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徐匯區經濟發展

徐匯區經濟發展

發布時間:2020-12-23 23:03:33

『壹』 上海有哪幾個區,哪個區經濟最發達

上海復現在一共有18個區,分別是:
黃浦制區、盧灣區、徐匯區、長寧區、靜安區、普陀區、閘北區、虹口區、楊浦區、寶山區、閔行區、嘉定區、松江區、金山區、青浦區、南匯區、奉賢區
其中屬於市中心的是黃浦區、盧灣區、徐匯區、長寧區、靜安區、普陀區、閘北區、虹口區、楊浦區

『貳』 徐匯區的功能定位

徐匯復區是上海市的中制心城區之一,區域面積 54.8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86.7萬。這里集聚了交通大學、復旦大學醫學院等 11 所大專院校,中科院上海分院等117所科研機構,以及國家級的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他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綜合實力,在上海 10 個中心城區中名列前茅。徐匯區是上海市首批可持續發展綜合實驗區,也是上海市電子商務發展的一個試點區。

徐匯區將繼續做大做強商貿和房地產業,積極培育、扶持以信息、生物醫葯和新材料為主的新興科技產業,大力發展都市型工業和都市型旅遊業,並按照「繁榮的現代商貿區、舒適的高級居住區、領先的科技密集區和一流的文教優勢區」的功能定位,將徐匯區初步建設成為體現國際化大都市水平、具有上海特點、綜合競爭能力較強的現代化一流城區。

『叄』 上海中徐匯經濟發展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上海中徐匯來經濟源發展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04月13日,主要經營范圍為企業管理,實業投資,投資咨詢,商務咨詢,文化信息咨詢等。
法定代表人:朱偉丹
成立時間:2015-04-13
注冊資本:1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10104000614956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上海市徐匯區虹橋路313號405室

『肆』 請問上海市哪幾個區經濟比較好啊哪個區在市中心啊

2018年,上海合計共有16個區一個縣,劃分如下:
中心城區7個包括:黃浦區(原黃浦區加原南市區加盧灣區),靜安區(原靜安區加原閘北區),徐匯區,長寧區,楊浦區,虹口區,普陀區
半中心區半郊區1個:浦東新區
郊區7個包括:寶山區,嘉定區,閔行區,松江區,青浦區,奉賢區,金山區
郊縣1個:崇明縣
上海市區共分為三個等級:
1、黃浦區、長寧區;
2、靜安區、徐匯區;
3、楊浦區、虹口區、普陀區。
上海郊區共分為三個等級:
1、寶山區、閔行區;
2、松江區、嘉定區、青浦區;
3、奉賢區、崇明區、金山區。
上海比較好的區主要是指中心城區,包括原來的法租界、英美租界地區。由於歷史原因,上海蘇州河以北的城市面貌原來要落後於蘇州河以南的幾個中心城區正核心區。隨著城市不斷的發展建設以及南北平衡戰略的推進城市的建設,城市面貌日新月異,許多後起之秀不斷涌現,譬如徐匯區的徐匯濱江;黃浦區的南外灘地區;新靜安區的大寧、蘇河灣地區;虹口區的北外灘;楊浦區的五角場、大連路地區、新江灣城;普陀區的長風生態園區以及長寧區的天山古北地區。
上海的城市正不斷向多極化方向發展。以前南市區是上海最差的地方之一,和黃浦區合並之後鳳凰涅槃。而曾經被譽為上海最窮的赤膊區閘北區,也已經和上海的掌上明珠靜安區合並,上海正不斷提供強弱區的合並或者強強聯合(強強聯合的典範是黃浦區和盧灣區的合並)將上海中心城區聯為一個有機的整體,為可持續發展提供自發源動力,持續消除弱勢地區,抬升整體區域價值。
而上海純正中心城區的徐匯區、楊浦區、黃浦區、長寧區、虹口區等則有錢人很多,城市的建設面貌是明顯的國際大都市水準,徐匯楊浦靜安都是上海典型的富人區,大多數街區的市容市貌也就相當於外國的都會圈,又富又多,色彩都是斑斕的,徐匯區在過去來說算是新城區和文化區,除了兩大塊商業區,其他也都是宜居環境。尤其是肇嘉浜路以南地區如今更是日新月異,其發展的水平、層次還有未來的潛力甩開上海的窮人工業區閔行寶山區十幾條橫馬路。
從整體上說,浦東新區是上海最有錢的區。市區中蘇州河以南的黃浦區最有錢,蘇州河以北的楊浦區最有錢。上海因水而生,浦字代表著金錢、權力和人文。
而郊區裡面治安最差,最為混亂的就是閔行區,因為閔行區和市區接壤的近郊城鄉結合部,所以這種差距尤為明顯。閔大荒的房價和市區相比也是比較廉價的,因此閔行有滾地龍大本營的稱呼,是上海的窮人下只角地區。不過上海房價最便宜的應該是遠郊,比如金山和崇明這些地方。閔行是上海窮區中的窮區,滾地龍中的滾地龍,而閔行浦江鎮基本又是閔行最偏僻的地方,連閔大荒自己也基本放棄了對閔行區的開發,因為那邊太窮了,人口素質也非常低下,很多都是以前上海最窮的老城廂南市區動遷過去的滾地龍窮癟三。郊縣城鄉結合部閔行非常混亂,那裡的人文環境、治安、教育都是上海最差的地區,很多惡性疾病的發病率還有惡性案件的發生率也是這兩個城鄉結合部最高,那邊人口素質也很差。閔行屬於上海的窮人區,窮屌絲特別多,經濟總量比較大,但是其他方面和市區差距實在很大,無論人文、教育還是環境各個方面都很落後,治理方面也是上海最差的之一,全區的檔次偏低,屬於工人、工薪、窮人、流動人口居住的窮人近郊地段。

『伍』 徐匯區的經濟發展

上海解放初,市人民政府繼沒收和接管官僚資本貿易企業和貿易機構後,建立了國營糧食、日用品、油脂等商業公司和供銷合作總社,境內相應設立了國營零售商店20多家,工人消費合作社供應門店40多家。當時市場物資緊缺,特別是糧、棉、煤等生活必需品供應嚴重不足,價格急劇上漲。為確保供給、穩定物價,全國實行了物資統一調度制度。
1953年12月28日起,境內實行糧食統購統銷,私營米店全部改為國營糧食公司代銷店。1954年3月和9月,又先後實行食油和棉布、食糖定量供應。從此,糧、油、糖、布的批發市場均由國營商業全部佔領。在此同時,對境內私營商業實行「利用、限制、改造」政策,以國營商業逐步替代私營批發商業,並與私營零售商店建立了批購、經銷、代銷等業務關系。
1956年,全區私營商業實行全行業公私合營,在市各國營商業專業公司的統一領導下,建立了31個行業區店,對合營商店派駐了公方代表。個體小商店和攤販除少數轉入國營或合營商業外,也分別組成合作商店或合作小組。社會主義改造過程中撤並過多,經營過於集中的做法。
1959~1961年的三年困難時期,全市不得不對嚴重匱乏的主副食品和部分日用品實行憑票、憑證、計劃供應。1962年起貫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通過恢復部分城鄉集市貿易,調整零售商業網點,加強企業經營管理等措施,市場供應逐漸好轉。「文化大革命」期間,商業人員思想被搞亂,服務質量下降,經營管理混亂,行業特色消失。加上供應網點收縮,集貿市場全部取締,市場供應再度緊張。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貫徹改革開放方針,經過放權讓利,拓寬國營商業購銷渠道,扶持企事業單位經商,發展集體商業和個體攤販,開放各類集貿市場等一系列改革,區內商業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1990年,全區零售服務門店由1978年的1200家增加到3000多家,從業人員達到5.6萬人;網點使用面積由1978年的22.35萬平方米增加到31.17萬平方米;區屬商業企業(含服務業)銷售總額由1978年的4億元左右上升到17.59億元(含區屬部分工廠、企事業單位自營商業)。列為上海市商業中心之一的徐家匯商城建設已初具規模,進入實質性啟動階段。
2012年全年批發和零售業實現增加值180.0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6%。住宿和餐飲業實現增加值39.76億元,下降2.1%。全年商品銷售總額實現2470.55億元,增長12.8%。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35.40億元,增長10.1%。其中,批發零售貿易業實現零售額385.61億元,增長11.5%。徐家匯商圈繼續推進業態調整和品牌升級,商圈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9.56億元,增長0.3%。港匯廣場仍是商圈銷售的亮點,全年實現銷售額34.85億元,增長10.3%,其品牌結構的優化調整帶動徐家匯商圈銷售明顯增長。 解放後,通過接管官僚資本和沒收隱瞞日敵資產企業等措施,建立國營工業企業。對私營企業,採取委託加工、計劃定貨、統購包銷等形式,向他們提供原材料和信貸資金,幫助克服困難,恢復和發展生產。1954~1956年,對私營企業主要以公私合營形式分批實行社會主義改造,對個體手工業主要以合作社(組)形式實現合作化。60年代前後,調整工業門類結構,進行經濟改組,一批小廠合並聯合或並入中型企業,發展電子、儀表等新興工業和以出口為主的工藝美術工業。與此同時,在里弄生產組的基礎上,逐步發展成為街道工廠,區屬部門工業也開始發展,區屬工業初具規模。「文化大革命」期間,正常生產秩序被打亂,由於廣大幹部職工對錯誤路線的抵制,工業生產仍有所發展。
1978年以後,貫徹改革開放的方針,通過擴大企業經營自主權、利潤留成制度、兩步利改稅;逐步配套改革,實行廠長(經理)負責制、改革獎金制度;調整和改革所有制結構,在保持國有經濟佔主導地位的前提下,積極發展集體經濟,適當發展個體和私營經濟,建立中外合資、合作和外商獨資企業,大力發展橫向經濟聯合。在原漕河涇微電子工業區的基礎上,建立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
1990年末,境內共有工業企業646家,職工24萬多人,當年工業總產值達114.38億元,比解放初2.6億元增長43倍,居全市第三位。解放初以小型輕紡工業為主的格局,已發展成為具有一批大、中型骨幹企業,以電子、儀表為主要門類的新興工業。 解放前,財政由國民黨市政府統一管理,區無專門機構。稅收由市直接稅局常熟區辦事處、市貨物稅局第六管理區、市財政局馬當區復興西路分征所、滬西區徐漕分征所分別徵收。
解放初,區內稅收由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接管的市稅務局和財政局分別征管。1950年3月,市貨物稅局建立徐家匯區稽徵處。同年5月,成立徐家匯區工商業稅普查分會,負責普查新開和漏報的納稅單位。6月,市稅務局建立地方稅徐匯區稽徵所,負責區地方稅徵收。8月,成立市稅務局常熟區、徐匯區分局。1952年9月,常熟區和徐匯區政府分別建立財政科。1956年3月,兩區合並為徐匯區人民委員會財政科、市稅務局徐匯區分局(簡稱區稅務分局)。1959年,區財政科和區稅務分局合並,1962年10月,財政與稅務機構分設,恢復區財政科。1970年1月,再度合並。1971年7月,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徐匯區辦事處與區財政、稅務部門合並。1972年成立徐匯區財政局革命委員會。1978年2月,財政與銀行機構分設。1978年11月起,恢復區稅務分局建制,對外掛區財政局和區稅務分局兩塊牌子,內部為一套領導班子。1950年8月~1990年底,區財政累計收入56.06億元,支出8.78億元。區財政累計收入中稅收佔57.65%。
2012年徐匯區經濟總量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006.5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7.8%,增幅與上年同期持平(見圖1)。其中,第二產業增加值171.40億元,增長0.6%;第三產業增加值835.19億元,增長9.3%,佔全區GDP的比重為83.0%。
同年既2012年全年完成財政總收入297.0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0%。完成區級財政收入109.08億元,增長9.0%。全年完成稅收收入286.00億元,增長9.3%。現代服務業、商業、房地產業、工業四大行業稅收占稅收總量的比重達到91.3%。其中現代服務業完成稅收110.47億元,增長9.3%;商業完成稅收56.61億元,增長5.3%;房地產業完成稅收54.18億元,增長4.6%;工業完成稅收39.80億元,增長36.0%。全年區級財政支出125.40億元,增長5.1%。 區內有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烏孜別克族、塔塔爾族的群眾,信奉伊斯蘭教,但境內無清真寺,也無教會組織。老年穆斯林約40人,經常去滬西清真寺和南市小桃園清真寺參加宗教活動。
民國時期,區境內已有回、滿、蒙等少數民族。1953年常熟、徐匯兩區合計有少數民族12個、1208人。解放後,少數民族生活安定,社會地位日益提高。1990年,全區少數民族增至34個、5613人。少數民族同胞在各自崗位上為社會主義兩個文明建設作出了貢獻。

『陸』 上海徐家匯和徐匯有什麼不同嗎 是一個地方不

徐匯是上海市的一個區,徐家匯是商圈,位於徐匯區里。是一個地方,徐家匯包含於徐匯里。

徐家匯是上海四大城市副中心之一,也是上海十大商業中心之一,上海中央活動區之一。徐家匯東起宛平路,西至宜山路,北起廣元路,南至零陵路,佔地面積4.04平方公里。

徐匯境內徐家匯是上海市西南部的城市副中心。徐匯是上海較早基本完成舊區改造的中心城區之一。徐匯重點發展信息技術、現代生物醫葯、納米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形成區工業電子信息業和生物醫葯業發展的產業規模。

(6)徐匯區經濟發展擴展閱讀:

1、徐匯區的經濟發展:

2017年,徐匯區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573.9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6年同期增長6.7%,增速比2016年同期回落1.5個百分點。

其中,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64.59億元,增長2.4%;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409.35億元,增長7.1%,第三產業佔全區地區生產總值總量的89.5%,比2016年同期降低0.5個百分點。

2、徐家匯的商業街

徐家匯商業街地處市郊結合部,是隨著住宅區的興起和有軌電車的開通而逐步形成的。到解放前夕,集中在華山路上的商店已有191家。解放初,部分商店因經營困難停業。

據1955年統計,尚有各類商店150家、店面196間,經營品種大都為日用必需品。1956年起,經過調整和改造,擴大了部分商店的門面,至60年代徐家匯商業街已粗具規模。

1978年以來,在改革開放方針推動下,先後擴建了上海市第六百貨商店、衡山食品商店、宏偉文化用品商店、新標准鍾錶店、得天酒樓等店面;改建了華山菜場;新設了針織用品、縫紉用品、婦女用品、兒童用品、家用電器、裝潢用品以及清真食品、土特產食品等專業商店。

至1985年,徐家匯商業街的門店已佔區屬商業門店總數的8%,銷售額和利潤額的20%;每平方米營業面積的銷售額和利潤額約為全區商業平均數的3倍。

閱讀全文

與徐匯區經濟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