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

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

發布時間:2020-11-25 08:44:40

① 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是從哪年開始的,當時的社會背景是什麼每個五年規劃的起始時間是什麼

第一個五年計劃是1953年實施。

第一個五年計劃,簡稱「一五」計劃(1953—1957),是在黨中央的直接領導下,由周恩來、陳雲同志主持制定的,1955年7月經全國人大一屆二次會議審議通過。至1957年,「一五」計劃超額完成了規定的任務,實現了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並為我國的工業化奠定了初步基礎。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主要任務有兩點,一是集中力量進行工業化建設,二是加快推進各經濟領域的社會主義改造。

背景:國民經濟已經得到全面恢復與初步發展,政治趨於穩定,經濟秩序恢復正常,社會秩序較為安定,加快經濟發展成為全國人民的一致要求,為大規模展開經濟建設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

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1957

第二個五年計劃:1958-1962

第三個五年計劃:1966-1970

第四個五年計劃:1971-1975

第五個五年計劃:1976-1980

第六個五年計劃:1981-1985

第七個五年計劃:1986-1990

第八個五年計劃:1991-1995

第九個五年計劃:1996-2000

第十個五年計劃:2001-2005

第十一個五年規劃:2006-2010

第十二個五年規劃:2011-2015

第十三個五年規劃:2016-2020

(1)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擴展閱讀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是:集中主要力量進行以原蘇聯設計的156個建設項目為中心的、由限額以上的694個大中型建設項目組成的工業建設,建立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發展部分集體所有制的農業生產合作社。

並發展手工業生產合作社,以建立對農業和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初步基礎;基本上把資本主義工商業分別納入多種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軌道,以建立對私營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基礎。

② 在發展國民經濟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新中國創建的企業有哪些

遼寧省蘇聯幫助中國興建的156項工程遼寧有24項。包括:

1.鞍山鋼鐵公司(現為鞍山鋼鐵集團)2.本溪鋼鐵公司的擴建3.撫順發電廠4.阜新發電廠5.大連第二發電廠的增容6.阜新新丘豎井7.阜新平安豎井8.阜新海州露天煤礦9.撫順東露天礦10.撫順老虎台煤礦11.撫順西露天礦12.撫順勝利礦劉山豎井13.撫順龍鳳礦豎井的新建擴建14.撫順石油二廠15.撫順鋁廠16.沈陽第一機床廠17.沈陽第二機床廠(中捷友誼廠)18.沈陽風動工具廠19.沈陽電纜廠20.大連造船廠改建擴建21.楊家杖子鉬礦22.一一二廠23.四一0廠24.渤海造船廠的新建和擴建改建工程。

為了與這24項重點工程配套,遼寧還在沈陽、大連、撫順、本溪、安東等地安排了省市重點工程項目730個。包括改建擴建撫順鋼廠、大連鋼廠、沈陽有色金屬加工廠、沈陽冶煉廠、錦州鐵合金廠、沈陽第三機床廠、沈陽鼓風機廠、沈陽水泵廠、大連重型機器廠、大連機床廠、沈陽化工廠、沈陽玻璃廠、大連玻璃廠等。

吉林省在全國156個重點建設項目中,吉林省11項。5年間,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吉林化肥廠、豐滿發電廠等一批國家的骨幹企業新建、擴建並投產,使吉林省工業跨躍到了一個新水平。

黑龍江省蘇聯幫助我國建設的156項工程,有22項在黑龍江省。

哈爾濱市1.哈爾濱電機廠2.哈爾濱汽輪機廠3. 哈爾濱鍋爐廠4. 哈爾濱軸承廠5.哈爾濱偉建機器廠(原哈飛)6.哈爾濱東安機械廠7.哈爾濱東北輕合金廠(原哈爾濱101廠)8.哈爾濱量具刃具廠9.電碳廠10.電表儀器廠

其它地區:11.阿城繼電器廠12.佳木斯造紙廠13.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公司14鶴崗興安台10號立井15.鶴崗東山1號立井16.鶴崗興安台洗煤廠17.雞西城子河洗煤廠18.雞西城子河9號立井19.鶴崗興安台2號立井20.雙鴨山洗煤廠21.友誼農場22.齊齊哈爾鋼(北滿特鋼)

內蒙古自治區國家「一五」時期156項重點建設項目中,有5項在內蒙古,全部位於包頭市,

1.包頭鋼鐵公司(現為包頭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內蒙古第一機械廠(現為內蒙古第一機械集團有限公司)3.內蒙古第二機械廠(現為內蒙古北方重工業集團有限公司)4.包頭第一熱電廠5. 包頭第二熱電廠(現為內蒙古蒙電華能熱電股份有限公司)

2華北地區

北京市

1.北京電子管廠2.北京戰略火箭生產總廠3.金屬結構廠

河南省

1.洛陽熱電廠2.洛陽一拖公司(洛陽拖拉機廠)3.礦山機器廠(礦山機械廠)4.滾珠軸承廠(洛陽軸承廠)5.銅加工廠6.高速柴油機廠(原名河南柴油機廠)7.耐火材料廠(原洛陽耐火材料廠)8.黃河冶煉廠9.三門峽中國水電建設第11工程局或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10.焦作中馬村立井11.鄭州火車站12.平頂山2號立井13. 鄭州人造金剛石廠。

河北省

1. 華北制葯廠(現為華北制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保定膠片廠3.保定化纖廠4.604造紙廠5.石家莊棉紡廠6.邯鄲棉紡廠7.承德鋼鐵公司(現為承德鋼鐵集團有限公司)8. 峰峰馬頭(中央)洗煤廠峰峰通順2號立井

山西省

蘇聯援建我國「156項」,就有11項在太原。

1.山西柴油機廠2.太原第二熱電廠3.太原制葯廠4.山西潞安洗煤廠5.大同鵝毛口立井6.大同市焦煤礦有限責任公司7.山西新華化工廠

湖南省

1.南方動力機械公司(原331廠)2.株洲電廠3.株洲硬質合金廠(原中南硬質合金廠)4.株洲洗煤廠5. 湖南嶽陽林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6.酃縣電站

配套項目:株洲冶煉廠、株洲化工廠、株洲電力機車廠(原田心機廠)、株洲車輛廠、株洲橋梁廠、株洲玻璃廠、株洲薴麻紡織印染廠、株洲火花塞廠、株洲選礦葯劑廠、株洲塑料廠

湖北省

1.武漢鋼鐵公司(武漢鋼鐵聯合企業)2.武漢重型機床廠3.武漢鍋爐廠4.武昌造船廠5.武漢肉聯

6.青山熱電廠7.大冶有色金屬公司8.武漢長江大橋9.湖北省電力建設第一工程公司

江西省

1.大吉山

2.西華山

3.巋美山三大鎢礦

安徽省

1.淮南謝家集中央洗煤廠

4

雲南省

1.開遠電廠2.雲南錫業公司3.東川礦務局4.會澤鉛鋅礦5.個舊電站

四川省

1.重慶發電廠2.錦江電機廠3 .新興儀器廠4. 西南無線電器材廠5 .成都發電廠6 .重慶肉類聯合加工廠7 .紅光電子管廠8. 國光電子管廠9.成都電機廠10. 四川長虹電子集團公司(原四川無線電廠)11.四川九洲應用電子系統有限責任公司12.成都773廠13.獅子灘水電站

陝西省

1.西安高壓電瓷有限責任公司2. 西安立井3.西飛集團4.陝西開關整流器廠5.西安西電電工材料有限責任公司(原名西安絕緣材料廠)6.西安電力電窗容器廠7.西安高壓電瓷廠(前述4、5、6、7共4項)組成西安電力機械製造公司8.西安熱電站9.由蘇聯援建的西安發動機附件廠、飛機附件廠、寶雞航空儀表廠、興平航空電器廠(現西安航電有限公司)10、銅川玉石凹立井

甘肅省

1.玉門石油管理局2.中國石油蘭州煉化公司3.白銀有色金屬公司4.西固熱電廠5.蘭州機械廠(或蘭州石油機械廠)6.蘭州煉油化工設備廠(蘭州石油化工機器廠)7.蘭州合成橡膠廠8.蘭州氮肥廠9.蘭州熱電站10.中科院近物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1.新疆醫學院(現為新疆醫科大學)2.烏魯木齊熱電站3.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

原112廠

寧夏回族自治區

  1. 西華山鎢礦


一五計劃期間共計完成項目964個,其中設立、建設企業、工廠462個。

③ 蘇聯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取得了哪些成就

蘇聯人民在聯共(布)黨的領導下,為實現第一個五年計劃進行了艱苦卓絕的勞內動。聯共(布)黨在1931年提出了「在改容造時期,技術決定一切!」的口號。黨號召廣大幹部。群眾努力學習技術,精通技術。全國掀起了學習新技術的熱潮。

由於黨的正確領導和新技術的廣泛利用,1933年1月政府宣布,第一個五年計劃以4年零3個月提前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工業產量達到1913年的2.7倍,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由計劃初期的48%增加到70%。蘇聯首次建立起拖拉機、汽車、航空、化學和機床製造等工業部門。列寧提出的全國電氣化計劃要求已於1913年達到,全國發電站的總功率已超過200萬千瓦,工業中社會主義經濟成份已佔99.3%。在工業經濟中,社會主義已經完全戰勝資本主義。1932年,全國生產生鐵610萬噸,鋼590萬噸,而1928年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時的生鐵產量為320萬噸,鋼為420萬噸。蘇聯的鋼鐵產量已躍居當時世界第二位,歐洲第一位。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完成,使蘇聯開始由農業國變成工業國,並建立起獨立的國民經濟體系。

④ 新中國發展國民經濟第一個五年計劃的依據

1953—1957年,中國進行了第一個「五年計劃」建設。 1953年5月1日,人們歡欣鼓舞地走過天安門廣場,因為在這一年,新中國勝利地完成了三年經濟恢復;也就是在這一年,中國開始了第一個「五年計劃」。在年初召開的全國政協會議上,周恩來說,今年是執行「五年計劃」的第一年。

周恩來說:「我們國家計劃建設的規模一開始就是極其宏大的,擺在人民面前的任務光榮而巨大的。」

這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寄託著幾代中國人的渴望與夢想,那就是在一個落後的農業大國實現國家的工業化。 中央黨校教授范守信:「我們100年來,就是工業落後就挨打,所以毛澤東同志講過:沒有工業便沒有鞏固的國防,便沒有人民的福利,便沒有國家的富強。」

早在新中國建立之初,共和國領導人就開始醞釀籌劃實現國家工業化的宏偉藍圖。1951年,「一五計劃」便進入了編制設計階段。

中央黨校教授謝春濤說:「進行全國范圍的、有計劃的、大規模經濟和文化建設,這畢竟是第一次,應該說是沒有經驗的。在當時的清況下,只能學習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的建設經驗。」

1952年,周恩來、陳雲率中國政府代表團來到莫斯科,中蘇雙方經過了長達9 個月的協商,最後確定了蘇聯援助中國的156個項目。

1955年,經過多方協商和反復修改的一五計劃草案,提交全國人大一屆二次會議討論,這個方案提出,集中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初步基礎,同時提出了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任務。

大會審議通過了一五計劃,並且認為它是全國人民為實現過渡時期總任務而奮斗的具有決定意義的綱領。

原國家經委主任袁寶華說:「從提出、醞釀、研究、制定、審查、通過,最後正式通過,經歷了五個年頭。」

中央黨校教授范守信:「它不像後面我們有了成功的經驗,前幾年就制訂好了(計劃)到時候開始實行。它是一邊計劃,一邊實行。當時它的目的就是通過五年建設,要在中國工業化的問題上,打一個初步的基礎。」

『一五計劃』,掀起了工業化建設的高潮。1953年12月,鞍鋼三大工程提前工。它是一五計劃第一個建成投產的重要項目,從此新中國有了第一爐鐵水,第一根無縫鋼管。隨後,武鋼、包鋼、一汽、長江大橋也開始施工並建成投產。一大批新達的工業部門、新的工業基地出現了。它改變了舊中國工業門類殘缺不全、工業布局嚴重失衡的狀況,新中國的工業體系逐步形成,它為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和進行全面的社會主義建設奠定了基礎。1957年,一五計劃超額完成各項任務,中國從學習蘇聯起步,開始了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設一個現代化強國的輝煌歷程。

袁寶華說:「第一個五年計劃能夠順利地完成,我看這個意義怎麼樣估計它都不為過,意義非常重大。」

迄今為止,我國共經歷了九個五年計劃建設。正在編制中的十五計劃又將向人們描繪出中國21世紀的發展藍圖

⑤ 我國發展第國民經濟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於那年

第一個五年計劃,是指我國從1953年到1957年發展國民經濟的計劃。

⑥ 新中國發展國民經濟第一個五年計劃的依據

有蘇聯的援助,第一個五年計劃大多是圍繞蘇聯援助的幾個大項目進行的,主要集中於重工業方面。

⑦ 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的主要內容

主要內容:

1、集中主要力量進行以蘇聯幫助中國設計的156個建設單位為中心的、由限額以上694個建設單位組成的工業建設,建立中國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

2、發展部分集體所有制的農業生產合作社,發展手工業生產合作社,建立對農業和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初步基礎。

3、基本上把資本主義工商業分別納入各種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軌道,建立對私營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基礎。並以此為中心,進行財政、信貸、市場三大平衡和安排人民生活。

(7)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擴展閱讀

一、時間:1953年到1957年

二、背景

新中國建立以後,經過三年的經濟恢復,國民經濟得到根本好轉,工業生產已經超過歷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國那時還是一個落後的農業國,我國的工業水平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同時也落後於許多發展中國家。

三、思想基礎:中國共產黨提出了我國過渡時期的總路線。

四、一化三改造:逐步實現國家的工業化,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建立結合起來的社會主義改造。

五、性質:這是一條把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造結合起來的總路線。

六、目的:為了貫穿過渡時期的總路線,黨和政府制定了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

七、內容:以蘇聯幫助中國建設的156個項目為中心,以694個大中型項目為重點,以發展重工業為主,建立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

八、說明:我國的工業起點很低。

九、影響:通過第一個五年計劃,我國初步建立起獨立的工業體系,為社會主義工業化奠定了初步基礎。

閱讀全文

與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