的情况下,由于有机构成的提高,被排挤出工厂的人数是多少?
答案:在工厂有机构成未提高之前工人的每月的工资总额为:1000万×1/9+1=100万。因每个工人的工资为500元,故工厂的工人总数为100万/500=2000人。
劳动生产率提高后的每月的工资总额为1000万×1/19+1=50万,因每个工人的工资额仍为500元,所以本月工厂工人总数是50万元/500元=1000人。所以现在每月被排挤出工厂的人数是2000人—1000人=1000人。
[分析]资本的有机构成 {分析资本主义的剥削性}
[难度] *** [概念]资本的有机构成、工资、劳动生产率
计算题(后补充)
7、 某制鞋厂拥有平均生产条件,资本家雇佣工人50人,工作日为8小时,工人人均4小时生产1双鞋,消耗生产资料价值为22元,每个工人1小时创造新价值2元,劳动力价值8元。计算:(1)该厂工作日中的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2)该资本家一天消耗的资本价值,其中c和v各为多少?(3)资本家一天共获得的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率。 (4)每双鞋的价值量。
解:(1)必要劳动时间=8/2=4(小时);剩余劳动时间=8-4=4(小时)
(2)c=22×(8/4)×50=2200(元);v=8×50=400(元);共计耗费资本价值= c+v=2600(元)
(3)m=2×4×50=400(元);m’=400/400=100%
(4)总价值=c+v+m=2200+400+400=3000(元)
总双数=8/4×50=100(双)
每双价值量=3000/100=30(元)
答:(1)工人工作日中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各为4小时。
(2)资本家共耗费资本价值量为2600元,其中c为2200元,v为400元
(3)资本家一天共获取剩余价值400元,剩余价值率为100%
(4)每双鞋价值量为30元。
[分析] 资本与剩余价值
[难度] **** [概念]略
8、 某制鞋厂拥有一般生产条件,工作日为8小时,每个工人生产2双鞋,每双鞋社会价值量为30元,其中生产资料转移价值为22元,新创造价值为8元,工人日工资8元。如果该厂首先采用先进技术,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倍,工人日工资仍为8元。计算:该厂资本家一天从一个工人身上获得的超额剩余价值。
G. 政治经济学计算题(资本主义经济制度部分) 假设农业部门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相等,与工业部门剩余价值率
工业部门剩余价值率
=(8+2)×20%÷2=100%
农业部门剩余价值率=内100%
投资50万元容
农业部门剩余价值=50×0.4×100%=20万元
农业部门平均利润=50×20%=10万元
绝对地租=20-10=10万元
每亩土地地租=10÷1=10元
每亩土地价格=10÷3%=333.3元
H. 在政治经济学里“地租”的含义、
土地在生产利用中自然产生的或应该产生的经济报酬,即总产值或总收益减去总要素成本或总成本后的剩余部分。
land 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