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經濟發展局的職能

經濟發展局的職能

發布時間:2020-12-25 10:26:07

A. 經發局職能是什麼

經發局是經濟發展局的簡稱。

職能:

1、協同有關部門起草高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2、負責區內非工商項目立項工作。

3、負責年度科技計劃編制及實施,組織協調高新技術企業、產品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復審。

4、指導企業科技發展、組織協調企業科技成果鑒定、技術職稱評定,負責高新技術產業年報工作。

5、編寫經濟運行分析報告,做好高新區GDP核算工作,負責高新區綜合統計數據的匯總、整理、發布。

6、指導、協調企業發展進出口業務,協調企業進出口自營權的申報、復核。

7、負責區內大型經濟普查。

8、承辦對口單位市中小企業局對民營科技企業及非公有制企業指導、管理、服務及調查數據收集、上報。

9、負責區內企業管理、服務工作。做好對企業經濟政策法規宣傳;對工業扶持政策的咨詢;為企業提供信息交流平台。

10、負責更新完善企業名錄庫;對企業名錄庫實行動態管理,根據企業變動情況,進行增加或注銷;與市統計局方法制度辦、工業科和主管領導協調,爭取更多的限額以上工業企業進入名錄庫。

11、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創優企業經營環境,保障企業合法權益,減少 「四亂」的發生;

12、負責企業黨委的工作;

13、協調科技部、省、市科技廳及市對口部門發改委、商務局、科技局、統計局、工信局等單位的關系。

14、承辦區工委、管委交辦的其它事項

(1)經濟發展局的職能擴展閱讀:

經濟發展局(Economic Development Administration),經濟發展局主要是通過向某些項目,如基礎設施建設、計劃和協調、經濟調整提供一些公共政策方面的支持和援助,例如包括基金方面的支持,以減少這些地區的失業.中國的經濟發展局主要是協調各地方的經濟發展,促進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負責區內項目審批、企業服務、科技服務和招商服務工作。負責區內投資項目的審批和備案;負責區內企業項目投產前、建設中和投產後的服務工作;負責區內產業政策的宣傳、指導和企業投資咨詢服務;負責區內企業情況的統計匯總、分析工作;協調配合市有關職能部門做好相關業務的管理工作。

B. 發改委的職能范圍是

發改委的主要職責是:

1、擬訂並組織實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發版展規劃;

2、研究分析國內外經權濟形勢和發展情況,進行宏觀經濟的預測、預警;

3、匯總和分析財政、金融等方面的情況,參與制定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擬訂並組織實施產業政策和價格政策;

4、研究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的重大問題,組織擬訂綜合性經濟體制改革方案等。

(2)經濟發展局的職能擴展閱讀: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成立於1952年的「國家計劃委員會」。原「國家計委」曾長期承擔著中國政府對綜合經濟管理的職能。但是,隨著中國由「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轉變,「國家計委」的功能不斷發生轉變。

1998年3月,在朱鎔基總理任內,將原「國家計劃委員會」更名為「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並把該部門的主要的職責放在管理有關國民經濟全局的事務上,著力制定發展戰略,進行宏觀經濟管理;並減少對微觀經濟活動的干預,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減少了繁多的行政審批手續。

C. 經濟信息化和科技局有些什麼職能

經濟信息化職能:

(一)擬訂工業經濟和信息化發展規劃、政策並組織實施,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協調解決新型工業化進程中的重大問題;參與制定全省經濟發展戰略目標及中長期規劃;起草相關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
(二)編制並組織實施近期經濟運行調控目標,監測、分析全省經濟運行態勢,調節日常經濟運行;進行預測預警和信息引導,協調解決經濟運行中的重大問題;組織協調煤電油氣運等重要生產要素、原材料的產運需銜接和緊急調度;制定下達年度發用電量計劃並監督執行;負責工業應急管理和產業安全相關工作。
(三)組織實施國家工業經濟和信息化產業政策;研究提出優化產業布局、結構的政策建議,推進工業經濟結構調整和升級,實施重點行業、重點產品的調整方案;規劃重大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和信息化建設項目,推進新興產業發展,組織實施淘汰落後生產能力工作。
(四)負責企業技術改造投資管理,編制並組織實施技術改造投資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按省有關規定申報、核准、備案企業技術改造項目,擬訂並組織實施促進企業技術改造的有關政策;依法對企業技術改造投資項目國內設備招標進行監督檢查;推進投資主體多元化。
(五)研究提出企業技術進步的政策措施,指導技術創新、技術引進和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推廣應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指導製造業發展;按規定擬訂行業技術規范和標准並組織實施,指導行業質量管理工作;組織實施有關技術創新重大專項。
(六)研究制定多種所有制企業改革發展的政策措施,推進企業管理現代化和多種所有制大企業大集團發展;研究提出扶持和加快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組織推動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和誠信體系建設;組織指導企業經營管理人員的教育培訓工作。
(七)擬訂物流業發展規劃和政策並組織實施;組織協調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綜合運輸;指導協調鐵路道口監護管理和綜合治理;負責推進工業領域生產性服務業發展;負責成品油流通和全省煤炭經營監督管理。
(八)負責工業行業管理,制定行業規劃並組織實施,協調解決行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聯系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社會中介組織並指導其改革和調整;指導工業行業安全生產工作;負責省級葯品儲備管理和中葯材生產項目扶持管理;負責繭絲綢行業管理和協調;指導和管理散裝水泥推廣工作;負責全省油區管理和石油天然氣管道設施保護等行政管理工作;承擔省履行《禁止化學武器公約》工作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
(九)負責審核上報國家級工業和信息化特色產業基地,認定省級工業和信息化特色產業基地;推進產業集群發展,組織培育區域品牌。
(十)統籌推進全省信息化工作,組織制定相關政策並協調信息化建設中的重大問題;指導、協調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指導協調全省電子政務建設;推動公共信息資源共享;促進信息技術的推廣應用;承擔省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
(十一)推動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軟體業和信息服務業發展,協調推進軟體產品研發與產業化;負責軟體企業的認定和軟體產品的登記備案。
(十二)研究擬訂全省信息網路發展的政策措施;推進面向社會服務信息網路的資源共享和互聯互通;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和完善信息資源標准體系。
(十三)組織協調全省信息安全體系建設,統籌規劃信息系統資料庫災難備份建設;會同有關部門建立信息安全應急支援服務體系;監督檢查電子認證服務機構;承擔省國防動員委員會信息動員辦公室的日常工作。
(十四)承擔工業和信息化領域對外經濟技術合作與交流工作,指導工業和信息化企業開拓市場。 (十五)負責全省節能減排綜合協調工作,組織全省建設節約型社會、發展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工作,研究制定並組織實施全社會能源、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規劃和政策措施;負責組織利用各種再生資源,推行清潔生產,發展節能與環保產業;負責全省節能監督管理工作。
(十六)負責全省國防科技工業管理、煤炭工業管理、無線電管理和中小企業的指導、協調、服務工作。
(十七)承辦省委、省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無聊的分割線================

科技局的職能:

貫徹落實國家、省、市有關科技工作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牽頭擬訂並組織實施本區科技發展和科技促進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政策、措施。
二、牽頭擬訂並組織實施本區科技發展呂長期規劃、年度計劃;研究提出科技發展布局和優先發展的科技產業;推動科技創新體系和科技服務體系的建設。
三、負責監督管理區應用技術研究與開發資金,完善科技風險投資體系和多元化科技投入體系,多渠道增加科技收入。
四、牽頭制定本區技術開發和科技成果商品化、產業化的實施方案;監督執行各類科技計劃項目。負責對全區科技型企業的宏觀管理和協調服務,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推動科技進步的相關政策,健全科技服務體系,推動企業和農村的科技進步。
五、負責監督管理科技成果、科技獎勵、知識產權、科技保密;負責監督管理科技普及和科技宣傳工作。
六、指導協調好區級各部門和各鄉鎮的科技工作會同有關部門做好科技培訓工作。
七、負責擬訂本區知識產權保護與發展規劃、政策措施和年度計劃並組織實施。
八、負責本區知識產權保護組織協調工作,推動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體系建設;負責轄區內的知識產權保護的宣傳培訓工作。
九、負責對市知識產權局管理的有關專利工作專項資金的初審和對本區專利工作專項資金的審查、管理和監督工作。
十、負責本區專利試點企業的認定、管理、培訓等工作。
十一、負責本區專利信息網路平台建設。
十二、承辦區委、區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D. 發改委的主要職能是什麼

主要職責:

(一)擬訂並組織實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統籌協調經濟社會發展,研究分析國內外經濟形勢,提出國民經濟發展、價格總水平調控和優化重大經濟結構的目標、政策,提出綜合運用各種經濟手段和政策的建議。

(二)負責監測宏觀經濟和社會發展態勢,承擔預測預警和信息引導的責任,研究宏觀經濟運行、總量平衡、國家經濟安全和總體產業安全等重要問題並提出宏觀調控政策建議,負責協調解決經濟運行中的重大問題,調節經濟運行,負責組織重要物資的緊急調度和交通運輸協調。

(三)負責匯總分析財政、金融等方面的情況,參與制定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和土地政策,擬訂並組織實施價格政策。綜合分析財政、金融、土地政策的執行效果,監督檢查價格政策的執行。

(4)經濟發展局的職能擴展閱讀:

發改委外事活動:

2013年7月11日,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改委)在官方網站上公布了一份報告披露了一條信息,即2013年初以來,中國發生大范圍持續霧霾天氣。據統計,受影響霧霾區域包括華北平原、黃淮、江淮、江漢、江南、華南北部等地區,受影響面積約占國土面積的1/4,受影響人口約6億人。

這是一份題為《節能減排形勢嚴峻產業發展潛力巨大》的報告,報告指出,本輪霧霾天氣呈現出三大特點:其一是影響范圍廣;其二是持續時間長,一月份北京市只有5天達到二級標准;三是污染物濃度高。在開展監測的74個城市中,部分點位的小時最大值達到每立方米900微克。

E. 發改委的全稱和職能是什麼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簡稱國家發改委其前身成立於1952年國家計劃委員會。

主要職責:

1、擬定並組織實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長期規劃、年度計劃、產業政策和價格政策;

2、研究分析國內外經濟形勢和發展情況監測和調節國民經濟運行;

3、提出宏觀調控政策建議負責日常經濟運行調節組織解決經濟運行有關重大問題;

4、搞好經濟總量平衡優化重大經濟結構安排國家重大建設項目;

5、指導和推進經濟體制改革;

6、發展和改革委還受國務院委託向全國人大作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報告。


(5)經濟發展局的職能擴展閱讀:

根據職責,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內設28個職能機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辦公廳、負責文電、會務、機要、檔案等機關日常運轉工作;

承擔信息、安全保密、信訪、政務公開工作;承擔機關財務、資產管理、內部審計等工作。

擬訂並組織實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統籌協調經濟社會發展,研究分析國內外經濟形勢。

提出國民經濟發展、價格總水平調控和優化重大經濟結構的目標、政策,提出綜合運用各種經濟手段和政策的建議,受國務院委託向全國人大提交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報告。

F. 發改局 規劃局的職能有什麼區別呢

一、職能的區別:

1、在國家總體建設的職能的不同:

(1)發改局:貫徹執行國家、省和市的專經濟社會發展方針、政策屬。

(2)規劃局:貫徹執行國家、省和有關城市、村鎮規劃的法律、法規、政策;研究擬定城市、村鎮規劃工作的規范性文件,並組織實施。


2、在城市建設的職能的不同:

(1)發改局:負責監測全市宏觀經濟和社會發展態勢,並提出落實宏觀調控的政策建議;負責匯總分析全市財政、金融等方面的情況,參與研究財政、貨幣、土地、價格等相關政策。

(2)規劃局:負責市域城鎮體系規劃;負責市區城市總體規劃、近期建設規劃、專業規劃和詳細規劃的組織編制、報批和實施管理工作。

3、與其他部門共同合作的內容不同:

(1)發改局:同有關部門搞好重要專項經濟體制改革之間的銜接;負責局機關及系統單位的安全生產和穩定工作的協調。

(2)規劃局:會同有關部門研究編制城市建設項目年度計劃;協助財政部門做好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等有關規費的收繳工作。

G. 經濟貿易局的主要職能是什麼

一、職能調整
(一)劃出的職能
1、將制定產業規劃和產業政策的職能交給市發展和改革局。
2、將反傾銷、反補貼和產業損害調查以及重要工業品、原材料進出口計劃組織實施等與外經貿有關的職能交給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 3、將組織實施電子工業即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的職能交給市信息產業管理辦公室。
(二)劃入的職能1、廣東省茂名鹽業總公司(廣東省茂名鹽務局)承擔的鹽業行政管理職能。2、市衛生局承擔的作業場所職業衛生監督檢查職能。二、主要職責
根據以上職能調整,市經濟貿易局的主要職責是:
(一)貫徹執行國家有關國民經濟運行的方針、政策,組織實施工業商貿方面的綜合性經濟法規和政策,並監督檢查;監測、分析工業商貿運行態勢,調節工業商貿日常運行;編制並組織實施近期經濟運行調控目標,協調解決經濟運行中的重大問題並提出意見和建議;分析和發布相關的經濟信息。
(二)貫徹實施產業政策,開展工業商貿產業競爭力研究,制訂並組織實施工業商貿產業結構調整實施方案,執行有關固定資產投資政策;編制市財政挖潛改造、中小企業技術進步和裝備製造業等專項資金技術改造年度投資計劃並組織實施;審查、上報和辦理需經國家、省和市審批、核准、備案的工商領域企業技術改造投資項目;指導工商領域企業技術改造項目招商引資工作;定期分析工商領域企業技術改造投資情況,提出促進企業技術改造投資措施意見;指導工商企業開展國際化經營。
(三)擬訂並組織實施工業行業發展政策和發展規劃,組織推動工業行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並監督檢查執行情況;對電力、醫葯、輕工、紡織、石化、煤炭、冶金、有色金屬(含黃金生產)、建材、電子、機械、汽車等工業行業實施行業管理;組織擬訂地方性的行業發展計劃、行業規定和經濟技術政策,並組織實施。
(四)擬訂和執行國內貿易發展戰略和發展規劃,組織推動流通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推行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對民用爆破器材生產經營以及商品流通(含餐飲服務、生活美容服務、特種商品、酒類專賣、拍賣業、生豬屠宰業)等商貿行業實施行業管理;負責繭絲綢協調工作。
(五)擬訂規范市場運行、流通秩序和打破市場壟斷、地區封鎖的政策,研究建立健全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培育發展城鄉市場;監測分析市場運行和商品供求狀況,組織實施重要消費品和重要生產資料市場調控及流通管理。
(六)貫徹落實國家有關鹽業的方針、政策,組織實施地方性鹽業法規和政策,組織實施全市鹽業行政執法工作。
(七)負責指導、協調、促進全市中小企業(包括鄉鎮企業和民營企業)的改革與發展。
(八)宏觀指導各種經濟成分的企業,規范企業行為規則;指導企業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九)指導企業技術進步、技術創新、技術引進和消化吸收、重大裝備國產化和重大技術裝備研製和設備招標工作;指導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組織協調工業環境保護和環保產業發展工作。 (十)負責綜合安全生產、職業和礦山安全監察、鄉鎮企業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工作,處理安全事故。 (十一)宏觀指導工業商貿企業生產質量管理工作;負責市實施名牌帶動戰略的有關工作。 (十二)指導和協調工業商貿企業對外招商引資和經濟技術合作與交流工作。
(十三)聯系工商領域社會中介組織,並指導其改革與調整。
(十四)承辦市人民政府、省經濟貿易委員會交辦的其他事項。
三、內設機構 根據上述主要職責,市經濟貿易局設14個職能科(室):(一)辦公室
協助局領導處理日常政務工作,建立健全機關內部管理制度;負責文電運轉、秘書事務、政務信息、重要會議的會務工作;負責保密、檔案、安全保衛工作;負責機關財務、資產管理等行政事務和後勤服務工作。
(二)綜合科綜合分析工業商貿運行和產業發展的重大問題,提出政策性意見和建議;對工業商貿運行中的中長期趨勢作出預測;綜合研究和提出工業商貿經濟發展戰略、規劃、計劃和目標;負責局調控手段的綜合協調;負責起草重要文件、報告;協調對外宣傳,分析和發布重要經貿信息。
提出相關行業法規的擬訂計劃並負責實施;對相關行業法規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承擔行政復議與行政應訴工作;負責本系統的普法工作;負責本部門執法責任制的日常工作;協調各科室擬訂有關規范性文件和規章制度;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的有關工作。(三)經濟運行科 監測、分析工業商貿運行態勢、企業經濟效益動態、市場運行和商品供求狀況;研究提出工業商貿近期主要經濟預測性指標,編制並組織實施近期工業商貿經濟運行調控目標;負責組織工業、商貿、電力信息統計工作;負責日常經濟運行調節,組織解決經濟運行中的重大問題和生產中涉及的政策性問題;對經濟運行中涉及財政、金融等問題和企業資金情況進行分析研究,提出意見和建議;負責市場預測,研究提出調控建議;協調軍工轉民用工作。(四)電力科 組織實施電力工業產業政策;擬訂電力工業的行業發展計劃和經濟技術政策,實施行業管理、行政執法與監督;研究提出電力工業改革方針、政策、體制改革方案;編制和實施近期電力生產和供應的調控、配置方案,監管電網調度,協調處理電網運行、電力經濟運行中的重大問題;擬訂電力市場運行規則,規范電力市場秩序;提出電、熱價格政策意見,參與電價整頓、調整、改革等工作;組織制訂農村電氣化發展規劃;指導推動節約用電工作;聯系相關行業協會工作。(五)資源綜合利用科 擬訂資源節約、綜合利用和發展新能源的規范性文件和經濟技術政策,並組織實施指導、監督和管理;編制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規劃;編制和實施全市煤、油的調控、配置方案;依法審核煤、油經營單位的經營資格;組織協調工業環境保護和環保產業發展工作;依法組織協調清潔生產促進工作;組織協調以節能降耗為主要內容的新產品、新技術、新設備的推廣應用;聯系相關行業協會工作。
(六)產業技術科
貫徹實施產業政策和有關固定資產投資政策以及市產業結構調整實施方案;研究擬訂促進工商領域企業技術改造的投資政策,編制企業技術改造和產業升級投資計劃;組織審查、上報和辦理需經國家、省審批、核准、備案的企業技術改造投資項目;組織實施、管理國家、省和市重點技術改造投資計劃項目;指導國家、省和市重點技術改造投資項目設備招標工作;匯總、分析全市工商領域企業技術改造投資情況,並提出相關建議;擬訂工業技術進步、技術創新及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的政策、法規和措施;指導工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編制並組織實施重點技術創新、引進技術消化吸收、重大技術裝備研製、產業共性關鍵技術開發、創新能力建設等項目計劃;負責技術進步獎勵和指導新產品、新技術開發、工業性試驗等工作;指導企業技術中心建設;指導、推動產學研聯合;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協調相關技術的國際合作與交流;擬訂並實施區域創新能力建設相關政策和措施;指導區域技術創新服務體系建設。
(七)工業行業科(掛市履行《禁止化學武器公約》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牌子和行業協會辦公室牌子)
組織實施輕紡、食品、醫葯、機械、汽車、石油、化學、煤炭、冶金、有色金屬、稀土、建築材料工業產業政策,擬訂行業發展計劃,指導行業結構調整,實施行業管理;指導行業體制改革、技術進步、技術改造、質量管理等工作;實施國家有關車輛生產准入的有關工作;履行有關化工的各項國際公約,實施與易制毒化學品生產有關的監督管理;聯系相關行業協會工作;聯系工商領域社會中介組織,並指導其改革和調整;宏觀指導工業商貿企業的生產質量管理工作,組織協調工業商貿企業推廣現代化管理方法;負責市實施名牌帶動戰略的有關工作;參與技術性貿易壁壘研究與應對工作;指導行業開展產業安全的有關工作。
(八)安全綜合監督科(掛市民用爆破器材行業辦公室牌子) 擬訂安全生產綜合性規范性文件,起草重要文件、報告;負責傷亡事故的統計和安全生產信息工作,分析和預測安全生產形勢;負責對工礦商貿企業安全生產條件和有關設備(由其他有關部門承擔的鍋爐、壓力容器、電梯、防爆電器等特種設備除外)進行檢測檢驗、安全評價、安全咨詢等業務的社會中介組織的資格認可工作,並監督檢查、組織指導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工作;組織、指導安全生產監察人員、注冊安全主任(師)的培訓、考核工作;依法組織、指導並監督特種作業人員的考核發證工作;對民用爆破器材生產經營實施行業管理,負責生產許可證的發放工作;指導、協調和監督公路、水運、鐵路、民航、建築、水利、郵政、電信、林業、旅遊等行業的安全生產工作;組織、指導以上行業及企業經營管理者、安全生產管理者的培訓、考核工作;組織、協調相關的安全事故的處理工作;依法行使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權,指導、協調和監督質量技術監督等有關部門承擔的專項安全監察、監督工作;承辦安全生產方面的行政復議工作;承擔市安全生產專家組、市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日常工作。 (九)工商業安全管理科 監督檢查礦山、石油、化工、電力、貿易、機械、冶金、有色金屬、輕工、紡織、醫葯、建材、煙草、地質等行業的工商企業(包括鄉鎮企業)貫徹執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情況及其「三同時」情況和安全生產條件、設備設施安全情況;組織、指導以上工商企業經營管理者、安全生產管理者、礦山安全監察人員的培訓、考核工作;對勞動防護用品和漏電保護器等安全產品實行綜合管理;組織調查和處理相關的安全事故;組織、指導和協調礦山、化學事故應急救援等工作;組織礦山企業建設工程安全設施設計審查和竣工驗收,監察礦山企業安全生產條件、職業危害、設備設施和貫徹執行有關法律法規情況;依法查處不具備安全基本條件的小煤礦。(十)流通服務科(掛市酒類專賣管理局牌子)
擬訂流通服務業的發展戰略、行業規劃和優化流通產業結構、深化流通體制改革政策,擬訂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的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指導流通企業改革;負責餐飲業、住宿業等服務業的行業管理;按規定對拍賣、典當、租賃、舊貨流通進行監督管理;指導老舊汽車更新、報廢汽車管理、散裝水泥推廣、再生資源回收與利用管理工作;負責生豬屠宰管理和行政執法工作;按規定對酒類進行監督管理;聯系相關行業協會工作。
(十一)市場建設科(掛經濟協作辦公室、繭絲綢協調辦公室牌子)
擬訂健全、規范市場體系的法規、規章和政策,按有關規定審核上報外資開辦商品零售、批發企業;制訂市場體系建設規劃,指導和推進城市商業、農村市場體系建設;指導大宗產品批發市場規劃工作;負責重要消費品(肉類、食糖等)儲備的管理和市場調控;指導、管理和規范展覽行業;指導工商企業開展國際化經營、對外招商引資和經濟技術合作與交流工作;負責繭絲綢協調工作;聯系相關行業協會工作。
(十二)鹽業管理辦公室
貫徹執行國家有關鹽業的法規和政策,擬訂並組織實施地方性鹽業規定和政策;制訂並組織實施鹽業發展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組織落實國家儲備鹽制度;研究提出改革和完善鹽業管理的建議和措施;依照有關規定,對全市食鹽生產、銷售、調撥等專營工作實行管理,維護食鹽生產、運銷秩序,確保合格碘鹽供應;組織實施全市鹽業行政執法工作,會同有關部門依法打擊非法生產、銷售、走私鹽等活動和組織查處重大鹽業違法案件,參與相關的行政復議工作;負責審核和發放有關食鹽許可證和運輸准運證工作。
(十三)人事科
負責局機關和指導直屬單位的人事人才、工資福利、職稱改革、計劃生育、幹部檔案等工作;負責局管協會有關負責人的有關管理工作;組織指導直屬單位的內部審計和財務管理;協助有關部門開展專業技術職務資格評審組織工作;組織協調全市工商企業職工培訓工作,提出工商企業管理人員和經貿系統公務員專業知識培訓規劃並組織實施;指導行業、企業培訓機構及其管理機構的工作;負責局機關和直屬單位的黨務、工會、共青團、婦女等工作。
(十四)離退休人員管理科
負責局機關離退休人員日常管理工作,指導直屬單位離退休人員管理工作。
市監察局派駐市經濟貿易局監察室與市紀委派駐市經濟貿易局紀檢組合署,負責局機關、直屬單位及授權管理單位的紀檢、監察工作,指導工業商貿系統的紀檢、監察工作。

H. 廈門市經濟發展局的主要職責

1、監測、分析全市工業經濟運行態勢,調節工業經濟日常運行;編制並組織實施近期工業經濟運行調控目標、政策和措施,組織解決工業經濟運行中的重大問題並向市政府提出意見和建議。 2、貫徹執行國家產業政策,監督、檢查執行情況;組織制定全市工業結構調整目標和政策措施,提出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產品的調整方案,組織實施工業發展戰略;指導協調工業行業協會以及區工業行業管理部門的業務工作;聯系工業領域社會中介組織並指導其改革與調整;落實我市工業企業加入WTO後的應對措施,提高我市工業經濟的競爭力;配合國家反傾銷調查,負責組織本地產業損害的調查和認定。
3、組織擬定地方工業的綜合性經濟法規和政策並組織實施與監督檢查;收集、整理、分析和發布經濟信息。
4、制定並組織實施行業的發展規劃、行業法規和經濟技術政策,擬定行業規章並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辦理履行《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的有關事務;負責全市醫葯儲備管理;負責辦理國家產業政策限制的生產性項目立項及市場准入;對工業實施全行業管理;參與研究監管企業國有和集體資產的政策、法規和措施。
5、研究和規劃工業行業投資布局,定期公布項目投資引導目錄,指導企業投資方向;進行項目的登記備案和監督,對限制類項目進行審批;提出工業企業利用國外貸款的投向;會同有關部門擬定利用外資政策,指導企業開展國際化經營。
6、貫徹執行國家制定的內外貿政策和進出口政策,制訂並實施促進全市工業企業擴大出口的有關政策措施;指導工業企業開展對外經濟技術合作與交流;負責轉報企業境外投資項目申請;協調解決工業企業進出口過程中的重大問題;負責本市重要工業品進出口工作的管理,組織指導地產工業品出口,推動生產企業自營進出口工作及市場開拓。
7、貫徹執行國家機電產品進出口方針、政策,研究制定扶持我市機電產品出口的政策措施;負責機電產品進出口工作管理;組織機電產品出口生產體系建設;負責機電產品招標工作的實施和管理。
8、宏觀管理國有、集體、三資、鄉鎮、民營、混合型等各種經濟成份的工業企業,指導其結構調整、產業升級、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指導企業加強管理,組織推進企業管理信息化建設;組織實施大集團戰略和建立中小企業服務體系;組織管理企業法律顧問工作;擬定國有企業改革的有關法規、政策和體制改革方案,研究提出企業股份制改造有關意見,指導企業股份制改革,推薦、考核並指導工業企業上市、發行債券和利用國際銀行貸款等直接融資工作;牽頭組織、培育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指導企業管理人員的培訓,負責工業企業智力引進工作。
9、制定對內招商引資計劃,組織協調全市對內招商引資工作;擬定工貿結合的政策,指導和組織工業企業開拓國內外市場;指導全市廣告業發展工作;負責市場分析調研,提出維護市場經濟秩序的法規、政策,協調全市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工作。
10、指導工商領域國有資產投資方向,推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指導企業技術創新及重大裝備國產化、技術引進和國內外技術交流與合作;負責管理技術進步專項資金;負責企業技術進步的獎勵,新產品、新技術鑒定、驗收管理和技改項目竣工驗收管理;組織實施產學研工程和名牌戰略。
11、研究、制訂全市經濟技術聯合和協作的有關政策措施並組織實施,組織省、市間的橫向經濟技術聯合活動,指導、協調我市有關經濟部門和各區及企業的國內經濟技術協作工作;負責國家部、委、辦、局及外省市在我市設立的辦事機構和內聯企業的聯絡、服務工作;承擔廈門市人民政府對口支援辦公室的日常工作;協調閩西南五市、閩粵贛三省十三市區域合作辦公室工作。
12、貫徹並組織實施電力體制改革,參與電價政策制定工作;負責能源資源的調控和配置,指導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工作,組織協調工業環境保護和環保產業發展;負責汽車更新的監督管理工作。
13、指導全市安全生產,協調處理重大安全事故;負責管理廈門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
14、依法對典當業等特種行業實施專營管理。
15、負責廈門市工業企業投訴服務中心工作,協調解決本市工業企業在從事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自身難以解決的困難和問題,或合法權益受到侵害,需要幫助解決的事項。
16、 承辦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I. 經信委與發改委之間的區別和職能

主要區別

經信委主要負責的是經濟和經濟信息的相關研究和公布,為經濟的發展提供准確的信息和發展建議,主要側重於信息方面的規劃和發展發改委是綜合研究擬訂經濟和社會發展政策,進行總量平衡,指導總體經濟體制改革的宏觀調控部門。

發改委負責監測宏觀經濟和社會發展態勢,承擔預測預警和信息引導的責任,研究宏觀經濟運行、總量平衡、國家經濟安全和總體產業安全等重要問題並提出宏觀調控政策建議,負責協調解決經濟運行中的重大問題,調節經濟運行,負責組織重要物資的緊急調度和交通運輸協調。致力於宏觀調控、整體規劃。

主要職能

經信委 側重於信息研究維護

  1. 研究擬定信息化建設和信息化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規劃、計劃和政策、措施,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帶動生產性服務業、現代製造業等高端產業的發展;負責工業、信息服務業和無線電的行業管理;指導協調電子政務發展,維護信息安全等,對外掛中小企業局和鄉鎮企業局。

  2. 提出新型工業化發展戰略和政策,協調解決新型工業化進程中的重大問題,擬訂並組織實施工業、通信業、信息化的發展規劃,推進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和優化升級,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推進軍民結合、寓軍於民的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建設。

  3. 制定並組織實施工業、通信業的行業規劃、計劃和產業政策,提出優化產業布局、結構的政策建議,起草相關法律法規草案,制定規章,擬訂行業技術規范和標准並組織實施,指導行業質量管理工作。

  4. 監測分析工業、通信業運行態勢,統計並發布相關信息,進行預測預警和信息引導,協調解決行業運行發展中的有關問題並提出政策建議,負責工業、通信業應急管理、產業安全和國防動員有關工作。

  5. 負責提出工業、通信業和信息化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和方向(含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中央財政性建設資金安排的意見,按國務院規定許可權審批、核准國家規劃內和年度計劃規模內固定資產投資項目。

  6. 擬訂高技術產業中涉及生物醫葯、新材料、航空航天、信息產業等的規劃、政策和標准並組織實施,指導行業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以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組織實施有關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推進相關科研成果產業化,推動軟體業、信息服務業和新興產業發展。

  7. 承擔振興裝備製造業組織協調的責任,組織擬訂重大技術裝備發展和自主創新規劃、政策,依託國家重點工程建設協調有關重大專項的實施,推進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指導引進重大技術裝備的消化創新。

  8. 擬訂並組織實施工業、通信業的能源節約和資源綜合利用、清潔生產促進政策,參與擬訂能源節約和資源綜合利用、清潔生產促進規劃,組織協調相關重大示範工程和新產品、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的推廣應用。

發改委 致力於宏觀調控、整體規劃

  1. 擬訂並組織實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統籌協調經濟社會發展,研究分析國內外經濟形勢,提出國民經濟發展、價格總水平調控和優化重大經濟結構的目標、政策,提出綜合運用各種經濟手段和政策的建議,受國務院委託向全國人大提交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報告。

  2. 起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的有關法律法規草案,制定部門規章。按規定指導和協調全國招投標工作。

  3. 組織編制國民經濟動員規劃、計劃,研究國民經濟動員與國民經濟、國防建設的關系,協調相關重大問題,組織實施國民經濟動員有關工作。

  4. 推進可持續發展戰略,負責節能減排的綜合協調工作,組織擬訂發展循環經濟、全社會能源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規劃及政策措施並協調實施,參與編制生態建設、環境保護規劃,協調生態建設、能源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的重大問題,綜合協調環保產業和清潔生產促進有關工作。

  5. 承擔重要商品總量平衡和宏觀調控的責任,編制重要農產品、工業品和原材料進出口總量計劃並監督執行,根據經濟運行情況對進出口總量計劃進行調整,擬訂國家戰略物資儲備規劃,負責組織國家戰略物資的收儲、動用、輪換和管理,會同有關部門管理國家糧食、棉花和食糖等儲備。

  6. 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組織擬訂綜合性產業政策,負責協調第一、二、三產業發展的重大問題並銜接平衡相關發展規劃和重大政策,做好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計劃的銜接平衡;協調農業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會同有關部門擬訂服務業發展戰略和重大政策,擬訂現代物流業發展戰略、規劃,組織擬訂高技術產業發展、產業技術進步的戰略、規劃和重大政策,協調解決重大技術裝備推廣應用等方面的重大問題。

  7. 承擔規劃重大建設項目和生產力布局的責任,擬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規模和投資結構的調控目標、政策及措施,銜接平衡需要安排中央政府投資和涉及重大建設項目的專項規劃。安排中央財政性建設資金,按國務院規定許可權審批、核准、審核重大建設項目、重大外資項目、境外資源開發類重大投資項目和大額用匯投資項目。指導和監督國外貸款建設資金的使用,引導民間投資的方向,研究提出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的戰略、規劃、總量平衡和結構優化的目標和政策。組織開展重大建設項目稽察。指導工程咨詢業發展。

(9)經濟發展局的職能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是國務院的職能機構。國家發改委的前身是國家計劃委員會,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是綜合研究擬訂經濟和社會發展政策,進行總量平衡,指導總體經濟體制改革的宏觀調控部門。

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簡稱經信委,為工業和信息化部在省一級政府的對應職能機構。

J. 經發局和發改局有什麼區別

經發局和發改局的區別:

一、兩部門負責范圍不同

經發局主要負責的是經濟和經濟信息的相關研究和公布,為經濟的發展提供准確的信息和發展建議。

發改委是綜合研究擬訂經濟和社會發展政策,進行總量平衡,指導總體經濟體制改革的宏觀調控部門。主要負責指導經濟的具體運行和各重大項目的建設

二、兩部門管理內容的側重點不同

經發局主要側重於信息方面的規劃和發展。

發改委注重的是經濟的實體發展和具體執行,承擔著發展的大任。

三、兩部門的職能不同

經發局職能:

1、負責擬定區域內經濟發展規劃、產業與行業結構調整規劃及投資鼓勵政策,並組織實施;

2、負責監測、分析區域內經濟運行態勢、各項經濟指標統計工作等;

3、負責企業技改項目的立項與審批;

4、負責年度投資項目計劃安排、審批、報批和管理;

5、負責指導各類科研機構和企業的經營及管理,並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行業資質認定、用工招聘、產品質檢、物流通關、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安全生產等方面提供服務;

發改委的主要職能:

1、擬訂並組織實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發展規劃。

2、研究分析國內外經濟形勢和發展情況,進行宏觀經濟的預測、預警。

3、匯總和分析財政、金融等方面的情況,參與制定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擬訂並組織實施產業政策和價格政策 。

4、制定相應的行政法規和規章等。

參考資料來源:

北海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經濟發展科(經濟發展局)

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閱讀全文

與經濟發展局的職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