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讲了什么该怎样学
经济学原理主要分为两大块: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主要讲的是需求回及供给的答平衡;宏观的内容比较杂,多为利率、通货膨胀及政府经济政策,还有就是货币市场及金融市场。
至于要怎么学,就直接按课本来呗。一张张看。很简单的。
『贰』 求:曼昆《经济学原理》中文版
终于找到了~~PDF格式的~~里面有中英文两套~都是完整版的~~~呵呵~~~要采纳我的答案哦~~~嘿嘿~~~
http://www.programsalon.com/downloads53/ebook/19854793+6+547.rar
要是你那里下不了~~我把书发到你邮箱~~~你的邮箱帐号是多少?~~
用QQ传也行~~我的QQ号是21755807~~
『叁』 曼昆经济学原理与曼昆宏观经济有什么区别
宏观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计量模型。
1)宏观经济理论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函数理论、投资理论、货币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开发经济理论。
2)宏观经济政策包括:经济政策目标、经济政策工具、经济政策机制(即经济政策工具如何达到既定的目标)、经济政策效应与运用。
3)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包括根据各派理论所建立的不同模型。这些模型可用于理论验证、经济预测、政策制定,以及政策效应检验。
以上三个部分共同构成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现代宏观经济学是为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服务的。战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在西方各国得到广泛的运用,相当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也引起了各种问题。
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经济增长、经济周期波动、失业、通货膨胀、国家财政、国际贸易等方面.涉及国民收入及全社会消费、储蓄、投资及国民收入的比率,货币流通量和流通速度,物价水平,利息率,人口数量及增长率,就业人数和失业率,国家预算和赤字,出入口贸易和国际收入差额等。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又称个体经济学,小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对称。微观经济学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的生产者、单个的消费者、单个市场的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单个生产者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分配在各种商品的生产上以取得最大的利润;单个消费者如何将有限的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消费上以获得最大的满足。同时,微观经济学还分析单个生产者的产量、成本、使用的生产要素数量和利润如何确定;生产要素供应者的收入如何决定;单个商品的效用、供给量、需求量和价格如何确定等等。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亦称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微观经济学 ——分析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在此基础上,研究现代西方经济社会的市场机制运行及其在经济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并提出微观经济政策以纠正市场失灵。
微观经济学关心社会中的个人和各组织之间的交换过程,它研究的基本问题是资源配置的决定,其基本理论就是通过供求来决定相对价格的理论。所以微观经济学的主要范围包括消费者选择,厂商进行的供给和收入分配。
“微观”是希腊文“ μικρο ”的意译,原意是“小”。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亦称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的一个中心思想是,自由交换往往使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在这种情况下,资源配置被认为是帕累托(Pareto) 有效的。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1)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厂商等。正如美国经济学家J·亨德逊(J·Henderson)所说“居民户和厂商这种单个单位的最优化行为奠定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正如萨缪尔逊所说,宏观经济学是“根据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失业来分析整个经济行为。”美国经济学家E·夏皮罗(E·Shapiro)则强调了“宏观经济学考察国民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
(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以实现个体效益的最大化。宏观经济学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3)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这些总量包括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另一类是平均量。因此,宏观经济学又称为“总量经济学”。
(4)基本假设不同。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认为“看不见的手”能自由调节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宏观经济学则假定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通过“看得见的手”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
(5)中心理论和基本内容当然也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还包括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市场理论、产权理论、福利经济学、管理理论等。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则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还包括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等。
『肆』 请问大家看完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收获些什么
看完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收获:
①强调得更多的是经济学原理的应用和政策分析。
②提供了案例以说明经济学原理如何应用于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
③提供了大量的“新闻摘录”,以使读者懂得什么是生活中的经济学。
《经济学原理》指的是一类书籍,中英皆有,是比较基础的经济类教材,现阶段比较常用的有曼昆,索罗斯,范里安等人,且有相应的中英本。
第一本《经济学原理》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编著。相比较而言,中国经济学学者一般编写适合中国国情的《西方经济学》,内容大体相似。
『伍』 曼昆经济学效用是什么
曼昆经济学效用是(综合实力与该国家的经济实力有着直接的关系,一个国家只有在经济上占据优势地位,才能够促进科技、军事等各方面的发展。)
供参考。
『陆』 《经济学原理》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的主要内容
《经济学原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1. 人们是如何决策的。这其中包括四个原理:
原理一,人们面临着权衡取舍。此原理典型的注释 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为了得到某个你喜欢的东西,通常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个喜欢的东西,因此,作出决策要求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或者几个目 标之间有所取舍。认识到生活中的权衡取舍的重要,因为人们只有了解自己可以得到的选择,才能作出良好的决策。
原理二,一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当作出任何一项决策时,决策者应该认识到伴随每一种可能的行动而带来的机会成本。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生活中许多决策,涉及到对现有行动计划进行微小的增量调整,经济学界称这些调整为边际变动。在许多情况下,个人和企业通过考虑边际量,将会作出更好的决策。只有一种行动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行动。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由于人们通过比较成本与收益作出决策,所以当成本或收益变动时,人们的行为也会改变,这就是说,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因此,在分析任何一项政策时,不仅应该考虑直接影响,而且还应该考虑激励发生作用的间接影响。如果政策改变了激励,它将使人们改变自己的行为。
2、曼昆《经济学原理》中的消费思想
一、关于消费、储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按照传统的观点, 储蓄是决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消费和储蓄, 从而和生产又是一对矛盾, 要想经济高速增长, 就不得不压低现期消费,增加储蓄。许多人在讲到储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时,往往以日本为例来论证这一观点。日本的储蓄率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许多人认为, 日本的高增长是因为它的高储蓄带来的,因此,“一个落后国家要想实现经济高速增长,就要像日本那样实行高储蓄的政策”,成为一时的热门话题。曼昆在《经济学原理》的“经济增长与公共政策”一节中, 对储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论述。
二、关于人力资本投资和教育消费
现代社会的发展, 主要已不是依靠物质资本,而是依靠人力资本。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曼昆在《经济学原理》中,十分强调人力资本的作用, 认为在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三、关于社会公平和扩大消费需求
曼昆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指出, 看不见的手并没有保证每个人都有充足的食品, 体面的衣服和充分的医疗保健。许多公共政策(例如所得税和福利制度) 的目标就是要实现更平等的经济福利分配。
四、关于消费环境和经济福利
『柒』 曼昆经济学原理
假如你要坐长途公共汽车回家,车票的价格是100元,而你不巧在买车票的时候专发现钱包掉了,身上只剩属50元。而此时车也到了要开的时间,车上还有空坐位。如果你这时向车站说明了你的情况并告诉车站里的负责人说你只有50元了,他们如果同意以50元的价格载你:
他们的边际成本就是0,而边际利润是50元。因为他们的车是按时必须开出的,没载你也没损失什么,载上你就多赚50元。与长途汽车相同的是,航空公司多载一名等退票的乘客就多赚300美元(边际利润)。不同的是,航空公司在飞机飞行的过程中要提供软饮料糕点等服务(这些服务即是边际成本),而汽车不需要其他服务,所以汽车的边际成本是0元,利润是50元。
『捌』 在经济思想史上曼昆对学术的思想
作为世界上最年轻最优秀的经济学家之一,曼昆对经济研究和分析的技术运用版娴熟,比如建数权学模型和数量分析方法。但对格里高利·曼昆来说,这些手段只是严格分析和与同事们交流的工具。他的成名,更重要的乃是他对经济学思想的突出贡献。经济学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曾经遇到极大的挑战,资本主义世界持续的停滞膨胀,使三十年代以来的主流经济思想凯恩斯主义受到严重质疑。货币主义、供应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纷纷登场,互相争论,要夺取经济学主流的王冠。在这一百家纷争的时期,曼昆一枝独树。他不是放弃凯恩斯主义,而是通过自己在微观经济领域的研究,努力为凯恩斯主义提供一个新的、更坚实的微观基础。在这一过程中,他大量吸收倾向主义、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的精华,并发展自己的学说。[13] 比如使曼昆成名是他的菜单成本理论,这一理论已成为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曼昆提出这一理论的论文《小菜单成本与大经济周期:一个垄断的宏观经济模型》已成为经典。
『玖』 曼昆的经济学十大原理是什么
原理一:人们面临交替关系。也就是说人们为了或得一样自己喜欢的东西,必须放弃另一件东西;那么所谓的决策,就是在这两件东西中进行选择最后有所取舍。
原理二:一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因为人们之间都面临着交替关系,所以,在作决策时人们就要对可供选择的方案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问题是一项行动的成本往往并不是很容易就可计算出来的。
原理三:理性考虑边际量。作者认为生活中有很多决策都与对现有行动计划进行小的增量调整有关,这些调整就是所谓的“边际变动”。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人们作出决策是在对成本与收益的比较之后进行的,当成本和收益变化时,人们的决策及行为也就会发生变动。所以,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的。这种激励既可以是认为的,也可能是自然变化的结果。
第二个大问题是人们如何相互交易,这个问题可用以下三个原理加以解释。
原理五:交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在贸易中往往存在着竞争,贸易和体育竞赛不同,不一定是一方胜利而另一方必然失败,它可以达到“双赢”的效果。竞争的结果是使贸易双方都得到好处。
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在如何分析资源这一问题上,一向有两种方法,一是中央计划,二是市场机制,前者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后者实行的是市场经济。
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作者指出,市场经济虽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主要有市场失灵等,所谓市场失灵,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外部性。外部性有好有坏,污染就是一个不良的表现。
第三个大问题就是整体经济如何运行,这个问题可用以下三个原理加以解释。
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动的能力。世界各国贫富不均,生活水平差距较大,原因在于生产率的差别。
原理九:当政府发行了好多货币时,物价上升。这是一个货币理论,指的是通货膨胀这一现象,所谓通货膨胀是指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在于货币量的增加,在大多数严重或者持续的通货膨胀情况下都是由于这个原因。
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通货膨胀虽然有害于经济的发展,但政府却很难彻底地去消灭它,原因在于降低它时会引起失业人口的增加,这就是一个二难问题,这一问题可以在菲利普斯曲线上反映出来。
(9)曼昆经济学思想扩展阅读:
按照传统的观点,储蓄是决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消费和储蓄,从而和生产又是一对矛盾,要想经济高速增长,就不得不压低现期消费,增加储蓄。许多人在讲到储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时,往往以日本为例来论证这一观点。日本的储蓄率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许多人认为:日本的高增长是因为它的高储蓄带来的,因此,“一个落后国家要想实现经济高速增长,就要像日本那样实行高储蓄的政策”,成为一时的热门话题。曼昆在《经济学原理》中,对储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论述。
『拾』 曼昆 经济学原理 怎么都说简单啊
哈哈,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应该算是经济学教材里面最简单的了,如果这本书都看不懂,想学更深入的经济学就甭指望了。你耐心看吧,确实比较简单的,没涉及更复杂的内容。上册应该是微观经济学吧,你有兴趣的话,下一本你看看平狄克的,一个图里面得有十条线了(虽然不是都有用,哈哈),足够你晕的。平狄克的应该算是入门的中级微观经济学,你再看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那本每一节的字数都很少,但每个字都经典,如果没有扎实的经济学原理做基础的话很难看懂。不过也没有那么夸张啦,就是说曼昆的那本书跟其他的比起来真的是很简单了。耐心看吧,曼昆的书例子很多,很有助于理解的。
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hi我,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