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计量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计量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发布时间:2020-12-26 08:55:35

A. 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前途

1、能不学尽量不学
2、即使学了尽量转别的专业
3、如果真的学了争取将来转别回的行业就业
4、如果答十分喜欢计量并且又学了该专业就将自己培养成科研人才
5、学计量非常容易出论文,多写论文,加强计量专业方向性的学习,将来可以选择出国留学:加拿大、香港比较容易些;还可以读博士,比其他经济类专业读博的可能大得多,读博后可以选择去高校当老师,安逸、休闲还有假期……

B. 英国留学计量经济学专业前景怎么样

英国计量经济学是一门以一定的经济理论和统计资料为基础,运用数学、统计学方法与电脑技术,以建立经济计量模型为主要手段,定量分析研究具有随机性特性的经济变量关系的一门经济学学科。
英国计量经济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计量经济学和应用经济计量学两种,理论经济计量学主要研究如何运用、改造和发展数理统计的方法,使之成为经济关系测定的特殊方法。应用计量经济学是在一定的经济理论的指导下,以反映事实的统计数据为依据,用经济计量方法研究经济数学模型的实用化或探索实证经济规律。
哪些英国大学计量经济学专业比较好?
计量经济学专业是英国优势留学专业,很多英国名校都开设了该专业,但这些大学普遍申请难度较高,需要学生提前进行扎实准备。
剑桥大学
作为英国历史最悠久的两所大学之一,剑桥大学也有着非常光辉和悠久的经济学研究传统。剑桥大学主要可供选择的本科以及硕士学位包括: BA in Economics以及MPhi in Economics.
申请条件:
总分7.0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自成立以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一直在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拥有着世界知名的研究和教学水平,经济学也不例外。LSE的经济系在发展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等方向上都有着很强的实力。
申请条件:
总分7.0,小分听力和阅读分别不低于6.5,写作和口语分别不低于6.0.
此外,申请者需来自经济学或数学相关专业,至少有两学期高等数学和统计学基础;所有非英国本科毕业的申请者皆需提供GRE成绩。
英国计量经济学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就业前景是很多准备申请英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在选择留学专业时的重要参考依据,那么英国计量经济学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哪些工作呢?英国计量经济学专业毕业生主要可以进入政府或大型企业从事经济政策决策,也可以在大学及研究所从事经济学发展研究。近几年,计量经济学专业学者非常受到诺贝尔奖的青睐,近几年多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均来自于计量经济学专业。

C.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经济学科吗

计量经济学可以算是一门经济学科,因为对学科的划分有两种形式。
学科有若干种含义。
第一种含义是:学术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如自然科学中的化学、生物学、物理学;社会科学中的法学、社会学等。 学科是与知识相联系的一个学术概念,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两大知识系统(也有自然、社会、人文之三分说)内知识子系统的集合概念,学科是分化的科学领域,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概念的下位概念。
第二种含义: 指高校教学、科研等的功能单位,是对高校人才培养、教师教学、科研业务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学科建设中“学科”的含义侧重后者,但与第一个含义也有关联。

一.计量经济学的介绍
计量经济学是以一定的经济理论和统计资料为基础,运用数学、统计学方法与电脑技术,以建立经济计量模型为主要手段,定量分析研究具有随机性特性的经济变量关系。主要内容包括理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经济计量学。
理论经济计量学主要研究如何运用、改造和发展数理统计的方法,使之成为随机经济关系测定的特殊方法。应用计量经济学是在一定的经济理论的指导下,以反映事实的统计数据为依据,用经济计量方法研究经济数学模型的实用化或探索实证经济规律。

二.计量经济学的起源和发展
据说在经济学中,应用数学方法的历史可追溯到三百多年前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威廉·配第的《政治算术》的问世(1676年)。
“计量经济学”一词,是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R. Frisch)在1926年仿照“生物计量学”一词提出的。随后1930年成立了国际计量经济学学会,在1933年创办了《计量经济学》杂志。
人们应如何理解“计量经济学”的含义?弗里希在《计量经济学》的创刊词中说到:“用数学方法探讨经济学可以从好几个方面着手,但任何一方面都不能与计量经济学混为一谈。计量经济学与经济统计学决非一码事;它也不同于我们所说的一般经济理论,尽管经济理论大部分都具有一定的数量特征;计量经济学也不应视为数学应用于经济学的同义语。经验表明,统计学、经济理论和数学这三者对于真正了解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数量关系来说,都是必要的,但各自并非是充分条件。而三者结合起来,就有力量,这种结合便构成了计量经济学。”
后来美国著名计量经济学家克莱因也认为:计量经济学是数学、统计技术和经济分析的综合。也可以说,计量经济学不仅是指对经济现象加以测量,而且表明是根据一定的经济理论进行计量的意思。
计量经济学从诞生之日起,就显示了极强的生命力,经过20世纪40、50年代的大发展和60年代的大扩张,以及70年代以来现代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它已经在经济学科中占据极重要的地位。正如著名计量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莱因所评价的,“计量经济学已经在经济学科中居于最重要的地位”,“在大多数大学和学院中,计量经济学的讲授已经成为经济学课程表中最有权威的一部分”。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谬尔森甚至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学是计量经济学的时代”。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以揭示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为内容的分支学科。第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计量经济学的创始人、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将它定义为经济理论、经济统计学和数学三者的结合。
在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计量经济学得到了迅速的传播与广泛的应用。目前,它对于经济、管理学科的学生以及经济管理工作者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

三.计量经济学的应用和意义
计量经济学是专门研究经济范畴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动规律的经济学,同时,计量经济学又是一门研究经济问题的方法论和方法学科。计量经济学通过把经济理论具体化、数量化,使人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经济规律,更好地按客观规律办事;通过经济数学模型和方法的研制和开发,获得经济发展的数量表现、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的信息,为制定宏观经济政策与国家经济发展计划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也为微观经济主体经营管理的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由于计量经济学要用数学方法把经济理论表述为方程体系,再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估算,所以又常常被说成是经济学、数学和统计学的结合。
尽管人们对计量经济学到底是一门学科、是一种学派还是一个分支仍然存在着巨大的争议,但是,这丝毫不影响计量经济学在经济学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也并不妨碍计量经济学家同样受到人们的尊敬。
计量经济学的基础是一整套建立在数理统计理论上的计量方法,属于计量经济学的“硬件”,计量经济学的主要用途或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
理论检验。这是计量经济学用途最为主要的和可靠的方面。这也是计量经济学本身的一个主要内容。
预测应用。从理论研究和方法的最终目的看,预测(包括政策评价)当然是计量经济学最终任务,必须注意学习和了解,但其预测的可靠性或有效性是我们应十分注意的。

D. 计量经济学知识体系结构,发展历史及前景。

计量经济学是以一定的经济理论和统计资料为基础,运用数学、统计学方法与电脑技术,以建立经济计量模型为主要手段,定量分析研究具有随机性特性的经济变量关系。主要内容包括理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经济计量学。理论经济计量学主要研究如何运用、改造和发展数理统计的方法,使之成为随机经济关系测定的特殊方法。应用计量经济学是在一定的经济理论的指导下,以反映事实的统计数据为依据,用经济计量方法研究经济数学模型的实用化或探索实证经济规律。广泛采用计算机组织教学,着重培养学生定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据说在经济学中,应用数学方法的历史可追溯到三百多年前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威廉·配第的《政治算术》的问世(1676年)。

“计量经济学”一词,是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R. Frisch)在1926年仿照“生物计量学”一词提出的。 随后1930年成立了国际计量经济学学会,在1933年创办了《计量经济学》杂志。

我们应如何理解“计量经济学”的含义?弗里希在《计量经济学》的创刊词中说到:“用数学方法探讨经济学可以从好几个方面着手,但任何一方面都不能与计量经济学混为一谈。计量经济学与经济统计学决非一码事;它也不同于我们所说的一般经济理论,尽管经济理论大部分都具有一定的数量特征;计量经济学也不应视为数学应用于经济学的同义语。经验表明,统计学、经济理论和数学这三者对于真正了解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数量关系来说,都是必要的,但各自并非是充分条件。而三者结合起来,就有力量,这种结合便构成了计量经济学。”

后来美国著名计量经济学家克莱因也认为:计量经济学是数学、统计技术和经济分析的综合。也可以说,计量经济学不仅是指对经济现象加以测量,而且表明是根据一定的经济理论进行计量的意思。

计量经济学的基础是一整套建立在数理统计理论上的计量方法,属于计量经济学的“硬件”,计量经济学的主要用途或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

理论检验。这是计量经济学用途最为主要的和可靠的方面。这也是计量经济学本身的一个主要内容。

预测应用。从理论研究和方法的最终目的看,预测(包括政策评价)当然是计量经济学最终任务,必须注意学习和了解,但其预测的可靠性或有效性是我们应十分注意的。

E. 当代计量经济学发展的基本特征与动向是什么

你这个问题太大了,总的来说,计量经济学发展可以从顶级期刊的文章来看。版
主要是econometrica、journal of econometrics、econometric theory来看,目权前比较热的是panel data、nonlinear time series方面的一些讨论,但是这两个本身就是很大的主题,所以涉及的东西也很难概括。
建议坚持读100篇以上顶级期刊的文章,就对计量最近的热点有点体会了。

F. 从计量经济学角度分析与探讨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这个计量上可以做的内容很多,通常有两类,一是研究从FDI、汇率、工资水平、资回源价格等因素出答发,经过多元时间序列数据回归,发现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因素;也可以分析再工业化、工业4.0等国际因素,选取不同行业从面板数据的角度分析其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G. 计量经济学模型哪些可以分析行业的未来发展

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主要步骤有:1、设计理论模型,确定模型所包含的变量,确定了被解释变量后,如何正确地选择解释变量,确定模型的数学形式,拟定理论模型中待估参数的理论期望值;2、收集样本数据,包括时间序列数据、截面数据、虚变量数据,而且要考虑样本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可比性和一致性;3、估计模型参数,包括各种模型参数估计方法,如何选择模型参数估计方法以及关于应用软件的使用;4、检验模型,包括经济意义的检验、统计检验、计量经济学检验、模型预测检验.

H. 有什么好的计量经济学论文题目简单一点的

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计量经济学论文题目供大家进行参考:版

1、中国货市需求函权数实证研究.

2、货币超发的实证研究

3、存款准备金率变化的影响

4、货币需求与通胀关联分析

5、货币需求的弹性分析

6、我国居民消费函数实证分析

7、浙江省居民消费函数变化

8、日元实际汇率长期利率的实证分析

9、欧元实际汇率长期利率的实证分析

10、瑞朗实际汇率长期利率的实证分析

11、利率汇率与外商直接投资

12、利率与通胀的关系实证分析

13、利率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波动实证分析

14、利率、租金与房价

15、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实证分析

I. 哪些经济学家对计量经济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社会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的统一”理论的重大意义

王见定教授指出:社会统计学描述的是变量,数理统计学描述的是随机变量,而变量和随机变量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数学概念。王见定教授的这一论述在数学上就是一个巨大的发现。
我们知道“变量”的概念是17世纪由著名数学家笛卡尔首先提出,而“随机变量”的概念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由苏联学者首先提出,两个概念的提出相差3个世纪。截至到王见定教授,世界上还没有第二个人提出变量和随机变量两者的联系、区别以及相互的转化。我们知道变量的提出造就了一系列的函数论、方程论、微积分等重大数学学科的产生和发展;而随机变量的提出则奠定了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学科的理论基础和促进了它们的蓬勃发展。可见变量、随机变量概念的提出其价值何等重大,从而把王见定教授在世界上首次提出变量、随机变量的联系、区别以及相互的转化的意义称为巨大、也就不视为过。
下面我们回到:“社会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的统一”理论上来。王见定教授指出社会统计学描述的是变量,数理统计学描述的是随机变量,这样王见定教授准确地界定了社会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各自研究的范围,以及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关系,这是对统计学的最大贡献。它结束了近400年来几十种甚至上百种以上五花八门种类的统计学混战局面,使它们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由于变量不断地出现且永远地继续下去,所以社会统计学不仅不会消亡,而且会不断发展状大。当然数理统计学也会由于随机变量的不断出现同样发展状大。但是,对随机变量的研究一般来说比对变量的研究复杂的多,而且直到今天数理统计的研究尚处在较低的水平,且使用起来比较复杂;再从长远的研究来看,对随机变量的研究最终会逐步转化为对变量的研究,这与我们通常研究复杂问题转化为若干简单问题的研究道理是一样的。既然社会统计学描述的是变量,而变量描述的范围是极其宽广的,绝非某些数理统计学者所云:社会统计学只作简单的加、减、乘、除。从理论上讲,社会统计学应该复盖除数理统计学之外的绝大多数数学学科的运作。所以王见定教授提出的:“社会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统一”理论,从根本上纠正了统计学界长期存在的低估社会统计学的错误学说,并从理论上和应用上论证了社会统计学的广阔前景

J. 现需要了解我国绿色经济发展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请根据所学的计量经济学知识设

在我国,经过30 年的发展,计量经济学模型已经成为经济理论研究和实际经济分析一种主流的实证方法。与此同时,人们对于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产生了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评价,究其原因部分来自于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本身,更多地来自于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应用研究( 李子奈和齐良书,2010a) 。一部分研究者由于不了解计量模型方法具体的应用背景和适用条件,陷入一种滥用和错用的误区,一项实证研究从计量经济模型的设定开始,一直到模型的估计、检验、评价和解释,随意性和错误随处可见。针对这一现象,洪永淼(2007) 、李子奈( 2007,2008) 以及李子奈和齐良书( 2010a,2010b) 联系我国实际,从计量经济学在现代经济学中的地位、作用和局限性以及其哲学基础、经济学基础、模型设定问题等角度对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论进行了奠基性的研究。
计量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其区别于其他相关学科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如何保证? 这些问题引发了国际计量经济学界三次集中的大讨论,一场经验研究的“可信性革命”( Angrist and Pischke,2010) 蔚然成风。第一次大讨论始于着名的“凯恩斯—丁伯根之争”( Keynes,1939,1940; Tinbergen,1940) ,凯恩斯认为丁伯根所用的多元回归分析是一种“巫术”,计量经济学作为“统计炼金术”的分支还远未成熟到足以成为科学的分支。凯恩斯反对使用概率论,而丁伯根使用的“回归”却未能利用概率论的原理很好地解释估计结果,当时的经济学经验研究陷入困难丛生的境地。最后这场争论以Haavelmo( 1944) 《计量经济学中的概率论方法》一文的发表而告结束,该文为经济学中的概率论思想正名,在概率论的基础上建立起统一的计量经济学基本框架。自此,计量经济学不仅改变了人们关于客观经济世界知识的形成方式,而且逐渐成为经济学主流的经验研究方法。
1980 年代初,众多学者的反思掀起了有关经验研究可信性问题的第二次大讨论。Sims( 1980)对当时的大型宏观计量经济模型所施加的外部约束条件的可靠性提出质疑,认为这些不现实的约束条件将导致不可靠的政策分析结论,进而建议使用更少约束条件的VAR 建模策略。该模型已被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所广泛采用,主要用于分析经济如何受到经济政策临时性变化和其他因素的影响,Sims 也因此获得2011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Hendry( 1980) 就计量经济学的应用沦为炼金术问题展开尖锐的批判,提出让经验研究走向科学的一条金科玉律就是“检验、检验、再检验”。Leamer( 1983) 一文则指出回归分析中模型假定以及控制变量选择的随意性导致的结果脆弱性,由此提倡应该进行回归模型的敏感性分析。Black( 1982) 以及Pratt &Schlaifer( 1984) 对应用研究者将回归模型中的相关关系错误推广至因果关系提出批判,同时对两者的区别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阅读全文

与计量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