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了解经济学的入门基础知识
首先我要告诉你经济学是一个很复杂的一个学科,并不能通过一两本书就能掌握的,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以及数字方面的天赋,对很多方面都要掌握的很透彻,但是要是刚刚入门你可以看一下西方宏微观经济学,学习一下基础知识! 那我给你推荐两本入门书籍吧《牛奶可乐经济学》和 曼昆 的《经济学原理》。尤其是后者,绝对是经济学书籍中的网络全书。全书的知识和语言并不深奥,很易懂,但却涵盖了经济学领域几乎全部的知识。而前者则能提高你学习经济学的兴趣。 一、入门教材:人大版《经济科学译丛系列》 1、曼昆《经济学原理》 曼昆为哈佛高才生,天才横溢,属新古典凯恩斯主义学派,研究范围偏重宏观经济分析。 该书为大学一年级学生而写,主要特点是行文简单、说理浅显、语言有趣。界面相当友好,引用大量的案例和报刊文摘,与生活极其贴近,诸如美联储为何存在,如何运作,Greenspan 如何降息以应付经济低迷等措施背后的经济学道理。该书几乎没有用到数学,而且自创归纳出“经济学10大原理”,为初学者解说,极其便利完全没有接触过经济学的人阅读。学此书,可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思维,常用的基本原理,用于看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可知经济学之功用及有趣,远超一般想象之外。推荐入门首选阅读。目前国内已经有某些教授依据此书编著《西方经济学》教材,在书中出现“经济学10大原理”一词,一眼便可看出是抄袭而来。 2、 萨缪尔森《经济学》(Economics) 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1970年成为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研究范围横跨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多个领域,对政治经济学、部门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有独到的见解。目前经济学各种教科书,所使用的分析框架及分析方法,多采用由他1947年的《微观经济分析》发展糅合凯恩斯主义和传统微观经济学而成的“新古典综合学派”理论框架。他一直热衷于把数学工具运用于静态均衡和动态过程的分析,以物理学和数学论证推理方式研究经济。目前经济学理论数学化大行其道,此翁实始作俑者。 《经济学》由美国麦格劳——希尔图公司1948年初版。现已出第16版,通行全世界。国内50年代由高鸿业教授根据英文第10版翻译,商务印书馆于1981年出版。市面之16版,是和诺德豪斯合写,由萧深教授翻译,并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单行本出版。 全书结构宏伟,篇幅巨大。可谓博大精深。渗透老萨数十年经济学见解。字里行间,三言两语,每有深意。其中诸如“热情的心,冷静的头脑”、“相关未必因果”等言语,可谓经济学之《老子》。读完该书,可了解经济学所探讨问题在经济学体系中之位置及分析框架,对经济学有一个完备之认识框架。知识庞杂,有一体系框架,则适宜以后更进一步学习。学之愈深,愈知此框架之重要。尽管该框架在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方面仍有断层,但不失为一个好框架。此书国内有机工版发行之英文版。建议直接阅读英文版。 3、斯蒂格利姿《经济学》及系列辅助教材。斯蒂格利姿在信息经济学成就甚高,此书可作为前二者的补充,前二者所涉及经济学内容主要是以价格理论及边际分析为基础,不包括不对称信息经济学、不确定性分析部分。斯蒂格利姿之《经济学》可填充前二者之空白。 <尽管三位作者政策倾向不同,但教材体现凯恩斯主义的特征稍多一点,总体上讲,教材相当客观和公允。很适宜做入门教材。> 4、《经济学、原理、问题与政策》及《经济学原理与问题》、〈经济学案例〉、〈经济学小品〉、《经济学悖论》、〈社会问题经济学〉等。此类书之特点是先提问题,再论原理,主要是针对社会习见问题,逐步解释原理,水平、内容大多较好,唯缺乏体系与框架,适宜略懂经济学者补充学习。 5、国内老师自行编写之《西方经济学》教材:目前国内各大学自己编写的直接冠以《西方经济学》或〈经济学原理〉均属入门教材。如高鸿业、历以宁、宋承先、梁小民、朱锡庆、尹伯成、司春林等等。其中由教育部高教司组编的高鸿业一书属最具权威.尤其适合参加国内各类经济学考试参考书目.推荐阅读! 说明: 1、越基础性之教材越需深入浅出,将复杂抽象的道理联系到生活实际上,才讲的透彻,又能调起初学者之兴趣。国外教材,形成一竞争市场,多极高明之著作,教材之撰写也充分考虑学生学习之便利,如曼昆之教材,以完全不带数学式而著称,又或更新换版本极快,以及时吸收新知识,如斯蒂格利姿《经济学》之增加不对称信息部分。低手所写教材自然被市场淘汰。故市面之基础教材,多为高手所写就。 2、国内教材,建国以来,除商务系列丛书初期之100年前古典学派部分,政府同意翻译以作为马克思批判之反面教材得以出版外,80年代以前,近50年间国外经济学研究学问之成就,国人皆不得见。80年代末期,邹至庄先生力倡西方经济学,国内始渐有〈西方经济学〉之类教材出现。 3、按经济学有入门低、中级、高级之分。高级乃指其运用之数学工具及阐述观点之纷争更多而言,并非此学问高人一等。一如高等数学未必高初等数学一等之意。越是高级,则越多分歧,也越追求数理逻辑之严谨,反不如低级来的实用。初级的入门教材一般是针对初学者,所以大多举案例和现象,加以文字解释,偶尔插加二维图案,高级教材注重数理逻辑,而二维图案及文字已难以表达、解决所说明之问题,故多用数学证明或代数方程,夹杂现代数学工具。中级教材则介乎其中,界定甚为模糊。教材难度不同,跨度也相差很大。
⑵ 经济学入门基本知识
微观部分:1、消费者选择理论:偏好、效用、优化选择与需求、斯勒茨
基方程、跨期选择、不确定性、消费者剩余
2、生产者理论:技术、成本最小化、成本曲线、利润最大化
与厂商供给
3、市场结构理论:完全竞争市场、市场需求与行业供给、均
衡与效率、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要素市场理论
4、对策论(博弈论):战略式博弈、扩展式博弈、纳什均衡、
重复博弈 5、一般均衡理论:交换经济、生产经济中的一般均衡、交换
经济中的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
6、公共品、外部性和信息 宏观部分:1、宏观经济指标
2、经济增长理论:索罗增长模型、内生增长模型
3、失业、货币与通货膨胀理论
4、总需求理论: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IS-LM模型与总需求、
财政、货币政策与总需求
5、总供给理论:粘性工资模型、价格错觉模型、不完全信息
模型、粘性价格模型、菲利普斯曲线与总供给
6、开放经济:国际收支、汇率、浮动和固定汇率下小国开放
经济、国际利差
7、宏观经济政策争论、政府债务与赤字 8、基于微观基础的宏观经济分析:消费、投资、货币供给与
货币需求
9、经济波动理论的新近发展 这些都是重点,要是一个一个给你解释、、、不太实际
⑶ 政治经济学基础知识
本门课程的目的: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观点,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把握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客观要求的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全面认识资本运行和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基本问题,把握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以及认识在这一趋势下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与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从而科学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共分七章,这七章的内容结构是:
第一章、导论。主要阐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发展以及研究对象等内容。
第二章、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包括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以及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等内容。中心是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
第三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包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特征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等内容。重点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生产、实现理论和垄断资本主义理论。
第四章、资本的运行。包括资本运行的一般原理,垄断阶段的资本运行和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扩展等内容。
第五章、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与经济制度。包括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等问题。
第六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运行基础,调控体系和保障体系等内容。
第七章、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包括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趋势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的发展等内容。
⑷ 经济学和金融学的专业基础知识有哪些
哦你跟我情况很像啊
你说的经济分析师说具体了就是大学教师
投资策略职务就是在投资银行或参与股票市场的大公司工作
这两个职业都非常有诱惑力!
但是要趁早决定职业方向
因为二者实际上的区别很大
学的东西也是两码事
比如在美国的大学里
经济学就是经济学
应该是类似哲学的
而金融学是在商学院里面的您好,以下是我给你找到的,希望对你有帮助!谢谢
.
《细节决定成败》、《水煮三国》
(经济,管理类)
《穷爸爸,富爸爸》、《羊皮卷系列书籍》(经济,管理,营销,财富类)
《深海战略》(营销,财富类)
《世界是平的》
(励志,经济类)
《货币战争》(经济,金融,学术类)
《西方经济学》(经济,学术,理论类)
《经济原理学》(经济,知识理论类)
《国富论》(经济理论,学术类
想念经济学要考的是GRE
念金融要考GMAT
⑸ 当代大学生学习经济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经济学是一门很奇妙的课程,同时又是一门很伟大的学科。他用经济学,所独有的理论方法,阐述了世界上所有的东西,无论是战争爱情,还是天灾人祸,都能从中找出经济学的影子来这是多么令人吃惊啊,这充分展了,经济学无与伦比的魅力。
⑹ 经济学基础课程章节重要知识点
网络文库:期末复习重要知识要点归内纳-经济学基础容http://wenku..com/link?url=-86ZwTZHehQie00Gy6Y_
⑺ 经济学入门基本知识有哪些
1.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包括四个: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宏观 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之间常常存在矛盾。 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可以分为需求管理、 供给管理和 对外管理几种类型。
2. 财政政策是政府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防止通货膨胀,减轻经济技动,实现稳定增 长而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所进行的选择, 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所作出的决策。 国家财政由政府 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构成。 其中, 政府收入包括税收和公债, 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购买和转移 支付。
3. 内在稳定器是指财政政策本身具有的一种自动调节经济、减少经济波动的机制,它 能够在经济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货膨胀, 在经济萧条时自动减轻其程度, 而不需要政府专门制 定政策以调节经济。 具有自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主要是政府的所得税、 转移支付、 农产 品的支持价格等。
4.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就是政府根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和财政政策的特点, 相机抉择、 主动采取的增加或减少政府支出,减少或增加政府收入以稳定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