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我國經濟發展對疫情的作用

我國經濟發展對疫情的作用

發布時間:2020-12-25 02:56:37

1. 疫情對國內的經濟發展有什麼樣的意義

疫情在很大程度上對國內經濟發展是起著阻礙作用的,但是我們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使得疫情並沒有發生嚴重的影響。

2. 在後疫情時代如何繼續發揮抗疫過程中的中國精神推動中國經濟向好發展

現在中國的疫情得到一定的控制,在疫情的後期我們不能放鬆任何警惕,同時控制疫情的同時要加強經濟的發展

3. 你認為疫情過後的經濟發展政策應該側重在哪些方面

城市化,城鎮化方向必須有所調整,不宜盲目追求速度。大城市資源過多,醫療,教育,就業,養老,公共交通,工商企業等方面是其他中小城市遠遠無法比擬的,這樣就容易聚集過多的人口,一旦疫情發生,容易導致控制困難,也容易誘發各種社會恐慌,也更容易向外輻射傳染。

由此當前我國提倡的城市化率,特大城市發展規劃、人口城市化率等指標不宜人為求速,而是應該遵循自然增長規律,服從預防疫情,戰爭,城市污染等方面的需要,未來把資源向中小城市、尤其是農村中小城鎮的投入,讓全縣及以下的鄉鎮能留住人口,以免在疫情發生時帶來各種嚴重的社會損失。

(3)我國經濟發展對疫情的作用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實施消費減稅試點,引導生產企業發展潛力,沒有訂單,企業生產就失去意義,更談不上發展。省內外不少地方試點推出不同形式的消費券,這種刺激消費擴大市場的辦法相對容易操作。但實施消費減稅,把刺激消費端放在恢復經濟發展舉措中更加突出的位置,將比通過減免稅收,降低企業用能成本等措施直接扶持生產企業效果更好。

動態地階段性實行消費減稅試點,消費者發生消費行為即享受部分支付抵扣,將國家徵收的消費稅部分返還消費者。實施消費減稅,可以減輕消費者負擔,增強消費意願,引導消費指向;對商貿企業來說,可以帶動營業額度增長,增加經營利潤。

對生產企業來說,可以放大國內市場容量,消化企業產能,還可以提高電子支付比例,增強納稅意識。因此,把對生產端的減稅扶持調整為對消費端的減稅,可以激發消費潛力,產生消費乘數效應,增加內需,最終實現對供給端企業更有效的良性刺激。

4. 疫情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影響

疫情作為外生沖擊,會對中國經濟增長帶來短期的影響,也會對世界經濟發展專產生一定沖擊。

疫情發生及屬其防控,不可避免帶來了流動性受限,無疑會給中國的交通運輸業、服務業、旅遊餐飲、文化娛樂等直接帶來沖擊,短期內也必然會對中國就業增長、消費增長、外商投資預期等產生影響,帶來短期經濟增長預期下行。

(4)我國經濟發展對疫情的作用擴展閱讀:

而中國作為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源,目前在全球價值鏈和供應鏈體系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世界很多大的零售市場的大量商品來自中國,許多製造業企業大量的中間產品、零部件等也都來自中國。

因此,人們會對疫情是否影響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全球供應鏈會不會由此遭遇大的沖擊和影響等問題高度關注。

其次,部分國家短期的疫情防控措施會影響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受疫情沖擊,全球人員、商品、技術等要素流動會放慢,全球交通、餐飲以及旅遊業等服務業會受到影響,短期內全球國際貿易、供應鏈波動等下行預期增加。

5. 我國成為了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主要經濟體,這意味著什麼

今年年初開始的新冠肺炎疫情,到現在已經整整一年了,對於全世界都造成了特別大的影響,這是一次對於經濟,政治,醫療衛生等各個方面的綜合挑戰和考量。

但是隨著冬季的到來,新冠疫情好像又有了一點抬頭的趨勢,在成都,黑龍江,重慶等地,又出現了極個別的病例,所以大家還是不能放鬆警惕,在外面一定要戴好口罩,盡量不去或者少去人多的地方聚集,勤洗手多通風,一旦發現什麼身體上的問題及時就醫,多關注自己身邊的疫情消息,相信我們也一樣可以像年初那樣挺過去。

6. 為何我國經濟在2020年能夠迅速扭轉一季度大幅度下降的不利局面

今年,面對空前的就業壓力,各地區各部門全面落實就業優先政策,持續加版大民生投入。產業轉型權發展的動力明顯加快,以互聯網經濟為代表的新動能逆勢成長

在疫情影響下,產業轉型發展動力明顯加快。以互聯網經濟為代表的新動力逆勢而上,為助力疫情防控、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促進經濟增長發揮了十分積極的作用。

「新的模式和模式,如網上購物和商品直播繼續流行,而新興的在線辦公、遠程醫療咨詢和在線教育的需求非常強勁。」

(6)我國經濟發展對疫情的作用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王軍表示,在全球經濟動盪和嚴重衰退的背景下,中國經濟要率先實現穩定和反彈,有「三大支撐」。

第一,中國將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科學協調,有效促進了生產生活條件的恢復。二是靈活適度的宏觀經濟政策調整,為實現「六個穩定」、「六個保證」的目標提供了有力支撐。第三,我們採取主動毫不動搖的開放措施,穩定了對外貿易、外資和供應鏈,也穩定了國內外對中國經濟發展的積極預期。

疫情防控協調推進,經濟社會發展成效顯著,經濟復甦步伐加快。中國在不放鬆疫情防控力度的同時,努力做到「六穩」、「六保」,充分調動供求關系。

7. 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有哪些

1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毛盛勇介紹,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在各項政策措施作用下,1至2月企業復工復產加快,生產生活秩序逐步恢復。國民經濟實現有序運行,基本民生得到有效保障。

前兩個月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如何?

毛盛勇:1至2月,疫情給經濟運行帶來較大沖擊。但綜合看,疫情的影響是短期的、外在的,也是可控的。當前,疫情蔓延擴散勢頭已經得到基本遏制,防控形勢逐步向好。我國基本民生保障有力,社會大局保持穩定,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內在向上的趨勢沒有改變。

2.第一季度GDP會否出現「負增長」?負面趨勢會持續到二季度嗎?

毛勝勇:目前,全國復工復產加速推進,基本判斷是3月GDP增長會有明顯起色。疫情影響將逐步減弱,前期壓抑的經濟活動將逐步釋放,二季度會比一季度有明顯回升,下一步還將出台一系列對沖政策。

3.失業率會否持續攀升?

毛勝勇:2月失業率整體有所上升,但重點群體總體情況比較平穩,25至59歲失業率(5.6%)比整體低0.6個百分點,20至24歲大專以上人員的失業率比上月低0.4個百分點。隨著生產秩序恢復,中央將以更大力度促進就業,下半年失業率整體會下降。主要包括:

加大宏觀政策的對沖力度,努力穩住企業,特別是用工需求大的中小企業。穩住企業、穩住經濟運行,也就穩住了就業;

加大就業優先政策的力度,加大對重點人群如大學生、農民工就業培訓的幫扶,進一步推動靈活就業。

4.物價會持續上漲嗎?

毛勝勇:從價格構成的角度看,食品價格漲幅是主要因素,尤其是豬肉價格上漲。此外,疫情防控也加大了物資運輸成本等。下一階段,生豬存欄和出欄環比將上升,價格呈現高位回落的趨勢,疫情影響逐步減弱。而在貨幣政策方面,有關部門將採取精準幫扶措施,不會對價格上行帶來明顯推動。整體來講,居民消費價格(CPI)漲幅回落的趨勢是大概率事件。

5.樓市漲幅持續回落,對國民經濟影響有多少?

毛勝勇:「房住不炒」的定位沒有改變,不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政策,這一點很明確。中國投資領域和空間非常大,下一步既要擴大有效投資,也要努力推動消費提質擴容,著重在促進消費和擴大投資的結合點上發力,使經濟運行保持總體平穩。

6.疫情全球蔓延對中國外貿影響有多大?

毛勝勇:疫情全球蔓延對中國外貿確實有一定影響,主要做好兩項工作。一是抓好自身防控的同時推進國際合作,借鑒中國經驗幫助國際社會;二是在全球經濟面臨困難的情況下,推動把一些不合理的貿易壁壘、貿易規則破除和取消,讓世界經濟和貿易回歸到正常的軌道。

1至2月主要經濟數據

■ 口罩產量增長127.5%

1至2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3.5%。從產品產量看,醫療防護和生活所需物資增長較快,口罩、發酵酒精產量分別增長127.5%和15.6%,凍肉和方便麵分別增長13.5%和11.4%。截至2月25日,大中型製造業企業復工率達到85.6%,生產經營活動正在有序恢復。

■ 餐飲收入下降43.1%

1至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2130億元,同比下降20.5%。按消費類型分,餐飲收入4194億元,下降43.1%;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商品呈現增長態勢,限額以上單位糧油、食品類,飲料類和中西葯品類商品分別增長9.7%、3.1和0.2%。

■ 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16.3%

1至2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33323億元,同比下降24.5%。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16.3%;商品房銷售額8203億元,下降35.9%。

■ 全國網上零售額同比下降3%

1至2月,全國網上零售額13712億元,同比下降3%。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1233億元,增長3%,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1.5%,比上年同期提高5個百分點。

■ 豬肉價格上漲125.6%

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後的核心CPI上漲1.3%

1至2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5.3%,食品煙酒價格同比上漲15.6%。其中,豬肉上漲125.6%,鮮菜上漲13.8%,鮮果下降5.3%,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後的核心CPI上漲1.3%。

■ 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8萬人

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6.2%

1至2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8萬人。2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6.2%,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7%。全國企業就業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間為40.2小時,比1月份減少6.5小時。

8. 這次疫情延遲開學對經濟發展的好處

9. 運用社會所在意識辯證關系的原理分析抗疫精神對疫情期間經濟社會發展作用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一方面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專,社會存在的屬變化發展決定社會意識的變化發展。要求從社會客觀實際出發想問題、辦事情。

我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國共產黨團結廣大人民,憑借先進的醫療技術和強大的動員能力,成功遏制了境內疫情蔓延。

在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猝不及防的打亂了我們的生活節奏,也使人們憂心忡忡。而我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秩序井然的進行著防護工作,中國有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形成了強大的領導力、組織力。

(9)我國經濟發展對疫情的作用擴展閱讀:

在這場抗擊疫情的戰爭中,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也正反映了社會意識反作用於社會存在,中國政府和人們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全力以赴抗擊疫情,堅持全國一盤棋,全國動員,全面部署,集中力量辦大事,採取切實的有效措施,堅決遏制了疫情蔓延,堅決打贏這場「抗疫「的人民戰爭。

閱讀全文

與我國經濟發展對疫情的作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