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醫生的收入到底高不高,為什麼很多醫生說他們收入很低
對於這個問題,其實這個和其他行業也是一樣的。也是要分具體的職位的,因為具體的職位這個工資肯定就是不一樣的。比如外科醫生,只要是能上手術台的工資肯定就是不低的,所以,灌關鍵還是要看職位。
按照上面的理論收入,我這個朋友應該至少年入年入50萬以上,但是實際收入只有上面的一半不到。
首先,關於所謂的灰色收入。這個我不清楚,人家也不會說的很明白,所以我就不多說了。不過,我朋友說他不收患者紅包,問他為什麼?回答:主要是風險大,不值得,而且收了紅包,臨床工作會受到很大掣肘。
他們科室老闆的原則是:除非政策規定,能用進口葯就不用國產葯,能用進口器械就不用國產器械。(據說他們老闆有一次被國產器械坑的很慘,賠了病人一大筆錢)醫院醫務處給他們科室統計的用葯數據:輔助葯物的比例只有1%,99%是治療用葯。這個業內人士肯定明白,要賺錢就得多用國產葯,輔助葯和國產器械,進口的反而沒有回扣,只有學術支持。
工資:事業單位的工資都差不多,一個月的工資加補貼大概4000多元,但是四金和稅都是扣在工資里的,所以實際到手也就幾百塊錢。據他說自從2016年以來醫生的工資就再也沒漲過。
獎金:據朋友說他們醫院的獎金不是按照科室收入發放的的,而是按科室等級發放的,醫院將各個科室根據臨床和科研水平分成A,A-,B,B-,C五個等級,各個等級發放不同的獎金。他們科室算是A級科室,獎金算是最高的一檔。
值班費和門診補貼:每個月值6個24小時班(值班後沒有補休的,第二天繼續上班到下班),收入在700左右。每周兩個門診,每次看約50個患者,每月2000元左右門診費(每個月會因為各種原因扣幾百)。平時加班或者雙休日來加班是常規,沒有加班費。夜間緊急情況被叫來醫院,就報來回車費。
節日和年終獎:有一點需要說明,所謂的13薪是指工資,不包括獎金,所以也就3000元。同樣的所謂的假日三薪也是如此,按照基本工資算,過年上一天班150元。
介入放射補貼:介入補貼400元一台,我朋友每月50台,就是20000元。但是這個400元是五個人分的(兩個醫生,兩個護士加上一個放射科技師),我朋友可以拿150元,這樣算也有7500元。可是這個錢也是拿不到的。每個月醫院把介入補貼發給科室,由科室自行調配,最後發到手上的也就三、四千左右。說實話,介入補貼真的是血汗錢,我朋友的甲狀腺已經萎縮。所以,這個還是要看具體情況。
② 企業管理有哪些方法
企業四個管理方法,
一、開放式管理
開放式管理就是員工有權參與到企業版的決策中來,老闆應該允權許員工在決策執行之前參與決策。企業不是一個人的企業,如今是知識經濟時代,老闆不能成為獨裁政權。讓員工參與企業管理,讓員工愛崗如家。
二、漫步式管理
所謂的漫步式管理就是指老闆不能只埋頭在自己的辦公室或者在外應酬,而盡可能經常地讓下屬看見他--就像「漫步」那樣在企業轉悠。
企業領導從第一手(直接從職工那裡)獲知,職工有什麼煩惱和企業流程在哪裡卡住了。而且,上司親自察看工作和傾聽每個職工的話對職工也是一種激勵。
三、導向管理
所謂的導向管理就是指老闆要經常給員工指明方向,使員工明白自己的工作職責和目標。老闆要善於描繪一個遠景,給企業做一個戰略規劃。
四、分權管理
分權就是轉交責任,將自己的權利分散轉交給下級。一個上級不是什麼決策都自己作,而是將確定的工作委託給他的下級,讓他們有一定的判斷和獨立處理工作的范圍,同時也承擔一部分責任。提高下級的工作意願和工作效率。因為參與責任提高了積極性。上級從繁重的事務中解脫出來,可以更多投入本身的領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