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

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

發布時間:2020-11-25 08:43:26

Ⅰ 什麼叫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

你這道題完整的問法應該是「什麼叫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這種不平衡為什麼到帝國主義時代加劇了?它產生了什麼影響?」
應該說這是列寧關於帝國主義是現代戰爭特別是世界大戰的根源論斷的主要依據。
根據列寧的這一學說,經濟和政治發展不平衡是資本主義發展的普遍規律,早在自由資本主義階段已經如此。例如義大利等地中海地區最早發生資本主義萌芽,但後來卻落後了,先被葡萄牙、西班牙超過,17世紀荷蘭又超過葡、西,成為第一個資本主義國家。但到18世紀中期,英國後來居上成為最發達和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但在自由資本主義階段老牌國家往往還能保持其先進地位達上百年甚至幾百年之久。
從19世紀70年代開始,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開展,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如美國和德國,它們由於能率先採用最先進的技術,發揮出「後發優勢」,便後來居上超過了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如英國和法國)。而且這種趕超的速度比自由資本主義時期快得很多很多,這就叫做「到帝國主義時代資本主義發展的不平衡性加劇了」。而且按列寧的分析,這又是必然的規律。經濟發展不平衡又必然會導致政治乃至軍事力量發展的不平衡,通俗的說,就是德國等後起資本主義國家現在無論經濟、政治還是軍事力量都超過老牌的英法等國。但是,它們所佔有的殖民地數量卻遠遠少於老牌的英法,而這時「世界領土已經瓜分完畢」,再也找不到「無主的土地」可占為殖民地。怎麼辦?只有向老牌國家奪取,這就必然要爆發「重新瓜分世界的戰爭」,也就是世界大戰。所以,列寧的結論是:帝國主義是現代戰爭尤其是世界大戰的根源,而戰爭又必然要加劇帝國主義的矛盾和危機,在矛盾最為尖銳復雜的帝國主義國家也就是「帝國主義鏈條的最薄弱環節」,無產階級革命不但必然要發生,而且完全可以取得社會主義革命在一國之內的率先勝利。
以上就是列寧關於帝國主義時代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理論的梗概。

Ⅱ 為什麼一戰前資本主義國家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

進入帝國主義階段,由於壟斷的形成和發展,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規律的作用具有了新的特點.經濟發展不平衡表現為跳躍式的.在帝國主義時期,壟斷對於生產和技術的發展具有推動和阻礙的雙重作用.在後起的帝國主義國家,壟斷資本為了獲取高額壟斷利潤和爭奪世界市場,盡量利用和發展先進的科學技術,使本國經濟迅速地發展起來;而在老牌帝國主義國家,壟斷卻阻礙著新技術的採用,生產和技術的發展出現相對停滯的趨勢,並且由於這些國家大量輸出資本,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國內經濟的發展.這就造成一些後起的帝國主義國家能夠跳躍式地較快地趕上和超過老牌的帝國主義國家,從而在經濟實力的對比上發生急劇的變化.例如,英國在1870年以前一直是在世界工業生產中占第一位,號稱「世界的工廠」.但是,當時英國的工業主要是紡織、採煤等舊的工業部門.隨著自由資本主義向壟斷階段過渡,新的科學技術迅速發展,新的工業部門不斷出現,到19世紀80年代末,美國引進科學技術,大力發展新興工業部門,迅速地趕上了英國,躍居世界工業生產的第一位.19世紀末,另一個新興工業強國——德國也超過了英國,躍居世界工業生產的第二位.這一時期政治發展不平衡表現為:一方面,隨著後起的帝國主義國家的經濟、軍事實力的增長,它們強烈要求按照新的力量對比重新瓜分已被瓜分完畢的世界領土,要想按照自己的實力佔領新的商品市場、原料產地和投資場所,就必須從老殖民帝國手中奪取,而老牌帝國主義國家則力圖維持和鞏固原來劃分的勢力范圍.這樣,便造成新老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尖銳矛盾,以至導致世界性的軍事沖突

Ⅲ 帝國主義間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的主要表現是什麼

主要表現 例如一戰之前,以德國為例,19世紀末20世紀初,德國的科技、經濟、軍事實力得回到快速發展,其經答濟更排到世界第二,歐洲第一。
但與其鼓鼓的腰包相比,德國在政治上依然是個小瘦子。在歐洲本土,它被英法俄等大國夾在中間,無法向外發展;在世界范圍,好一點的殖民地都被英法等國挑走了,差一點的地方還有奧、意、俄等國跟它爭,准備大展拳腳的太平洋殖民地更是讓美日給盯上了。所以德國在歐洲乃至世界上都沒有發言權(有點像現在的日本),你說它能甘心嗎?
就是後起之秀想得到相應的國際地位和話語權。

Ⅳ 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導致了一戰還是二戰

兩個都有。

1戰的根本原因:政治經濟不平衡。
典例是德國美國經濟發達而政治地位和殖民地少。

2戰的根本原因:1戰之後,矛盾並未從根本上解決,各國政治經濟不平衡加劇。

Ⅳ 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如何理解請不要用術語,請舉例子

一、國家之間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

向帝國主義階段過渡時期,主要資本主義國家 政治趨於兩種走向,一種是民主化,以美英法為代表,他們隨著資本主義政權的鞏固,不斷完善資本主義制度,擴大政治民主化。另一種則表現為封建軍事化,代表國家有德日俄。他們在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過程中,缺乏應有的革命洗禮,因而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如德國的王朝戰爭,日本自上而下的明治維新,俄國沙俄推行的1861年農奴改革。封建性元素大量殘存於資本主義制度的血液中,制約著政治的民主化;為了轉嫁因此而激化的國內矛盾以鞏固自身統治,也為了緩解因封建性對經濟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保留並發展軍事力量,加大對外擴張侵略力度變成了他們共同的選擇。

由於歷史和現實的原因,各國經濟也表現出不同的發展速度,英國佔有廣闊的殖民地,向外輸出資本,享受不勞而獲的利潤,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基本上與它擦肩而過,電力、電訊、石油、鋼鐵等新興工業發展明顯滯後,致使經濟增長步伐明顯緩慢下來;法國除與英國的上述原因類似之外,中小企業增多,加之大革命時期確立的小農經濟,使新技術推以擴廣,新設備無力使用,勞動力匱乏,市場狹小,經濟增長缺乏支撐點;俄國經濟的增長相當緩慢,1861年的年農奴制改革,雖然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相應的勞動力,但農民傾家盪產,貧困潦倒,國內市場的不景氣反作用於資本主義經濟,難以快速發展。

與之相反,美,法,日三國卻得到了極大的發展,美國的發揮其特有的地理條件,人才資源。南北統一為資本主義發展開拓了空前廣闊的國內市場,工業原料。德國的統一,正趕上第二次工業革命,市場廣闊,資金充足(普法戰爭得到法國2億法郎的賠償款)原料擴大(從法國獲得阿爾薩斯和落林兩個資源區),再加上沒有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累贅,使的德國迅速崛起;日本也順應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潮流,得力的措施、對人才的有力培養、技術引進,以及資源的合理配置等等,創造了亞洲國家中迅速崛起的奇跡。

Ⅵ 如何理解中國經濟與政治發展的不平衡

原因:一、小農經濟開始瓦解,但仍占據著主導地位。二、廣大農村地區幾乎未遭受專西方資本屬主義沖擊,現代化進程極為緩慢。三、絕大部分內陸農村地區人們思想仍被三綱五常等傳統思想所禁錮,並未經歷資本主義思想解放。

Ⅶ 如何理解政治經濟的不平衡

(1)資本主義政治發展不平衡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①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入資本主義階段的方式不一樣,水平和特徵不同.英法美三國為一種類型,它們是通過資本主義革命而確立資本主義制度的.資產階級革命根偉徹底地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障礙,因此三國最終都建立了比較完善的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另外,俄日德三國為一種類型,它們是通過自上而下的改革或王朝戰爭,從而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因此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其政治上專制主義色彩和軍國主義傾向相當濃厚.
②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佔有殖民地的多寡不同.由於各國政治、經濟、軍事力量發展速度和水平不同,它們所侵佔的殖民地多少不同,其中英法是老牌殖民國家,佔有殖民地最多,尤其是英國掌握了世界殖民霸權.德日等國是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佔有的殖民地較少.
(2)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不平衡.主要指資本主義國家之間工農業發展速度和水平不一樣,在一定時期內其經濟實力對比發生變化.19世紀中期,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處於世界工廠的地位.而到19世紀末,美德經濟迅速發展,超過了英法等國.
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特別是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改變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力量對比,必然造成它們之間的新矛盾,而矛盾的激化往往帶來戰爭.世界大戰的發生,其根源就在於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

Ⅷ 中國近現代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原因或者意義

原因:一、小農經濟開始瓦解,但仍占據著主導地位。二、廣大農村地區幾乎未遭受西方資本主義沖擊,現代化進程極為緩慢。三、絕大部分內陸農村地區人們思想仍被三綱五常等傳統思想所禁錮,並未經歷資本主義思想解放。

Ⅸ 什麼是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

在資本主義發展史上,列強國家之間的矛盾錯綜復雜,世界戰爭不斷發生,這些矛盾和戰爭的根源在於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不平衡,主要是指資本主義國家之間工農業發展速度和水平不一樣,在一定時期內經濟實力對比發生變化.19世紀中期,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處於世界工廠的地位,按工業實力排隊是英、法、美、德;而到19世紀末,美、德經濟迅速發展,超過了英、法.
資本主義政治發展不平衡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①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入資本主義階段的方式不一樣,水平和特徵不同.英、法、美三國屬於一種類型,它們是通過資產階級革命而確立資本主義制度的.資產階級革命更徹底地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因此三國最終都確立了比較完善的資產階級民主制度.另外,俄、日、德三國屬於另一種類型.它們是通過自上而下的改革或王朝戰爭,從而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因而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其政治上專制主義色彩和軍國主義傾向相當濃厚.②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佔有的殖民地多寡不同.
由於各國政治、經濟、軍事力量發展速度和水平不同,它們所侵佔的殖民地多少不同.其中英法是老牌殖民國家,佔有的殖民地最多,尤其是英國掌握了世界殖民霸權,德、日等國是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佔有的殖民地較少.
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特別是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改變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力量對比,必然造成它們之間的新矛盾,而矛盾的激化往往帶來戰爭.兩次世界大戰的發生,其根源就在於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

Ⅹ 什麼是資本主義經濟和政治發展的不平衡

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的規律是列寧提出的,它是列寧關於帝國主義是現代戰爭特別是世界大戰的根源論斷的主要依據。

資本主義政治發展不平衡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1. 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入資本主義階段的方式不一樣,水平和特徵不同。

  2. 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佔有殖民地的多寡不同.由於各國政治、經濟、軍事力量發展速度和水平不同,它們所侵佔的殖民地多少不同。.

閱讀全文

與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