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回隆鎮的歷史沿革
回隆鎮歷史上幾易其名,單從宋朝得來「回龍」到今天的「回隆」也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再追溯改名回龍之前的歷史將更為久遠。
夏
據邯鄲地方歷史記載,大禹治水由回隆入魏域,古黃河從回隆流經。
春秋戰國
回隆一帶有新築城,先屬衛國,後屬魏國,公元前589年,這里曾發生齊衛新築之戰。
秦
回隆一帶屬邯鄲郡。
漢
據新版《魏縣志》記載,回隆在東漢時期叫「大徐村」。此事在清代《彰德府志》中也可以得到印證。《彰德府志》對回隆玉皇廟的歷史有一段詳細的記敘:「漢明帝時,大徐村南街有一大廟。南北朝時改建紫嶺寺。延至宋宣和年間,修繕一新,主殿神像改為鐵鑄,後人慣稱『鐵佛寺』。清初因戰亂毀壞,部分殿宇再修繕,改名『玉皇廟』。清末毀於漳患,遺址尚可有物。」漢明帝是東漢第二位皇帝,公元58—77年在位,大徐村距今已近2千年。
南北朝
據安陽寺石碑記載,安陽寺原名赦齊寺,始建於南北朝北齊文宣帝天保年間,為皇帝中宮之一。
隋唐
隋大業四年,煬帝詔發河北諸郡民百餘萬開永濟渠,南達黃河,北通涿郡,永濟渠由內黃而北,過大徐村,洹水鎮(今舊魏縣),又東北流。煬帝巡幸永濟渠,改大徐村為御河鎮,並在此設碼頭。
清嘉慶《安陽縣志》記載:「回隆鎮,南臨御河,隋煬帝道衛輝蘇門百泉東北流,引淇、滏、漳、洹為大河,御以巡幸,賜名御河鎮。居臨漳、安陽、內黃、魏縣之交沖,嘉慶初年奉旨立司場,為總兌河南糧儲之所。」御河的修通,在回隆歷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它使回隆成為了一個水路要道,促進了回隆的發展,開創了回隆發展的新時代。
在民國1931年版《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中,有回隆鎮條目如此記載,回隆鎮,一作回龍鎮,在河南安陽縣極東,與臨漳內黃二縣接界,為縣東孔道,舊名御河鎮,明嘉靖中改置總都河南糧儲之所於此,今有縣佐駐之。
唐朝的回隆是大運河沿岸一處重要的水運碼頭,物資集散地。
宋
從御河鎮到回龍鎮是由於宋真宗御駕北征一事。
據清康熙《魏縣志》載,該村原名大徐村,隋唐時改名御河鎮,因村東臨御河而得名。宋朝真宗北征至此而回,村名遂改為回龍鎮,後「龍」字演變為「隆」,後人稱之為回隆。
據光緒《臨漳縣志》記載:「真宗六龍回鑾之處,故名回龍,後易名回隆。」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回隆南街西村在奶奶廟舊址,出土一塊明萬曆三十九年的石碑,碑文開始寫道:「鄴東八十里許,鎮名回隆,昔宋真宗北伐至此回鑾,故號曰:回龍。有大名府志及內黃縣巡檢司印足征,而今以為回隆。」
西門口泰山奶奶廟有碑文記載,此廟始建於宋真宗回鑾時期。
明正德大名府志記載,魏縣十景中有一景「回隆古廟」,又稱為「古廟靈煙」,此廟是紀念宋真宗回鑾一事所建。
從周邊各縣方誌以及其他著作的記載中,可知是宋朝的第三代皇帝宋真宗御駕北征抗擊遼軍,至此返回得來回龍鎮這個名字。宋史記載,宋咸平二年(999年),遼主耶律隆緒大舉南犯。宋真宗御駕親征,應是這次征討,宋真宗行至御河鎮,遼兵大掠而去,宋真宗從此回鑾,為紀念此事,這里建了一座「回龍廟」,後演變為回龍廟鎮,回龍鎮。
元明清
元順帝至正年間,回隆造妙福寺(石碑及臨漳縣志均有記載)。
明成祖永樂年間,兵部設安陽縣回隆水驛。《相州志》:安陽縣東九十里,有回隆驛。
明英宗正統二年,內黃縣在此設回隆廟巡檢司,以其地廣人稠多盜賊也。
明代正德年間《大名府志》記載魏縣西南六十里有回龍廟,且有回龍廟渡口。此書同時記載在內黃縣有回隆鎮及回隆巡檢司。
明朝,回隆古廟是大名府魏縣十景之一,別稱「古廟靈煙」,「高館禮賢」。
乾隆《內黃縣志》記載「回隆廟內黃街渡口在縣西北五十里」。
可見自隋朝以來,直至明清,回隆鎮一直是瀕臨御河,航運發達,十分繁華的古鎮。
且從各地地方誌來看,至少從明代開始,回隆就已經成為四縣分管之地。
回隆從清朝建造寨牆,具體年代不詳。
據內黃志看,在光緒年間,回隆內黃街渡口廢,說明衛河已經改道,不經回隆流過。
近現代
漳衛改道,回隆失去河道通達的便利。在此時期,回隆西街屬臨漳縣,北街屬大名縣,南街屬安陽縣,東街屬內黃縣。安陽縣在回隆設縣佐駐扎。當時,四縣在四道街均設有鹽店。有一所大臨安內四縣公立小學。
這一時期,全國動盪不安,各地軍閥混戰,百姓艱苦度日,在這一背景之下,再加之回隆四縣分統,管轄不明,回隆鎮駐有多股匪頑。
1938年,陳再道、王新亭奉八路軍總部命令,指揮一二九師、一一五師各一部發起漳南戰役,取得勝利,之後安陽縣抗日民主政府在回隆宣布成立,縣長張振邦(張子政)。
之後,陳再道又在1942年11月2日痛擊「偽自治軍」戰役,1947年4月6日豫北戰役中又兩次帶兵攻打了回隆,最終解放了回隆。
1947年,豫北戰役之後,中共太行五分區根據革命斗爭形勢的需要,於4月15日在回隆成立了中共漳南縣委、縣政府,隸屬安陽專區。曾養齋任縣委書記,白佩珩任縣長。
1949年10月20日,奉華北人民政府電令,漳南縣制撤銷,漳南縣所轄鄉村分別劃歸臨漳縣、鄴縣、內黃縣等縣,回隆全鎮劃歸河北省魏縣,結束了幾百年來多種行政區劃分管的局面。
1961年建回隆公社。
1984年改鎮。
90年代,魏縣設立回隆鎮經濟技術開發區。
B. 河北省邯鄲市魏縣回隆鎮附近村煤改氣,大概需要多少錢
農村安裝天然氣,邯鄲市統一收費標准每戶2600元。
C. 河北魏縣回隆鎮有沒有農用三輪車市場
買車阿?
D. 河北省邯鄲市魏縣回隆鎮郵編是多少
河北魏縣長途區號:0310,河北魏縣郵編:056800
白仕望鄉:056800 東代固鄉:056800 河義村:056800 棘針寨鄉:056800
前大磨鄉,後柴曲村:056800 沙口集鄉:056800 仕望集鄉:056800 魏城鎮:056800
縣城:056800 野胡拐鄉:056800 院堡鄉:056800 邊馬鄉:056801
大馬村鄉:056801 大辛庄鄉:056801 南雙廟鄉:056801 雙井鎮:056801
北台頭鄉:056802 泊口鄉:056802 車往鎮:056802 回隆鎮:056802
北馮堤村:056803 柴崗村:056803 崔野沖村:056803 東呂村:056803
東田教村:056803 高堤村:056803 郭野沖村:056803 後野沖村:056803
江庄村,東樓底村:056803 李庄村,耿庄村:056803 馬頭村:056803 南馮堤村:056803
王井村,效化村:056803 王野沖村:056803 牙里鎮:056803 張二庄鄉:056803
趙野沖村:056803 閆庄村:056803 德政鎮:056804 白棗林村,粟柴曲村:056805
北皋鎮:056805 郭棗林村,李柴曲村:056805 後崔村,南戶村,連柴曲村:056805 李棗林村,韓柴曲村:056805
連崔村,魏戶村,任戶村:056805 連三家村:056805 連棗林村,張柴曲村:056805 馬豐頭村:056805
前崔村,揚柴曲村:056805 司三家村:056805 陶三家村:056805 西康町鄉:056805
楊三家村:056805 趙棗林村,任柴曲村:056805 中三東村:056805 中三西村:056805
中三中村:056805
自己找找
E. 誰知道邯鄲市魏縣回隆鎮有什麼快遞嗎
匯通、國通、天天都有派送打電話問問
F. 河北省邯鄲市魏縣回隆鎮孔大王莊村郵政編碼是多少
河北省邯鄲市魏縣回隆鎮
孔大王莊村的郵政編碼是056804
G. 魏縣回隆鎮有幾個村
回隆鎮下轄30個居民委員會,分別是:東街(鎮區)、北街(鎮區)、西街(鎮區)、南街東(鎮區)、南街西(鎮區)、南營(鎮區)、南栗庄(鎮區)、小任庄、步村、西張庄、劉庄營、馮庄、崔小汪、李大汪、常大汪、前朋固、後朋固、東趙村、後趙村、西趙村、六上、後張庄、東孔大汪、西孔大汪、東韓小汪、南韓小汪、西韓小汪、北韓小汪、東梁小汪、西梁小汪
H. 從河北省邯鄲市魏縣回隆鎮列山東冠縣多少公里
如果從河北省邯鄲市魏縣回隆鎮到山東省冠縣,駕車走常規線路是98公里;走大路多,距離長的就稍微遠點,105公里左右;走無收費的小路為99公里。具體走法及里程,時間詳見追問追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