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進一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河源農村社區發展的思考與建議
如何進一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河源農村社區發展的思考與建議?
這位知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報告做出的重大戰略部署,18年中央一號文件就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出了具體意見。鄉村規劃對落實意見中夯實農業生產能力,推進鄉村綠色發展,傳承發展提升農村優秀文化等要求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因此在新時代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就如何編制出高質量、可實施的鄉村規劃,為鄉村的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綜合環境治理等方面做好戰略部署等問題值得我們深入思考。
鄉村振興,產業是重點。就鄉村而言,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居住環境優美,基礎設施完善,生活富裕,文化豐富,當然這就需要我們,進行綜合環境整治、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農民增收,加強精神文明建設,這些都需要一定的經濟基礎,需要產業的支撐。鄉村規劃不是簡單的建設工程安排,是對整個鄉村發展的統籌安排,包括對鄉村的經濟、土地、公共服務等內容。因此新型的鄉村規劃,要避免為完成規劃編制任務,在不經過充分調研的情況下,隨意確定主導產業,圈定各類有名無實的各類園區和基地。跟風套用鄉村旅遊、採摘種植等發展模式,而忽視自身情況和市場需求。鄉村規劃的編制要對當地的現有資源進行充分調研,就擬定的主導發展產業要在用地、資金、勞動力、農民意願、市場需求等方面進行充分論證。確保產業能夠順利啟動、發展、收益。規劃編制和管理單位,要摒棄套用城市規劃思維,學習了解農村農業產業發展新方式,如:農村電子商務,鄉村民宿、康養基地、休閑觀光、特色小鎮等,用心挖掘鄉村發展潛力,構建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農村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規劃編制要牢固樹立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觀念,用綠色發展理念,指導規劃編制。一是要綳緊國家糧食安全這根弦,全面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制度,嚴守耕地紅線。二是加強農村突出環境問題治理。污水靠蒸發,垃圾靠風刮的臟亂差絕不是我們要的全面小康社會。新型鄉村規劃,應將環境治理作為單獨篇章進行詳細安排,決不能為了整治而整治,搞「塗脂抹粉」。三是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做加法,補齊民生短板。我認為應該將道路、排污、垃圾回收、危房改造等內容作為近期規劃優先實施。四是統籌好開發與保護的關系,特別是開發脆弱自然生態景觀和歷史人文景觀時,要先保護後開發。
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是保障。鄉村規劃要做好對農村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和提升。一是劃定鄉村建設的歷史文化保護線,保護好文物古跡、傳統村落、民族村寨、傳統建築、農業遺跡、灌溉工程遺跡。二是推進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支持農村地區優秀傳統戲曲曲藝、民間文化等傳承發展。
當然編制新型鄉村規劃還需要我們去了解新時代的農民對鄉村的需求,畢竟鄉村不只是用來看的,更是用來住的。規劃的再好如果住在裡面的群眾不滿意,這就違背了我們規劃的初心了。
摘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