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古代希臘經濟對文化的影響

古代希臘經濟對文化的影響

發布時間:2020-12-24 13:56:03

① 古希臘文化對歐洲的影響有哪些

你好/
古希臘文明:古希臘位於地中海東北部,除了現在的希臘半島外,還包括愛琴海、馬其頓、色雷斯、義大利半島和小亞細亞等地。這片土地見證了歐洲最早的兩大文明:米諾斯文明及邁錫尼文明。公元前五六世紀,產生了璀璨的希臘文明。
在世界文明史上,古希臘文明以其特異的風采與卓越的成就享譽後世,以至有「言必稱希臘」之說。雪萊曾在詩中吟道:「我們都是希臘人。」希臘是歐洲文明的發源地和搖籃,沒有希臘,無法想像歐洲文明會是什麼樣子,今日西方世界無處不遺存著希臘文明的傳統。可是除了居住在希臘半島上的公民自認為希臘人外,很少有人像雪萊那樣以哲理的想像認為自己是希臘人。那麼究竟誰是希臘人呢?
歷史表明,克里特的征服者、特洛伊城的毀滅者——邁錫尼人,是希臘最早的居民之一。後來淪為北方蠻族的奴隸,並逐漸分流為多立克人和愛奧尼亞人,他們都有共同的信仰和語言,所以稱他們為希臘人。
到了公元前12世紀,愛琴海文明受到北方蠻族入侵的嚴重破壞。但不屈的希臘人在這塊曾經有過豐厚文明的廢墟上重新建立了燦爛的希臘文明,成為歐洲文明的真正始祖。
進入奴隸社會的希臘半島,建立了200多個奴隸制城邦國家,每一城邦以城市為中心連同城郊農村組成大小不等的國家,各自為政。其中最強大的是雅典和斯巴達。由於國窮民貧,為了生存和發展,各城邦國家之間不斷發生戰爭,弱肉強食,為了保存自己,掠奪財富,城邦國家實行強國強兵政策,在城邦內部實行民主政治,自由民直接參與城邦治理,十分重視民族體格素質的鍛煉,所以管理國家、鍛煉身體是每個公民的神聖職責。
希臘本土氣候宜人,陽光充足,溫度適中,在這樣的自然條件下適宜於戶外裸體鍛煉和比賽。由於裸體運動,改變了人們的觀念,不以露體為恥,反以健美身體為榮光,這引起美學家們的關注和藝術家的表現,美學家們發現人體美,藝術家們創造美的人體。大政治家伯里克利說:「我們是愛美的人。」希臘民族是愛美、創造美的民族。
希臘人在民主自由和激烈競爭的環境中不僅發現、孕育和創造了美,而且也創造了神,在希臘人的心目中最完美的人就是神,因此希臘人尊重人,把人提高到神的高度加以肯定,神和人是同形同性,希臘人把強健的身體看成是一切善與美的本原,而把希臘神話視為藝術的精神本源,正如馬克斯所指出的:「希臘神話不僅是希臘藝術的武庫,而且是它的土壤」。
古希臘神話:希臘神話產生於希臘的遠古時代,曾長期在口頭流傳,是古希臘人的集體創作,散見於荷馬史詩、赫西奧德的《神譜》及以後的文學、歷史等著作中,因而同一個神話人物的形象或故事情節,在不同的作家筆下往往會有出入,甚至有互相矛盾之處。現在常見的系統的希臘神話都是後人根據古籍編寫的。
希臘神話主要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傳說兩部分,關於神的故事與英雄傳說的總匯,散見在《荷馬史詩》、赫希俄德的《神譜》以及古典時期的文學、歷史和哲學等著作中。
神的故事主要是包括關於開天闢地、神的產生、神的譜系、天上的改朝換代、人類的起源和神的日常活動的故事。在古希臘人的想像中,山川林木,日月海陸,以至雨後的彩虹,河畔的水仙,都是神的身影;生老病死,禍福成敗,都取決於神的意志,他們創造了龐大的神的家族。宙斯是眾神之首,波塞冬是海神,哈得斯是幽冥神,阿波羅是太陽神,阿耳忒彌斯是獵神,阿瑞斯是戰神,赫菲斯托斯是火神,赫爾墨斯是司商業的神,九個繆斯是文藝女神,三個摩伊拉是命運女神。眾神居住在希臘最高的奧林匹斯山上等等。
希臘神話中的神和其他比較發達的宗教中的神不同,他們和世俗生活很接近。多數的神很像氏族中的貴族,他們很任性,愛享樂,虛榮心、嫉妒心和復仇心都很強,好爭權奪利,還不時溜下山來和人間的美貌男女偷情。以宙斯為代表的大多數神都喜歡捉弄人類,甚至三番五次打算毀掉人類,古希臘人常在神話中嘲笑神的邪惡,指責神的不公正。荷馬史詩中曾說,「神給可憐的人以恐懼和痛苦,神自己則幸福而無憂地生活著。」但是,也有像普羅米修斯這樣造福人類的偉大的神。普羅米修斯把天火盜到人間,使人類有了劃時代的進步,宙斯把他釘在高加索山上,每天放出惡鷹,來啄食他的肝臟。
英雄傳說是對於遠古的歷史、社會生活和人向自然作斗爭等事件的回憶。英雄被當作神和人所生的後代,實際上是集體的力量和智慧的代表。英雄傳說以不同的家族為中心形成了許多系統,包括特洛伊戰爭,赫拉克勒斯完成十二大業績,雅典國王忒修斯為民除害,伊阿宋率領英雄奪取金羊毛等膾炙人口的故事。其中《荷馬詩史》記述的阿喀琉斯,據傳神諭他有兩種命運:或者默默無聞而長壽;或者在戰場上光榮死亡。母親愛子心切,將他喬裝打扮成女孩兒,但智者奧德修認出了他。阿喀琉斯走上了同特洛伊人作戰的戰場,建立了無數功勛。他的母親預言他將葬身於特洛伊城下,但他依然挺身參戰,體現了希臘人對的果敢精神。
再比如廣為傳頌的赫拉克勒斯完成十二大業績的故事,赫拉克勒斯是有名的大力士,他在搖籃中就扼殺了一條水蛇。幼年時,惡德女神來引誘他走享樂的道路,但他聽從了善德女神的勸告,決心不畏艱險,為眾人造福。傳說他在成人以後,殺死過有九個頭的毒龍和長著蛇頭發的女妖美杜薩,甚至還到下界打敗了冥王哈得斯,把被囚的忒修斯救回人間,使他們夫妻生活美滿。關於赫拉克勒斯的故事充滿了英勇豪邁的氣概,體現了古代人民熱愛勞動、珍視集體的寶貴品質。
古希臘文明小貼士:
希臘:「希臘」一詞意為典雅、優美。創造出燦爛、輝煌古代文明的古希臘人正與這典雅、優美之名相稱,可謂名副其實。
荷馬史詩:盲詩人荷馬根據在小亞細亞口頭流傳的史詩短歌綜合編而成,包括《伊利亞特》和《奧德賽》,是歐洲文學史上的里程碑。它有如網路全書,其中包涵天文、地理、歷史、社會、哲學、藝術和神話等知識。《伊利亞特》是描寫特洛伊戰爭的故事,《奧德賽》描寫希臘英雄奧德修在特洛伊戰後還鄉的故事。《奧德賽》是歐洲文學中第一部以個人遭遇為主要內容的作品。
音樂:希臘稱音樂為繆斯(Muse),而Muse指的是希臘神話中,負責管理音樂的九位女神,當時此字並非我們現在所指的音樂(Music),而是包含了詩歌、戲劇等所有藝術。今天所指的音樂(Music)一詞即來源於此。
戲劇:世界戲劇藝術最早出現在距今約2400年前的古希臘。古希臘有三大悲劇作家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歐里庇德斯和一大喜劇作家。
薩福:西方文學史上第一位著名的女詩人。有人曾把她和荷馬相提並論,還有人稱她為第十位詩歌女神。
歷史:公元前6、5世紀間的希羅多德,被公認為古希臘第一個重要的歷史家,他曾游歷過東方各地,收集了不少傳說故事,後來他的著作發展成為一部記錄希臘與波斯戰爭的歷史。他的這部著作文字流暢、莊重,不但是重要的歷史文獻,也是重要的文學作品,可以與中國司馬遷的《史記》相比。

② 希臘神話的政治、經濟、文化影響

希臘神話誕生於原始時代,流傳數千年,具有永久的魅力。希臘神話因其有較完整的體系和獨特的文學魅力而流傳久遠。希臘神話對整個西方乃至人類的宗教、哲學、思想、風俗習慣、自然科學、文學藝術產生了全面深刻的影響。接觸西方文化,必然會遇到源自希臘神話的典故,而每一本重要的西方經典文學作品幾乎都涉及希臘神話中的人物和情節,有些甚至直接取材於希臘神話。
希臘神話中的神與人同形同性,既有人的體態美,也有人的七情六慾,懂得喜怒哀樂,參與人的活動。神與人的區別僅僅在於前者永生,無死亡期;後者生命有限,有生老病死。希臘神話中的神個性鮮明,沒有禁慾主義因素,也很少有神秘主義色彩。希臘神話的美麗就在於神依然有命運,依然會為情所困,為自己的利益做出壞事。它將現實生活與幻想交織在一起,為人們創造了一個包羅萬象的瑰麗世界,生動地描繪了古希臘人的社會生活圖景。古希臘人崇拜神,但並不賦予神明過分的崇高性,也不把神明作為道德衡量的標准,而是把他們作為人生的折射。古希臘神話正是以這種人本精神,以動人的故事和深邃的思想內函,歷來吸引了廣大讀者,令人百讀不厭,成為後代文學藝術創作豐富的材料源泉。
直到今天,希臘神話仍以其優美的形象和濃郁的詩意長久留存在人們的意識中,並作為文學藝術的永恆題材而流傳下來。許多故事例如伊阿宋尋找金羊毛、特洛伊戰爭、偷取火種的普羅米修斯等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故事;例如智慧女神雅典娜、太陽神阿波羅、海神波塞冬等也已成為眾人皆知的神話人物。神話是古希臘文學的土壤,此後的詩歌、戲劇等都以神話和英雄傳說為題材,它對後來的歐洲文學有著深遠的影響。

③ 古希臘地理環境對政治、經濟、文化、有什麼影響 急急急急急急啊~~!!!!!

古代希臘的地理范圍以希臘半島為中心,包括東面的愛琴海和西面愛奧尼亞海的群島和島嶼,以及今土耳其西南沿海,義大利南部及西西里東部沿岸地區。地小山多、海岸曲折、島嶼密布為其地理環境特色。作為古希臘文明中心地區的希臘半島,其中部和南部以港灣眾多、海峽連綿著稱,為希臘文明提供了面向海洋的自然條件。就希臘陸地而言,則是山多土薄的貧瘠地區。無數的山脈和丘陵將希臘分割成一小塊一小塊的地區,陸路交通的極為不便和地域的分割,是促成希臘難以統一、城邦小國林立局面的重要因素。就地理整體上看,希臘世界與尼羅河流域的埃及和兩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的文明中心地理距離很近,易於接受兩大文明的積極影響。可以說,在古希臘文明的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中,地理環境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希臘半島山嶺交錯,河流短急,又沒有東方的大河流域和廣大平原,這種各地近乎隔絕的地理多中心,決定了希臘的經濟多中心。
地理環境的差異性和自然產品的多樣性形成了社會分工的基礎。以希臘工商業城邦的代表雅典為例,雅典境內多山,土質貧薄,只有幾片不大的平原和河流谷地適於種植穀物,農業相對斯巴達等城邦落後。山坡上適於栽種葡萄、橄欖等果樹,山中蘊藏著大量的銀礦、優質陶土和為希臘建築所需要的大理石這有利於雅典人在農業基礎上發展手工業和商業。同時,由於雅典所處的阿提卡半島是中希臘和愛琴海世界聯系的前緣地帶,因而為航海業和商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為解決糧食危機,雅典大量輸入穀物等糧食作物和其它原料,同時將自身的手工業品輸往各地,有力的促進了雅典商品經濟的發展。
希臘綿延曲折的海岸線為希臘提供了眾多的天然良港,在陸路由於為山脈所隔,而難以聯系希臘世界的情況下,大海將它們聯系了起來,並將希臘和世界聯為了一體。同時大海也成為希臘擴大生存空間的便利通道,促進了希臘早期的對外殖民和後來的海外貿易。這都促成了希臘大多數城邦由封閉的農業經濟轉向開放的商品經濟。
希臘地理上的多中心決定了經濟上的多中心,而經濟上的多中心又決定了政治上的多中心。山脈縱橫、島嶼眾多的自然條件將整個希臘世界分為三百個左右的城邦。希臘城邦的一大特點就是小國寡民。最大的城邦斯巴達也不過8400平方公里,人口總計約40萬,而雅典則只有2556平方公里。小國寡民的特點使經常召開全體公民大會的雅典式的直接民主成為可能。
但起到決定作用的還是受地理環境影響下的經濟結構的變化。以雅典為例,在城邦形成之初,經濟形式主要為農業經濟,這使得佔有廣大土地的氏族貴族得以壟斷政權。但隨著海外貿易的不斷擴大和手工業的發展,使得工商業奴隸主階層壯大,他們有著自己特殊的政治經濟利益。他們聯合同樣受貴族壓榨的無地和少地的平民,反對貴族政治,要求實現財富政治,廢除債務剝削,集城邦全體的力量,擴大海外貿易。公元前6世紀初,雅典平民反對貴族的斗爭已達到公開暴動的程度。當時雅典人基本按地理所在而分為平原派、山地派、海岸派。在社會變革的大勢之下,公元前594年,雅典工商業貴族梭倫當選首席執行官,開始改革。後經過僭主政治,在經濟上扶植下層平民的階段,在新的階級和社會基礎上,雅典過渡到了民主政治。
而希臘世界的另一大邦,位於伯羅奔尼撒半島東南部的拉哥尼亞平原的斯巴達,氣候溫和、土壤肥沃、猶羅達河貫穿南北,適於農業生產;海岸線平直,缺少優良港灣,不適於發展商業和航海業。這種天然的農業優勢,使掌握土地的貴族力量強大,而平民力量弱小,同時由於斯巴達社會生活的軍事色彩,斯巴達在政治上長期是處於貴族寡頭政體狀態。
地理環境對希臘文化也起到了直接和間接的作用。
希臘地近兩河流域和尼羅河流域,易於接受東方這兩大文明的先進文化,轉為己用。正如古樸時期中期的希臘文明被命名為東方化風格階段所示,希臘文明在它的形成過程中學習東方之處很多。例如希臘的藝術家從埃及和腓尼基學到青銅鑄像、石料建築和雕刻石像的方法,開始建造希臘神廟和雕塑希臘神像,這是以雕像為代表的古樸時期希臘藝術起點異常之低,但其發展速度卻很快的一個重要原因。當然,希臘文化的發展離不開自身的具體自然環境,以雅典為例,利用多產陶土的自然優勢,在古樸時期就已生產出大量優質陶器,銷往各地。希臘哲學和史學的發展也離不開東方的影響,許多希臘的哲學家和史學家都曾游歷埃及、巴比倫、印度等東方國家,考察學習,吸納精華。到公元前5世紀,希臘有關天文、地理、數學、幾何、物理、醫學等曾向東方學習的自然科學的知識的積累與探討已逐漸進入系統理論的發展階段,在很多方面已經超過了東方對這些學科的研究成果。
當然,受地理環境影響的希臘政治經濟結構對希臘文化的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縱觀希臘歷史,不難看出,希臘的政治經濟和希臘文化呈現出同漲同衰的正比例現象。凡是希臘政治經濟穩定興盛的時期,其文化發展也處於興盛時期,反之,則處於低落時期。文化與政治經濟緊密結合。例如希波戰爭之後的雅典希望有人能全面詳實地將這場戰爭記述下來,因此,當「史學之父」希羅多德在回到處於鼎盛之世之下的雅典後,馬上受到伯里克利的注意,將寫史的希望寄託與他,結果便是《歷史》的問世。
而在地中海對岸的埃及由於地理環境和政治經濟的影響在文化方面的體現與希臘就有許多不同。古埃及東臨紅海,西接利比亞,南接努比亞(今蘇丹),北瀕地中海,與希臘隔海相望。全國沙漠佔百分之九十六,人口集中在尼羅河流域,國家地理按尼羅河而分為上、下埃及。在古代,埃及實際上只有東北經西奈半島到達巴勒斯坦和敘利亞一條國際通道,雖有航海活動,但對埃及影響不大,因此埃及比於兩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其三千年間較少受外族入侵,文化也一脈相承,未有大變。由於埃及是農業國,要求對尼羅河泛濫和因此而導致的田界改動等生產實踐中的有關事例進行測量,計算。於是在文化成就上,埃及主要體現為實用科學的成就。在藝術上也以規模宏大的建築為主要體現,作為埃及文化成熟標志的金字塔,之所以能在埃及而不在希臘出現,地理環境因素也起到很大作用。
埃及是典型的東方大國,與希臘的分散性相反,表現為大范圍內的聚合性。尼羅河沖積平原使得土地肥沃,為了農業的發展,需要大規模的水利工程,這有利於促成負責水利的集權產生,從而產生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帝國。而這種集權帝國由於地理因素、經濟上的封閉性和政治上的限制,在文化上缺少創造力,三千年來,並未有大的變化。到後埃及時期,文化趨勢愈加保守,只想復古,不求創新,到希臘羅馬統治時期,象形文字也變為死文字,文明傳統由此斷絕。
綜上所述,古希臘的經濟結構、政治結構與制度、文化等方面無不受到希臘地理環境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形成了璀璨的古希臘文明。不過,雖然地理環境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但我們應認識到地理環境對人類社會的影響是可變數,起著增加或減少人類控制自然的力量的作用,而人類社會發展的最根本的推動力是生產力的發展。希臘是建立在較高的生產力基礎上的。鐵器是希臘普遍進入階級社會的物質基礎,有可能出現城邦林立,鐵器也使希臘社會的第二次和第三次社會大分工在不到四個世紀的短暫時間內完成,為工商業奴隸制提供了階級基礎。文化作為經濟的上層建築和政治制度的反映,再加上本身創作受生產力的限制,所以在終極原因上也取決於生產力的發展。可見,地理環境對希臘文明的產生和發展雖有極大作用和影響,但並非希臘文明產生、發展的終極原因.

④ 古代希臘文化繁榮的原因是什麼

一、奴隸制和奴隸制經濟對古代希臘文化發展的影響
二、奴隸主民主政治對古代希專臘文化發展的影響屬
三、古代希臘文化與古代東方文化的關系
四、宗教與古希臘文化繁榮
五、民族特徵對古希臘文化發展的影響
六、地理環境在古希臘文化發展中的作用

⑤ 古希臘文化對西方文化的影響有那些

古希臘是哲學發展的源頭,哲學在古希臘是作為一種獨立的學科來發展的。把哲學從中獨立出來,與希臘人特別提倡分類這一點有直接關系的。從亞里士多德開始,就在他的著作《尼可馬可》中,專門對人類的知識以及把握這些知識相對應的人的認識能力作了分類。希臘人認為很多事情的創造是有條件的,需要有材料或其他的東西。支配著變化事物的那些規則,我們今天術語叫本質,本質實際上是從英文中翻譯到中文裡來的,哲學就是研究最根本的東西。亞里士多德是一個代表,他把希臘人重視分類研究的這種傳統作了總結,專門提出了一門科學。亞里士多德說第一哲學是神學,第二哲學研究變化的事物的本質。今天我們可以說西方任何一門科學分支,它們的名字都是用希臘文,或是用拉丁的拼法拼的。而相應的科學,都可以在亞里士多德著作的全集(亞里士多德的全集有兩部分,一部分是我們看到的,還有一部分是失卷文)的目錄中找到相應的內容。哲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分離出來獨立研究的學科是起源於希臘,我們研究哲學應從希臘開始。

中國人研究外國哲學特別是西方哲學有必要性。中國文化的偉大之處就是包容性,博大精深,開放和吸納百川。希臘文化也是我們現代語言和理論思想的來源之一。研究外國的東西,實際上是為了更好理解我們現在說的話,以便更好地理解我們自己。因為任何文化一樣,有反芻的精神,才會在更深的層次發展自己。希臘在公元前三百多年就已經被說希臘方言的民族佔領。希臘文化盡管短,但它以另外一種方式,通過拉丁人,通過現代的西方各個國家的文化交流,但在本土並不發達。

這種影響力如此大的文化是誕生在地域很小的雅典是一個奇跡。整個文明時期,從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300多年,都在這里發展。但是希臘是一個航海的民族,它主要都在地中海沿岸,它的對面是當時的斐尼基文化,即現在的以色列,在它的正對面就是北非的埃及,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等。他們當時住在地中海沿岸,今天想看古希臘的古跡,希臘本土有,雅典有,但是大量古跡都分布在土耳其境內或是埃及的一些地方或是阿拉伯的一些地方。雅典是希臘文明的核心,連它的郊區有2500平方公里,最寬的地方是60公里左右,窄的地方是40公里左右。古希臘的戲劇、抒情詩、法典、哲學、政治理論都是在這里產生,所以說這是個奇跡。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奇跡呢?這和希臘民族本身的特徵有關,第一,他們從北方遷移來的時候,文化不是很發達,可從周圍各地學習吸收大量的文化,包括他們自己信的神,都是從當地學習繼承下來的。他們的科學、天文學、數學、歷法等都是從巴比倫、埃及學來的,他們現在的希臘字母都是從兩河流域繼承下來的,所以黑格爾就講希臘人沒有他們自己獨立的東西,他們的東西都是從別的地方撿來的,吸收了這些文化,又把它融會貫通,合成了任何一個周邊文化不可比擬的新文化。另外,他們是一個航海的民族,眼界比較開闊;第三,生活比較簡朴,甚至沒有什麼蔬菜。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沒有很重的負擔,所以他們在政治上很發達。早期的政治制度就是一開始由他們的部落酋長所謂的貴族來管理下層。

後來隨著形勢的變化產生了民主制,財產比較少的公民也可以有直接參與政治管理,造出自己的政治代表人管理城邦,在這種需要下,就產生了民主制。民主制需要法律,民主討論決定事物。在這種情況下,有人開始教百姓讀字、說話和背狀子。最早的修辭學,在西方主要教說話,而不是怎麼寫文章,結果就產生了一些專門靠知識為職業的知識分子。在公民大會上,一個人要獲得更多的選票,要公布自己的決議,要把自己的想法說得天花亂墜才能通過。你說得好,人們就認為它是對的,因此智者專門培養政法家,實際上就是後來的律師。一開始希臘法律規定,打官司要親自到法庭辯護,不允許別人代替。後來希臘改變了法律,公開承認可以有人出庭為被告辯護。另外一方面,很多政治家本人或者是想讓自己子女成為政治家的人,讓他們教子女怎麼說話,怎麼論證一件事。為了自己生意興隆,他要宣傳自己。在早期需要邏輯技巧,利用貌似正確的推理來駁斥對方擊敗對方,所以有些人就進一步把它發展成了詭辯。

經過一二百年的發展,到蘇格拉底的時期,公元前三百八十多年,那些詭辯者所從事的活動,也是哲學的一部分。當然,很多智者確實是很有學問,如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的系列叢書中有一本叫《理想國》,裡面很多智者的想法對我們是有啟發的。有些智者說什麼是公正的本質,公正就是權利,有權利的人在城邦里有地位有勢力,那他就是公正;有人說公正是一種協議哲學家跟智者有什麼區別呢?智者是民主制的產物,他是有知識的專家,是一種生活方式,靠自己的知識去養家糊口,但是在這個時候就有弊病。蘇格拉底和柏拉圖他們這些後來的哲學家,看到了智者的弊病。他的生活方式本身和智者是一樣的,在市場上經常用談話來吸引人群,他不是騙子,不收錢,不靠這個養家糊口,不是一種職業,所以他叫著我愛著智慧,聰明是對智慧本身的愛。蘇格拉底的生活方式跟智者差不多,別人也把他叫做智者,但他認為自己跟他們不同,後來人們把他叫做哲學家。

希臘人提問都在大庭廣眾之下,蘇格拉底這樣就得罪了人,當審判人宣布只要他不從事這樣一種哲學的活動可以放他時,他說,我要的就是證明神的話是對還是錯,我怎麼能為了我的生命而不去維護神的利益和真理呢?他喝了毒酒,他的學生柏拉圖受到他的感動,下決心要繼承老師的事業。學生按照蘇格拉底的方式不斷提問,什麼是政治,什麼是公正,什麼是世界的本質,什麼是數學,各種各樣的問題。一般搞西方哲學的人都知道一句名言,比如懷特海,英國的一個哲學家,他有一句話,「整個西方哲學都是柏拉圖的腳注。」《柏拉圖對話錄》,不僅對蘇格拉底正面的觀點論述的很好,反面的觀點,他論述得也很充分、全面。蘇格拉底和柏拉圖以後,哲學發展了兩千年,它的基本觀點和涉及的問題沒有一個是《柏拉圖對話錄》中根本找不到的。另外一點就是它的批判精神,不斷地追問,像蘇格拉底一樣,第一要知道自己無知,這是一個知識上反省的過程,包括對倫理問題,什麼是善和公正。柏拉圖就已經提出了這個問題, Do No Harm ,不要損害他人的利益,就是最高的原則,這一點在《聖經》中也有反映:「愛你的敵人,愛你的仇人。」這是古希臘哲學最基本的一個精神。

另外就是要有一種批判反思的精神。希臘從蘇格拉底,柏拉圖就建立了這個方向——唯心論,也叫理念論。蘇格拉底主張,真正的本質與現實所看到的不一樣,為了追求真理,要看那些用我們五官看不見的東西,用智慧和思想去看事物的本質,這個思想直到今天仍是自然科學最基本的看法。按照自然科學的計算,這個世界虛空占絕對的位置,整個世界事物是按一定方式構成的,事物之所以是這樣的形態,主要是在數量上它有特殊的結構,特殊的數字關系,這又是柏拉圖的一個觀點,這些數字關系在背後決定了事物的表面顯現出來的特徵。這些東西只有用我們的思想和理性才能把握。用我們思想能夠看到的,決定著事物的那些東西就是理念。這些理念決定著感性事物,是它的本質,這是柏拉圖的觀點。希臘哲學還有另外一個傳統,梵蒂岡的天主教堂,有一幅非常有名的畫,是拉斐爾畫的,最核心的人物有兩個: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柏拉圖指著天,亞里士多德指著地,這是他們師生之間根本的分歧。亞里士多德非常注意個體事物的觀察,所以他認為事物的本質就在個體上,因此,特別注意經驗的觀察和分類,這是第二個傳統,注意經驗和觀察。他為了研究政治,首先把當時希臘的一百三十多個城邦的歷史都收集起來,現在這些書全部遺失了。亞里士多德很重視書籍的收集,他是希臘雅典第一個收集圖書的人。希臘的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精神一直到今天都在延續,搞現象學的這些人都是亞里士多德主義進一步發展。柏拉圖的思想經過很長一段時間,在中國,通過五四運動傳來。批判的精神,為真理而真理,為藝術而藝術的一種精神也傳到中國。

柏拉圖和蘇格拉底一直認為整個的物質世界都是按一定的數學方式構造的,這種觀點西方的自然科學家都承認。伽利略本人公開的宣稱是柏拉圖主義者,而建立科學主張。柏拉圖的主張有一個理念,那就是善,慢慢伸展出來,是人們唯一支持和贊同的。現實的這些東西都是理念的墮落,這個思維模式恰恰和《聖經》中「神創造了萬物,萬物都是神創造的結果」是完全一致的,《聖經》的書寫,特別是《新約》都是希臘文。直到早期的文藝復興,基本上是柏拉圖主義占絕對優勢,人們繼承柏拉圖,直接用柏拉圖主義解釋《聖經》,文藝復興時期人們重新發現了亞里士多德,歐洲人通過遠征把阿拉伯文拿回來,把阿拉伯文翻譯成拉丁文,人們才知道亞里士多德,直到今天,基督教教義都說亞里士多德是聖人,是不可以隨便攻擊的,特別是托馬斯以及他的學生解釋過的亞里士多德,那是正統的指導思想,這種精神一直在西方世界有影響。

⑥ 古希臘文化對古羅馬文化影響

古希臘和古羅馬兩大文明的傳承和發展

摘要: 古希臘和古羅馬這兩大文明是西方文化的搖籃,是世界文化史上兩座永恆的豐碑,是西方人所津津樂道的光輝時代。勤勞的古希臘和羅馬人民用他們的智慧給我們創造了一個個令人嘆為觀止的傑作,留給我們一個無論是文化史上還是藝術史上的維以超越的高度。其中古希臘文化又是羅馬文化的源頭,羅馬文化在其基礎上不斷地發展創新,創造了許許多多獨樹一幟的文化,藝術構想和傑作。因此本文主要是討論了這兩個文化的異同,找出「原希臘」的東西,區分羅馬的創新,給西方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提供一些粗淺的線索和脈絡。本文將分成經濟,政治,文化藝術等方面進行探討。
經濟發展模式
讓我們回到地圖上,看看希臘和羅馬的地理位置。希臘是由本土半島和一些散落在愛琴海和地中海的一些小島組成的。它三面環海,只有北面與陸地相接,且多丘陵少平原,屬於溫和的海洋性氣候。正是因為這樣的地理條件使得它的農業難以發展,為了生存,希臘人學會了和其它地區進行農產品的交換,並逐漸形成了地中海地區繁榮的貿易往來。羅馬的環境和希臘類似,它地處今義大利半島,是一個多丘陵,多沼澤的地區。因此農業也不十分發達。但羅馬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並不是像希臘一樣通過自由貿易,物物交換。它使用的是一種血腥的方式——侵略和擴張。為了滿足羅馬帝國日漸龐大的糧食、財富的需求,羅馬人選擇了不斷地侵略。依靠著強大的軍隊、武器,羅馬從昔日台伯河邊上一個卑微的小城一躍成為統治著200萬平方英里的帝國的中心。④每天碼頭,道路都有成百上千的船隻,車輛抵達羅馬,源源不斷地帶來從各地掠奪來的金銀珠寶,糧食穀物。同時隨著羅馬帝國的不斷膨脹,使得對這些物資的消耗急劇增多,反過來這又導致了羅馬帝國的繼續擴張,如此一來便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它由始至終都伴隨著羅馬帝國。相比而言,為了抵禦惡劣多變的海上環境,希臘發展起來的卻是一種互相合作的良性競爭模式。並且,後者己滲入當代西方人的精神領域。除此之外,希臘的經濟發展主要是靠商人進行的海外和地區間的貿易往來和本土的農民耕種。希臘城邦中的奴隸數量比羅馬少得多,羅馬經年累月的征戰,帶來財富的同時還有大批大批的奴隸,這些奴隸廣泛地分布在大部分的產業,比如采礦,冶金,駕船,鋪路和大型建築的建造。可以這樣說,古羅馬的偉大和成就很大一部分是由奴隸創造的。
總的來說,希臘和羅馬的經濟發展走的是截然不同的道路,體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思想,這些思想的以後西方國家的經濟發展上有著深遠的影響。只要稍了解歷史的人都知道,後世西方各國基本上都經由了這兩個階段,比如歐洲新帝國對非洲,美洲的海外擴張,奴隸貿易,儼然是羅馬形式的另一版本,而同時期廣泛存在於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卻又是希臘式的重現。
政治與民主
一談到民主,我們就會想到當代西方的「人權」社會,但民主這個字眼最早出現在古希臘的雅典。希臘的民主政治,一方面給予幾百人或幾千人以民主,另一方面又剝奪了數以萬計的奴隸與自由民參與政事的權力。當時希臘民主的要義就是:多數人的統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個人生活自由。雖然此時的民主具有很強的階級性,只是對於公民的民主,但在幾千年前,這種觀點己遠遠超越了它的那個時代。相比我們這個時代的民主,我認為它們的內涵是一致的。雖然當代西方政界口口聲聲說的是「人人平等,維護人權」,可是這種民主真實存在嗎?比如美國,它的政治還是掌握在少數有錢有權的大資本家手中,體現在表象上是一個由其資助的「民主」代言人——美國總統。處於中,下層的公民在很多時候仍是被政治家玩弄於「民主」的假象間。從這個意義上說,它的民主和古希臘的民主是完全一致的。
古羅馬早期的政治體制是仿照希臘的,後期從奧古斯都·凱撒起,「民主」便不存在了,轉為君主專制,直到它的滅亡。羅馬人最大的貢獻便是立法。在貴族和貧民之間的激烈的矛盾和斗爭過程中,產生了第一部成文法律《十二銅表法》,雖然此法律依舊維護的是貴族和上層階級的利益,在那個時期卻又是文明的一大進步。之後陸續產生的《萬民法》,《公民法》,《民權大法》更是奠定了西方法律體系的雛形。尤其是《民權大法》中規定的「公民的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成為後世西方法律中永恆的主題。
宗教與藝術
羅馬詩人賀拉斯曾經這樣詠唱到:「希臘被擒為俘虜,被俘的希臘又俘虜了野蠻的勝利者,文學藝術搬進了荒僻之地」。的確,早期羅馬的文化幾乎是對希臘的純粹的繼承與模仿,反映在神話與宗教上,譬如,在神話中羅馬的神幾乎是希臘神話的翻版。希臘的地母神德米德變成了羅馬的穀神塞利斯;萬神之王宙斯變成了朱庇特;天後赫拉變成了朱諾;愛與美的女神阿芙羅狄成了維納斯,①凡此種種,舉不勝舉。隨著羅馬帝國的不斷擴張,外來的宗教在各地傳播開來,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大約公元40年出現在羅馬的基督教,從出現時起,基督教很快在整個羅馬帝國興起,而此時帝國的皇帝為了統治的需要,迫切需要一種精神輿論來束縛人民的思想,於是在最後一個皇帝狄奧西多時代,基督教被定為羅馬的國教,從此開辟了歐洲基督教時代,直到今天西方的廣大區域都以基督教為精神支柱團結在一起。
在教育方面,羅馬人發揚了希臘人的「學園」教育,創造了一系列非常健全的教育體制。包括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這一體制一直延續到今天,成為各國教育的主體。值得一提的是,羅馬的高等教育——當時稱為「學府」是近代大學的前身,它強調德育,指出「老師既要有淵博的知識,同時也要在生活處世方面做學生的楷模 」②。這種教書育人德才兼備的思想為後世所承繼。
在藝術領域內,表現在建築,雕刻等凝固藝術,以及文學上。古希臘和古羅馬的建築風格上有較大不同。義大利建築師布魯諾·賽維在他的《建築空間論》中指出:「希臘式=優美的時代,象徵熱情激盪中的沉思安息;羅馬式=武力與豪華的時代。」如果說,欣賞希臘建築像聆聽著一首安寧唯美的小夜曲,處處啟發你最深沉的思考和想像,那麼古羅馬建築更像是否一曲富麗堂皇的交響樂,如果說古希臘建築是精緻連續的展開,那麼古羅馬建築即是宏偉磅礴的匯聚。希臘建築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神廟。一般用大理石建造,各種石柱支撐,簡潔典雅,從流傳後世的帕特農神廟和雅典衛城的風格上可窺一斑。古羅馬的建築是從希臘風格上繼承和吸收並逐漸發展起來的,最初羅馬人的建築多採用圓拱圓頂的營造方式,他們的神廟建築更多地採用科林斯式的圓柱,如著名的羅馬萬神殿就是極其庄嚴,華美的巨大建築,它始建於公元前27年的屋大維時代,整個廟身是一個巨大的鼓形建築式樣,上面有金光閃閃的圓頂,裡面則是琳琅滿目的浮雕,一樣比樣富麗堂皇,氣勢輝宏。古希臘和古羅馬建築對後世的西方建築有著深遠的影響。特別是文藝復興時期,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效仿古典時期的浪潮。此時出現了大量的仿古風格的建築,比如:以古羅馬凱旋門為樣本的曼圖亞聖安德烈教堂;採用古典立柱式的魯切拉府邸;結合穹頂和立柱式的聖彼得大教堂等。③
除此之外,在文學、雕塑、自然科學等方面,古希臘和古羅馬文明也為後世西方文學、藝術的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靈感和活力。
以上只是對古希臘和古羅馬給後世影響的一些方面做了簡要的探討,我也只能用我粗鄙的文字去叩響西方古典時期那厚重的大門。但僅僅從這幾個方面我們就足以看出,古希臘和古羅馬對後世西方的影響是多麼的巨大,多麼地深遠。也許從這種透入骨髓的深刻中我們能學會反思自己的文化,找到其中的精髓,重新合理地給自己定位,從而更有動力地前進。

⑦ 古希臘對西方文化的影響有哪些

古希臘對西方文化構成了古典文化的主要部分,古典時代尤其是雅典的文學、藝術、歷史學、哲學和科學均有百世留芳之作,對羅馬、後世歐洲及世界文化有極大影響。

古希臘地區的經濟生活高度繁榮、科技高度發達,產生了光輝燦爛的希臘文化,對後世產生深遠影響。古希臘人在哲學、思想、詩歌、建築、科學、文學、戲劇、神話等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詣。這一文明遺產在古希臘滅亡後,被古羅馬人延續下去,從而成為整個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

(7)古代希臘經濟對文化的影響擴展閱讀:

古希臘建築風格特點主要是和諧、單純、莊重和布局清晰。而神廟建築則是這些風格特點的集中體現者,同時也是古希臘,乃至整個歐洲影響最深遠的建築。其中古希臘建築史上產生了帕提農神殿、宙斯祭壇(帕加馬)這樣的藝術經典之作;

給世界留下了寶貴的藝術遺產,同時對世界建築藝術有著重大且深遠的影響。如果我們說,古希臘的文化,是歐洲文化的源泉與寶庫,那麼,古希臘的建築藝術,則是歐洲建築藝術的源泉與寶庫。

⑧ 古希臘文明對西方文化的貢獻和影響

1.古希臘哲學的基礎培育了一大批早期的哲學家 2.具備了較先進的書寫、冶金、紡織等手工藝術,數學、天文學、建築學也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3.在工業、農業、科學、文學藝術方面也出現了古代罕見的奇跡。 4.希臘人從古老的東方文化中吸收了豐富的營養以滋潤自己,希臘文學也具有顯著的東方色彩。 對後世的影響:1。促進了後世哲學的發展,為後來的文明提供了歷史依據人本意識和自由觀念是古希臘文學的基本精神,以後也成了西方文學與文化的基本內核。 2.促進了資本主義萌芽,為資本主義的萌芽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影響 3.古代希臘作為一個文明古國,曾經在科技、數學、醫學、哲學、文學、戲劇、雕塑、繪畫、建築等方面做出巨大的貢獻,成為後代歐洲文明發展的源頭。

閱讀全文

與古代希臘經濟對文化的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