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微观经济学曲线呈u型

微观经济学曲线呈u型

发布时间:2020-12-31 04:28:29

⑴ 微观经济学。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成为u形是因为规模经济或不经济,而规模报酬和规模经济是不一样的啊。

LAC曲线呈现U型主要由规模报酬变动决定的。工厂规模很小的时候,随着工厂规模扩大,规模报酬递增导致规模内在经济,意味着LAC递减。当规模扩大到最佳程度在扩大,规模报酬递减,导致内在规模不经济,意味着LAC上升。

外部经济和LAC无直接关联

给几个词条意思,方便理解

1规模经济:厂商的LAC随生产规模扩大而递减现象

2规模不经济:厂商LAC随生产规模扩大而递增现象

3外部经济通常是指有益外部性商品的生产。外部不经济通常是指有害外部性的商品。

外部性又称为溢出效应、外部影响、外差效应或外部效应、外部经济,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使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受损或受益的情况。这种外部效应有时产生有利影响(教育和安全提高社会生产力),有时会产生不利影响(污染和犯罪降低社会生产力)。

按照外部效应产生的影响不同,把外部效应分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

1、外部经济通常是指有益外部性商品的生产。 这类商品的生产会对社会和环境产生的正效应(如教育和安全)。如养蜂人的养蜂行为对隔壁玫瑰花田有益造成无法补偿或索取的利处

2、外部不经济通常是指有害外部性的商品。这类商品的生产会对社会和环境产生的负效应(如污染和犯罪)。厂家排污行为同理

⑵ 微观经济学u型曲线有哪些

ACE

BDE

ABCE

ABDE

ADE

供参考,不一定都对.

⑶ 什么是微观经济学里的APPL曲线和MPPL曲线如何理解根据APPL和MPPL曲线的形状解释AVC曲线和MC曲线成U形

首先 同学 你的输入有问题 是APL曲线和MPL曲线 分别的意思是AP---平均产量,MP---边际产量,L---劳动回
AP(L)---劳动的平均产量,指平答均每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投入量所生产的产量。
MP(L)---劳动的边际产量,指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AC 曲线、AVC 曲线和MC 曲线之间的关系:U 型的AC 曲线与U 型的MC 曲线相交于AC曲线的最低点。在AC 曲线的下降阶段,MC 曲线在AC 曲线的下方,在AC 曲线的上升阶段,MC 曲线在AC 曲线的上方。U 型的AVC 曲线与U 型的MC 曲线相交于AVC 曲线的最低点。在AVC 曲线的下降阶段,MC 曲线在AVC 曲线的下方,在AC 曲线的上升阶段,MC 曲线在AVC曲线的上方。对于产量变化的反应,边际成本MC 要比平均成本AC 和平均可变成本AVC 敏感得多。不管是上升还是下降,MC 曲线的变动都快于AC 曲线和AVC 曲线。MC是边际成本曲线,就是说每增加一单位的商品需要的成本。AVC 曲线平均可变成本曲线。ATC是 平均成本曲线。
根据边际报酬递减原理 投入的劳动也是U型 投入的报酬会逐渐递减

⑷ 微观经济学中的效用可能性曲线为什么会是双u型线(外凸)相交形成内“人”型的e点,有什么具体意义,求教

组合点e没啥意义来。因为效用水平是源序数,也就是比较谁的效用高 谁的效用低。我们并不知道它的具体大小,也就无从得知凹凸性,那个图只是随意画的给你做个示例。唯一能确定的就是效用可能曲线斜向下倾斜。 内人型的我很纠结啊。。。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他是同效用不同条件,效用曲线是同条件不同效用,他就搞成凹向原点了,然后一交就出来那形状了。囧。。实际上未必的哦
(如果非说有啥意义就是e点是两个消费者效用曲线的交点,这意味着各自的效用曲线到了e点就不能再沿自己的原轨迹了,因为效用可能性曲线是两个消费者效用总和的最优情况,到了e点各自的效用曲线如果再沿原轨迹伸展,落到的只能是内部无效率区域。这种说法很不规范,你理解了就好)
还有问题可以追问。

⑸ 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里有提到LAC曲线在许多行业中不是U形的,而是L形的。。。我实在

我的理解是所谓的L形那不变的一段的原因是规模报酬长期保持不变倒置的

⑹ 微观经济学题目。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为U形的原因与A.规模报酬有关B.外部经济与不经济有关C.要素的边

要素的边际生产率指的是每多增加一单位的生产要素(如劳工、资本等)所能增加的生产回量。短期内,可变要答素的边际生产率先递增,后递减(倒U型)。

平均成本是指平均每单位产品所分摊的成本。

边际生产率递增时,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的生产所投入的生产要素是递减的,因此此时平均成本递减;当边际生产率递减时,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的生产所投入的生产要素是递增的,因此此时平均成本递增。所以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先递减,后递增(U型)。

⑺ 急,自学微观经济学,好多题看不懂。请教大家了。 答案为什么选A

首先了解一下 长期平均成本即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而题中说厂商通专过工厂数目翻番属而使产量翻番 则说明平均成本是不变的 故画出的函数图像是横着的 即平行于横轴(即产量轴) 故是完全有弹性的 我觉得应该这样理解吧 这是我的理解

⑻ 微观经济学判断题给出解释 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总是呈U型

核心在于边际产量递减,边际成本先递减后递,而边际生产率先递增后递减。


  1. 起初随着产内量的增加容,平均可变成本减少。

  2. 但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平均可变成本由于边际产量递减规律而增加。

  3. 因此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形曲线,表明随着产量增加先下降而后上升的变动规律。

  4. 其成U型的原因也是可变投入要素的边际成本先递减后递增也即边际生产率先递增后递减的结果。


阅读全文

与微观经济学曲线呈u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