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江西南昌發展的優勢與劣勢。
個人認為,南昌的優勢有:1區位優勢:南昌是一座區位優勢非常明顯的開放城市,地處長江中下游,素有「吳頭楚尾、粵戶閩庭」的盛譽,現為京九線上唯一的省會城市,京九、浙贛、皖贛鐵路線在此交匯;南昌作為開放型內陸城市,目前正在形成一個通過高速公路6小時可以通達8個省會城市、涵蓋4.6億人的「6小時經濟圈」。 2\生態優勢:傳統產業向循環經濟轉變,是實現協調、持續發展的關鍵,也是生態文明的重要特徵之一。南昌市的主要做法是,把全力推進開放型經濟與建設現代製造業重要基地有機結合起來,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同時打造一流的投資環境和居住環境,從而推進經濟形態由傳統產業向循環經濟轉變。 3\其他優勢:適宜居住,水土好,物價低,交通方便,啥也不缺。南昌市以水清、城綠、花美為英雄城增光添色.
劣勢在於:市民素質有待提高:每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都有賴於市民整體素質的不斷提高。目前,南昌市正處在天時、地利、人和的發展機遇期,同時,生活環境得到明顯改善。但是南昌市的街頭也時常冒出一些不和諧之音。有一位外商欲在南昌市投資,當他在城區轉悠了大半天之後,卻喪失了投資信心,原因是,橫穿街道、亂扔垃圾、隨地吐痰等不文明現象觸目驚心。他對市領導說,市民素質的高低,是人與自然和諧程度的體現,也是經濟發展後勁的內在動力。 但是,值得慶幸的是,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大好形勢下,這種不文明現象已經引起了南昌市委、市政府及廣大市民的高度重視,一股革除陋習、倡導文明新風的熱潮正在洪城興起。 古人在分析形勢時喜歡用"天時地利人和"來說明,天時,前些年,我們南昌 在這點上沒有趕到,浪費了.雖然這裡面也有政策等方面的因素,但主要的還是我們那時膽子不夠大,戰略定位出現偏差,沒有抓住改革開放的第一輪發展的機會;現在我國正進入城市化的浪潮,所以南昌這些年提出對接長珠閩的戰略,我個人覺得是正當其時.地利,雖然我們沒有臨海,但是現在發展已經呈現出沿海想內地推進的勢頭,南昌作為中部,正可以發揮襟三江而帶五湖的地理優勢;人和,以前南昌由於發展的思路不是很正確,人民的思想也較為保守,經過這幾年對思想解放的提倡,南昌逐漸放開了思想,統一了思路,呈現一心謀發展,全心搞建設的好形勢.
所以我覺得在天時地利人和上,我們南昌正逐漸發揮出自己後發的優勢.
Ⅱ 東北相比江西省發展農業有哪些優勢
我覺得最大的優勢就是土地比較肥沃,適合很多的農作物生長,尤其是一些經濟作物。
Ⅲ 江西今後該採取什麼樣的發展戰略
大力實施大開放主戰略,加快推進工業化、城市化、農業產業化和信息化。把江西建設成為沿海發達地區產業梯度轉移的承接基地、優質農副產品加工供應基地、勞務輸出基地和沿海地區群眾旅遊休閑的「後花園」。 當前,尤其要緊緊抓住發達國家部分產業加快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的機遇,緊緊抓住沿海地區產業加快向內地轉移的機遇,緊緊抓住中央大型企業向地方拓展發展空間的機遇,充分發揮江西區位優勢、環境優勢、低成本優勢,努力創造區域綜合優勢,爭取更多更好的項目和產業到江西省落戶,既擴大江西省經濟總量,又促進江西省經濟結構的優化、產業層次的提升。要在中部地區崛起中有更大作為,既要毫不動搖地堅持被實踐證明是行之有效的發展思路和發展舉措,又要繼續虛心學習借鑒先進發達地區加快發展、科學發展的新鮮經驗,進一步開闊視野、拓展思路,把擴大開放與發展內源型經濟更緊密地結合起來,不斷完善符合江西省情的發展路子。 今天的江西,在中部地區崛起中要有更大作為,必須實現五個新突破: 首先要在推動全民創業上實現新突破 要加快富民興贛,必須緊緊抓住全民創業這個抓手,突出抓好著力引導、鼓勵農民創業,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和做優做強國有經濟三個環節,在江西全省初步形成全民創業熱潮的基礎上,因勢利導,添油加力,把全民創業的火燒得更旺,開創江西省「創業經濟」的新時代。 第二,要在推進產業集聚和優化升級上實現新突破特色就是優勢,個性就是競爭力。各地要進一步分析自身的優勢,科學規劃,合理布局,不斷提高工業園區的建設水平。要從江西的實際出發,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和後發優勢,著力構建符合江西省情、具有明顯優勢、市場潛力大、競爭力強的產業格局。要不失時機地在有優勢的領域重點發展一些高新技術產業,並積極運用先進技術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要重視發揮江西省勞動力成本低的優勢,積極發展技術含量相對較高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合理利用礦產資源的優勢,加強資源整合,發展精深加工,培育和壯大礦業經濟。 第三,要在統籌城鄉協調發展上實現新突破堅持不懈地積極推進城鎮化,做到城鎮化與工業化同步發展、相互促進。積極發展城市經濟,加快發展傳統服務業、生產性服務業和消費性服務業等,努力形成先進製造業與服務業雙輪驅動、共同發展的格局。始終把加強「三農」工作、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為實現江西崛起的重中之重來抓。要統籌抓好城鄉社會事業發展,穩步推進以「四個全覆蓋」為主要內容的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加大扶貧開發工作力度,使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成果。 第四,要在建設綠色生態江西上實現新突破江西最寶貴的資源是生態資源,最具競爭力的優勢是生態優勢。要始終堅持發展與保護並重、開發與節約並舉的方針,堅定不移地實施生態立省、綠色發展戰略,堅持在集約利用資源中求發展,在保護生態環境中謀崛起,努力實現產業競爭力與環境競爭力同步提升,積極探索工業化、城鎮化較快推進、環境又得到很好保護的經濟發展路子。 第五,要在優化投資發展環境上實現新突破 市場競爭,最根本的不在於區位的優劣、資源的豐歉,而在於投資發展環境的好壞。要牢固樹立科學發展是第一要務、投資發展環境是軟實力的戰略思想,持之以恆地不斷優化投資發展環境,形成真正的區域優勢。(根據2007年5月14日在江西省黨代會上的講話稿整理,未經本人審閱,標題為編者所加。)
Ⅳ 江西旅遊業的發展優勢與劣勢
發展紅色旅遊對於對老區其他產業的帶動功能
旅遊業是「一業興起、百業皆旺」的關聯性很強的經濟產業,它涉及到「行」、「住」、「食"、「游」、「購」、「娛」六個大方面。因此,在革命老區開展紅色旅遊將為建築業、製造業、交通運輸業、娛樂業、輕工業等部門行業帶來發展契機。與此同時,隨著老區交通條件的改善、老區的區位劣勢的改觀,革命老區將逐漸與其他周邊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產生經濟往來,周邊高梯度的增長極城市便可以有效發揮其輻射功能,從而使增長極有效傳遞經濟中心的擴散效應:在城市中的一些逐漸喪失優勢的產業,或因為過度聚集而不經濟的產業會逐步向低梯度的老區轉移,這期間常常會進行相應的投資和技術轉移,從而使老區經濟得以迅速發展,會實現前所未有的經濟騰飛。
Ⅳ 吉安市在江西省經濟發展中有什麼特別的優勢之處
吉安市的優勢還是挺多的,比如旅遊業以及自然資源業,吉安有很多風景名勝,文人古跡,很容易開發旅遊資源的,其次吉安的水資源,礦產資源都是比較豐厚的
Ⅵ 什麼是江西六大支柱產業
分別是:汽車航空及精密製造、特色冶金和金屬製品、中成葯和生物制葯、電子信息和現代家回電產業、答食品工業、精細化工及新型建材。
江西六大支柱產業這份概念是在2003年初,為了突出支柱產業對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在對江西經濟發展階段、產業基礎和資源優勢進行深入分析的基礎上,省委、省政府作出了重點培育汽車航空及精密製造、特色冶金和金屬製品、中成葯和生物制葯、電子信息和現代家電產業、食品工業、精細化工及新型建材等六大支柱產業的重大決策。
(6)江西經濟發展優勢擴展閱讀
選擇六大支柱產業的主要依據是:
一是現有基礎較雄厚,在全國佔有比較重要的地位;
二是具有知名度高、市場前景好、後續爆發力強的核心企業和主導產品;
三是核心企業和主導產品的產業關聯度較大,產業成長性好,有較強的產業帶動作用;
四是能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有助於城鄉富餘勞動力的轉移和安置;
五是有一批敢有作為、善有作為的優秀企業家隊伍;
六是利稅高,能較大地增加財政收入,有利於擴大出口,能推動開放型經濟發展。
Ⅶ 江西省經濟發展有哪些優勢條件
江西省位於我國南方地區,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京九線南北穿行全境,北有承東啟西的長江水運,有色金屬礦儲量豐富,旅遊資源豐富.
故選:B.
Ⅷ 江西有哪些優勢產品
「十一五」時期,江西省重點培育汽車零部件、電子信息、旅遊、醫葯、紡織服裝、鹽化工、陶瓷、銅等8大支柱產業。 一、汽車零部件產業江西汽車及零部件生產企業170餘家,已形成年產汽車38萬輛、專用車1萬輛的能力。2005年,汽車產銷量佔全國市場的3.61%,排第13位。主要產品有江鈴輕型載貨車、江鈴全順輕型客車、江鈴陸風SUV、昌河利亞納轎車、富奇SUV、上饒客車等。二、電子信息產業集中分布在南昌、吉安、新余、九江、贛州等市,南昌高新區為首批國家科技興貿出口創新基地和國家半導體照明產業化基地,金廬軟體園是「國家火炬計劃軟體產業基地」。產品以新型電子元器件、數字通信、數字視聽、電子材料和應用軟體為主。半導體發光材料及器件(LED)、液晶覆硅數字投影電視(LCOS)和電子材料的研發和生產規模處於全國同行業前列。重點企業和主要產品構成了企業集群和產業鏈條。整機產品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新型元器件片式和微型化、多功能,軟體產品以數字內容服務網路與平台軟體、嵌入式軟體、中間件、開發工具、構建庫和應用軟體共同發展。三、旅遊產業江西有國家風景名勝區11處,國家森林公園36處,國家地質公園4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4處107點,國家4A級旅遊景區16個,全國工農業旅遊示範點6個,中國優秀旅遊城市6個。目前,連接主要旅遊城市和重點景區的交通網路初步形成。精品旅遊線路有:1、南昌-九江·廬山-景德鎮-婺源名山名城名村瓷都文化旅遊線;2、南昌-井岡山-贛州-瑞金名山名城紅色文化旅遊線;3、南昌-龍虎山-龜峰-三清山名山道教文化旅遊線;4、南昌-仙女湖-明月山-武功山贛西生態旅遊線。力爭將南昌-九江·廬山-鄱陽湖-景德鎮-婺源-三清山-龍虎山-南昌環鄱陽湖旅遊線整合成國際旅遊黃金線路。四、醫葯產業生產企業400餘家,約佔全國1/10。近年工業增加值、銷售率、利潤增幅均居全國前列。產品涉及化學原料葯及制劑、系列化學葯品、中成葯、中葯飲片、醫療器械、葯用包裝材料等門類,其中鹽酸潔黴素、鹽酸土黴素通過了美國FDA驗收,進入美國和歐洲市場。形成了江西醫葯港、袁州醫葯工業園和樟樹福城醫葯園三大醫葯產業基地,構築門類基本齊全,產、學、研良性互動的產業格局。五、紡織服裝產業規模以上企業447戶,2005年,其銷售收入超200億元,產銷增速居全國同行業第四位和第二位。南昌、九江、撫州是傳統紡織工業生產基地,其中九江是棉紡紗線主要生產基地之一。九江共青城以羽絨服裝為主導,贛州南康以西服、西褲為主導、南昌青山湖以針織服裝為主導。產業門類齊全:化纖行業最具特色,棉紡織最有基礎,針織行業最具比較優勢、服裝行業發展迅速。六、鹽化工產業岩鹽含量115.5億噸,居全國第6位。礦石質量好,氯化鈉品位一般為60-80%,水溶有容組份低微。開采技術簡單。採用水溶法開采,噸鹽開采成本18.6元。礦石可選性好。目前,制鹽設計生產能力約205萬噸/年、硫酸鈉生產能力約10萬噸/年、燒鹼生產能力約30.5萬噸/年。另,江西螢石資源儲量958.9萬噸,居全國第4位,電石用灰岩儲量8800萬噸,制鹼用灰岩儲量3680萬噸,可用於發展鹽化工下游深加工產品。七、陶瓷產業1、品牌優勢。江西陶瓷製造起始於漢代,至唐朝,景德鎮制瓷長足發展,宋時,憑「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的青白瓷而成為舉世聞名的「瓷都」。2、技術和藝術優勢。景德鎮制瓷業的整體技術水平居全國前列。藝術瓷在全國同行業處於領導和領先地位,單位出口售價居全國最高,日用瓷出現了一些新亮點。3、人才優勢。景德鎮擁有5000餘專業技術人員,有12個「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佔全國1/3,有大批研究人員和民間藝人。4、資源優勢。除瓷石、長石、石英外,江西高嶺土豐富,儲量1.17億噸,開發前景好。八、銅產業江西探明的銅資源保有儲量1345萬噸,居全國首位。目前已形成從采礦、選礦、冶煉到銅材加工的產業鏈。江西省已建成亞洲最大的銅礦和中國最大的銅冶煉基地。江西貴溪冶煉廠是中國最大的銅冶煉基地,冶煉能力達45萬噸,居世界銅工業前10強。江西礦山銅精礦生產能力接近全國1/3,銅冶煉能力40萬噸,陰極銅產量約佔全國18%,銅材加工能力70萬噸。大型露天礦采礦技術和銅冶煉技術處於世界先進水平,採用了世界最先進的連鑄連釓工藝,產品有較高知名度。
Ⅸ 談談關於江西的區位優勢及發展前景
1.便利的交通位置來:江西處於京九鐵路自,浙贛鐵路動脈上,鐵路交通位置重要。另外,江西有著水運優勢。
2.臨近發達地區:江西臨近中國經濟最發達地區之一的蘇南浙江福建。這些地方資本充足,市場廣闊。
3.政策優勢:國家的中部崛起戰略,是江西也有了政策優勢。
4.勞動力充足:江西人口較多,勞動力充足。
發展前景:在國家產業結構調整,及基本是產的低級流向,江西將成為長三角經濟產業部分西移的重要地區,未來將成為中國經濟次發達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