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经济学投入和产出关系

经济学投入和产出关系

发布时间:2020-12-29 10:33:11

❶ 宏观经济学里,产出和收入是什么关系

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
都可以用来计算GDP

❷ 宏观经济学中实际产出和计划产出的问题

1、正确。
2、错误。GDP增长应该是50万$,那10万$以存货的形式计入。
3、错误。2006年生产的小轿车已经以存货的形式计入了2006年的GDP,因此10万¥不能全部计入2007年的GDP,应该减去2006年已经计入的那部分。
4、错误。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投资乘数越大。
5、错误。三个动机是:交易动机、预防或谨慎动机、投机动机。
6、错误。财政政策效果好于货币政策效果。
7、正确。凯恩斯理论是基于总需求不足提出的。
8、错误。应降低再贴现率。
9、错误。是摩擦性实业和结构性失业。
10、错误。这是结构性通货膨胀。

❸ 微观经济学生产论 习题 已知某企业单一可变投入X 与产出Q的关系如下: Q=1000X+1000X^2-2X^3

^TP=1000X+10002X -2X^3 MP=1000+2000X-6X^2 AP=1000+1000X-2X^2
X=200 MP=161000 AP= 121000
X=300 MP=61000 AP= 121000
X=400 MP= -159000 AP= 81000
MP= AP, 求得X=250
MP=0,1000+2000X-6X^2 =0,求得X =334 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分界点是X =250 ,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分界点是334 因此,X=200处于第一阶段,X=300处于第二阶段;X=400处于第三阶段。

❹ 在微观经济学中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怎么推出α为劳动产出的弹性

output elasticity=df(x)/dxi*xi/f(x)
直接带生产要素的产出弹性公式算就可以了

❺ 求解释宏观经济学里的 支出,产出,收入,需求,供给 的含义和关系,直白点最好,谢谢。

我们很直观地来讲,不涉及复杂的理论。
一、在宏观经济学中,有3个重要的模型,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AS模型);总收入-总支出模型(NI-AE模型);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模型(IS-LM模型)。
可以这样理解:AD与AS,NI与AE是固定的搭配,不能相互混淆。
二、概念上的区别
总供给是在可使用的资源和技术水平已知的情况下,该经济可能的产出量。
总需求是对消费品、新投资、政府采购以及净出口的总和。(多恩布什)
总支出:购买产品,就需要支出。全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支出就是总支出 。
总收入:工人参加劳动获得工资,资本家投入资本获得利息,企业家贡献才能获得利润,土地所有者投入土地获得租金。整个社会的要素所有者获得的全部收入就是总收入 。

总产出可以理解为当年的GDP。
三、总需求和总支出
这2个概念最为接近。在众多的教科书中,基本上是把总需求和总支出混用,它们被认为是一样的。总需求是理论分析的概念,总支出则是统计的概念,是用于说明和计算总需求量到底是多少,所以是等价的。
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着非意愿存货——生产者生产出来的东西有时会积压下来,卖不出去,这样,总需求就不会等同于总支出。
但是,我们来看看国民收入和GNP的概念,国民收入=GNP-折旧-间接税。在现实中,二者存在着不小的数据差距,但是在众多的西方经济学著作中,依然把国民收入=GNP作为理论分析的前提,因为那些经济学家认为,这并不会影响到他们的分析过程和所得到的结论。
四、总供给和总产出
这两个概念也非常接近,在经济分析过程中,一般也混用,可以把它们看做等价。
五、在宏观经济学中,有个重要的恒等式:总产出==总收入,总产出=总支出
以企业为例,1个企业所有的销售所得必须要用以支付,给工人工资、资本家利息、企业家利润、土地所有者地租,还要给政府支付税收,因此产出与由此而产生的收入是一致的,即任何一个企业的产出必然等于收入,因此一个经济社会的总产出也必然等于总收入。
再来理解一下产出=支出
总支出是全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金额,如果总产出=总支出,那就是说该经济社会并不存在总量过剩(生产出来多少产品就卖出多少产品),也不存在总量短缺,这是不可能的。原因在于会计处理方法,如果存在过剩,会记作“库存投资增加”;存在短缺,会记作“库存投资减少”, 所以在会计账面上是平的。
比如国际收支平衡表,它的经常项目、资本项目、统计误差及遗漏,所有的数字加起来是0,但是这种平衡只是会计上的平衡,经常项目、资本项目照样存在赤字或盈余。
也许这样理解,会觉得更合理。
不知道对不对,请多指教!宏观经济学,很多东西本来就很复杂,也很模糊。

❻ 经济学中的三个基本问题中,投入与产出具体指的是什么如何从这个角度来解析经济学的本质

个人认为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就是如何在有限时空下,达到现有资源要素的最优专配置,所谓的最属优配置无非是从两个角度来思考:一是既定投入下,产出的最大化;二是既定产出下,投入的最小化。当然,这里的最大与最小不仅仅是一种数量上的表述,可以引申为时间、质量、效果、效用等能够想法设法内生化的一些指标。投入和产出也无非是指时间、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按照一定比例对生产所进行的投入;产出是指产品以及效用的形成程度。
以上是本人的一点拙见,不足之处,还请各位批评指正!

❼ 计量经济学与投入产出分析的区别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领域,一个分支,也就是通过统计学的方法方式来研究经济问题。

而投入产出分析是经济学里边用的一种分析方法而已。两者概念领域都不一样。

❽ 在宏观经济学里,产出总是等于收入,产出也等于支出,收入和支出的概念是啥(通俗解释)有啥区别我能

既然你要的是通俗解释,那么我也用通俗的方式来回答你。
产出就是用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的全部价值,这个价值应该可以用货币来衡量,这个是没错的。

在这种情况下,这个价值也必然体现为一国全部国民的收入,和支出。

通俗一点讲,就好比只存在两个人的经济体,其中一个人A用一年的时间铸了一柄剑,而另一个人B用10两黄金买下了这柄剑。
那么A在这一年创造的价值的实体,也就是产出,就是那柄剑。而产出产品的价值用货币衡量的话,就是10两黄金。
而当我们分析这个过程的时候我们会发现:
A在交易过程中收入10两黄金。
B在交易过程中支出10两黄金。
——没错,你的问题的主干是收入和支出的概念是啥。其实这两个概念很简单,就是市场上所有的交易产生的收入或支出的总和。这里,交易只有一个,所以其总和就是10两黄金。对于一国来说,所谓的总收入和总支出,也不过是像这样的交易中产生的收入与支出全部加总起来而已。就这么简单。
而这个收入和支出的数字和用货币衡量的产出的价值是一致的。这是因为,商品的市场价值是在交易中确定的,而交易不过就是一方的收入和另一方的支出而已。这三个值必然是相等的。

其实所谓的Gross Domestic Proct(GDP,国内生产总值)就是用市场价值衡量的一定时间内一国的产出——当我们谈到市场价值的时候,其实就是在用总的收入和总的支出来估计产出的价值。
当然,接下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并不是所有的产出都要拿到市场上去买卖呀~
的确。
所以接下来国内生产总值和测算就要涉及到如何计算库存商品的价值(一般按照市场价值计算)、GDP没有衡量一国的哪些产出(比如地下经济还有家庭生产)等等。
不过,这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而在忽略这个问题的基础上,总产出等于总收入等于总支出,这是国民经济核算中的第一个恒等式,也是用收入法和支出法核算生产总值的逻辑基础。
所以你最后一句话的逻辑反掉了——
我们一般不是用我们核算出来的产出值来估算收入与支出的。我们一般是用我们核算出来的收入值和支出值来估算产出的。

以上。如果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继续询问。
P.S. 话说是不是开学了刚上完第一节宏观经济学课呢www?

❾ 经济学当中什么样的投入与产出是接近正比的

在产品市来场上y和r呈反比 IS曲线根据投资源和利率的关系和储蓄和收入的关系画出 得到y和r呈反比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可以这样理解 r上升 投资减少 即国民产出或收入就会减少 而r下降 投资就会增多 引起国民产出或收入就会增多 因此成反比 。 而在货币市场上 LM曲线 根据货币的交易需求和投资需求画出 可得到y与r同方向变动的曲线 另一方面 可以根据 货币需求量 L=ky-hr公式推出 其中k、h是固定的值 即在货币需求量不变的条件下 若r上升 即hr增加 即-hr减少 而为了维持相同的货币需求量 ky必须增加 又因为k不变 所以y必须要增加 因此 可得到y与r呈反方向变动

❿ 经济学理论 只投入没有产出的叫什么成本

成本分类的方法主要有:(1)按概念形成可分为理论成本和应用成本。(2)按应用情况可分为财务成本和管理成本。(3)按产生依据可分为实际成本和估计成本。(4)按发生情况可分为原始成本和重置成本。(5)按形成时间可分为历史成本和未来成本。(6)按计量单位可分为单位成本和总成本。(7)按计算根据可分为个别成本和平均成本。(8)按包括的范围可分为全部成本和部分成本。(9)按生产过程中的顺序关系可分为车间成本和工厂成本。(10)按生产经营范围,可分为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11)按与收益的关系可分为已耗成本和未耗成本。(12)按与决策的关系,可分为相关成本和非相关成本。(13)按与现金支出关系,可分为付现成本和沉没成本。(14)按与计划的关系,可分为计划成本和预计成本。(15)按数量变化关系,可分为边际成本、增量成本和差别成本。(16)按可否免除,可分为可避免成本和不可避免成本。(17)按可否推迟发生,可分为可递延成本和预计成本。(18)按发生可否加以控制,可分为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19)按性态,可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20)按发生与产品生产的关系,可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21)按产品成本的构成情况,可分为主要成本和加工成本。被骗走的钱可以称为:可避免成本。

阅读全文

与经济学投入和产出关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