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經濟發展未必犧牲環境保護

經濟發展未必犧牲環境保護

發布時間:2020-12-25 01:17:05

① 環境保護以人為本的論點論據

時代聚集
和諧
精彩論點
理論論據
只有勞動才能使人變得幸福,使他們的心靈變得和諧、心滿意足。——別林斯基
和諧是眾多因素的統一,不協調因素的協調。 ——畢達哥拉斯
和諧是愛與恨結合起來的庄嚴的配偶。——羅曼·羅蘭
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雨果
世界就是一座供奉不和諧之神的巨大神廟。——伏爾泰
個人之於社會等於身體的細胞,要身體健全,必須每個細胞都健全。——聞一多
那些年輕時沒有在內心和諧中生活的人們,以後會像一隻長腿老蒼鷺一樣悲防地站在沒有魚的湖邊。——佚名
事實論據
「和諧」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特色
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濟之意;諧者,相合也,強調順和、協調,力避抵觸、沖突。琴瑟和鳴,黃鍾大呂,這是藝術的和諧;和風細雨,桃紅柳綠,這是自然的和諧。和諧是把「雜多導致統一」「不協調導致協調」。
我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在於注重和諧,即強調人與物之間的融和,人與人之間的「和洽」。古人解怪,「和」是「以他平他」,即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和諧,包括「和生」「和處」「和順」「和洽」等。人們常說的「和為貴」「政通人和」「家和萬事興」等,就是這一人文精神的具體表述。千百年來,中華文明雖屢受摧折而不絕,中華民族雖歷經磨難而不衰,這無疑是一個重要原因。十六大報告中強調實現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顯示出我們黨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更加理性、更加成熟。音律和諧,必能彈奏出優美動人的樂章;社會和諧,必將帶來政通人和、國泰民安的大好局面。
和諧猶如一幅畫,好似一首歌。 答案補充 目前我國的流動兒童還不能和居住地當地兒童一樣享受同樣的義務教育權利,主要原因是因為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實行的是「分級辦學、分級管理」的教學體制。由於義務教育階段主要由地方政府負責,現行戶籍制度下,流動兒童通常沒有流入地的戶口,所以無法享受由流入地政府財政負擔的教育經費,必須額外繳納一筆借讀費才能夠在公立學校入學。但是,公立學校的借讀費通常價格不菲,成為流動兒童進入公立學校就讀的一道障礙。
運用點睛:建設和諧社會過程中,必須重視弱勢人群的利益。
和諧是法律追求的最高境界
答案補充 全國模範法官宋魚水是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庭庭長。她所在的法院地處北京中關村,是全國第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區,100平方公里范圍內,聚集著上萬家高新技術企業,目前已經發展為世界矚目的高科技園區。宋魚水和她的同事們乘著中國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的初起之勢,進行的是有示範作用的工作。
20 答案補充 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增強企業活力和競爭力,健壘國家宏觀調控,完善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的體制保障.

② 經濟要發展,環境要保護。可是經濟的發展,有時會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應當怎樣處理好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的關系

對於企業來講,大力發展綠色製造。綠色製造是一個綜合考慮環境影響和資源消耗的專現代製造模式屬,其目標是使得產品從設計、製造、包裝、運輸、使用到報廢處理的整個生命周期工程中,對環境負面影響極小,資源利用率極高,並使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協調優化。
對於政府來講,推崇可持續發展。即從單純的GDP崇拜過渡到人民的「幸福」,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

就兩者而言,實現的難度都很大,需要產業界和政界思想的統一。

③ 環境保護法的基本原則

環境保護法的基本原則:

(1)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原則

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原則,是指經濟建設和環境保護必須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發展,實現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從而保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二者是對立統一的關系,保護好環境,維護生態平衡,促進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有利於經濟的發展;經濟發展了又為保護和改善環境提供必要的條件。

(2)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原則

確立這樣的原則,是由環境污染與危害的特性決定的:環境污染一旦發生,一般在短期內難以消除,不少環境要素遭到破壞後,要恢復正常極為困難,有的甚至是不可恢復的,所以要以預防為主;

環境污染引起的某些疾病,潛伏期長,不易被發現,發病以後難以根治;環境受污染和破壞後,治理和恢復的代價很高;要將環境污染控制在最小的程度,光著眼於對新污染的「防」尚不夠,還要對已有的污染與破壞採取綜合性的措施進行積極治理。

(3)全面規劃、合理布局的原則

很多環境污染問題,是由於缺乏整體規劃、布局不合理造成的,布局一旦錯了,鑄成了事實,要想糾正就很不容易。現有還有一種現象,工業布局中搞地方保護,損人利己,如各地將污染工業安排在自己的下游或者主導風之外,只管自己的發展,不管別人、別的地區的死活(市交接邊界、省邊界),釀成跨地區污染糾紛,逃避監管,增加了處理難度。

《環境保護法》第十二條關於環境保護規劃的制定和綜合平衡的規定、第十三條關於環境影響評價的規定、第十七條、第十八條關於自然保護區等的管理、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三條關於城市規劃和城鄉建設的規定等條款的內容,都體現了這一原則。

(4)誰污染誰治理、誰開發誰保護的原則

《環境保護法》第二十四條規定:「產生環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單位,必須把環境保護工作納入計劃,建立環境保護責任制度;採取有效措施,防治在生產建設或者其他活動中產生的廢氣、廢水、廢渣、粉塵、惡臭氣體、放射性物質以及雜訊、振動、電磁波輻射等對環境的污染和危害。」

(3)經濟發展未必犧牲環境保護擴展閱讀:

《環境保護法》第十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環境保護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編制國家環境保護規劃,報國務院批准並公布實施。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根據國家環境保護規劃的要求,編制本行政區域的環境保護規劃,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並公布實施。

環境保護規劃的內容應當包括生態保護和污染防治的目標、任務、保障措施等,並與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等相銜接。

④ 辨析題:發展經濟就一定要付出代價,包括犧牲一些生態環境。因此,應先發展經濟後保護環境怎麼辨析

錯,生態環境是人和動物生存之本,要在不破壞生態環境的基礎上發展經濟

⑤ 1、 有人說:「要加快我國經濟的發展,就必須犧牲環境」,也有人說「經濟發展和保護可以同步進行」

你可以從和諧社會和科學發展觀角度看,另外涉及哲學部分是辯證法,矛盾論方面分析。

⑥ 面對生態危機、面對經濟增長和保護環境之間的矛盾,我們的擔當和責任是什麼

1、切實增強抄責任擔當,必須在政治上清醒。

要始終保持清醒頭腦,站在國之大者的高度來認識生態保護,立足「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對標對表中央要求,及時校正思想,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堅決扛好生態環境保護的政治責任。

2、切實增強責任擔當,必須在作風上改進。

每一個幹部都要扎扎實實貫徹生態文明思想,自覺踐行新發展理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表裡如一,言行一致,決不能說一套、做一套,決不能陽奉陰違,決不能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錯誤。

(6)經濟發展未必犧牲環境保護擴展閱讀:

履行承諾、彰顯擔當,必須堅持以綠色發展理念為引領,將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當前,尤須將粗放型發展中出現的問題放到綠色發展中解決。

按照中央「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的要求,通過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大力實施優化產業結構、構建低碳能源體系、發展綠色建築和低碳交通、建立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為全球生態安全和可持續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⑦ 關於環保的名人名言

1、發展經濟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

2、依靠科技進步促進環境保護。

3、欣賞荒野、回歸自然。

4、興我中華,愛我崑山。愛護家園,人人有責。

5、山中何所有?岑上多白雲。

6、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生態平衡促進經濟持續發展。

7、追求綠色時尚、走向綠色文明。

8、地球只有一個,失去它,我們到哪裡去尋找家園。

9、合理利用自然資源防止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

10、人人關心環境質量人人參與環境保護。

11、讓地球媽媽永遠年輕美麗。

12、綠化做得好,染污就減少。垃圾分類放,環境有保障。

13、愛護環境,保護地球,讓我們托起雙手共同撐起一片蔚藍的天空。

14、幸福生活不只在於豐衣足食,也在於碧水藍天。

15、愛祖國,護綠化,保清潔,愛家園。

16、保護藍天碧水。

17、保護環境,就是愛惜生命。

18、保持地球生態平衡,就是保護人類自身。

19、保護環境山河美持續發展事業興。

20、提高環境意識保護美好家園。

(7)經濟發展未必犧牲環境保護擴展閱讀

環保,全稱環境保護,是指人類為解決現實的或潛在的環境問題,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系,保障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而採取的各種行動的總稱。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術的、行政管理的、創新研發的,也有法律的、經濟的、宣傳教育的等。

1.環境保護(簡稱環保)由於工業發展導致環境污染問題過於嚴重,首先引起工業化國家的重視而產生的,利用國家法律法規和輿論宣傳而使全社會重視和處理污染問題。

保護

1.1962年美國海洋生物學家蕾切爾·卡遜在《寂靜的春天》一書中明確描述了農葯殺蟲劑DDT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環境作用,由於該書的警示,美國政府開始對劇毒殺蟲劑問題進行調查,並於1970年成立了環境保護局,各州也相繼通過禁止生產和使用劇毒殺蟲劑的法律。由於此事,該書被認為是20世紀環境生態學的標志性起點。

2.1972年6月5日至16日由聯合國發起,在斯德哥爾摩召開「第一屆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提出了著名的《人類環境宣言》,是環境保護事業正式引起世界各國政府重視的開端。中國政府也參加了這個會議。

3.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環境保護事業也是從1972年開始起步,北京市成立了官廳水庫保護辦公室,河北省成立了三廢處理辦公室共同研究處理位於官廳水庫畔屬於河北省的沙城農葯廠污染官廳水庫問題,導致中國頒布法律正式規定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和使用「DDT」。

4.1973年成立國家建委下設的環境保護辦公室,後來改為由國務院直屬的部級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在2008年「兩會」,環保總局升格為「環保總部」。並對全國的環境保護實施統一的監督管理。

5.各省(市、區)也相繼成立了環保局(廳)。並設立環保局熱線12369和網上12369中心,接受群眾舉報環境污染事件。

6.政府的環境保護部門主要職責是執行各級議會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控制污染物排放政策,鼓勵開發污染物排放控制技術,以控制污染,改善環境。

7.為了防止自然環境的惡化,對青山、綠水、藍天、大海的保護。這里就涉及到了不能私采(礦)濫伐(樹)、不能亂排污水亂放(污氣)、不能過度放牧、不能過度開荒、不能過度開發自然資源、不能破壞自然界的生態平衡等等。這個層面屬於宏觀的,主要依靠各級政府行使自己的職能、進行調控,才能夠解決。

參考資料:網路-環保

⑧ 如何制止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單純追求經濟增長的行為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保護生態環境,大力推進經濟增長方式和消費方式轉變,徹底內改變以犧牲環境換容取經濟增長的發展模式,培育科學環保的消費觀念和消費方式;加快環保科技進步步伐;動員全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努力實現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制止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單純追求經濟增長的行為 ,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從自我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著力營造全民參與氛圍!

閱讀全文

與經濟發展未必犧牲環境保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