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谁知道上财经济学博士“三高”用什么教材的
看到一票人表示今年考题难,坑爹分两部分看,客观题中(判断,选择)判断题与往年难度一致,基础知识,简单概念考察,选择题又分宏观微观,今年都体现了与往年的新意。宏观部分是加入了大量均衡经济周期模型的内容,说白了,巴罗的书,就是这一个模型,余下的都是在各个方面的(家庭,政府,海外,从两部门逐步扩展到三部门),这也就是8月份给的参考资料下赫然在列的巴罗书的意义微观部分在逐渐往中根源的书上选择题的难度靠拢(可能更有甚),往年那种,反复考厂商概念的基本题几乎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计算,理解。整体上,选择题的难度还是体现在微观,而且,再划分下,主要是5-6道牵扯计算的题目,如果采取抓大放小的方式,果断放弃这些题目,至少时间上,不会出现十分严重的分配问题。简言之,时间上有问题的同学,应该是平时对经济学模拟的次数不够,在经过10次以上的模考之后,把客观题压缩在1小时15分钟左右完成(再加上5分钟涂卡时间)是合适的,超过这个时间,用接近两个小时去做选择题,那后面90分的大题,势必难以完成说说主观部分,就是计算分析题很多人说与往年差别很大,微观第一道题考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均衡问题,这是08或者09年微观原题的改变,基本思路一摸一样,如果认真钻研过真题,第一题完全无需思考。第二题倒是很新颖,两个部门,考要素市场,第三题是公共物品,三问的分析模式,在中根源的辅导书上和课本上都有明显类似的推导(如何去分析福利最大化,如何导致福利损失,什么造成的,如何用矩阵去分析等等)不得不承认微观的二三大题很有难度,我自己完成的很勉强,这里不班门弄斧宏观部分如果做得不好的同学,我想是对胡永刚的辅导书和巴罗教材没有达到充分的重视,三道大题,可以说没有一道是明显的哪本书的内容(巴罗,或者曼昆)也因此表现了上财出题的水平(我给你俩课本,给你一考纲,而且两个课本不是一个学派的,那我势必不会去考两个课本冲突的地方——比如增长部分)第一题是胡永刚的原题,考巴罗的均衡经济周期模型的货币部分,在书本的第九第十章对这一问题(物价为什么逆周期,货币供给为什么顺周期)有十分充分的分析第二题考消费(不得不说,消费问题的确是重点,这是近三年第二次考消费的大题),但如果同学们看过巴罗教材的最初分析家庭的章节,你会发现这一题的分析模式跟巴罗的分析模式完全一致(巴罗书是上财编译的,你说这种一致是偶然的嘛?)第四问有难度,但如果前三问能顺利做出,相信第四问也不是问题第三道大题是GDP的构成,巴罗,曼昆都有涉及到,感觉这一题可能也是前面出的难度大了,考试平衡下难度整体上我觉得,题目很新颖,难度在选择,还在微观部分(这可能也跟我微观部分比宏观差些的缘故)但,说上财考试没有列示,考了范围外的,绝对是胡扯,上面我分析了6道大题,我可以指出哪道大题考了考纲上的哪个部分考试是这样子,考完了,结束了。但,那些继续努力的同学,今年失败了明年还鼓起勇气的同学,我写这些算是给大家分析下今年,乃至于以后经济学考试的走势,相信自己,努力,全面,彻底的复习,才能帮助你成功
2. 三高对实验经济学作用有多大
考经济类。因为管理类主要需要的是你的经验而不会的看中理论知识。而经济类有研究和学习的余地,并且读完研究生出来就业面更广。经济学和金融学其实有很大交叉,你学哪个都一样。这两个一般会考的专业课不是考西经就是考西经政经。规定是参加金融联考的学校,考西经,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投资学。就业有以下8个方面:一、中央(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这是金融业监督管理机构。进入行业监督管理部门做金融官员,对于金融研究生而言应是首选。首先,中国金融学是立足于宏观经济学,基于金融市场宏观调控,专业应用较易入手,政策把握比较到位;其次,在行业管理部门做上三五年再入行到实践机构至少能给个中层以上的职位。其局限在于:要进入这几个行业主管部门难度较大,可能还需要背景依托,本科生想进较难,除非本人确实非常优秀。二、商业银行,包括四大行和股份制商行、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驻国内分支机构。首先进入国有四大商业银行是毕业生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具备一定的银行业从业经验、专业背景,再到股份制商行或外资银行驻华机构的可能性会增大。很多同学起初就是投身于国有四大行中,在城市股份制商业银行迅速发展起来之后,纷纷跳槽,并成为城市商业银行、股份制商行的中坚力量,很多成为中层管理人员,少数成为高层领导。城市商行、股份制商行的灵活务实、不论资排辈的干部任用方式,使得四大行成为其专业人才的“黄埔军校”,至今这种情况仍在延续。另外,虽然国有四大行有一些遗留的官僚积习,但其稳定的收入,较轻的压力,较高的福利水平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尤其对于女同学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建议对四大国有商行感兴趣的朋友把专业方向集中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国际金融、货币政策等方向上。三、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政策性银行如开发行、农发行亦是较佳选择,但其工作性质类似公务员,金融业务并不突出,是靠政策吃饭的地方,对于个人职业生涯的益处相对于行业监管部门、商业银行来说还是较弱的,若想在金融领域成一时气候最好不要选择这样的单位。不过目前这类单位的工资水平待遇等比商业银行好,而这也成为吸引毕业生眼球的亮点所在。四、证券公司(含基金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控股集团等风险性很大的金融公司。证券、信托、基金这三家均是靠风险管理吃饭的,存在行业系统风险因素,但一旺俱旺,赚钱相对较易,短期回报较高(风险亦大),且按真正的企业管理机制运行,如果想在专业方面有所发展,有所建树,在这一行业做是极佳选择,很多基金经理、投资银行经理人员都年薪过百万。难点是学历要求在逐步提高,最低要求硕士学历,相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其个人投资管理、金融运营能力要求更高,如果对这些行业有兴趣,可以选择证券投资、金融市场、金融工程专业方向,如果是学财务管理、法律硕士专业(本科是金融经济)的,这也是不错的选择。最近信托业重新崛起,对于金融专业以及其他专业的毕业生来说又添一新的选择,而其大投行的操作方略,又使其在人员使用上奉行精英路线,在投行业有一句话是“公司百分之八十的利润是不到百分之五的员工所创造的”。上述三家当下用人思路是积极挖角,在金融行业内人员流动性最强的当属这三家。有志于风险管理、终日奔波、常年胃痛、居无定所的精英人才不妨选择这个行业。当然,不能否认,这个行业给你的回报与投入相比还是成正比的。建议男同学选择此行业,应该更有发展。五、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担保公司。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类似于政策性银行,目前其设立之初的目的和作用在逐渐消退。金融租赁、担保这个行业发展迅速,可以考虑进入,当然,如果有在银行、证券的从业经历,进入到这个行业中应该更有作为。六、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保险公司可以参照对商业银行的分析,做上数年,有保险营销、风险管理经验之后,在国内股份制保险机构迅速成长、外资保险机构进入的契机下,还是大有可为的。保险精算专业是非常吃香的。社保中心以及财政审计部门等是养老的地方,稳定有余,灵动不足,当然,希望获得稳健回报的朋友不妨作为一个选择来考虑。七、上市(欲上市)股份公司证券部、财务部、证券事务代表、董事会秘书处等。在上市公司证券部的工作经历亦可,先天横跨证券产业两行,再要发展有立脚点。如果全程做过IPO筹备工作,对未来的职业生涯将更加有益,它对财务、产业分析能力要求较高,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八、国家公务员序列的政府行政机构如财政、审计、海关部门等;高等院校金融财政专业教师;研究机构研究人员。最后,至于性价比,其实我觉得找一个你考起来相对容易的是性价比最高的。
3. 学好经济学的三高课程需要先学习哪些数学课程
为什么学来经济学需要学好数学源,曼昆给出了如下理由:1、一个有志于成为一个研究政策方面的经济学家的学生,会被建议进入他或她能进入的最好的研究院或大学。而这些大学肯定会想看到你本科成绩单上有很多数学课程,所以你必须这样做,去学习数学。2、每个经济学家都需要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数理经济学基础,即便你不准备成为一个理论经济学家或者数理经济学家。如果你不能很好的掌握数学语言,那你就不可能在这些领域有扎实的基础。3、时不时的,你会在工作中需要数学。特别是一个政策经济学家,需要去阅读那些学术文章,从中发现哪些研究观点和政策制定有关联。而这些学术文章会使用大量的数学,所以需要数学来武装你的头脑,以便你能看懂这些论文。4、数学是对思维的一种很好的锻炼。它会让你成为严谨的思考者。5、在研究生课堂中,数学确实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6、数学课是一次长期的IQ测验。我们用数学来筛选出真正聪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