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西湖申遺是什麼
記者從28日下午的杭州市文物保護工作會議上獲悉,西湖申遺工作內取得了實質性進展。目前容,杭州市已確定「西湖申遺三年行動計劃」和「西湖申遺未來十年重要工作」。
「杭州以西湖為美,以深厚的歷史底蘊為根,文物的修繕保護既是對歷史的尊重,也是對這座古老城市的保護。去年,西湖申遺工作取得了實質性進展。」杭州市副市長張建庭告訴記者。目前,杭州市已確定「西湖申遺三年行動計劃」和「西湖申遺未來十年重要工作」,並委託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建築歷史研究所著手編制申遺文本和申遺整治規劃,結合西湖綜合保護工程,實施孔廟復建、玉皇山南歷史文化遺跡保護整治工程,加快西湖申遺的腳步。
據張建庭透露,今年六月國家文物局和杭州市政府將在杭州聯合舉辦二〇〇八年世界遺產保護論壇。屆時通過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世界古跡保護組織、國家文物局及國內外有關專家的聯系溝通,爭取他們對西湖申遺的更多支持。
記者同時了解到,杭州市政府一直重視對杭州歷史文化的保護,每年斥資一點三億進行文物保護工作,僅去年全年就完成二十餘處文物的修繕整治工程,十二個項目的考古調查和發掘工作,發掘面積五千餘平方米,調查勘探面積逾四十萬平方米。
❷ 河姆渡遺址的簡介
簡介抄:
河姆渡遺址(Hemu Site )中國晚期舊石器時代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距寧波市區約20公里的餘姚市河姆渡鎮(1954年前屬於浙江慈溪市),面積約4萬平方米,1973年開始發掘,是中國已發現的最早的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之一。在餘姚,甚至全國都有盛譽。
1982年國務院公布河姆渡遺址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遺址分布:
河姆渡遺址發現於1973年,遺址總面積達4萬平方米,疊壓著四個文化層。經測定,最下層的年代為7000年前。通過1973年和1977年兩次科學發掘,出土了骨器、陶器、玉器、木器等各類質料組成的生產工具、生活用品、裝飾工藝品以及人工栽培稻遺物、干欄式建築構件,動植物遺骸等文物近7000件,全面反映了中國原始社會母系氏族時期的繁榮景象。河姆渡遺址的發掘為研究當時的農業、建築、紡織、藝術等東方文明,提供了極其珍貴的實物佐證,是中國建國以來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河姆渡遺址出土的文物曾多次出國展覽,深深地震撼著整個世界。
❸ 杭州西泠印社文物保護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杭州西泠印社文物保護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成立於2007年09月28日,主要經營范圍回為許可經答營項目:無 一般經營項目:服務:文物保護技術咨詢,拓碑、手拓印譜製作,文物展覽服務等。
法定代表人:洪兵站
成立時間:2007-09-28
注冊資本:2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30100000014501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區西湖文化廣場32號521室
❹ 杭州地區的文物古跡有哪些
我來回答;我國經過20年的改革開放,經濟水平大大提高,中國經濟發展的投資也趨向於城市建設和發展領域,這給我國的城市發展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然而,國家和地方財政對城市建設的投資非常有限,城市發展資金主要靠各城市獨立解決,所以不少城市都把發展提到了新的高度。
根據國內外多年的實踐證明,在城市建設中,規劃是龍頭,規劃必須先行。在城市發展中道理也是一樣的。因此,城市發展的規劃方略研究,十分重要。城市規劃走向發展性的城市規劃,城市規劃本身就可以創造價值,城市規劃本身就是城市經營。一個好的建設規劃、小區規劃就可以創造上億的價值,上海文化佳苑就是一例。一個好的城市總體規劃創造的價值更是不可估量,周庄、平遙的規劃最有說服力。
概括起來,城市發展的規劃方略,主要有如下方面:保護城市歷史文化遺產,長遠考慮城市發展;優化城市環境,以環境美提升城市資產價值;基礎設施區域共用,節約投資並增加效益;規劃先行,搞好城市發展性規劃。這些問題是城市發展與城市規劃建設的熱點與難點問題,也是城市發展急待解決的問題。
那麼,各城市如何在實際工作中正確地面對並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和難題,以推動城市的建設健康順利發展?為此,本報記者采訪了上海同濟聯合城市規劃與景觀設計研究所所長、中國城市研究專家李秉毅,請其主要就「保護城市歷史文化遺產,長遠考慮城市發展」的城市規劃方略發表看法。
保護城市歷史文化遺產的意義何在?
記者先就我國保護城市歷史文化遺產的意義請教了李教授。
李秉毅介紹說,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意義主要有4個方面:歷史研究——歷史文化價值、科學研究——科學價值、發展旅遊——經濟價值及可持續發展。我們首先從歷史研究著眼,來看待城市文化價值。
城市文化遺產是城市歷史發展的見證,是城市歷史研究的重要依據。研究城市、人類發展歷史,借古明今,有利於促進城市發展。
在歷史科學研究進程中人們發現,歷史古城、建築、構築物(如中國的趙州橋、都江堰,埃及的金字塔)等有很深奧的科學道理,有的甚至是現在人們還不清楚的科學理論,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尤其是保護凝聚了3000多年歷史文化的中國歷史文化遺產,對科學研究有重要的意義。
李秉毅說,正是這些人類前進中創造的城市文化遺產,為我們的城市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發展城市旅遊業,用經濟價值去直觀地表現城市歷史文化的獨特魅力,有利於更好地發展城市。中國5000多年的歷史文化遺產豐富而迷人,它吸引著無數的中國人,更讓外國人嚮往,這些都是發展城市旅遊業的重要資源,也是人們遊憩、觀光、獲得美的享受的重要場所。小小的周庄(小鎮),年旅遊收入達2億元,增長率也是驚人的。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旅遊業所帶來的收益不斷提高,旅遊在國民經濟中的比例不斷增長。我國城市歷史文化旅遊的潛力很大。我國張掖市比日本的高山市的歷史文化遺產豐富得多、有價值得多,然而,我國張掖市的旅遊收入占國內生產值的比例卻比日本的高山市低得多,張掖市不到10%,而日本的高山市在70%以上。
總之,保護歷史文化遺產有重要的意義。國家每年拿出2000萬元用於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歷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遭受地震時,國際上給了相當數量的捐助。保護城市歷史文化遺產,是城市經營的長遠戰略
全球《21世紀議程》指出,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是保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功在千秋,造福子孫後代。同濟大學阮儀三教授在上世紀80年代初做平遙、周庄規劃時,做了保護古城鎮開辟新區的規劃,並嘔心瀝血地奔走說服,保下了平遙古城、周庄古鎮,使平遙成為了世界文化遺產,周庄也有望登錄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阮儀三教授當然是保護文化遺產的大功臣。同時,當時接納保護意見的決策者也是功臣。
李秉毅介紹說,我國的歷史文化遺產很豐富、很有價值。遺憾的是在經濟開發中遭到了建設性的破壞。70年代的太谷等城,歷史價值根本不亞於平遙,現在卻盪然無存。福州的「三坊七巷」在舊城改造中給「改」掉了。這些十分令人傷心。專家們認為,改革開放以來,在城市開發中對歷史文化的建設性破壞超過了「破四舊」、「文革」。西部是古「絲綢之路」,有豐富、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在西部開發中,在城市經營中,一定要吸取經驗教訓,有意識地、特別重視地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延續華夏文化,造福子孫後代。
保護歷史文化遺產 提升城市資產價值
李秉毅表示,城市歷史文化遺產毫無疑問是城市的雄厚的發展資產。歷史文化遺產,是重要的旅遊資源,也是旅遊資產。因此,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可以提升城市資產價值。平遙古城、周庄古鎮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得好,旅遊發展得好,城市資產價值提升得多;杭州市歷史文化遺產規劃得好,房地產價提升得多。
那麼,究竟哪些城市文化遺產應列被保護和發展利用的歷史文化遺產之中呢?
李秉毅介紹說,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內容主要包括4個方面:文物古跡的保護、歷史地段的保護、古城風貌特色的保護與延續、歷史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
首先是對物古跡的保護。文物古跡包括類別眾多、零星分布的古建築、古園林、歷史遺跡、遺址、傑出人物的紀念地,還包括古木、古橋等歷史構築物。
其次是對歷史地段的保護。歷史地段包括文物古跡地段、歷史街區。文物古跡地段指由文物古跡(包括遺跡)集中的地區及其周圍的環境組成的地段。歷史街區指保存有一定數量,一定規模的歷史建構物且風貌相對完整的生活地區,該地區的整體反映某一歷史時代的風貌特色,具有較高的價值。
古城風貌特色的保護與延續。古城風貌特色的保護與延續包括古城空間格局、古城自然環境、城市建築風格三部分。
古城空間格局包括古城的平面布局、方位軸線、道路骨架、河網水系等。它們能反映城市的文化景觀、規劃布局思想、歷史發展、社會文化模式;古城自然環境包括城市及其郊區的重要地形、地貌、原野、與重要歷史有關的山、水、花、木、原野特徵。城市的自然環境與城市的景觀、文化、生態緊密相聯;古城建築風格包括建築的式樣、高度、體量、材料、平面布局、與周圍建築的關系等。建築風格影響城市風貌特色。
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方法與原則
當談到部分城市在各自的建設發展中對城市歷史文化建築遺產的保護情況時李秉毅表示,實踐證明,各城市在各自的建設發展中大多都注意並保護和有效利用了歷史文化遺產。但也有個別城市做得不盡如人意。原因多為這些城市對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方法與原則不太了解。
李秉毅介紹說,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方法與原則主要有9個方面:
原封不動的保存(凍結保存):原封不動的保存,保持歷史文化的原真性。這是聯合國提倡的標准。一般對文物古跡應原封不動的保存;
整舊如故——謹慎修復:對於殘缺的建築(古遺跡)修復應「整舊如故,以存其真」。《威尼斯憲章》提出了世界各國公認的兩個修復原則:修復和補缺的部分必須跟原有部分形成整體,保持景觀上的和諧一致,有助於恢復而不能降低它的藝術價值、歷史價值、科學價值、信息價值;
增添部分必須與有部分有所區別,使人能辨別歷史和當代增添物,以保持文物建築的歷史性。此外,加固、維護應盡可能地少,即必要性原則;
慎重重建:一些十分重要的歷史建築物因故被毀。由於它們是地方重要的特徵、象徵,因此,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有必要重建。重建有紀念意義。但是,重建必須慎重,必須經專家論證,因為重建必然失去了歷史的真實性,又耗資巨大,還破壞了遺跡。在更多情況下保存殘跡更有價值;
利用以不損壞遺產為前提。對歷史文化遺產的利用以不損壞遺產為前提,以續繼原有使用方式為最佳,也可以為博物館,作為參觀旅遊景點要慎重,防止被破壞;
保持歷史街區和古城的格局特徵。重點保護好歷史街區和古城的平面布局、方位軸線、道路骨架、河網水系等;
保護特色建築風格:保護特色建築風格,包括建築的式樣、高度、體量、材料、顏色、平面布局、與周圍建築的關系等。控制適當的建築尺度——高度、體量非常重要,切記今古不同,不要求高、求大;
保護歷史環境:事物與其存在環境是密不可分的,不可以脫離環境而存在。歷史文化遺產環境的意義更重要,重要的、特色的、與重要歷史有關的地形、地貌、原野、水體、花木及其特徵都要保護;
拿不準的古鎮、古村、古街、古建築應暫不拆除。許多偏遠的地方,尤其是山區農村,古鎮、古村、古街、古建築,雖然不是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是卻也是歷史文化遺產,有相當高的價值。當地人不知道,有沒有財力和機會請專家鑒定。在這種情況下,最好暫不拆除,以免造成遺憾,待專家論證後在根據情況處理。
做好歷史文化古城和歷史文化地段保護規劃。規劃是龍頭,保護必須以規劃為前提,規劃必須先行。有了規劃,按規劃進行保護。 13044
❺ 鰥寡孤獨四座山位於我區及杭州城區,人文積淀深厚,其中什麼暫無文物保護單位。
文物保復護單位為中國大陸制對確定納入保護對象的不可移動文物的統稱,並對文物保護單位本體及周圍一定范圍實施重點保護的區域。文物保護單位是指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築、石窟寺和石刻。文物保護單位都是古代科學技術信息的媒體,對於科技史和科學技術研究有著重要意義。
❻ 杭州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幾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幾個
鄉土知識的題目吧,我猜是25,8也就是B
❼ 杭州有幾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杭州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編號
名 稱
時 代
具 體 地 點
1
岳飛墓(廟)
南宋
棲霞嶺南麓
2
六 和 塔
南宋、清
錢塘江北岸月輪峰上
3
飛來峰造像
五代-元
靈隱寺前飛來峰
4
閘口白塔
五代
錢塘江邊閘口白塔嶺上
5
胡慶余堂
清代
清河坊大井巷
6
良渚遺址
新石器
餘杭良渚鎮、瓶窯鎮、安溪鎮
7
梵天寺經幢
五代
鳳凰山腳梵天寺路
8
臨安城遺址
南宋
含皇城及太廟等遺址
9
鳳 凰 寺
元
中山中路325號
10
寶成寺麻曷葛剌像
元
紫陽山寶成寺內
11
文 瀾 閣
清代
孤山中山公園東側
12
西泠印社
清代
孤山西端
❽ 幾個關於杭州文物保護的問題
後面兩個問題可直接致電杭州文物部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2處):
岳飛墓(廟) 南宋 棲霞嶺南麓
六 和 塔 南宋、清 錢塘江北岸月輪峰上
飛來峰造像 五代-元 靈隱寺前飛來峰
閘口白塔 五代 錢塘江邊閘口白塔嶺上
胡慶余堂 清代 清河坊大井巷
良渚遺址 新石器 餘杭良渚鎮、瓶窯鎮、安溪鎮
梵天寺經幢 五代 鳳凰山腳梵天寺路
臨安城遺址 南宋 含皇城及太廟等遺址
鳳 凰 寺 元 中山中路325號
寶成寺麻曷葛剌像 元 紫陽山寶成寺內
文 瀾 閣 清代 孤山中山公園東側
西泠印社 清代 孤山西端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5處
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51處
文物保護點:30處
詳細名單:http://www.hzwestlake.com/gb/culturalrelic/infolist.jsp?categoryID=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