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中国老龄化经济学论文

中国老龄化经济学论文

发布时间:2020-12-29 23:25:55

1. 浅析中国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宏观经济学

瑞士信贷银行经济学家艾姆伦·罗伊计算,由于劳动力萎缩,日本过去回13年里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答减少了0.6个百分点,未来四年内每年还将损失一个百分点的增长。德国和美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分别因此损失0.5和0.7个百分点。哈佛大学三名经济学家分析43个富有国家劳动力构成发现,1965年至2005年期间,这些国家的法定退休年龄延迟了6个月,而同期男性平均寿命延长了9年。进入21世纪以来,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如今,65岁以上的美国人有20%仍在工作,而2000年只有13%。近半数60岁出头的德国人还在工作,而10年前同一比例仅为25%。这一现象与各国财政状况有关。延迟退休年龄可以推迟发放退休金,为债务缠身的政府争得喘息之机。近年来,意大利、西班牙和荷兰等欧洲国家根据人均寿命适当延长了法定退休年龄。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这一趋势益发明显。

2. 如何面对中国经济增长中的老龄化问题 宏观经济学答案

经济增长的源泉可被归结为劳动力和资本的增长以及技术进步。资内本可以分为物质资本容与人力资本。其中,物质资本又称为有形资本,指设备、厂房、存货等的存量。人力资本又称为无形资本,指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投资,如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健康状况等。 劳动指劳动力的增加。劳动力的增加可以分为劳动力数量的增加与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可以有三个来源,一是人口的增加,二是人口中就业率的增加,三是劳动时间的增加。劳动力质量的提高是劳动者文化技术水平和健康水平的提高。技术进步主要包括资源配置的改善,规模经济和知识的发展。资源配置的改善主要指人力资源配置的改善,规模经济是指由于企业规模扩大而引起的成本下降与收益增加,知识的进展包括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运用,新工艺的发明与采用等。

3. 中国当前社会已出现人口老龄化,是不是意味着人口红利已经消失了

观点一、至少还有20年红利期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陈佳鹏认为,每百名劳动人口供养非劳动人口的人数越低,就越有利于低成本开发丰富的人力资源,从而实现宏观经济的快速增长,这就是人口红利。

我国从1987年开始,这种劳动人口供养比持续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到2012年达到了最低点30%,但这个比例的升高也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根据他的研究,2011年至2030年,将是我国劳动力最为丰富的时期,人口红利至少要到2034年才消失殆尽。

观点二、还在局部地区存在

中国人口学会理事、安徽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马芒认为,“人口红利”的消失有一个过程,至少对于安徽、四川等劳务输出大省来说,在2020年前,仍处于“人口红利期”。这些省份应该利用这个窗口期加快发展,为老龄化社会到来积累财富、储备人才。

观点三、红利已经消失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认为,人口红利不是人口结构的概念,而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这两年宏观经济发展降速已无可辩驳地说明,廉价劳动力资源已不会再源源不断地供给了。他说,事实上,我国人口红利已于2011年就消失了。

(3)中国老龄化经济学论文扩展阅读:

蔡昉认为,中国应该研究适当调整人口政策,将二胎生育交由家庭决定,但是生育政策的调整,与人口红利关系不大。一方面由于抚养成本较高、低生育思维惯性等原因,并不会带来人口大幅度增长;另一方面,新生儿成长为劳动力,至少还得需要15年的时间,难以改变劳动年龄人口不断下降趋势。

陈佳鹏说,根据百年人口预测成果,如果“十二五”期间放开“单独二胎”,到2050年我国总人口将达到14.14亿,人口数量仍在可承受范围之内,但因为新生儿数量增多,只会增加社会供养人口比例,不仅不会延长红利期,还会加速人口红利的消失。

阅读全文

与中国老龄化经济学论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