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涂正革的学历及工作经历
2006.5- 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2005.8-2007.9 北京大学 博士后研究,合作教师:海闻教授、肖回耿副教授
2003.1-2005.1 香港大学 研究助理 导师:肖答耿副教授
2000.9-2005.5 华中科技大学 博士研究生 专业 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方向)
导师:林少宫教授
1997.9 -2000.7 湖北大学 硕士研究生 专业:世界经济(计量经济学方向)
导师:王少平教授
2. 涂正革的科研项目
1. 入选2009年教育部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经费20万元,项目内容:“低碳经济”与节能减排研究(NCET-10-0409)。立项时间2010年2月25日,项目起止2010.1-2012.12
2. 主持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两型社会建设与中部地区工业增长模式研究,批准金费15万元。立项时间2009年4月1日,项目起止时间2009.1-2012.1。
3. 主持2008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课题批准经费5万元。
4. 参与王少平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我国减排与城乡经济问题研究”,总经费15万元,本人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分担5万元。
5. 主持2007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环境、能源约束下的中国工业增长模式研究”,立项经费9万人民币。
6. 独立承担2007年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湖北省工业增长模式研究”,立项经费1万元人民币。
7. 作为主要成员在2003-2006年期间参与香港大学肖耿教授主持的香港研究基金拨款委员会及大学拨款委员会资助项目《产权与中国生产力革命》,总经费100万港元。此项目以本人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8篇(包括《经济研究》、《管理世界》和《世界经济》等)。
8. 1997-2000年作为主要成员参加王少平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协整(Cointegration)理论及在中国运用”(项目编号:97BJ007),立项经费3万人民币。此项目已本人为第一作者在《世界经济》发表论文两篇、以第二署名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论文一篇。
9. 参与林少宫教授编著《微观计量经济学要义》,2002年,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3. 涂正革的研究领域及专长
1. 宏观计量经济学方面主要包括:单位根,协整,向量自回归模型以及误差校回正答模型和超外生性检验。
2. 金融领域主要包括:ARCH及GARCH模型,广义矩法(GMM)的方法研究,以及证券随机漫步模型和证券市场有效性检验。
3. 在微观计量经济学方面主要包括:限值因变量、定性因变量模型,Heckman的选择偏误理论及MacFaddn的多变量离散选择模型,及Panel data和半参数模型。
4. 生产率研究方面:随机前沿模型分析、技术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生产率增长的指数理论、非参数生产前沿模型理论
5. 环境经济学:方向性环境距离函数与环境技术效率
4. 涂正革的学术会议论文
1. 2010年5月由上海复旦大学主办的“上海论坛2010”报告论文“中国节能的潜力与路径选择”,2010年5月29日。
2. 2008年12月南开大学举办的2008两岸产业效率与产业发展研讨会,并报告论文:“工业二氧化硫减排的影子价格”。
3. 2008年中国经济学第8届年会报告论文:“环境约束与中国工业增长模式转变”,2008年11月14-16日,重庆大学承办。
4.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及湖北省人文教育科学基地研讨会报告论文: “工业SO2的影子价格及减排的市场机制构建——基于方向性环境生产前沿函数对规模工业企业1998-2005年的分析”,2007年11月19日。
5. 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博士讲坛报告论文:“环境、资源与工业增长的协调性——基于方向性环境距离函数的分析”,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11月8日。
6. 武汉大学珞珈山青年经济学者论坛:“工业SO2的影子价格及减排的市场机制构建——基于方向性环境生产前沿函数对规模工业企业1998-2005年的分析”,武汉大学,2007年11月21日。
7. 2007年第二届全国计量经济学高级学术研讨会主题报告:“工业SO2的影子价格及减排的市场机制构建——基于方向性环境生产前沿函数对规模工业企业1998-2005年的分析”,上海社科院与复旦大学联合主办,2007年11月23-25,上海。
8. 2007年中国青年经济学者论坛,在区域经济学会场报告论文:《全要素生产率与区域工业的和谐、快速发展》,中国杭州,2007年9月21日至23日。
9. 2007年中国数量经济学第七届年会报告论文:“转轨时期中国工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及面临的挑战——基于非参数成本前沿理论方法对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分析”,中国,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5月19日至21日。
14. 涂正革,肖耿:《转轨时期中国工业增长方式的行业变化特点—基于非参数生产前沿模型对大中型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分析》。2006CES中国经济和谐发展国际研讨会:效率、公平和法制。中国上海,2006年7月2-4日。
15. Xiao, geng, and TU,zhengge:“中国大企业的生产力革命”, 新华文摘——“开创蓝海”高峰会,2006年9月,北京。
16. 涂正革、肖耿:“中国的工业生产力革命的制度及市场基础——基于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效率差距的随机前沿模型分析”。2005CES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国际研讨会:人力资本与环境投资。中国,重庆 2005年6月24-25,第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