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功利主义经济学

功利主义经济学

发布时间:2020-12-31 16:36:55

A. 哲学: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的区别

1、观点不同

实用主义的主要论点:知识是控制现实的工具,现实是可以改变的;实际经验是最重要的,原则和推理是次要的;信仰和观念是否真实在于它们是否能带来实际效果;真理是思想的有成就的活动;理论只是对行为结果的假定总结,它是一种工具,是否有价值取决于是否能使行动成功;

人对现实的解释,完全取决于现实对他的利益有什么效果;行动优于教条,经验优于僵化的原则;概念的意义来自其结果,真理的意义来自于应证。

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认为人应该做出能“达到最大善”的行为,所谓最大善的计算则必须依靠此行为所涉及的每个个体之苦乐感觉的总和,其中每个个体都被视为具相同份量,且快乐与痛苦是能够换算的,痛苦仅是“负的快乐”。

不同于一般的伦理学说,功利主义不考虑一个人行为的动机与手段,仅考虑一个行为的结果对最大快乐值的影响。能增加最大快乐值的即是善;反之即为恶。

2、影响不同

实用主义较之其他哲学流派在西方社会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20世纪40年代后,实用主义在美国哲学中的主导地位逐渐被一些从欧洲传入的后起的哲学流派所取代,一些继续信奉实用主义的哲学家也对实用主义加以改造,使之与这些流派融合起来。它的一些主要论点为一些后起的哲学流派从不同方面、以不同的方式作了进一步发展。

边沁的功利主义思想深深影响当时和以后英国及欧洲大陆上许多经济学家,在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功利主义在西方经济学中仍然发生影响。由英国庇古奠定的福利经济学,就认为一个人的福利是他所感到的满足的总和,社会福利则是各个人的福利的总和,各个人总是力图使自己的满足成为最大量。



3、应用范围不同

功利主义在法律、政治学、经济学方面更有特别显著的重要性。例如在惩罚方面,功利主义反对“一报还一报”的“报应”理论。功利主义者认为惩罚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改造罪犯或保护社会不受罪犯破坏,从而避免发生更多的犯罪行为,同时也使其他人因惧怕受到惩罚而不敢犯罪。

在政治哲学上,功利主义者赞成将民主作为使政府利益与公众利益取得一致的一种方法。在经济学上,所谓边际效用分析学派如威廉姆·斯坦利·杰文斯,则是从边沁那里吸取了许多思想,所谓“福利经济学”是以“比较爱好”代替“比较效用”,也表现功利主义的基本精神。

在经济政策上,早期的功利主义者倾向自由贸易,反对政府干涉。后期的功利主义者由于对私人企业的社会效率失去信心,又希望政府出面干涉来纠正私人企业的弊病。

实用主义批评传统哲学把认知的主体、经验者同被认知的对象、经验分开,把精神和物质当作两个不同领域的东西的观点。它利用经验这个曾被不同学派作过不同解释的概念,科学地解决了哲学基本问题。

B. 功利主义经济学对神会交换理论产生了什么影响如何评价

评价功利主义。
功利主义产生影响之利弊:
在边沁的功利主义中,只要每个人真正的追求自己的最大幸福,结果必将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这显而易见与实际不符,人际的利益冲突集体间的利益冲突必然存在,这可不是一个“结果必将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所能消解的。
穆勒:穆勒的理论缺陷在于他没有证明
第一:个人实际上追求的幸福不等于值得追求的幸福
第二:个人实际上追求的幸福不等于公众的幸福
另一名功利主义者修正了这一点,西季威克(Henry Sidgwick):“这个漏洞在我看来只能靠某种命题来弥补,我在上文试图说明,这种命题就是对“合理仁爱”的直觉。”而这就与边沁和穆勒的实证主义出发点相悖了。
在坚信合乎道德的行为或制度应当符合正义的原则,而所谓正义,就是尊重或不侵犯个人的基本人权这样自由主义观点的罗尔斯看来,功利主义最大的弊端在于:
第一:功利主义的基础在于合理利己主义,合理利己主义需要是不偏不倚,而在现实中人总有立场总有角度,屁股决定位置,这种万全的绝对理性的合理根本无法实现。
第二:功利主义没有解决利益分配的问题,“原则上没有理由否认可用一些人的较大得益补偿另一些人的较少损失,或更严重些,可以为了使很多人分享较大利益而剥夺少数人的自由。”
他在《正义论》中的如此阐述可以归结为这样的观点:功利主义不承认自然的人权而强调经验,必然在实际中导致多数人的暴政与过分的平均主义。(是不是感觉很熟)
经济学家阿玛蒂亚从福利的角度进行批判,他认为功利主义促生了福利制度,重视结果公平,但是那种将功利总和作为社会成就(GDP)的判断准则导致忽略了基本权利等非效益因素(如环境保护、人体健康)价值评判过于主观,并忽视了分配公平。
在我看来,功利主义最大的缺陷,在实践上就是过于强调集体的价值而非个人的价值,过于重视整体而非部分,过分依靠单一的可证的参数而忽视那些难以在实际中寻找和证明但是很重要的因素。它强调你在成长与生活中会根据实际产生自己的价值与利害判断,却没有解决怎么调节个人之间因价值不同而产生的冲突,更没法回答一个疑问:我需要的就是我想要的?
以上供参考。

C. 请功利主义经济学的达人解答一个问题

功利抄主义强调行为的结果袭是行为评价的唯一依据,在否定动机的评价意义的同时也否定了过程即行为本身的意义。于是,生命本身的意义受到怀疑甚至否定。其实,作为一个生命体验的过程,生活本身就是意义所在。
(呵呵~~~你是修经双的吧,我做到这题发现课件上没有,这是我在网上找的。。。)

D. 【请教】什么是“功利主义”什么是“功利主义者”

所谓的功利主义,即以功利为中心,一切为了功利,且不惜手段。可以简单的说是掉进了钱眼里。有功利心的人即是功利主义者,一切都是向钱看的。

E. 功利主义

边沁在1789年著的《道德与立法原则导论》
在西方,古希腊德谟克里特、亚里斯提卜和伊壁鸠鲁等版所主张的快乐论权对后来的功利主义也有极大影响。
耶林的社会功利主义
战国时思想家墨子是早期功利主义的重要代表
宋代思想家叶适和陈亮主张功利之学

F. 功利主义的优缺点

优点:促进经济的发展,因为有了需求才有动力。促进生活水平内的提高,因为有了物质容保障。有利于让人感到存在感,生存感,目标感。有利的驱动,就会有目标。
缺点:人情冷漠,缺乏爱的感觉。不利于社会和谐与稳定,不利于全面小康社会进程。

G. 功利主义和利己主义有哪些区别

1、定义不同

功利主义亦称“功利论”、“功用主义”,通常指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作为道德标准的伦理学说。在中国,战国思想家墨子以功利言善,是早期功利主义的重要代表。宋代思想家叶适和陈亮主张功利之学,注重实际功用和效果,反对惟言功利和空谈性命的义理之学。

利己主义,是指只顾自己利益而不顾别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思想。利己主义是指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把个人利益看作高于一切的生活态度和行为准则。其特征是:从极端自私的个人目的出发,不择手段地追逐名利、地位和享受。追逐个人名利,历来是一切利己主义者的人生目的。

2、特点不同

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认为人应该做出能“达到最大善”的行为,所谓最大善的计算则必须依靠此行为所涉及的每个个体之苦乐感觉的总和,其中每个个体都被视为具相同份量,且快乐与痛苦是能够换算的,痛苦仅是“负的快乐”。

利己主义是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利益作为思想、行为的原则和道德评价的标准。利己主义一词源于拉丁语ego,意为“我”。利己主义思想产生于私有制社会,有些学者认为中国先秦时期(前21世纪~前 221年)的杨朱“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的主张,是古代利己主义思想的典型。

3、应用不同

功利主义它在法律、政治学、经济学方面更有特别显著的重要性。

利己主义应用范围为社会心理学。

阅读全文

与功利主义经济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