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武漢市東西湖實驗小學怎麼樣
簡介:武漢市東西湖實驗小學地處東西湖吳家山三秀路,學校於1989年春季開校,隸屬專區教育局領導,原名「東西屬湖吳家山第二小學」, 1997年12月被區教育局確定為東西湖區唯一一所實驗小學,並正式更名為「東西湖實驗小學」。
注冊資本:1661萬人民幣
⑵ 武漢市江夏區實驗小學怎麼樣
簡介:武漢市江夏區實驗小學成立於1985年,原名武漢三師附小,1990年易地重建該校佔地面積16.841平方米,建築面積19.500平方米。
注冊資本:576萬人民幣
⑶ 武漢市實驗小學怎樣,位於漢口的
很一般外來務工的子弟多。老師水平一般
⑷ 實驗小學和武漢小學哪個好
當然是武漢小學好了,我就是武漢小學畢業的,嘿嘿!不過實驗的教學設施要好些
⑸ 武漢光谷哪個小學最好
1、光谷第十二小學
光谷第十二小學位於教育西路以西、湖口二路以北,項目於2017年5月16日開工,建築面積為29038㎡,由教學樓(2棟4層)、綜合樓(5層)、行政樓(5層)、一層地下室、食堂、報告廳及風雨操場(共3層)組成。學校規模為36個班、可容納1600餘名學生。
劃片范圍:光谷大道以東,湖口一路以南,教育中路以西,三環線以北。
光谷十二小投入使用後,可極大緩解湖口周邊區域及光谷九小、光谷六小等學校的入學壓力。
2、光谷十六小(未來城一小)
光谷十六小(未來城一小),位於九峰二路以北、頂冠峰以西,規模為36個班、1620個學位。服務范圍為武漢未來科技城區域,作為華為武漢基地等周邊重點企業、項目配套,幫助緩解未來城地區入學壓力。
劃片范圍:驛山高爾夫、國採光立方、山水年華(龍山郡)、桃花源、未來城公寓。
3、光谷第十七小學(中心城一小)
光谷十七小,原中心城一小,位於東湖高新區神墩二路以北、神墩一路以西、高科園路以東、高科園一路以西,用地面積約26216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53468平方米,規模為36個班、1620個學位。
劃片范圍:光谷三路以東,高新大道以南,光谷七路以西,高新五路以北。
4、華師湯遜湖學校
湯遜湖學校位於東湖高新區廟山中路以北、廟山西路以西,用地面積約56642.61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66251平方米,為36個小學班、36個初中班的九年一貫制學校,設有3420個學位。
劃片范圍:廟山西路以東,三環線以南,兩湖大道以西,湯遜湖以北;清風別墅、御景灣。
5、光谷第六小學
光谷第六小學擴建項目位於關南路6號的光谷六小校區內,總建築面積1350㎡,為一棟三層框架結構的教學樓,設有11個教學班,可容納學生近500名。
劃片范圍:軟體園中路以東,軟體園路以南,關山大道以西,南環鐵路以北;民族大道以東,南環鐵路以南,關山大道沿大學園路以西,華師園路以北;關山大道以東,高新二路以南,光谷大道以西,三環線以北。
⑹ 武漢經開區實驗小學有午餐嗎
有,自費。19年每餐8元,2020年在網上訂餐。
⑺ 武漢光谷一小是重點小學嗎
不是重點小學,武漢市光谷第一小學,創建於2004年9月,地處「武漢-中國光谷」之腹地。為適應科技新城迅猛發展的需要,東湖開發區整合原關山小學、 長江子小兩校優質資源新建此校。學校佔地43畝,總投資近4000萬。
校園建造具有濃郁的時代氣息,合理的布局、精巧的構思營造了高品質的育人氛圍。學校辦學堅持以「發展為本」,樹立更新理念先於一切,學生發展重於一切,學校聲譽高於一切,辦學效益大於一切的思想。同時引進武漢小學先進的管理理念和優秀人才,實現教育資源共享。為學校實現跨越式可持續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7)武漢精經濟開發區實驗小學擴展閱讀
學校辦學堅持以「發展為本」的思想,樹立更新理念先於一切,學生發展重於一切,學校聲譽高於一切,辦學效益大於一切的思想。制定了明確的辦學目標,努力加強幹部教師隊伍建設,探索科學高效的課堂教學規律,構建德育工作新模式。
堅持以「發展為本」體現在全校教工在全心全意為學生主動發展、全面發展,個性發展和終生發展服務中實踐自己的價值,促進自身的發展,最終實現學校跨越式和可持性的發展。
打造一流的教師和幹部隊伍是堅持以「發展為本」的關鍵。為此,學校將為滿足教工學習提高的需要,成「名」成「家」的需要,和諧合作的需要,當家作主的需要,打造優質教育資源品牌的需要,提高待遇的需要而進行規范、科學、「以人為本」的管理。
打造出一支「理念先進、師德高尚、學識淵博、教藝嫻熟、愛生愛校、合作敬業」 的教師隊伍和「理念超前、敬業奉獻、博學專攻、務實創新、團結合作、明法省身」的幹部隊伍。
根據黨的教育方針結合學校以發展為本的理念,該校構建了「有理想,會學習,講文明,樂助人,辨美醜,健身心,揚個性」的學生發展目標。為實踐學生發展目標,學校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讓孩子們主動參與、主動探索、主動評價、主動揚棄、主動獲取,從而實現主動發展。
學生的發展是該校以「發展為本」理念的核心。課堂教學又是學生發展的主要陣地。我們從轉變教師的教學行為和變革學生的學習方式兩方面進行了有效的探索。
為了轉變教師的行為,我們實施了「研在課前——研討、構建、編寫;探在課堂——探索、互動、獲取;思在課後——反思、揚棄、超越,然後上傳校園網,打造教育資源的平台」的校本研究思路。並實行了「向常規課提效率,要質量;向研究課做課題,練教藝;向比賽課探方向,鑄名師」的課堂教學的管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武漢光谷一小
⑻ 武漢市武昌實驗寄宿小學(南湖校區)和華師附小比那個好啊
從武漢總體來講,這兩所學校都還不錯,如果你要選擇小學,如果你家離武昌實驗回寄宿答小學(南分)近的話,就選這所吧,這所學校能讓孩子自己會自理,自己照顧自己。但如果你不願意讓孩子不在你身邊,你就選華師附小吧。兩者之間,升入好中學的幾率都差不了多少,只不過好像武昌實驗南湖校畢業到體校的比較多,華師附小畢業入到文系的多!希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