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江西各個地級市的經濟發展水平以及排名,
江西各地級市排名
GDP:
南昌770億元
贛州398.01億元
九江 356.76億元
上饒301.1億元
宜春289.5億元
吉安242.86億元
撫州204億元
萍鄉 172.56億元
景德鎮 165億元
新餘134億元
鷹潭96.37億元
財政總收入
南昌102億元
贛州38.35億元
九江 35.08億元
上饒26.8億元
宜春25.33億元
吉安22.68億元
萍鄉18.88億元
新餘18.18億元
景德鎮13.27億元
撫州12.9億元
鷹潭10.66億元
消費品零售總額
南昌235億元
贛州134.91億元
上饒123.8億元
九江100.03億元
撫州92.9億元
吉安81.26億元
萍鄉54.6億元
景德鎮44.1億元
新餘39.5億元
鷹潭28.59億元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
南昌178億元
九江 73.14億元
新餘46.0億元
贛州45.32億元
宜春42.8億元
萍鄉42.37億元
景德鎮38.2億元
上饒38億元
吉安31.2億元
撫州26.8億元
社會固定資產投資
南昌350億元
贛州158億元
上饒152.8億元
九江 140.07億元
吉安100億元
萍鄉95.9億元
撫州91.5億元
景德鎮88億元
新餘68億元
鷹潭43.92億元
利用內資
南昌185.44億元
贛州176.11億元
九江 159.03億元
上饒157.5億元
宜春133.12億元
吉安111.5億元
撫州95.4億元
萍鄉85.46億元
新餘44.1億元
利用外資
南昌7.16億美元
贛州5.39億美元
九江 3.08億美元
吉安1.51億美元
上饒1.32億美元
宜春1.29億美元
萍鄉0.51億美元
新餘0.51億美元
撫州0.43億美元
B. 福建和江西比哪的經濟發展得好
毫無疑問,福建比江西好太多。
我是江西人,我深愛自己的家鄉,但我就要說實話。
C. 江西省經濟發展有哪些優勢條件
江西省位於我國南方地區,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京九線南北穿行全境,北有承東啟西的長江水運,有色金屬礦儲量豐富,旅遊資源豐富.
故選:B.
D. 上饒市經濟發達嗎,在江西省排名第幾
還可以,排名在前五
E. 湖南,江西,廣西,四川,湖北,安徽,貴州七省哪個省經濟好點發展快點
湖北經濟水平領先於湖南,江西,安微,貴州,廣西,陝西,雲南。謝謝,如有疑問可以網路中國各省經濟水平排名了。
F. 江西省經濟發展狀況及主要工業支柱產業情況
近年來,堅持以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推進企業自主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使我市工業技術裝備水平有了明顯提高,產業產品結構得到有效調整優化,企業核心競爭力顯著增強。
(一)石油化工。石化工業是我市七大支柱產業之首,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十五」以來以原油煉化、乙烯加工上規模和化工延伸為主線的大規模改造,使石化工業基本形成了煉油、三大有機合成材料、化肥、農葯、精細化工、塑料加工等25個行業,27大類400餘種產品,年產量達1463萬噸以上,規模效益比較明顯的產業基礎。其中原油配套加工能力達到1050萬噸/年,乙烯加工能力達到了70萬噸/年,形成了440萬噸/年催化裂化、120萬噸/年延遲焦化、120萬噸/年催化柴油加氫、60萬噸/年焦化汽柴油加氫、60萬噸/年連續重整、40萬噸/年芳烴抽提、40萬噸/年潤滑油基礎油等二次加工能力,以及112萬噸/年合成樹脂、26.5萬噸/年合成橡膠、58萬噸/年尿素、15萬噸/年濃硝酸、4萬噸/年1—丁烯、2萬噸/年順酐等的化工延伸加工能力。中國石油蘭州石化分公司、蘭州新西部維尼龍公司、西北永新化工公司等一批在國內具有重要影響力和輻射帶動力的優勢企業繼續做大做強。藍星公司20萬噸甲醇項目將全面建成投產,一期1600萬噸特種纖維等項目加快前期工作,金浦集團與蘭州石化達成了全面的合作協議,將共同出資22億元,建設20萬噸/年碳四深加工和6萬噸丁基橡膠項目,目前已進入選址階段。
面向行業的石化產業研發體系初步建成,14所石化專業科研設計院所、13所大專院校,成為石化產業研發創新的重要平台,各類工程技術人員及管理人才達到2萬人,成為石化產業發展的重要人才支撐。其中中科院蘭州化物所擁有羥基合成與選擇氧化、固體潤滑兩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四個高技術研究中心、六個研發中心和九個聯合實驗室,是國內公認的高水平研究機構之一。蘭州石化研究院在煉油與石油化工催化劑、合成橡膠、樹脂合成及加工、化工工程、環保等領域有較強的研發實力;蘭州石化公司技術中心是合成膠乳、精細化工產品領域的研發中心。
2007年石化工業實現工業增加值84.3億元,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34%。
(二)裝備製造。已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機械、通用機械製造、電工電器、儀器儀表等為主體,門類比較齊全、具有較強基礎和發展實力的裝備製造業體系。2007年裝備製造業實現工業增加值35億元,增長30.82%,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14.12%。近年通過實施或建成國債項目蘭石大型加氫反應裝置改造生產線、耐馳螺桿泵生產線異地改造、眾邦公司電線電纜生產線、長虹電焊條、環保設備廠、蘭石四方容器公司等一批重大技術改造項目,大大提升了裝備製造業整體技術裝備水平和競爭力,促進了產業和產品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引進了吉利汽車這一著名品牌,建成一期實現整車下線,對於整合我市裝備製造業資源,延伸上下游產業鏈,改善我市裝備製造業整體形象、提升行業整體水平,具有重要意義。裝備製造業加快行業整合重組,蘭州機床廠、蘭州制桶廠、量刃廠等一批企業引進戰略投資者,實現資產重組,煥發新的生機,上海寶象等戰略投資者重組蘭州建通總廠與省化機廠,組建蘭州聯合重工,實施出城入園搬遷改造,將全力打造我市石化裝備、工程機械的龍頭企業。
突出自主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研製開發了9000米電驅動沙漠鑽機、直升機吊裝鑽機、表面蒸發式空冷器、海墨多相流量計、高溫高壓合金閥門等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奠定了蘭州依然是國家重要石化裝備基地之一;蘭州電機廠交流調速電機和變頻器填補我國空白,組建風力發電工程中心,研製成功兆瓦級風力發電裝備;510所、蘭州真空設備廠自主研發的真空獲得和應用系列設備,與國際同步,空間模擬實驗裝置及低溫液體貯運容器在保障我國神舟飛船發射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企業技術創新體系正在形成,官產學研合作, 2007年蘭州高壓閥門有限公司與蘭州理工大學聯合組建了閥門產品研發中心,有效提升我市閥門產品的整體研發能力和行業技術水平,這是我市振興裝備製造業過程中加強校企合作,推進我市產學研一體化的又一次具體實踐。國家乾燥技術及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蘭州交大綠色鍍膜中心等一批國家級工程技術中心先後組建成立,蘭石技術中心升格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全市裝備製造業已經建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家(電機廠、蘭石)、省級企業技術中心佔全市企業技術中心的一半以上,成為我市裝備製造業研發和提升競爭力的強大平台。
G. 江西省的經濟在全中國排名第幾位
今年以來,江西省經濟發展總體平穩,經濟運行位於合理區間,主要經濟指標增速仍處於全國「第一方陣」,結構持續優化,動能轉換加快,發展質量不斷提高。經國家統計局核定,上半年,江西省生產總值10124.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9.0%,增速與一季度和上年同期持平。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549.9億元,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4958.1億元,增長8.5%;第三產業增加值4616.5億元,增長10.5%。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同期的6.2:51.5:42.3調整為5.4:49.0:45.6。
數據來源:江西統計局 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一、農業生產穩定
上半年,江西省農林牧漁業總產值966.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3.8%,增速比一季度和上年同期均回落0.3個百分點。春收糧食作物產量26.6萬噸,增長6.1%;春播面積2988.7萬畝,下降1.3%;早稻種植面積1811.4萬畝,下降5.6%。上半年,生豬出欄1573.8萬頭,增長3.9%;生豬存欄1470.9萬頭,下降2.3%,其中,能繁母豬存欄138.7萬頭,下降3.0%。家禽出籠2.16億羽,增長3.8%;禽蛋產量23.1萬噸,增長3.6%。
二、工業經濟向好
上半年,江西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1%,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3個百分點,與上年同期持平。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13.6%,集體企業下降1.6%,股份制企業增長9.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長7.7%。分輕重工業看,重工業增加值增長9.8%,輕工業增長7.9%。分行業看,38個行業大類中有32個增加值實現增長,行業增長面為84.2%。其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增加值增長25.9%,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20.7%,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2.9%,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增長12.8%。
1-5月,江西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1676.1億元,同比增長15.7%,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1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回落3.0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696.9億元,增長34.9%,同比加快14.3個百分點。虧損企業1222戶,同比減少145戶;虧損額45.0億元,下降41.4%,降幅同比擴大30.3個百分點。
三、服務業較快增長
1-5月,江西省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928.9億元,同比增長15.8%,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7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加快0.1個百分點。其中,其他營利性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164.5億元,增長27.6%。主導行業平穩增長。道路運輸業實現營業收入311.1億元,增長11.3%;電信、廣播電視和衛星傳輸服務業150.1億元,增長10.1%;商務服務業65.8億元,增長19.3%。新興領域活力增強。研究和試驗發展營業收入增長1.8倍,互聯網和相關服務增長98.8%,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50.6%。
上半年,江西省規上服務業企業對下季度的經營狀況預期指數為63.4%,繼續保持在較高水平。服務業各行業預期指數均高於50%的臨界點,其中,航空運輸業預期指數最高,達到90.0%;鐵路運輸業、房地產租賃經營預期指數超過80%。
四、投資增速平穩
上半年,江西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1.7%,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3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回落1.0個百分點。分三次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增長28.5%,佔全部投資的2.8%;第二產業投資增長10.1%,佔51.7%;第三產業投資增長12.8%,佔45.5%。分投資主體看,國有投資增長16.7%,佔全部投資的24.9%;非國有投資增長10.2%,佔75.1%,其中,民間投資增長9.9%,佔67.2%。從投資主要構成看,工業投資增長9.9%,佔全部投資的51.5%,其中,工業技改投資增長43.5%,佔21.7%;基礎設施投資增長25.4%,佔17.8%。
上半年,江西省房地產開發投資973.0億元,同比增長7.3%,增速比一季度加快2.4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回落10.7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面積2721.8萬平方米,增長21.3%,其中,住宅銷售面積2376.4萬平方米,增長22.6%。商品房銷售額1817.9億元,增長35.3%,其中,住宅銷售額1496.2億元,增長38.1%。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1013.0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3.8%,比上月末減少7.6萬平方米。
五、消費穩中趨升
上半年,江西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04.0億元,同比增長11.2%,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2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回落1.5個百分點。其中,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314.7億元,增長11.3%。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763.0億元,增長11.0%;鄉村641.0億元,增長11.8%。按消費類型分,餐飲收入489.5億元,增長16.5%;商品零售2914.5億元,增長10.3%。消費升級類商品銷售增長較快。限額以上化妝品類增長21.5%,建築及裝潢材料類增長18.3%,傢具類增長13.4%,中西葯品類增長13.4%,體育娛樂用品類增長11.7%。服務消費持續活躍。接待旅遊總人數3.3億人次,增長19.4%;旅遊總收入3420.5億元,增長26.6%。
H. 河南和江西的經濟發展水平那個好!
2008上半年省市區GDP數據排名(不包括台灣省) 地區上半年GDP(億元) 增幅 全國91443.0 10.9% 廣東11416.8 14.4% 山東10206.4 15.3% 江蘇9871.2 15.4% 浙江7123.0 14.1% 河南5506.9 13.9% 河北5146.9 13.5% 上海4781.9 12.6% 四川3726.5 13.3% 遼寧3672.1 12.9% 北京3538.0 12.3% 湖北3288.3 12.4% 湖南3206.2 12.2% 福建3157.2 12.8% 安徽2886.1 11.9% 黑龍江2575.0 11.4% 山西2112.3 12.1% 廣西2012.5 13.6% 天津1986.0 14.4% 陝西1858.1 12.4% 江西1839.8 12.6% 內蒙古1776.1 18.2% 雲南1670.1 10.6% 吉林1550.6 12.1% 重慶1468.1 12.6% 新疆1052.0 11.2% 貴州930(預計) 11.8% 甘肅897.9 10.5% 海南491.6 11.6% 寧夏285.0 10.6% 青海275.1 12.2% 西藏113.4 12.5%
I. 請教:江西省的各個城市經濟情況和特色,經濟最強的城市是哪個
想要在贛鄱大地尋求投資發展的客商們,不妨把眼光放得「敏銳」和「長遠」一點。為了加速江西在中部崛起的步伐,提高大城市特別是中心城市的經濟輻射吸納力,江西省有關部門正在考慮構築好以南昌為核心「牽手」9大地級市的五大城市經濟圈,以更好地帶動全省經濟的快速發展。
這五大城市經濟圈分別是:南昌城市經濟圈、九江城市經濟圈、贛州城市經濟圈、萍宜新城市經濟圈和景上鷹城市經濟圈。
南昌城市經濟圈
經濟圈范圍:南昌城市經濟圈的地域范圍大致覆蓋南昌市、南昌縣、新建縣、安義縣、進賢縣、永修縣、靖安縣、奉新縣、高安市和豐城市。
區位優勢:南昌市的經濟總量已佔到全省的1/4以上,在全省最有條件首先做大做強。南昌已按照建成現代區域經濟中心城市與現代文明花園英雄城的定位來規劃,把發展重點放在增強聚集和輻射功能上,加快現代製造業基地建設,做好產業置換,將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產業遷出市區。
未來發展:今後擬充分發揮南昌省會城市的主導作用,以京九鐵路、浙贛鐵路為發展主軸線,重點發展汽車、電子、機械、食品等傳統優勢產業,生物制葯、信息工程、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旅遊、金融、商貿、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等第三產業。逐漸形成全省經濟增長的核心區域。
九江城市經濟圈
經濟圈范圍:九江城市經濟圈的地域范圍主要包括九江市、瑞昌市、九江縣、星子縣、湖口縣、彭澤縣、都昌縣、德安縣、武寧縣和修水縣。
區位優勢:九江市位於長江和京九鐵路交匯處,是沿江開放城市和江西對外的主要口岸,歷來是贛北的中心城市。其最大的優勢是擁有得天獨厚的長江港口資源和廬山、鄱陽湖旅遊資源。
未來發展:九江城市經濟圈的今後發展方向是:在主動接受長江三角洲地區輻射、加強與武漢經濟區協作的同時,進一步拓展對外開放的領域,與國際經濟接軌。重視與南昌、景德鎮的協調發展,著重把九江市的產業發展放在石油化工、儀器儀表、輕工食品、紡織服裝等高科技或外向型產業上,以及旅遊、航運、商貿服務為主的第三產業上。
贛州城市經濟圈
經濟圈范圍:贛州城市經濟圈地域范圍包括贛州市、瑞金市、南康市、贛縣、興國縣、寧都縣、於都縣、石城縣、會昌縣、上猶縣、安遠縣、信豐縣、尋烏縣、大余縣、崇義縣、龍南縣、全南縣和定南縣。
區位優勢:贛州是贛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贛、粵、閩邊界地區的最大城市,城市腹地廣闊,其輻射范圍不僅包括贛南,還涉及粵北和閩西。其有色金屬和稀土資源豐富,臍橙、沙田柚等農副產品生長條件得天獨厚,具備了成為區域中心城市的條件。
未來發展定位:這一城市經濟圈主動接受粵、閩發達地區和港澳地區的雙重輻射,積極吸引粵、閩、港、澳人士前來投資,逐漸使之成為在全國有一定影響的贛、粵、閩邊際地區綜合性現代化大城市。贛州城市經濟圈的產業發展應重點放在有色金屬礦業、有色冶金、機械電子、「三高」特色農業和創匯農業上,以及以商貿、旅遊、金融為主導的第三產業上。
萍宜新城市經濟圈
經濟圈范圍:萍宜新城市經濟圈地域范圍包括萍鄉市、宜春市、新余市、上栗縣、蘆溪縣、蓮花縣、萬載縣、宜豐縣、上高縣、銅鼓縣、分宜縣和峽江縣。
區位優勢:該經濟圈內有3座中等城市,規模相近、經濟實力相當,萍鄉市是面臨資源型轉型城市;宜春市腹地廣闊、農業比重大;新余市第二產業突出,但轄區面積過於狹小,三個城市互補性強,但均不完全具備中心城市的條件。
未來發展:若論區位條件,宜春不失為首選培育中心城市目標;若論經濟實力、發展前景,新余也可考慮;萍鄉作為贛西歷史上原有的重要城市,目前仍可以發揮一定的作用。省政府應在「十五」期間,根據三市之間競爭和發展情況,擇一重點,在確保公平的前提下,予以必要的引導和扶持。
景上鷹城市經濟圈
經濟圈范圍:景上鷹城市經濟圈地域范圍主要包括景德鎮市、上饒市、鷹潭市、樂平市、德興市、貴溪市、浮梁縣、波陽縣、婺源縣、萬年縣、上饒縣、廣豐縣、玉山縣、鉛山縣、橫峰縣、弋陽縣、余江縣和余干縣。
區位優勢:該經濟圈鄰接閩皖,是沿海發達地區向中西部挺進的前沿陣地,區位條件較好。龍虎山、三清山、婺源等旅遊資源豐富,交通便利。但實力在五大城市經濟圈中最弱,關鍵在於缺乏主導型城市,城鎮體系層次分散,難於形成合力。
未來發展:在目前,景德鎮陶瓷工業不景氣、產業結構調整轉型,上饒、鷹潭短期內難以培育成區域中心城市的情況下,最有效的方式是以景、上、鷹三城市各為中心,組織協調生產力布局,形成景(德鎮)—樂(平)—波(陽)、上(饒)—德(興)—廣(豐)、鷹(潭)—貴(溪)—弋(陽)三個多核城鎮群組,組群之間優勢互補、相互涵蓋,形成整合優勢和綜合競爭力,共同構築綜合型區域中心。
J. 江西經濟發展的前景如何
大新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南昌分行已經在我省試營業三個月。大新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十分看好江西經濟環境和發展前景。請聽南昌台記者汪麗婷發回的報道: 大新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經理晏小江告訴記者大新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南昌分行運營情況十分良好,因為有「事實在說話」。晏小江(出錄音:我們這個南昌分行雖然開業只有幾個月的時間,但是確實經營的業績都做的很好,無論是在存款或者貸款,或者是在其他業務的增長方面比我們預期的要好,所以我們相信南昌分行是可以大有作為的) 在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今年上半年,我省經濟運行呈現穩步發展態勢。副省長熊盛文(出錄音:一個大幅增長是固定資產投資增長了百分之四十六點三,在全國排第七位,在中部地區排第一位。六個位置前移,一是生產總值增幅比全國高三點二個百分點,二是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了百分之十四點八,在全國排第七位。三是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在全國排第十二位。四是工業用電量增幅在全國排第六位。五是外貿出口總額在全國降幅最小,出口總額居全國第十八位,中部第四位。六是地方財政收入增幅在全國排第六位。) 大新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經理晏小江希望把南昌分行打造成為內陸中部地區具有較強輻射功能的區域性金融服務機構。晏小江(出錄音:目前來說我們還沒有打算在其他地方繼續開設分行,我們希望南昌分行能夠輻射到整個中部的地區,不僅是江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