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新经济学巴菲特

新经济学巴菲特

发布时间:2020-12-27 22:41:13

1. 巴菲特为什么没获得诺贝尔经济学

诺贝尔经济学奖
奖励的是在经济学界
理论
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且被认可的
学者
。巴菲特的
价值投资版
体系
本不权属于
经济学理论

范畴
,它没有严格的
定义
也没有假设与严格的论证过程,就这一点就足以将他排除在外了,更何况他的
价值体系
只是适应特定环境下的一种
投资方式
罢了,它离
经济
经典理论本身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PS:
价值投资理论本身也不是巴菲特提出的而是他的老师
格雷厄姆
提出的。

2. 巴菲特为何看不起经济学家

无法想像在一只正发生宏观讨论的股票上做出决定。为什么要花时间讨论一些你并不了解的事情。我们谈论的是生意。经济学家怎么想对我来说没有任何区别。” 不仅“看不上”经济学家的工作成果,巴菲特和他的搭档芒格也对貌似“技术性很强”的数据分析不屑一顾:“我们不知道如何通过数据来买股票。我们就知道伯灵顿北方圣太菲铁路运输公司在过去多年中都有竞争优势。我们不知道未来苹果会怎样。买股票你必须能理解这家公司及它的竞争地位。这些都不可能通过数字显露出来。”“如果只能依靠数据来管理资金,我根本就不会。” 市场中投资博弈的实战家对坐而论道、玄谈清议的理论家的教诲完全不理会。这是对现代主流经济学家最好的讽刺。 主流经济学家们在当代获得了最高的声誉和最大的光环。可惜他们的地位和其提供的贡献却是名实不符的。中古时期的经济学家普遍是国王的财政管家,他们的主要职责是为国王打理开支。19世纪以前的经济学家多为小吏、贵族或者是出于自发兴趣而研究市场现象的学者。他们的研究揭示了市场中人与人之间互相依赖共存的合作秩序。迈入20世纪,经济学家开始登堂入室,成为一个光荣的职业,他们经纬天下,为政府国家进言划策;预测国家大势、指点经济龙脉;在商业,则成为企业家的助手,他们号称自己的研究对企业的发展和决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和现代数理统计的结合,经济学家的工作变得越来越“技术流”。他们安安静静地在书斋里画着和现实无关的图表、曲线,自认为从历史统计数据和自己创造出来的模型中可以输出对未来市场状况的预测。他们活跃于各种论坛、研讨会,频频出现在各大荧屏、报端,发表着无数互相矛盾,朝令夕改,事后诸葛亮的奇谈怪论。 巴菲特及其搭档的言论重重地扇了这些经济学家的耳光:经济学家的那些宏观数据堆砌,那些复杂模型,对未来不确定的市场状况的把握没有丝毫作用。人类面对不确定的未来进行投机现象,无法用任何科学归纳出量化规律。没有任何成系统的科学知识可以指导企业家预测未来。企业家把握未来不确定性的时候,只能靠自己对未来“历史状况”的特殊理解。而这种“理解”没有办法言传身教传授给任何其他的人,但每一个人在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时又都运用着这种独一无二的预测能力。历史数据和材料只是一些过去的结果,而关乎预测和投机的则是未来的市场状况,技术分析本身只是对过去的数据趋势的研究,它对未来事项一点儿都没有揭示。 然而,主流的经济学家们一再声称自己握有经济增长的秘密钥匙,自己的研究可以揭开未来市场状况的趋势。假如按照他的教导去制定政策和决策投资的话,你就能够受益。央行的QE政策不断启动,经济学家们则计算着每一次通货膨胀能够带来的经济增长程度。对具体的行业发展,经济学家则摆弄着筛选后的数据,以各种量化模型,输出各种预测,这些预言和瞎蒙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反过来看,假如经济学家真的有量化预测未来的能力,或者哪怕他们的研究成果会对预测有所帮助的话,那么为什么他们自己不拿自己的真金白银、身家性命去市场上赌呢?张五常说:“能知半夜时,富贵万千年”。假如经济学家真的能知道隔夜的市场价格,那么他们早就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了,而经济学也成为了“点金术”。假如央行行长真的知道自己的通货膨胀政策会导致就业率回升、行业投资变化、经济增长变化、投资拉动效应……的话,他为什么不干脆辞了行长职责,自己用按照所谓的宏观经济学去市场上买空卖空、投机赚钱呢?既然每一次QE之后,又要启动新的QE,那就说明上一次的QE政策是无效的。可是每一次新的通胀政策颁布时,经济学家都要去旁征博引地证明这一次的QE是有道理的、科学的、必要的。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英国女王质疑经济学家的无能:为什么没有一个经济学家预测到这次危机的发生呢?英国的主流经济学家们只能乖乖地上书致歉并事后诸葛亮地解释危机的成因。 是时候摘掉经济学家的宝贵光环了。当那些自以为技术流、自以为代表科学的专家学者再对市场预测胡说八道时,最好提醒他们:“股神原来不读书”。 真正深刻了解经济学性质的人才不会去过分地夸耀经济学的功用,才不会去犯理性僭越的错误。大经济学家路德维希·冯·米塞斯说,经济学的世俗意义只在于教育民众去理解市场经济这种合作秩序。它没有办法告诉国家和人民怎样致富,它不是点金术,它对企业家的事业几乎没有任何帮助。

3. 巴菲特成长经历

1941年,刚刚跨入11周岁,他便跃身股海,并购买了平生第一张股票。

1947年,沃伦·巴菲回特进入答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财务和商业管理。但他觉得教授们的空头理论不过瘾,两年后转学到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一年内获得了经济学学士学位。

1950年巴菲特申请哈佛大学被拒之门外,考入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拜师于著名投资学理论学家本杰明·格雷厄姆。在格雷厄姆门下,巴菲特如鱼得水。

1951年,21周岁的巴菲特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学成毕业的时候,他获得最高A+。

(3)新经济学巴菲特扩展阅读:

2011年 沃伦·巴菲特以净资产500亿美元位列福布斯榜第三。

2013年 沃伦·巴菲特以净资产535亿美元,位于福布斯榜第四。

1996年1月24日,《上海证券报》发表了我国内地最早介绍巴菲特投资思想的文章《证券投资巨擘——华伦·布费》,华伦·布费就是“股神”沃伦·巴菲特当时的译名。文章作者是孙涤教授。

巴菲特在1996年1月24日刊出的,中国第一篇介绍巴菲特的文章“证券投资巨擘--华伦-布费”(巴菲特当时的译名)的上海证券报上签字。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巴菲特

4. 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否是巴菲特;听说是个女的、有的说是巴菲特

巴菲特得的是新诺贝尔经济学奖。新诺贝尔不是诺贝尔,它是另一套奖励体系。

5. 巴菲特和索罗斯哪个厉害

他们两个不是谁厉害不厉害的问题,索罗斯老爷子是犹太人,巴非特是美国人。

他们的投资风格很不相同,索罗斯注重投机,巴菲特注重长期投资。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就是索罗斯掀起来的。他有"金融大鳄"之称,靠投机积累了大量财富。其早年在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求学。他,索罗斯还是世界第三大慈善家。是天使与魔鬼的化身。索罗斯1930年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的一个犹太律师家庭。 1947年移居英国,1949-1953年进入伦敦经济学院学习经济学。1954-1979年在伦敦和纽约默默无闻地从事证券交易和金融分析。 1956年移居美国,1961年结婚并成为美国公民。1979年,索罗斯将1973年与人合作成立的"索罗斯基金"更名为"量子基金"。 1984年,在家乡布达佩斯成立"索罗斯慈善基金会"。至1990年,"索罗斯基金组织"在26个国家设立了89个机构。 1992年9月,索罗斯趁英镑危机,短短一个月内赚取了创纪录的15亿美元,并以牛津大学主要资助人身份成为该校董事会成员。 1993年,索罗斯以11亿美元的年收入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年收入超10亿美元的人。其后的索罗斯名声大噪。 1994年6月,被《华尔街日报》称为"全球金融界的坏孩子"。1997年7月,索罗斯在泰国大量抛售泰铢,此举被认为是世人瞩目的东南亚金融风暴的导火索。 1998年8月5日至28日,以索罗斯为首的多家巨型国际金融机构(以美资投资基金和投资银行为主力)联手同中国香港特区政府在汇市、股市、期货市场斗法,双方投入巨资"激战"约两周时间,以港府初步胜利暂告一段落。 时至今日,许多亚洲国家仍然笼罩在97年的金融危机的阴云中,对他们来说索罗斯简直是一个阴魂不散的恶魔。

6. 巴菲特经济学:什么才是真正的价值投资

价值投资的核心思想是寻找价值,寻找安全边际,其他的都是伪价值投资。

7. 巴菲特的个人简介是怎么样的

沃伦·巴菲特,经济学硕士。1930年8月30日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他是全球著名的投资商,主要投资品种有股票、电子现货、基金行业。

1941年,刚刚跨入11周岁,他便跃身股海,并购买了平生第一张股票。1957年,巴菲特成立非约束性的巴菲特投资俱乐部,掌管的资金达到30万美元,到年末则升至50万美元。2000年3月,巴菲特成为RCA注册分析师公会荣誉会长。

2020年4月6日,沃伦·巴菲特以5900亿元人民币财富名列《胡润全球百强企业家》第3位。2020年4月7日,沃伦·巴菲特以675亿美元财富位列《2020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第4位。

2020年8月,伯克希尔哈撒韦二季度业绩出炉,巴菲特账面上的现金储备继续创历史新高,高达1466亿美元,几乎可以买下Costco或麦当劳的全部股份(后两者的市值均在1500亿美元左右)。

(7)新经济学巴菲特扩展阅读

巴菲特的慈善活动:

自2000年开始,巴菲特透过线上拍卖的方式,为格来得基金会(Glide Foundation)募款。底价2.5万美元起拍,以获得与巴菲特共进晚餐的机会。在这些线上拍卖中,最高成交价为中国人赵丹阳的211万美元。

2006年9月,巴菲特将他的福特林肯座车拍卖,以资助格罗斯公司(Girls,Inc.)的慈善活动,该车在拍卖网站eBay上面,以美金$73,200元卖出。巴菲特被美国人称为“除了父亲之外最值得尊敬的男人”。

2015年7月7日,巴菲特宣布,将向5家慈善机构捐赠28.4亿美元,这是迄今为止巴菲特第十次年度捐赠活动,2014年他的慈善捐款达到28亿美元,2015年的28.4亿美元是他个人在募捐当中最大的一笔慈善捐款。

8. 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和本格雷厄姆理论的区别

首先说一句抄,无论袭是巴菲特的投资理念,还是格雷厄姆投资理念,其实都不适合中国,只能作为参考。他们两个人的投资理念主要的区别有几个:

第一、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侧重于长期的投资,他最推崇价值的投资,其实本身就是一种优质投资,比如世界性的企业,跨国集团企业。这些企业具有资源的垄断性,或者具有资产的垄断性。
第二、格雷厄姆自身的投资85%类似于中期投资,投资的时间跨度比巴菲特要短很多,格雷厄姆的投资理念是以合理价格买入能够理解的优秀企业,根据不同阶段进行投资交易。
第三、格雷厄姆还有百分之十作用的投资,类似于短期投资,而且这个短期投资有一定的侧重面,也就是说当偏差达到临界点的时候格雷厄姆会做出自己的投资选择,或者卖出或者买入。

第四、巴菲特推崇长期的价值投资,对于企业喜欢进行控股,但是不干涉企业内部的管理,因此巴菲特的投资时间更长,而且投资的数额往往是天文数字,对于普通人来说几乎无法复制。
巴菲特和格雷厄姆都是喜欢数学,喜欢投资知识和经济学。巴菲特十二岁的开始尝试着自己画股票走势图,格雷厄姆十四五岁开始自己独立投资,他们的做法让人何其惊讶,因此两人的区别也在投资理念中得到一定的显现。

9. 巴菲特的本科专业学的是什么

巴菲特的本科专业是哥伦比亚大学的金融系。

1、1947年,沃伦·巴菲特进入宾夕法尼内亚大学攻读财务容和商业管理。但他觉得教授们的空头理论不过瘾,两年后转学到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一年内获得了经济学学士学位。

2、1950年巴菲特申请哈佛大学被拒之门外,考入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拜师于著名投资学理论学家本杰明·格雷厄姆。

(9)新经济学巴菲特扩展阅读:

沃伦·巴菲特,男,经济学硕士。1930年8月30日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他是全球著名的投资商,主要投资品种有股票、电子现货、基金行业。

2016年9月22日,彭博全球50大最具影响力人物排行榜,沃伦·巴菲特排第9名。2016年10月,在《福布斯》杂志发布的年度“美国400富豪榜”中,沃伦·巴菲特排第3名。

阅读全文

与新经济学巴菲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