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经济法调整目的

经济法调整目的

发布时间:2020-12-29 10:43:39

A. 经济法是以限制经济自由为目的吗

自由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想要获得经济自由,必须有完善的法律制度予以保障,不然自由永远只能是华而不实的空中楼阁。

B. 浅谈经济法对财务会计工作的影响及意义

又是一名寸金学子!

C. 为什么《经济法》中说会计师事务所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

公司企业企业事经营营利性组织营利目合经营前提公司获利润高投资报目;计师事务所属于市场介组织主要社公众事审计鉴证服务同提供计管理咨询服务计师事务所营利目能获利润违背行业规

D. 详解注会各科目的难度,各科之间究竟有哪些联系

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应如何搭配?
备考注会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讲究方法,选择怎样的复习方法,将直接影响考试的成功率。
有的人可能会问,注会考试一共就六科,怎么搭配不行呀,自己觉得好就行了,有这样的想法是很危险的,你随意对待他,那么考试结果也是会很任性的,这样的选择很可能导致中途放弃考试,使得自己的努力功亏一篑。
因为,这六门课程各有各的特点,每科的侧重点也是不同,因此,考生必须根据各科所具有的特点,进行科
学的搭配,这样才会取得满意的结果。

学的搭配,这样才会取得满意的结果。

《会计》
会计既是一门基础的课程,又是最重要的课程,学好会计科目对学习其它科目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特点:注重基础、强调职业判断、知识更新及时、综合性强。零基础考生一定要学好、学精这门课程。
《审计》
审计这门课程对于计算能力的要求并不高,但对于推理能力的要求是很高的,很多知识不光要靠死记硬背,背后还有严密的逻辑性。因为审计的主要任务是寻找被审计单位的破绽在哪里,是需要较强的逻辑性的,尤其对一些细节问题要注意,一旦大意,失分会很高。
《财务成本管理》
这门课程复杂难记的公式较多,对考生的逻辑能力要求很强,在对课本的知识点理解的基础上,加以相应的计算练习,做到熟练掌握。
《经济法》
内容复杂,涉及面广,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多,对考生的记忆力要求强,尤其是经济领域方方面面所涉及到的法律知识都要求考生了解、熟悉、掌握。考试难度大,需要考生下一定功夫去记忆。
《税法》
税法科目注重理解和记忆相结合,既考核考生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又对考生的理解和运用提出要求,对跨章节内容的结合与应用较重视,大题中会出现这类考核内容。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教材的文字晦涩难懂,记忆难度大,内容涉及范围广,综合性较强,考点分布广,需要考生灵活应对试题。
了解了各个科目的特点,接下来给大家几个搭配的建议:
1、从时间方面来看
注册会计师考试平均一科需要的学习时间大概在350小时左右,其中会计、审计、财管在400小时左右,经济法、税法、战略在200-300小时左右。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时间进行学习。
2、从考生的基础来看
①刚刚考完初级会计职称的考生建议报考方案:
报两门:会计+税法;
报三门:会计+审计+税法,可额外加选经济法。
②刚刚考完中级会计职称的考生建议报考方案:
报三门: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法;
报四门: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法+税法。
④零基础考生:
报两门:经济法+税法;
报三门:会计+税法+经济法。
3、从擅长科目来看
①文科强理科弱
更擅长经济法、战略、审计这三科涉及记忆较多的科目;
②理科强文科弱
更擅长财务管理、税法、会计这三科涉及计算较多的科目。
考生要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搭配,祝愿每一个有梦的你们能够达成目标,实现理想!

记得采纳哦~

E. 学习经济法有什么意义

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经济法属于法的范畴;
2、经济法属于国内法体系;
3、经济法不同于国内法体系中的其他法的部门。

我国经济法主要包括四大方面内容:
1、关于企业组织管理的法律规范,如《公司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等;
2、关于市场管理的法律规范,如《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证券法》等;
3、关于宏观调控的法律规范,如《统计法》、《森林法》、《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对外贸易法》等;
4、关于社会保障的法律规范,如《残疾人保障法》、《劳动法》、《失业保险条例》等。

经济法的巨大作用:
1、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引导、推进和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3、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
4、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F. 经济法的特征

(一)综合性

经济法的综合性表明其不限于单一的范围,主要表现在:

1.在调整手段上,经济法将各种法律调整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对经济关系进行综合调整,这主要表现在经济法往往运用民事的、行政的、刑事的、程序的、专业及技术的等手段作用于某一经济领域,以达到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目的。

2.在规范构成上,经济法既包括若干部门经济法,又包括有法律、法令、条例、细则和办法等许多规范形式的经济法律规范;既包括实体法规范,又包括程序法规范;既包括强制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又包括指导性规范和诱导性规范等。

3.在调整范围上,经济法调整的内容既包括宏观经济领域的管理和调控关系,也包括微观经济领域的管理和协作关系,具体包括工业、农业、商贸、财政、税收、金融、统计、审计、会计、海关、物价、环保、土地等范畴。

(二)经济性

经济法直接作用经济领域,并具有经济目的性,故经济法的经济性是不言而喻的。

(三)行政主导性

经济法是国家管理、干预、从事经济活动,参与经济关系的产物,因此,经济法在调整经济关系的过程中直接体现了国家的特殊意志。

(四)政策性

经济法是国家自觉参与和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因此,其重要任务是实现一定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的要求,这就使得经济法具有显著的政策性特征。

这主要表现在经济法随时根据国家意志的需要赋予政策以法的效力,并根据政策的变化而变化,在经济法的执法和司法力度方面,也无不受政策的影响。

(6)经济法调整目的扩展阅读:

其主要特点有:

一、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法

经济法的产生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必然结果,它把调整的重点始终放在引导各类经济主体依法进行经济活动,保证经济关系的正确确立和有序的进行上,以形成本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环境和经济秩序。

二、经济法是社会责任本位法

经济法与民法、行政法相比较,在调整社会整体与社会个体的关系上,各有自己的主导思想。经济法是“社会责任本位法”,它以社会利益为基点,无论是国家机关,还是社会组织或个人,都必须对社会负责,在此基础上处理和协调相互之间的关系。

三、经济法是商品经济发达的法

只有当商品经济成为社会的主导,经济法才会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因而经济法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

四、经济法是以经济为目的的法

经济法始终调整经济关系,调整的目的就是使社会的整体经济能持续、稳定的发展,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而且在这个调整过程中甚至会有意使局部利益或个体利益有所损失。

五、经济法是综合调整的法

经济法所调整的经济关系是纵向经济关系,但对横向经济关系会产生明显的影响;采取的手段既有惩罚性的,也有补偿性的,既有鼓励类的,也有禁止、限制类的,体现了明显的综合调整的特征。

G. 公司是依法设立、以营利为目的的( )法人。 A. 财团法人 B. 社团法人 C. 经济法人 D.慈善机构法人

B 因为我国民法上只存在社团法人 没有经济法人这种东西

H. 2013年考中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还有财管是有多少道题目的

拿抄去年2014年摸拟试卷袭做下有数了。
会计专业技术级资格考试设《财务管理》、《经济法》、《级会计实务》三科目
《财务管理》、《经济法》2.5小时《级会计实务》3小时

《级会计实务》科目: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综合题

《财务管理》科目: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综合题

《经济法》科目: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综合题
《经济法》单选题(25小题25分)、多选题(20小题40分)和判断题(10小题10分)属于客观题(合计75分)

I. 为实现促进法的立法目的和经济法的价值目标,你还有哪些好的建议

贾子龙得知真生有盛酒饮之不尽的神壶和点石成金的点金石时,提出用此神物赚钱,被真生拒绝。真生告知实情:自己本是修炼的狐仙,相貌丑陋,机缘巧合,得仙人所赠神壶、点金石和一副俊朗外表。但有得必有失,贾子龙的贪心,让他失望,他决定离去,过自由自在的神仙生活。

J. 经济法的适用范围

市场监管和宏观调控领域
经济管理主体(主要是政府)、市场主体(主要是投资者、经营者、劳动者、消费者)、社会中间层主体(团体类主体、社会评价类主体、经济调节类主体、市场中介类主体)

阅读全文

与经济法调整目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