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薄利多销谷贱伤农经济学原理图

薄利多销谷贱伤农经济学原理图

发布时间:2020-12-28 08:14:46

① 用相关经济学原理分析“薄利多销”和“谷贱伤农”

1、生产和消费的辨证关系: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2.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3,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4,社会主义的本质。5,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

② 用经济学原理分析"薄利多销"和“谷贱伤农”的道理,

“谷贱伤农”是经济学的一个经典问题。粮食能卖多少钱取决于两个因素:产量和粮价。这两个变量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其关联性由一条向下倾斜的对粮食的需求线来决定。也就是说,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另外还要注意的是,粮食需求线缺少弹性,也就是说,需求量对价格的变化不是很敏感。当粮价下跌时,对粮食的需求量会增加,但增加得不是很多。其基本的道理在于,粮食是一种必需品,对粮食的需求最主要的是由对粮食的生理需求所决定的。此外,当今对大部分人来说,粮食方面的花费在全部花费中所占比例已很小了,并且还会越来越小,这也导致人们对粮价的变化反应不敏感。
认识到粮食市场的特性后,就不难理解下面的现象:当粮食大幅增产后,农民为了卖掉手中的粮食,只能竞相降价。由于粮食需求缺少弹性,只有在农民大幅降低粮价后才能将手中的粮食卖出,这就意味着,在粮食丰收时往往粮价要大幅下跌。如果出现粮价下跌的百分比超过粮食增产的百分比,则就出现增产不增收甚至减收的状况,这就是“谷贱伤农”。

③ 3,运用有关经济学原理说明“薄利多销”和“谷贱伤农”的道理2,作图并说明蛛网理论三种情况

薄利多销是指低价低利扩大销售的策略。“薄利多销”中的“薄利”就是降价,降价就能“多销”,“多销”就能增加总收益。在销售市场有可能扩大的情况下,通过降低单位商品的利润来降低商品的价格,虽然会使企业从单位商品中获得的利润量减少,但由于销售数量的增加,企业所获利润总额可以增加。只有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才能“薄利多销”。实行薄利多销的商品,必须满足商品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此时需求富有弹性。因为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来说,当该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从而销售量)增加的幅度大于价格下降的幅度,所以总收益增加。 “谷贱伤农”是经济学的一个经典问题。农民粮食收割后到底能卖多少钱取决于两个因素:产量和粮价,是二者的乘积。但这两个变量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其关联性由一条向下倾斜的对粮食的需求线来决定。也就是说,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另外还要注意的是,粮食需求线缺少弹性,也就是说,需求量对价格的变化不是很敏感。当粮价下跌时,对粮食的需求量会增加,但增加得不是很多。其基本的道理在于,粮食是一种必需品,对粮食的需求最主要的是由对粮食的生理需求所决定的。此外,当今对大部分人来说,粮食方面的花费在全部花费中所占比例已很小了,并且还会越来越小,这也导致人们对粮价的变化反应不敏感。 认识到粮食市场的这一特性后,就不难理解下面的现象:当粮食大幅增产后,农民为了卖掉手中的粮食,只能竞相降价。但是由于粮食需求缺少弹性,只有在农民大幅降低粮价后才能将手中的粮食卖出,这就意味着,在粮食丰收时往往粮价要大幅下跌。如果出现粮价下跌的百分比超过粮食增产的百分比,则就出现增产不增收甚至减收的状况,这就是“谷贱伤农”。 蛛网理论是一种动态均衡分析。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如果供给量和价格 蛛网理论[1]的均衡被打破,经过竞争,均衡状态会自动恢复。蛛网理论却证明,按照古典经济学静态下完全竞争的假设,均衡一旦被打破,经济系统并不一定自动恢复均衡。这种根据的假设是: ①完全竞争,每个生产者都认为当前的市场价格会继续下去,自己改变生产计划不会影响市场; ②价格由供给量决定,供给量由上期的市场价格决定; ③生产的商品不是耐用商品。

④ 简述“谷贱伤农”和“薄利多销”的经济学原理。

可以用经济学中的需求弹性来解释。需求弹性指,商品价格变动百分之一时,商品专需求变动的百分属比公式表示为:需求弹性=商品需求变动的百分比/商品价格变动百分比。需求弹性小于1时,商品需求增加的百分比小于商品价格下降百分比,这时不可以通过降价扩大销售来增大总收益。销售量增大的效应被价格下降抵消了。需求弹性小于1的是必需品,比如粮食,衣服等。粮食价格下降,使农民收入减少就是谷贱伤农需求弹性大于1时,商品需求增加的百分比大于商品价格下降百分比,这时可以通过降价扩大销售量来增大总收益。销售量增大的效应超过价格下降的负面影响。降价反而增加了收入,这就是薄利多销的理论基础。

⑤ 用经济学原理解释谷贱伤农和薄利多销

用需求弹性来解释。
需求弹性指,商品价格变动百分之一时,商品需求变动的百分比再乘以版100。公式表示权为:需求弹性=商品需求变动的百分比/商品价格变动百分比。
需求弹性小于1时,商品需求增加的百分比小于商品价格下降百分比,这时不可以通过降价扩大销售量来增大总收益。销售量增大的效应被价格下降抵消了。
需求弹性小于1的是必需品,比如粮食,衣服等。
粮食价格下降,使农民收入减少就是谷贱伤农。

需求弹性大于1时,商品需求增加的百分比大于商品价格下降百分比,这时可以通过降价扩大销售量来增大总收益。销售量增大的效应超过价格下降的负面影响。这是薄利多销的理论基础。

⑥ 用经济学解释薄利多销和谷贱伤农的含义!

说明需求量和价格时间数量关系的概念是需求弹性,又称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用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来计算。例如:某商品的价格上升了10%,需求量较少了15%,则需求弹性为1.5(按计算应该为-1.5,为了方便取其绝对值)

不同的商品需求弹性不同。如果需求弹性大于1,则为需求富有弹性,小于1则为需求缺乏弹性。需求富有弹性是小幅度的价格变动引起需求量的大幅度变动。决定某种商品需求弹性大小的因素主要是需求强度和替代品的多少。一般而言,生活必需品缺乏弹性而奢侈品富有弹性,替代品越少越缺乏弹性。

从需求弹性我们可以推导出其他弹性:某种物品需求量变动与周如变动之间的关系是需求收入弹性;某种物品需求量变动与另一种物品价格变动之间的关系是需求交叉弹性。需求量变动与广告指出变动之间的关系叫需求广告弹性;需求量变动与其价格变动之间的关系是供给弹性。

⑦ 用经济学原理分析谷贱伤农和薄利多销的道理,并用图形说明

当粮食大量丰收时,竞争激烈,供过于求,农民为了销售谷物获得收入,降价出售谷物,而谷物属于生活必须品,属于缺乏弹性的商品,所以虽然降价,但需求不会因此而增加很多(价格下降幅度大于需求增加幅度),即利薄但并未多销,经济上受到损失。

⑧ 谷贱伤农的经济学原理图文并茂

1.“谷贱伤农”及粮食丰收反而会带来农民收入下降,是风调雨顺是,农民收获的粮食数量加,但卖粮收入反而减少的现象。其经济学逻辑是——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粮食丰收使得粮食价格下降,并且粮食价格下降程度大于粮食产量增加程度。

2.“谷贱伤农”经济学分析——其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往往是需求弹性的商品,以下图来说明。

图中农产品的需求曲线D是缺乏弹性的。农产品的丰收使供给曲线由S位子向右平移到S',缺乏需求弹性的需求曲线作用下,农产品德均衡价格大幅度地有p1下降为p2。由于农产品均衡价格下降幅度大于农产品的均衡数量增加幅度,最后导致农民总收入量减少,总收入的减少量相当于矩形OP1E1Q1和OP2E2Q2面积之差。

(8)薄利多销谷贱伤农经济学原理图扩展阅读

政府在农业领域可以发挥的作用

  1. 政府对粮食收购提供支持价格,粮食的丰收反而会降低农民的收入,这会降低农民生产积极性,所以在丰收是,为了避免价格大幅度下降,政府设定粮食收购保护价。这就保证了农民可以以较高的价格出售粮食,从而使得粮食丰收的农民获得较高的收入,保证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2. 对农业生产进行补贴。政府可以采取直接补贴的形式,对进行农业生产的农民进行财政补贴,这种补贴实质上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成本。农民不会因为粮食丰收反而收入减少,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农民未来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⑨ 用经济学原理分析谷贱伤农和薄利多销的道理,并用图形说明

谷贱伤农,因为粮食属于正常品中的必需品,无论它的价格如何变动,它的需求量是一定的,所以它的价格弹性小。当粮食丰收,粮食的价格会下降,但相应的粮食的需求量变化不大,所以农民的收入反而少了。(这是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薄利多销,指针对一些价格弹性较大的商品,商家以减少利润的方式进行促销。当厂家降价时无疑降低了商品的价格,因为商品的价格弹性大,所以消费者必将增加对其的购买。从而迎合了商家多销的目的

阅读全文

与薄利多销谷贱伤农经济学原理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