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南寧市近年的經濟增長狀況
公報顯示,2004年11月1日至2005年10月31日,全區常住人口出生率為14.26‰,死亡率為6.09‰,自然增長率為8.17‰。與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標准時
點前一年,即1999年11月1日至2000年10月31日相比,出生率上升了0.66個千分點,死亡率上升了0.39個千分點,自然增長率上升了0.27個千分點。
1-8月,我市城鎮居民收入保持較快增長的態勢,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縮小,低收入城鎮居民家庭收入增長加快。據全市1000戶城鎮居民家庭抽樣調查資料顯示,1-8月我市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7842元,比上年增長12.97%,增幅高於上年同期3.39個百分點。
南寧市共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4.98億元,僅汽車零售額就達25.45億元,同比增長7.9倍,南寧市的消費市場保持著活躍增長的態勢。這是記者1月18日在南寧市統計局獲悉的。
⑵ 2014年南寧市現居人口有多少
2012年南寧市國民來經濟和社會發展統源計公報
南寧市統計局
2013年4月24日
據公安部門統計,年末全市戶籍人口713.50萬人,比上年增加2.01萬人,增長0.28%,其中市區人口274.55萬人,增加1.73萬人,增長0.63%
⑶ 廣西南寧的發展現狀如何
南寧,經濟社會穩步發展的開放之城。積極抓住機遇,不斷提高開放意識,合理利內用有效資源。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年容增長11.5%。農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呈現全面發展態勢;工業經濟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積極轉換經營機制,經濟運行質量提高;三產發展日益活躍,產生了以旅遊、房產、會展、餐飲等為主的新經濟增長點;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來自美國、德國、泰國、台灣、香港等近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投資商到南寧投資發展,外資投向范圍涉及製造業、房地產業、建築業、服務業等多個領域。
⑷ 南寧未來幾年的經濟發展趨勢分析
如果打工,在南寧基本沒有發展,因為工資實在太低,工資達到五千已經是白領了。
⑸ 南寧經濟狀況
省會城市經濟狀況排行 南寧經濟總量全國中等偏下
中經網廣西中心訊 近日,自治區統計局公布了今年1-3季度南寧市經濟發展各項指標完成情況,在與全國27個省會城市同類主要經濟指標進行對比後發現,南寧市經濟總量指標排位處於中等偏下水平,增速排位中,GDP、工業、財政的增速居中上水平,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居民收入的增速居中下水平。這說明南寧市的各項經濟發展速度要縮小與其他省會城市之間的差距,還需要繼續努力。
統計表明,今年1-3季度,南寧市國民經濟生產總值為594.13億元,在27個省會城市中總量排在20位。而排位居前三位的城市是廣州市(4272.3億元)、杭州市(2382.46億元)、南京市(2010.4億元)。
在固定資產投資方面,今年1-3季度,南寧市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總量偏小,增長速度偏低,其中固定資產投資257.5億元,同比增長21.22%。在全國27個省會城市的比較中分別排在22位和19位,屬於下游位置。
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方面,今年1-3季度,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320.97億元,同比增長14.65%,排位分別在16位和19位,居於全國中下水平。
在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費支出方面,今年1-3季度,南寧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收入達8487元,同比增長8.24%,分別排在10位和21位。同期,南寧市人均消費支出為5945元,同比增長2.55%,和全國省會城市比較,排在20位和25位,居較低水平。(R03)
來源:廣西信息中心2006-12-01
⑹ 概述南寧市的發展概況,謝謝啦.
南寧,簡稱「邕」,城市歷史悠久,有著比較好的文化積淀。秦以前屬百越(西甌、駱越)之地。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4年),秦王朝統一嶺南地區後,設桂林、象、南海三郡,南寧屬桂林郡。公元前206年,秦將趙佗建立「南越王國」,南寧為其轄地。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漢武帝重新統一嶺南,置蒼梧、鬱林、合浦、南海等郡,南寧地屬鬱林郡領方縣所轄。三國時,南寧屬吳,後來又先後歸西晉、東晉、宋、齊、梁、陳6個朝代管轄。東晉大興元年(公元318年),從鬱林郡分出晉興郡(隸屬廣州),下轄晉興等8個縣(相當於現在的南寧市區、武鳴、隆安、天等、大新、龍州、靖西等縣)。 晉興郡治設在晉興縣城,即今南寧。此為南寧建制之始。隋文帝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晉興縣名為宣化縣。隋煬帝改州為郡,南寧仍為宣化縣地,歸鬱林郡。唐武德四年(公元612年)改宣化縣為南晉州(屬嶺南道)。貞觀八年(公元634年),南晉州更名為邕州,設邕州下都督府。此為南寧簡稱「邕」之起源。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邕州為朗寧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復改朗寧郡為邕州。唐咸通三年(公元862年),分嶺南道為東、西二道。嶺南西道,治所在邕州(今南寧)。嶺南西道節度使亦駐邕州,統轄原屬邕、容、桂三管之地。這是南寧作為省級政權駐地的開始。五代十國時,邕州先歸楚。後晉天福七年(公元942年),改邕州為誠州,仍歸楚。後周廣順元年(公元951年)復名邕州,歸屬南漢。宋朝統一全國後,邕州隸屬於廣南西路,下轄宣化、武緣等7縣,今南寧仍為昌州、宣化縣治所。元朝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改邕州為邕州路,下轄宣化、武緣兩縣,兼鎮左右兩江溪峒。元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改邕州路為南寧路(取南疆安寧之意)。南寧由此得名。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湖廣行中書省分置廣西行書省,南寧隸屬廣西行中書省。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改南寧路為南寧府,府治宣化縣城,即今南寧,隸屬廣西布政使司。清朝實行行省制,改布政使司為廣西省,省會定在桂林,南寧府隸屬於廣西省分巡左江兵備道,所轄州、縣,基本上沿襲明朝。今南寧為南寧府宣化縣轄地,並為府治、縣治治所。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廢宣化縣,直屬廣西軍政府。民國2年6月撤南寧府存南寧縣,同時在武鳴設邕南道,直屬於省軍政府,下轄南寧、武鳴、隆安、那馬、隆山、上林、賓陽、永淳、橫縣等10個縣及3個土州和8個土司;10月,廣西省政府從桂林遷至南寧。民國15年,廣西省撤道設行政區,南寧區轄邕寧、賓陽、橫縣、永淳、扶南、綏綠、隆安、同正、上思等9縣。民國16年7月設南寧市政府,與邕寧縣政府合署辦公;11月,撤消市級建制。民國23年(1934年),廣西省改按數碼稱區名,南寧為第九區。民國25年(1936年)廣西省會由南寧遷桂林。民國31年4月,原第八區、第九區合並為第四行政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設在南寧。領邕寧、永淳、橫縣、賓陽、上林、武鳴、隆山、那馬、賓士、果德、隆安、都安、同正、扶南、綏淥、上思16個縣。抗日戰爭期間,南寧兩次遭日軍侵佔。
1949年12月4日,南寧解放。將南寧城及附近的16個自然村從邕寧縣劃出,成立直轄廣西省的南寧市。周邊為廣西省南寧專區。1950年1月23日南寧市人民政府正式對外辦公;2月初,南寧市郊擴大至21個自然村並設立郊區工委(轄一、二、三共3個區)。1950年2月8日,廣西省人民政府成立,省會設在南寧。1951年1月25日,撤銷武鳴專區,所屬武鳴、上林、隆山、隆安、那馬、5個縣並入南寧專區。1952年8月11日,隆山、那馬兩縣合並置馬山縣;同時南寧專區更名賓陽專區。1952年10月將南寧城區劃為四、五、六區(53年3月改二、三、四區)。1952年12月南寧為桂西僮族自治區(1956年改為桂西僮族自治州)駐地。桂西僮族自治區轄賓陽、崇左、百色、宜山四個專區。1953年3月郊區3個區合並為第一區。1953年4月23日,撤銷永淳縣,其行政區域分別並入邕寧、橫縣、賓陽3個縣;同時賓陽、崇左兩專區合並置邕寧專區。1954年,撤銷邕寧專區,所屬各縣由桂西僮族自治區管轄。1955年7月,南寧市人民政府改稱南寧市人民委員會;12月25日撤銷城區建制,成立13個街道辦事處(後於57年增至16個)。1956年3月2日,桂西僮族自治區更名為桂西僮族自治州。1957年12月20日, 撤銷桂西僮族自治州,復設邕寧專區。1958年3月5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南寧市成為自治區首府。1958年7月,南寧市設立江寧、興寧、永寧3個市轄區,撤消大部分街道辦事處,保留少數邊遠街道辦事處作為其所在區的派出機構。1958年9月,南寧市劃歸邕寧專署統一領導;11月14日,邕寧專區更名為南寧專區。1959年1月,邕寧縣西部的心圩、那洪等20個鄉劃入南寧市郊區。1960年7月,那龍、壇洛、吳圩、蘇圩4個大公社和老口公社(後更名江西公社)的大部分地區劃回邕寧縣。1961年5月,南寧市與南寧專署分開,直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1962年1月撤消城區建制,在市人民委員會設立街道工作委員會。1968年4月13日,成立南寧市革命委員會,取代中共南寧市委和南寧市人民委員會。1971年,南寧專區改稱南寧地區。1978年,南寧地區革命委員會改稱南寧地區行政公署。1979年3月南寧市設立新城、永新、江南、朝陽、衡陽5個市轄區。1980年4月朝陽區改稱興寧區,衡陽區改稱城北區。6月28日南寧市七屆人大決定撤消南寧市革命委員會,恢復南寧市人民政府。1982年8月2日,國務院批准將南寧地區邕寧縣的那龍、江西、壇洛三個公社(即現在的雙定、江西、壇洛、金陵4個鎮)劃歸南寧市管轄。1983年10月8日,國務院批准將南寧地區邕寧、武鳴二縣劃歸南寧市管轄。1984年1月移交,南寧市人民政府4月正式接管。1984年8月,市郊區建制恢復;12月,郊區人民政府成立。1992年6月15日,國務院決定南寧市為對外開放城市。2001年11月15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南寧市郊區。2002年12月23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南寧地區,將原南寧地區的橫縣、賓陽、上林、馬山、隆安5縣劃歸南寧市管轄。2003年6月27日南寧市人民政府正式接管。2004年9月15日,國務院批准調整南寧市市轄區行政區劃,撤銷城北區,永新區、邕寧縣,設立西鄉塘區、良慶區、邕寧區,將新城區更名為青秀區。2005年4月30日,新設立的各城區政府正式成立。至此,南寧市共管轄興寧、青秀、江南、西鄉塘、良慶、邕寧6城區和武鳴、隆安、馬山、上林、賓陽、橫縣6個縣。
⑺ 南寧2014年的總人數
2012年南寧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南寧市統計局
2013年4月24日
據公安部門統計,年末全市戶籍人版口713.50萬人,比上年權增加2.01萬人,增長0.28%,其中市區人口274.55萬人,增加1.73萬人,增長0.63%
⑻ 求南寧市各區的經濟狀況、優勢等分析
南寧經濟技術開發區於2001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內區。開發區位於南寧容市的南部,規劃控制面積110平方公里。開發區基礎設施完善,通信網路暢通,能源供應充足,城市配套齊備,服務體系健全,發展勢頭強勁,目前已有美、德、荷蘭、澳大利亞、日、韓、新加坡、馬來西亞、台灣和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及國內一批上市公司和知名企業500多家。形成了以機電、日用消費品、紙製品和精細化工等為主導產業群的四大支柱產業。開發區是您投資經商的理想之地!
⑼ 廣西南寧市的經濟水平怎樣發展勢頭怎樣
通俗一點吧,也就把這幾年南寧的發展和變化說一下吧.
南寧這幾年的變化很大,具體就是在江南區和朗東區域,一方面是136工程的實施,一方面是東盟的加入,後者的因數大一點,往年是幾年才來一位國家的BOSS現在年年都得來(哈哈),所以這兩個地方發展的很快,但真真的商業中心還是在邕江橋北那一塊,從什麼方面知道這兩個區域有發展的空間呢,我是觀察這幾年的房價來看的,以前的這兩個地方的地皮都翻了幾倍了,還有就是制安就很好,現在南寧的口號是和諧和整治五亂,街道都很乾凈呢.所以這兩個區域的發展空間大.
南寧的物價還是可以的,消費水平也比較高,特別是江南區域,一年一個變化,為什麼南寧這么看好江南區域呢?國家BOSS來就住在這.BOSS住的周圍的環境相當的好.這幾年南寧的經濟是牛市啊,國家撥款下來了,東盟的加入.就業率提高,工資上漲,消費能力也上去了.
這里什麼行業都有的,比較多的話就是服務業多,餐館,這主要是南寧的交通系統好,特別是工交車,相對於全國水平是很高的!連鎖便利店我知道的是:華聯和力克隆,這兩家在南寧是很受歡迎,我們家的日常用品70%~80%都在那買的.規模小一點的話這幾年也好,主要是制安上去了,24小時通宵營業也不怕有人把你的門面的玻璃給砸了....(有些人就這樣跟什麼電話亭啊,便利點過不去),有名氣的連鎖店都在了步行街那一塊,什麼百聖啊,沃爾瑪等等,要是有名氣的餐飲便利點那就是三品王和花溪王,還有幾個我忘了,都是搞南寧的粉,好吃.
我知道的就這些了,不過你來這發展是好的,以前人們不相信一張股票能賺錢,相信的都發了,以前人們不相信在電腦上搞個網頁也能賺錢,搞網頁龍頭的也發了,現在哪能賺錢,很多人都認為是西部,南寧就是這樣你說他是西他不太象,你說他不是 他就在西部.
(PS:這的鋪面您自己就找吧,我建議在有樓盤的下面,很賺錢,何況南寧什麼不多,樓盤多)
一口氣些了好多,休息,休息.......
⑽ 南寧市目前的經濟水平怎樣
我想去廣西省會南寧市發展,不知那邊的情況怎樣?消費水平還有經濟水平,那裡南寧的物價還是可以的,消費水平也比較高,特別是江南區域,一年一個變化,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