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世界十大環境污染都有什麼世界十大環境污染都有哪些
世界十大環境污染分別是:
1、氣候變暖
2、臭氧層破壞
3、生物多樣性減少
4、酸雨蔓延
5、森林銳減
6、土地荒漠化
7、大氣污染
8、水體污染
9、海洋污染
10、固體廢物污染
有些環境問題在地球上普遍存在。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環境問題在性質上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如氣候變化、臭氧層的破壞、水資源短缺、生物多樣性銳減等;
有些環境問題是某些國家和地區的環境問題,但其影響和危害具有跨國、跨地區的結果。如酸雨、海洋污染、有毒化學品和危險廢物越境轉移等。
(1)低碳能源和區域經濟發展擴展閱讀
全球10大環境污染的解決方法:
1、轉變經濟發展模式
轉變經濟發展模式,從本質上說,就是從黑色發展模式轉向綠色發展模式。它包含四個相互關聯和互補的方面:一是建立資源節約型社會;二是建立環境友好型社會;三是大力提倡循環經濟;四是積極發展低碳經濟。特別是後者,既是新生事物,更是新的發展方式。
2、加強科學研究
這里所說的科學研究,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一是環境問題的研究,是指對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對自然環境的破壞程度以及對策等方面的研究;
二是對環境技術的研究,如清潔能源、新型材料以及在節能減排技術等方面。
針對環境問題和環境技術的科學研究面臨三個方面的困難:一是資金問題;二是人員問題;三是技術轉讓和信息共享問題。
3、加強環保教育,改變人們的生活、消費觀念
國際社會普遍認為,貧困和過度消費導致人類無節制地開發和破壞自然資源,這是造成環境惡化的罪魁禍首。
富裕的人們追求高消費,使環境污染加劇;貧困的人們一邊忍受著最惡劣的環境,一邊還要為改善基本的生活條件過度地開采地球的有限資源。人們首先需要滿足自身生存和發展的需要,於是消費地球的生態環境資源。
這一點無可厚非工業文明之前,人類的消費和地球的自我恢復能夠維持一個基本的平衡:進入工業文明之後,這一平衡被打破首先是因為人口不斷增加,其次是人類不滿足於基本生存需要,不斷追求更高級別的享受甚至奢侈的生活,人類和地球的供給平衡被打破,世界環境開始不斷遭到破壞 。
㈡ 全球變暖的解決措施
1、發展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生物能源,加強新技術的研發。
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目前,我國是再生能源領域的領軍者,在太陽能和風能方面遙遙領先於其他國家。全球6大太陽能製造商中有5家在中國,全球十大風機製造商中也有5家在中國。
2、發展循環經濟,使能源利用最大化。
發展循環經濟是從源頭實現節能減排最有效的途徑,比如將生活垃圾焚燒後的灰渣用作生產水泥的原料;成立以銅、鐵、硫資源合理、高效利用的工業園;把一燒了之的農作物秸稈做成食用菌……這些都能在很大程度上推動國家實現節能減排。
3、利用生態系統固碳,增加碳匯。
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在全球碳循環和調節氣候變化中具有重要作用。據華龍網報道,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提高生態系統的碳吸收和儲存能力,從而減少二氧化碳在大氣中的濃度。因此,增加森林總量、提高森林質量、增強森林生態服務功能等都可以減緩全球變暖的趨勢。
4、倡導低碳生活,綠色出行。
人們可以用步行、騎車等低碳、綠色、環保的出行方式來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這樣做既可以保持個人的身體健康,又能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
5、在穿衣等日常生活的其他方面
只要能踐行「勤儉節約」這個理念,也能幫助應對氣候變化。比如服裝在生產、加工和運輸過程中要消耗大量能源,曾有研究估計說,在保證生活需要的前提下,每人每年少買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就可相應減排二氧化碳6.4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