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經濟發展的四個階段都叫什麼~誰能告訴我 謝謝
經濟發展的四個階段:前工業期,製造業起飛期,內需帶動型經濟,然後進入大量消費的社會。比較典型的有英國,美國,亞洲四小龍等,因為它們發展經濟的時候沒有大的社會波動,發展一直在延續,所以好判斷
❷ 經濟發展的四個階段都叫什麼~誰能告訴我 謝謝
分為四階段:繁榮、衰退、蕭條、復甦
經濟周期的特點是國民總產出、總收入、總就業量的波動,它以大多數經濟部門的擴張與收縮為標志。
1、經濟衰退(Recession),指經濟出現停滯或負增長的時期。不同的國家對衰退有不同的定義,但美國以經濟連續兩個季度出現負增長為衰退的定義被人們廣泛使用。
而在宏觀經濟學上通常定義為「在一年中,一個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連續兩個或兩個以上季度出現下跌」。但是這個定義並未被全世界各國廣泛接受。
2、經濟衰退的普遍特徵:消費者需求、投資急劇下降;對勞動的需求、產出下降、企業利潤急劇下滑、股票價格和利率一般也會下降。
3、經濟蕭條指規模廣且持續時間長的衰退, 其明顯特徵是需求嚴重不足,生產相對嚴重過剩,銷售量下降,價格低落,企業盈利水平極低,生產萎縮,出現大量破產倒閉,失業率增大
(2)經濟發展階段屬於擴展閱讀
經濟發展包括三層含義:
1、經濟量的增長,即一個國家或地區產品和勞務的增加,它構成了經濟發展的物質基礎;
2、經濟結構的改進和優化,即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技術結構、產業結構、收入分配結構、消費結構以及人口結構等經濟結構的變化;
3、經濟質量的改善和提高,即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效益的提高、經濟穩定程度、衛生健康狀況的改善、自然環境和生態平衡以及政治、文化和人的現代化進程。
經濟發展是通過經濟結構的改進和優化、經濟質量的改善和提高達到經濟量的增長。
❸ 歷史的經濟發展階段是怎樣的
羅雪爾從生物發展的進化觀點,提出國民經濟的發展,像動植物一樣,可以看做一種有機體,有他的發生和發展過程。他要經歷幼年、青年、成年和衰老四個時期。這是一種循環往復的運動。羅雪爾認為,這就是可以從歷史描述中發現的自然規律。他還認為,一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主要受自然、勞動和資本這三種主要經濟因素的支配。可以分為自然支配階段、勞動支配階段和資本支配階段。
❹ 經濟增長可分為哪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從1978~1983年,為全面開展經濟體制改革的准備階段,其經濟波動的特徵是:經濟增長率由11.7%落到1981年的5.2%,而後於1983年回升到11.1%。在這一階段內,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由「雙松」配合轉向緊縮性的財政政策和擴張性的貨幣政策的協調配合。
第二階段,從1983年到1986年,這是改革開放以來從「雙松」到「雙緊」的第一輪循環,其經濟波動的特徵是:經濟增長與物價上漲交織在一起,GDP的增長率由1984年的15.3%降到1986年的8.5%,物價則在經濟增長達到頂峰的第二年達到8.8%的最高點,但在經濟增長速度下滑時降到6%的最低點。這一階段政策配合的特點是從「雙松」配合轉向「雙緊」配合。
第三階段是從1986年至1991年,這是從改革開放以來從「雙松」到「雙緊」的第二輪循環,其經濟波動的特徵是:物價上漲和下跌的幅度都要大於經濟上漲和下跌的幅度,GDP增長率於1986年下半年時開始上升,1987年和1988年連續位於11%以上的高位,1989年陡然下降到4.2%,直到1991年才開始出現轉機;與此同時,物價總水平也於1987年開始上漲,1988年和1989年連續兩年保持在18%左右的高位,1990年又下滑到2.1%。
第四階段是從1992年到現在,這一階段財政政策又開始了從「雙松」到「雙緊」的第三輪循環。這一階段後期政策所產生的效果以及出現問題的原因明顯有別於前面兩次政策效果,這是中國宏觀經濟形勢變化所導致的。
❺ 經濟發展分為三個階段
人類經抄濟的發展,大體上可以分為三襲個階段,即農業、工業和知識經濟時代.在第一個階段,經濟發展的關鍵是生產力;在第二個階段經濟發展主要取決於先進生產力;在第三個階段,推動經濟發展至關重要的杠桿是科學社會生產力.
❻ 中國的經濟發展現在屬於哪個階段
從平均水平看還不算發達國家,只相當於其上世紀80年代的水平。
❼ 經濟學發展過程一般可以劃分為幾個階段
1. 古典學派(The Classical School)--受重農學派「自由放任」思想影響。
A. 時間:大約起自1776年至1848年止
B. 創始學者:亞當斯密(Adam Smith)
C. 學派精神:
a) 主張自由放任、反對政府幹涉
b) 人類皆有「利己心」,經濟體系自動會達成均衡
c) 充份就業是社會常態,失業是短暫社會現象
D. 代表人物有:
a) 亞當斯密:
1) 出版「國富論」,為經濟學奠定基礎,使經濟學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後人尊稱為「經濟學之父」
2) 提出「價格機能」,即「一隻看不見的手」在人類「利己心」的催使下可解決人類基本的經濟問題
3) 提出「絕對利益法則」,主張國際間的分工與專業,強調自由貿易。
b) 馬爾薩斯(T.R.Malthus):1798年《人口論》,提出悲觀的經濟學論調,即糧食以等差級數增加,出生率以等比級數增加,所以人類終會有糧食不足的慘象,可喜的是其預測與現況差距頗大。
c) 賽伊(J.B.Say):1803年《經濟學泛論》,提出「賽伊法則」(Say』s Law)─供給創造需求,認為充分就業是常態。與現今「消費者導向」的時代亦背道而馳。
d) 李嘉圖(David Richard):1817年《政治經濟學與賦稅原理》,提出邊際報酬遞減法則、差額地價說、比較利益法則及生存費用說。
e) 約翰密爾(John S.Mill) 1848年出版《政治經濟學原理》。
❽ 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
我國經濟發展抄大致可分襲為五個階段:
1.1949-1957年的國民經濟的恢復發展階段,國民經濟開始初步恢復正常;
2.1953—1957年的社會主義改造階段,我國建立了國家工業化的基礎;
3.1958-1962年是我國的探索中發展時期,中央政府不斷調整自己的政策,來找到最適合我國發展的道路;
4.動盪的文革十年,國家經濟發展緩慢,但在中央政府的努力下,國民經濟也有所發展;
4.1976年至今,社會主義發展的新時期,改革開放的春風讓我國經濟開始高速發展,建設新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
❾ 宏觀經濟學的發展分為哪幾個階段
宏觀經濟學的產生與發展,迄今為止大體上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版17世紀中期到19世紀權中期,是早期宏觀經濟學階段,或稱古典宏觀經濟學階段。第二階段: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30年代,是現代宏觀經濟學的奠基階段。第三階段:20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是現代宏觀經濟學的建立階段。第四階段:20世紀60年代以後,是宏觀經濟學進一步發展和演變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