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经济学弹性有什么用

经济学弹性有什么用

发布时间:2020-12-29 17:13:54

经济学中的弹性怎么解释

在经济学上的弹性概念是由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提出的,是指一个变量相对于另一个变量发生的一定比例的改变的属性。弹性的概念可以应用在所有具有因果关系的变量之间。作为原因的变量通常称作 自变量,受其作用发生改变的量称作因变量。例如 自变量x和因变量y之间存在关系y = f(x),则y的x弹性:Ey/Ex=(△y/y)/(△x/x)=f'(x)·x/y
在 西方经济学中,弹性指的是消费者和生产者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在经济学中,弹性的一般公式为: 弹性系数=因变量的变动比例/自变量变动比例
常见的经济学弹性有:
1、需求的价格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在经济学中一般用来衡量需求的数量随商品的价格的变动而变动的情况。
2、供给的价格弹性
供给的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Supply)有时候也被简称为供给弹性。它表示价格变动1%引起 供给量变动的程度。供给价格弹性系数同需求的价格弹性一样,也是由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确定。
根据经济学中的供给定理, 供给量与价格是同方向变动的,即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越大, 企业的生产就会随之变化。
3、需求的收入弹性
需求的收入弹性(Income Elasticity of Demand)是指衡量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变动1%的需求量的变动百分比。
4、需求的交叉弹性
需求的交叉弹性(Cross-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是指某种其他物品的价格每变化1%,会使该物品的需求量变化百分之几,由这个概念我们可以推导出 替代品、 互补品这两个 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
需求交叉弹性反映了相应于其他 商品价格的变动, 消费者对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敏感程度,其弹性系数定义为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另外商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交叉弹性系数可以大于0、等于0或小于0,它表明两种商品之间分别呈替代、不相关或互补关系。

㈡ 怎么理解经济学中的弹性概念

经济学中的弹性概念以一个经济量变动的百分比相应于另一个经济量变动的百版分比来反应经济量之间的变动权的敏感程度.比如,如果一个经济量X对另一个经济量Y产生影响,其影响关系可以描述为Y=F(X)的形式,那么X对Y的影响程度可以由弹性系数加以衡量:弹性系数=Y变动的百分比/X变动的百分比.利用弹性系数,即可以消除经济量的计量单位的影响,又可以考虑到这些经济量本身的大小。
那么利用这个概念,我们可以分析几个重要的弹性,比如,需求的价格弹性 需求的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

㈢ 经济学里“弹性”的含义

弹性非为需求的价格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交叉弹性,下面我以需求弹性为例。
需求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的比例/价格变动的比例。具体的:当某一物品的价格上升(下降)了,导致对该物品需求下降(上升)了,两者变化量的比率(后者比前者)就是需求弹性系数。
如果该系数大于1,我们就说该商品富有弹性,即价格变化1%,需求量变化大于1%(一下几种情况类比即可得到该结论),像奢侈品和价格昂贵的享受性劳务多属于这类商品;
如果该系数小于1但大于0,该商品缺乏弹性,像大米,油等大多数生活必须品属于这类商品;
如果该系数等于0,该商品完全没有弹性,像棺材,火葬等都可看做是这类商品;
如果该系数趋向无穷大,则该商品弹性无穷大,生活中很少有这类商品;
如果该系数等于1,该商品是单位弹性商品,生活中也很少有这类商品。
另外我再讲讲什么是交叉弹性。交叉弹性是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如果该系数为正,两商品为互替品,像肉和鸡蛋;如果该系数为负,说明两商品为互补品,像汽车和汽油。

㈣ 如何理解经济学上的"弹性分析

在经济学上,弹性概念是由阿尔弗莱德·马歇尔提出的,是指一个变量相对于另一个变量发生的一定比例的改变的属性。
弹性的概念可以应用在所有具有因果关系的变量之间。作为原因的变量通常称作因变量,受其作用发生改变的量称作从变量。

常见的经济学弹性有:
1、需求的价格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在经济学中一般用来衡量需求的数量随商品的价格的变动而变动的情况。
2、供给的价格弹性
供给的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Supply)有时候也被简称为供给弹性。它表示价格变动1%引起供给量变动的程度。供给价格弹性系数同需求的价格弹性一样,也是由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确定。
根据经济学中的供给定理,供给量与价格是同方向变动的,即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越大,企业的生产就会随之变化。
3、需求的收入弹性
需求的收入弹性(Income elasticity of demand)是指衡量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变动1%的需求量的变动百分比。
4、需求的交叉弹性
需求的交叉弹性(Cross-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是指某种其他物品的价格每变化1%,会使该物品的需求量变化百分之几,由这个概念我们可以推导出替代品、互补品这两个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
需求交叉弹性反映了相应于其他商品价格的变动,消费者对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敏感程度,其弹性系数定义为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另外商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交叉弹性系数可以大于0、等于0或小于0,它表明两种商品之间分别呈替代、不相关或互补关系。

㈤ 经济学上的弹性是啥意思

比如一个公式y=2x,意味着x增加1 y就相应的增加2,那么这里2就是y对x的弹性。

如果上面那内个比较抽象的话容我们就直接说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好了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都是对于商品价格而言的,需求弹性表达的是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的关系,供给弹性表达的是厂商对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的关系。
明白了吧,弹性越大那么需求量或供给量随价格波动而变化的程度就越大,弹性越小那么波动也就越小。

㈥ 经济学上的需求弹性是什么意思

需求弹性包括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交叉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以及需求的预期弹性等。市场中需求弹性的大小,是由需求量在价格的一定程度上的下跌时增加多少以及在价格的一定程度的上涨时减少的多少而决定的。

需求的收入弹性(income elasticity of demand)是需求的相对变动与收入的相对变动的比值,用来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映程度或敏感程度。
(1)一般公式:需求收入弹性=需求变动百分比/收入变动百分比。即Ed=(△Q/Q)/(△R/R)
(2)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中点公式:Ed=-△Q/△P●((P1+P2)/2)/((Q1+Q2)/2)

需求的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的定义需求价格弹性简称为需求弹性或价格弹性,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我们通常用价格弹性系数加以表示: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 价格变动的百分比设:Q 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P 表示该商品的价格;DQ表示需求量变动值; DP表示价格变动的数值;Ed表示价格弹性系数,则: Ed=(△Q/Q)/(△P/P)

㈦ 经济学弹性

比如一个公式y=2x,意味着x增加1 y就相应的增加2,那么这里2就是y对x的弹性。内

如果上面那个比较抽象的容话我们就直接说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好了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都是对于商品价格而言的,需求弹性表达的是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的关系,供给弹性表达的是厂商对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的关系。
明白了吧,弹性越大那么需求量或供给量随价格波动而变化的程度就越大,弹性越小那么波动也就越小。

㈧ 经济学。价格弹性 价格刚性,分别是啥意思啊 通俗点啊

1、价格弹性

所谓价格弹性,即是需求量对价格的弹性,则指某一产品价格变动时,该种产品需求量相应变动的灵敏度。

价格弹性是指某一种产品销量发生变化的百分比与其价格变化百分比之间的比率,是衡量由于价格变动所引起数量变动的敏感度指标。当弹性系数为1的时候,销售量的上升和价格的下降幅度是相抵的。当0~1之间的弹性意味着价格上升也将使得收益上升,而价格下降使得收益下降,我们说这类物品的需求是相对缺乏弹性的,或者说价格不敏感。大多数食品的需求弹性是低的,而大多数的奢侈品的需求弹性,如香水,高档服装等都相对较高。

价格弹性表明供求对价格变动的依存关系,反映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供求的相应的变动率,即供给量和需求量对价格信息的敏感程度,又称供需价格弹性。商品本身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替代品价格,以及消费者的爱好等因素都会影响对商品消费的需求。价格弹性是指这些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该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动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在需求有弹性的情况下,降价会引起购买量的相应增加,从而使消费者对这种商品的货币支出增加;反之,价格上升则会使消费者对这种商品的货币支出减少。在需求弹性等于1的情况下,降价不会引起消费者对这种商品的货币支出的变动。

价格弹性取决于该商品的替代品的数目及其相关联(即可替代性)的程度、该商品在购买者预算中的重要性和该商品的用途等因素。价格弹性主要应用于企业的决策和政府的经济决策。

2、价格刚性

通俗的说价格刚性是指价格短时间内很难向下变化,有向上变化的趋势,就象现实中的效率工资,向上可以激励,向下就会引起种种的不好的预期。所以在现实中,工资总是向上涨的,很少有下降的。

价格刚性是指价格在确定后就不易变动的现象,即价格缺乏弹性。由于市场竞争被垄断所替代,出现了市场的不完全性,因此物品的价格是由处于垄断地位的大公司操纵的,因而形成了价格“刚性”,即价格在确定后不易下降,导致物价经常处于较高的指数上。

价格刚性主要被用来分析经济中的通货膨胀与失业并存的现象,即是在分析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时提出来的。价格刚性和工资刚性的同时存在引起了物价与工资轮番上涨。虽然一些西方学者提出了物价—工资管制政策,但因为这一政策是以企业利润为前提,所以物价管制是流于纸面而难以实现的。

利用价格刚性与工资刚性可以解释经济中的滞胀现象——工资是根据技术、工种、地位、年龄、性别等的差异而不同的,而且又分为许多个别市场。市场间不易协调,造成失业与空位并存,即有些工作找不到人干,而社会上又存在失业,二者又不能替代。失业时,工资刚性使工资不易下降,有空位时工资又上升,造成失业与工资上升并存,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价格刚性与工资刚性的观点以美国学者托宾等为代表。

㈨ 弹性理论在经济学中有什么现实意义

需求的收入弹性在经济学的意义:
恩格尔定律其含义是: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回,收入答水平越低,食物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越大,反之则相反。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也是这样。
因此,如果用恩格尔系数来表示食物支出变化率与总支出变化率的比值,那么,其大小同收入水平的高低(或家庭的富裕程度)成反比。由于收入等于消费储蓄,故消费总支出可用收入代替。因此恩格尔系数也可表示为食物支出变化率与收入变化率之比,其实质就是需求的收入弹性,西方统计学家经常以恩格尔系数的高低作为划分低、中、高收入国家的标准。事实上,恩格尔系数还可以反映出在商品价格变化的情况下,价格的同一变动对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 (或国家)的影响是不同的。比如当食物价格上涨幅度大于其他消费品价格上涨幅度时,低收入家庭更加不利。目前,恩格尔系数已被广泛应用于消费结构的变化分析。

㈩ 什么是弹性(经济学)

一个经济量变动的百分比相应于另一个经济量变动的百分比来反应经济量之间的变动的敏感程度.

阅读全文

与经济学弹性有什么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