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國應從幾方面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第九屆中國來經濟前瞻論壇1月13日在源北京召開。李偉在會上說,在高質量的供給方面,要提高商品和服務的供給質量,跟上居民消費升級步伐。在高質量的需求方面,要釋放被抑制的需求,進而帶動供給端升級,促進供需在更高水平實現平衡。在高質量的配置方面,要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李偉認為,展望2018年,我國經濟運行有望延續增速穩、就業穩、物價穩、效益穩的「多穩」局面,將為經濟工作重心更多轉向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❷ 2020年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兩大著力點是什麼為什麼(200字)
高質量發展要求
通過實體經濟的發展優化經濟結構,支撐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建立。「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顯著增強我國經濟質量優勢」。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要推動高質量發展,關鍵在於通過創新獲得新的增長動力源泉。為此,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跟蹤全球科技發展方向的基礎上,通過實施重大科技項目,在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等方面取得突破,以技術創新推動和支撐高質量發展。
❸ 中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會帶來哪些影響
據報道,日前國務院負責人表示,轉向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在開放條件下推進的新一輪經回濟轉型,答這不僅將增強中國經濟創新力和增長可持續性,而且將為全球企業創造新機會,為世界經濟注入新動力。
轉向高質量發展意味著在傳統製造業陸續達到市場需求峰值後,要轉向提升產業價值鏈和產品附加值,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意味著在生產要素供需條件變化後,要轉向增強科技創新和人力資本提升的「乘數效應」,提升投入產出效率和全要素生產率。
專家表示,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可以預期,中國必將加大改革開放力度,為推動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創造條件,也將在這個過程中與世界實現互動共贏。
❹ 如何推動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
發展城市群,城市群是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
城市群崛起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重要標志,同時對經濟發展具有巨大帶動作用。
世界級城市群隨著開放型經濟快速發展在灣區崛起。上世紀60年代以來,隨著世界經濟快速發展、經濟全球化深入推進,各種生產要素日益向灣區集聚,沿海港灣地區快速發展,形成了以世界級港口為基礎、以產業集聚為動力、以廣闊腹地為支撐的灣區城市群。灣區城市群大多由濱海經濟、港口經濟、都市經濟與網路經濟高度融合而成,這種特有的經濟格局是海岸貿易、都市商圈與灣區地理形態的聚合體。
城市群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規模效應、技術外溢和不完全競爭會引導經濟活動在空間集中,在市場機製作用下,各類生產要素也會自發向資本回報率高的地區集聚。這種集中和集聚多在城市中實現,發展到一定階段,就逐步形成了城市群。城市群有利於促進要素自由流動,不斷拓展市場邊界;有利於形成規模經濟,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和交易成本;有利於勞動分工、知識溢出,產生正外部性,促進創新並帶動收益遞增;有利於在區域內形成合理的發展格局和健全的協調機制。城市群通過引領區域經濟轉型升級、資源高效配置、技術變革擴散,在增強區域經濟活力、提升區域經濟效率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❺ 雲南省是如何發揮自身優勢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
雲南省發揮自身優勢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最主要的是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發展支柱產業和優勢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