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國正在推行的數字經濟戰略是哪3條
一、是採取清單制梳理我國數字科技的短板軟肋,短期內尋找可靠的替代源和備份源,使「卡脖子」技術不因外國的封鎖而斷供。與此同時,發起專項研發計劃,集中力量攻克核心電子元器件、高端晶元、操作系統、資料庫、工業軟體等短板,補齊數字科技研發鏈。
二、是面向數字科技前沿領域,設立國家或世界實驗室,牽頭發起全球大科學計劃或工程,更多更好利用全球創新資源,主動嵌入全球數字科技創新鏈條和生態系統,吸引和積聚全球創新人才。
三、是支持數字科技試點應用,積極利用智慧城市、智能工業、智慧醫療等發展契機,推進數字新科技先行應用,為數字科技應用提供試驗平台和應用場景,在應用中不斷完善技術,推動數字經濟發展。
(1)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是什麼擴展閱讀
我國在發展數字基建方面處於起步階段,相對而言比較滯後。由此,應科學決策、統籌布局,把數據中心、場景中心、區域中心、應用中心有效結合。
一、是正確處理好政府和市場之間的關系。政府要有戰略導向和規劃牽引,前瞻布局數字基礎設施,與此同時,推動交通、能源、水利、市政等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升級。
進一步放開市場准入,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激發社會投資的積極性主動性,把「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緊密結合,共同構建數字基礎設施體系。
二、是正確處理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間的關系。對於中央政府而言,做好數字經濟發展的頂層設計,通過制定行業規則、設施標准、規劃布局、互聯互通等,引導數字基礎設施的有效投資和有序建設。
對於地方政府而言,充分考慮本地發展情況和財力承受情況,尤其要根據實際需求開展數字基建,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注意避免一哄而上,形成重復建設、資源浪費。
三、是正確處理好供給和需求之間的關系。以需求為牽引,把應用場景建設置於數字基建的重要位置,鼓勵大型龍頭企業和平台企業依託自身需求參與數字基建,並開放為社會使用,
實現數字基建供給和需求精準匹配。合理跨區域布局數字基建,將數字基建同金融、物流、交易市場等渠道打通,形成產業鏈應用生態。
B. 為助力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你認為青少年應如何做
為助力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青少年可以認真學習相關方面的知識為以後加入這方面的工作做准備,同時多向身邊的人宣傳
C. 多地已經開始爭搶數字經濟了嗎
近日,上合組織青島峰會新聞發布會上,山東省發改委副主任關兆泉透露,山東將重點依託濟南、青島、煙台等市優勢產業和骨幹企業,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與戰略資本,布局建設集成電路、高端軟體、量子通信等重大項目,打造雲計算產業基地,建設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
資料顯示,2016年,我國先後批復建設8個國家級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分別包括貴州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京津冀、珠江三角洲兩個跨區域類大數據綜合試驗區;上海、河南、重慶、沈陽等四個區域示範類綜合試驗區;內蒙古大數據基礎設施統籌發展類綜合試驗區。對此,業內人士透露,第二批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已有兩年,規模有望擴容。工信部發布的《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明確指出,到2020年,我國將建設10-15個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創建一批大數據產業集聚區,形成若干大數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
D. 數字經濟的通俗解釋
數字經濟與你的生活息息相關
除了促進實體經濟轉型升級,數字經濟的發展還對改善民生、增進社會福祉的作用巨大。世界經濟論壇對34個經合組織成員國的調查顯示,數字化程度每提高10個點,能夠促使經合組織幸福指數上升約1.3點。例如,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務方面通過一系列創新,能為民眾提供一體化、整合性的大量創新服務。
以政務微信為例,目前基本形成了部委政府、地方各級部門所組成的微信公眾號應用體系,實現了公安、旅遊、食葯監、黨政、交通、教育、醫療、人保、司法、外貿等政府職能全覆蓋。在很多政務民生領域,通過微信送達民生服務成為常態。
數字經濟還積極拓展生活領域,形成便民服務新業態。水電氣繳費讓用戶足不出戶享受指尖生活繳費;餐飲、家政、物流、教育、醫療、旅遊、酒店、停車、社區等多領域合作形成智慧解決方案,發展O2O服務新模式。
不懂數字經濟?你將成為新時代的「新文盲」
勞動者們在享受數字經濟的利好的同時,也在遭受它所帶來的雙重技能挑戰——數字技能和專業技能。但是,各國普遍存在數字技術人才不足的現象,40%的公司表示難以找到他們需要的數據分析人才。所以,具有較高的數字素養成為勞動者在就業市場勝出的重要因素。
對消費者而言,若不具備基本的數字素養,將無法正確地運用信息和數字化產品、服務,最終成為數字時代的「文盲」。所以數字素養被聯合國認為是數字時代的基本人權,是與聽、說、讀、寫同等重要的基本能力。提高數字素養既有利於數字消費,也有利於數字生產,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要素和重要基礎之一。
數字經濟的四個難題
盡管數字經濟已是大勢所趨,但是它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一些有待克服的障礙。
1. 數字鴻溝問題依然嚴重
目前,全球仍有40億人不能上網,各國都普遍存在數字技能不足的情況。歐盟2014年的統計表明,高達47%的歐盟人口缺乏足夠的「數字能力」,而發展中國家此類問題更加嚴重。
2.數字安全面臨嚴峻挑戰
據互聯網監控公司Arbor Networks的數據,2011年至2014年短短三年內,全球DDoS攻擊量增加了30倍以上。一項研究估計,每年各種網路犯罪、攻擊對全球經濟造成的損失高達 4000億美元。金融領域、能源行業成為重災區。
其中,物聯網將軟體和硬體融合為一體,無法通過簡單的升級、修改、置換等方式應對風險挑戰。許多智能設備的開發商都是小型創業公司,沒有提供復雜安全功能的資源或經驗,有可能隨時遭遇滅頂之災。
E. 樂尋坊的數字經濟指的是什麼呢
基於區塊鏈技術和通證經濟激勵體系,而且目前用戶推薦企業入駐還能拿到賞金。
F. 發展數字經濟的重大意義是什麼
意義一發展理念的集中體現
。發展數字經濟是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的集中體現。數字經濟本身就是新技術革命的產物,是一種新的經濟形態、新的資源配置方式,集中體現了創新的內在要求。數字經濟減少了信息流動障礙,加速了資源要素流動,提高了供需匹配效率,有助於實現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的協調發展。數字經濟能夠極大地提升資源的利用率,是綠色發展的最佳體現。數字經濟的最大特點就是基於互聯網,而互聯網的特性就是開放共享。數字經濟也為落後地區、低收入人群創造了更多的參與經濟活動、共享發展成果的機會。
意義二
是供給側改革的重要抓手
。發展數字經濟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以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技術深度融合為特徵的智能製造模式,正在引發新一輪製造業變革,數字化、虛擬化、智能化技術將貫穿產品的全生命周期,柔性化、網路化、個性化生產將成為製造模式的新趨勢,全球化、服務化、平台化將成為產業組織的新方式。數字經濟也在引領農業現代化,數字農業、智慧農業等農業發展新模式就是數字經濟在農業領域的實現與應用。在服務業領域,數字經濟的影響與作用已經得到較好體現,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網路教育、遠程醫療、在線娛樂等已經使人們的生產生活發生了極大改變。
意義三
是創新驅動發展的試驗場
。數字經濟是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最佳試驗場。現階段,數字經濟最能體現信息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以及制度創新的要求。數字經濟的發展孕育了一大批極具發展潛力的互聯網企業,成為激發創新創業的驅動力量。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等分享經濟模式本身就是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意義四
是競爭優勢的先導力量
。數字經濟是構建信息時代國家競爭新優勢的重要先導力量。在信息革命引發的世界經濟版圖重構過程中,數字經濟的發展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信息時代的核心競爭能力將越來越表現為一個國家和地區的數字能力、信息能力、網路能力。
G. 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存在省域差異嗎
據報道,日前中國信息化百人會在北京發布了《2017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報告》,報告顯示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呈現明顯的省域差異。
全國各省劃分為四個梯隊。第一梯隊包括廣東、江蘇、山東、浙江、上海、北京6個省份,數字經濟規模均在10000億元以上;第二梯隊包括福建、湖北、河北、天津4個省份,數字經濟規模在6000億元至10000億元之間;
而第三梯隊包括陝西、吉林、廣西、黑龍江、貴州、內蒙古、山西、新疆8個省份,數字經濟規模在2000億元至6000億元之間;第四梯隊包括甘肅、寧夏、青海3個省份,數字經濟規模在2000億元以下。
希望中國的數字經濟可以持續發展!
H. 什麼是數字經濟
數字經濟指一個經濟系統,在這個系統中,數字技術被廣泛使用並由此帶來了整個經濟環境和經濟活動的根本變化。數字經濟也是一個信息和商務活動都數字化的全新的社會政治和經濟系統。
企業、消費者和政府之間通過網路進行的交易迅速增長。數字經濟主要研究生產、分銷和銷售都依賴數字技術的商品和服務。數字經濟的商業模式本身運轉良好,因為它創建了一個企業和消費者雙贏的環境。
(8)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是什麼擴展閱讀:
數字經濟的特徵
1、平台化
平台是數字經濟2.0的基礎,依託「雲網端」新基礎設施,互聯網平台創造了全新的商業環境。信息流不再被工業經濟供應鏈體系中巨頭所阻隔,供應商和消費者的距離大大縮短,溝通成本大大降低,直接支撐了大規模協作的形成。
2、數據化
工業時代的公司,以IT技術為核心實現數字化,數據的流動以及在線化范圍有限,數據應用場景主要局限在以自我為中心的小的生態圈之中。數字經濟2.0時代,數據的流動與共享,推動著商業流程跨越企業邊界,編織全新的生態網路與價值網路。
3、普惠化
在數字經濟環境中,「人人參與、共建共享」的特點,實現了普惠科技、普惠金融和普惠貿易。在科技領域,以雲計算為代表的按需服務業務形態使得個人及各類企業可以用很低成本就輕松獲得所需要的計算、存儲和網路資源,而不再需要購買昂貴的軟硬體產品和網路設備。
大大降低了技術門檻,根據阿里研究院測算,雲計算的使用可以使企業使用IT的成本降低70%,創新效率提升3倍。在金融領域,以互聯網信用為基礎的新型信用評分模型,對於普惠金融的實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過大數據統計概率計算,可以使得不同風險的個體得到精準的風險評估,從而能夠匹配差異化的金融信貸服務,讓更多的個體享受到適合其各自風險特質的金融信貸服務。
I. 什麼是數字經濟
數字經濟指一個經濟系統,在這個系統中,數字技術被廣泛使用並由此帶來了整個經濟環境和經濟活動的根本變化。數字經濟也是一個信息和商務活動都數字化的全新的社會政治和經濟系統。
企業、消費者和政府之間通過網路進行的交易迅速增長。數字經濟主要研究生產、分銷和銷售都依賴數字技術的商品和服務。數字經濟的商業模式本身運轉良好,因為它創建了一個企業和消費者雙贏的環境。
數字經濟受到三大定律的支配。
第一個定律是梅特卡夫法則:網路的價值等於其節點數的平方。所以網路上聯網的計算機越多,每台電腦的價值就越大, 「增值」以指數關系不斷變大。
第二個定律是摩爾定律:計算機硅晶元的處理能力每18個月就翻一翻,而價格以減半數下降。
第三個定律是達維多定律:進入市場的第一代產品能夠自動獲得50%的市場份額,所以任何企業在本產業中必須第一個淘汰自己的產品。實際上達維多定律體現的是網路經濟中的馬太效應。
J. 多省「十四五」規劃建議出台 產業鏈現代化、數字經濟等成關鍵詞
近日,安徽、湖北、江西、湖南等中部省份陸續公布了各省關於制定全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下稱「十四五」規劃建議)。
在產業規劃層面,中部省份各有側重,但都強調要增強供應鏈產業鏈韌性、打造產業鏈長板、打造現代產業體系。
江西的「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大力實施產業鏈鏈長制,推進鑄鏈強鏈引鏈補鏈。完善核心零部件、關鍵原材料多元化可供體系,著力補齊智能感測器、工業軟體、稀土功能材料、集成電路矽片等關鍵領域基礎部件短板。
安徽提出,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現代化水平。開展產業鏈補鏈固鏈強鏈行動,推行產業集群群長制、產業鏈供應鏈鏈長制、產業聯盟盟長制,鍛造產業鏈供應鏈長板,培育形成1個萬億級產業、10個左右千億以上重大產業、100個左右「群主」企業「鏈長」企業、1000個左右專精特新「小巨人」和「冠軍」企業。
壯大數字經濟、推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也都寫進了中部各省的「十四五」規劃建議中。
江西提出,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集聚壯大數字產業。用好世界VR產業大會平台,加快產業項目落地和示範應用,努力建設世界級VR中心。
安徽提出,打造數字科技創新先行區和數字經濟產業集聚區。建設合肥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爭創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中國軟體名園、中國軟體名城。做大做強「中國聲谷」。加快江淮大數據中心、安徽(淮南)大數據交易中心建設。
優化區域發展布局、強化區域協作也在中部各省「十四五」規劃建議中占據重要位置。在做大做強省會城市的同時,各省均強調要加快城市群建設和發展,培育區域經濟動力源。
湖南提出,構建「一核兩副三帶四區」區域經濟格局。「兩副」指的是建設岳陽、衡陽兩個省域副中心城市。江西提出,完善提升「一圈引領、兩軸驅動、三區協同」的區域發展格局,具體包括:做強做優大南昌都市圈;打造滬昆、京九高鐵經濟發展主軸;推動贛南等原中央蘇區高質量發展等。湖北提出,著力構建「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的區域發展布局,具體包括:充分發揮武漢作為國家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的龍頭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推動「襄十隨神」、「宜荊荊恩」城市群由點軸式向扇面式發展,打造支撐全省高質量發展的南北「兩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