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简述影响行政组织运行的外部环境影响
环境因素。国内外各种环境的变化,不仅会影响到各种政策和决策的调整,也会影响到原决策的执行活动。尤其是国内外环境发生突变,如社会动荡、自然灾害、战争、贸易战等都会直接影响执行活动的进行。
行政组织外部环境
1、国际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国际自然环境是指宇宙环境和全球环境。国际社会环境指国与国之间关系以及全球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影响一国政府组织状况的各种复杂因素的总和。
2、国内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国内自然环境是指一个国家所面临的自然地理状况,主要是自然资源状况和生态系统的状况。它对行政组织生存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国内社会环境是指一国内所有社会因素的总和,包括经济环境、政治法律环境、文化环境、人口环境和民族宗教环境。
(1)经济法弱势群体扩展阅读
在行政组织过程中,行政组织执行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1)忠实原则。
行政组织执行必须忠实于行政组织目标,忠实于行政组织决策的内容安排,忠实于行政组织决策的精神旨意,依据决策指令办事,而不得“有利就执行,无利就变形”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行政组织执行的范围、内容、程度等必须基本符合行政组织决策的精神和内在机理。
(2)法治原则。
行政组织执行是一种合法行为,要求行政组织执行的权力设置、人事安排、机构配备等实现法治化,依法行政,防止行政组织执行中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以权压法、以权代法现象。行政组织执行主体的行政作为与不作为的行政裁量权等必须符合法律制度要求,执行程序和标准必须具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3)责任原则。
责任的观点要求公共行政应该对民选的官员,特别是应该对立法者负责。在法治行政的社会里,必然要求行政组织执行主体根据执行权力的大小承担相应的责任,要求其行政行为履行相应的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
(4)人本原则。
行政组织执行以人为主体,必然要求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和自我价值的合法实现。行政组织执行应充分调动和发挥行政人员及社会公众参与执行的主观能动性。
(5)公平原则。
新公共行政理论认为,公共行政组织的核心价值在于维护社会公平。因此,行政组织决策的具体执行必须兼顾各种社会利益需求,尽可能帮助和扶持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与利益实现,实现社会公平与公正,做到行政组织执行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统一。
(6)效益原则。
行政组织执行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行政组织执行的高成本、低效益必然造成行政组织内耗和资源浪费,而低效的公共服务与劣质的公共产品往往给国家和社会生产带来极大的损害或损失,因而加强成本收益分析、坚持效益原则是行政组织执行的基本要求与重要原则。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行政组织执行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行政组织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