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政治经济学计算题
该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
所以生产每件商品所用的时间也缩减为原来的一半
故价值也缩减一半
原来每小时生产12.5件产品
但现在每小时能生产25件
价值缩减一半,产量增加一倍
一增一减,价值总量不变
B. 一道劳动经济学计算题,答对了在多给50分
1、Ed=(△Q/Q)/(△P/P)制
=-[(120000-100000)/1000000]/[(10-9)/10]
=-2
2、Eab=(△Qa/Qa)/(△Pb/Pb)
=-(5000/50000)/(1/10)
=-1
3、A、B两类劳动力属于总互补关系,ab的需求弹性为负,B的价格下降使得B的需求量增加,同时A的需求量也增加,说明AB是属于总互补关系。
(此处的弹性正负号:负号表示商品需求量随着价格增长而减小,一般商品的价格弹性都为负值,吉芬商品除外)
C. 西方经济学计算题
产出函数:Q=f(K,L)
总收益TR=PQ,边际收益MR=dTR/dQ=P=12
资本劳动的边际产出为MPK=dQ/dK,MPL,资本劳动的成本分别为R=100,W=5.
厂商生内产的容均衡条件是:
MPK/R=MPL/W
50/K/100=100/L/5
40K=L.
厂商成本的构成:资本,劳动的成本以及固定成本
TC=RK+WL+TFC
=100K+5L+TFC
而K,L的投入数量是由产出决定的,因此,
TC=100K(Q)+5L(Q)+TFC
=100K(Q)+5*40K(Q)+TFC=300K(Q)+TFC
边际成本:MC=dTC/dQ=300*dk(Q)/dQ
=300*1/dQ/dk(Q)=300/MPK=300/50/K=6K
MC=MR
6K=12,K=2
40K=L,L=80
D. 劳动经济学试题——计算CPI,实际工资,名义工资
实际工资:1990年,10.19/130.7*100 = 7.7965; 2003年,15.38/184*100 = 8.3587。
1990年工资在2003年的价值为,10.19/130.7*184 = 14.3455。
E. 西方经济学计算题
(1)TP=Q=10L-0.5L^2-32
边际产量(MPL)函数 就是上式对L求导。MPL=10-L
平均产量(APL)函数 就是总产量除以投入的劳动。APL=TP/L=10-0.5L-30/L
(2) 当TP最大时,MPL=0。令MPL=10-L=0 ,解得L=10,所以当劳动投入量L=10时,劳动的总产量TP达到极大值。
当APL最大时,是APL与MPL相交的时候。令APL的导数=0,解得L=2倍根号15(负值舍去),所以当劳动投入量L=2倍根号15 时,劳动的平均产量达到极大值。
当MPL最大时,是TP以递减的速度增加。由MPL=10-L可知,边际产量曲线是一条斜率为负的直线。考虑到劳动投入量总是非负的,所以劳动投入量L=0时,劳动的边际产量达到极大值。
F. 宏观经济学关于劳动市场的计算题
1.对生产函数求导即为劳动需求函数y=30/(√n) (1)
2.为达到效益最大化,P×y=W,代入(内1)式得到P=2√容n,用原生产函数消去n,即可得到AS为Y=30P
3.用IS和LM曲线消去r,同时代入货币供给M=450,即得到AD方程150/P=Y-120
G. 一道中级微观经济学学计算题。关于劳动生产曲线的。麻烦求一下过程
市场价格p=110-(q1+q2)
a的利润复tr1=p*q1=110q1-q1^2-q1q2
b的利润tr2=p*q2=110q2-q2^2-q1q2
两者的制利润函数分别对各自的产量求导,得到边际利润
mr1=110-2q1-q2=mc1=0,
得到q1=55-q2/2
(原理时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利润最大)
同理,得到q2=55-q1/2
(1)两企业的反应函数是:q1=55-q2/2
q2=55-q1/2
(2)古诺均衡是一种数量的竞争
有(1)中mr1=mc1=0,mr2=mc2=o
得到110-2q1-q2=0,
110-2q2-q1=0
解得q1=q2=110/3,
p=110-(q1+q2)=110/3
推荐您去看: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H. 劳动经济学计算题
供给弹性=((15000-12000)/12000)/((30-20)/20)=1/2 供给的价格弹性
I. 一道劳动经济学计算题
供给弹性=((15000-12000)/12000)/((30-20)/20)=1/2
供给的价格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