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簡略分析近代以來中國經濟發展歷程與世界經濟體系的關系
近代以來中國經濟發展受到了世界經濟體系的深刻影響。兩次工業革命專使西方工業文明屬崛起,而此時的中國依然是典型的農業文明,所以中國的近代化歷程烙上了深深地殖民化的印記。從某種程度上說,中國的近代化離不開西方的工業化,離不開當時的世界經濟體系。
② 中國近代經濟發展與世界的關系
中國近代經濟發展的階段特徵、成因及趨勢分析
近代中國經濟的發展,是中國近代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理解和掌握其階段特徵、成因及趨勢,有助於我們加深對中國近代化進程的全面認識。
一、階段特徵、成因及趨勢分析
第一階段(鴉片戰爭爆發至洋務運動興起):中國經濟開始出現半殖民地特徵
1. 形式與關系:封建自然經濟與外國資本主義經濟。前者對後者起防洪堤壩的作用,後者對前者有瓦解作用。
2. 成因:列強發動了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封建自然經濟開始解體,外國資本主義經濟出現,中國被捲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
3. 發展趨勢及政治走向:封建自然經濟開始解體和外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使得滿清王朝日益腐敗和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不斷加深。
第二階段(洋務運動興起至國民大革命失敗):封建經濟為主體,四種經濟形式並存的經濟結構,呈現出愈來愈深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性
1. 形式與關系:封建自然經濟、外國資本主義經濟、洋務經濟、民族資本主義經濟。自然經濟壓制後三者,而後三者瓦解自然經濟;洋務經濟抵制外國資本主義經濟、瓦解自然經濟、刺激民族資本主義經濟;自然經濟、外國資本主義經濟、洋務經濟又壓制民族資本主義經濟。
2. 成因:19世紀60年代,因洋務運動的開展而出現了洋務經濟;稍後,在外商刺激和洋務運動透導下產生了民族資本主義經濟;但是外國列強、晚清王朝、北洋軍閥無論懷著怎樣的動機,它們都要保護自然經濟。
3. 發展趨勢及政治走向:封建自然經濟逐漸走向瓦解,晚清政府和北洋軍閥統治走向歷史盡頭;外國資本主義經濟不斷發展並逐步控制中國經濟命脈,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確立和深化;民族資本主義經濟曲折前進,資產階級改良與革命運動遭受挫折;洋務經濟走向衰落,地主自救道路破產。
第三階段(土地革命戰爭開始至新中國成立):官僚資本主義經濟占支配地位、五種經濟形式並存的經濟結構
1. 形式與關系:封建自然經濟、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外國資本主義經濟、官僚資本主義經濟、新民主主義經濟五種經濟成分。自然經濟依附於外國資本主義經濟與官僚資本主義經濟,而阻礙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和新民主主義經濟,同時其他四種經濟形式都對其有瓦解作用;外國資本主義經濟與官僚資本主義經濟既相互勾結又相互斗爭;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在自然經濟、外國資本主義經濟、官僚資本主義經濟的夾縫中生存,但具有革命性與依賴性;新民主主義經濟受中外反動經濟的重大阻礙,但卻是最革命、最進步的經濟,它日益改變著半殖民地半封建經濟。
2. 成因:中共在蘇區、敵後區、解放區採取措施,發展經濟而出現了新民主主義經濟;蔣介石的國民政府始終控制著全國的政權,而官僚資本主義經濟又是它的經濟基礎。
3. 發展趨勢及政治走向:民族資本主義經濟日益萎縮,舊民主主義革命和資產階級共和國道路完全走向末路;封建自然經濟、外國資本主義經濟、官僚資本主義經濟處於衰落、消亡的過程中,外國列強和國民黨政權走向覆滅;新民主主義經濟日益發展,新民主主義革命走向勝利。
二、基本認識
從中國近代經濟發展的階段特徵、成因及趨勢來看,民族獨立是實現近代化的根本保證。我們可以有如下基本認識:
第一,中國從落後的封建社會到近代化,是與資本主義分不開的。因受外國入侵,中國近代化由此陷入困境。外國資本主義入侵促使中國封建自然經濟解體,客觀上給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和發展創造了某些條件和可能,但它入侵的本來目的是要變中國為殖民地,是要阻止中國發展資本主義和實現工業化。所以,沒有民族獨立,不能實現近代化。
第二,民族獨立從根本上說是要解決生產關系的問題,近代化從根本上是要解決生產力的問題。近代中國有工業救國、教育救國、物質救國等主張,都從發展資本主義入手實現近代化,結果行不通。其主要原因是中國的封建勢力、官僚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的勾結,中國處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因此近代中國面臨的民族獨立和近代化這兩個問題是密切相關的。
事實證明,近代中國不可能首先解決近代化問題,只有首先解決民族獨立問題,才能談得上近代化的政治、經濟、文化的建設。
③ 世界近代歷史的基本特點
世界近代現代史階段特徵
1、14——16世紀:資本主義在歐洲興起時期
經濟:自然經濟開始解體,資本主義萌芽產生;資本原始積累;工業生產組織的基本模式是手工工場;新航路開辟,世界市場雛形出現。
國際關系:早期殖民擴張。
思想:文藝復興。
2、16——18世紀:資本主義手工工場時期
經濟:資本主義經濟進一步發展;以手工勞動為主,生產模式依然是手工工場。
政治:資產階級革命展開,資本主義的議會民主制度開始確立;資本主義制度只是在少數國家確立,大多數國家仍處於封建制度統治之下。
國際關系:爭奪殖民霸權和歐洲霸權。
民族解放運動:中心在美洲(北美獨立運動和拉美獨立運動)
思想:啟蒙運動,為資本主義社會確立政治構想。
3、18世紀中期——19世紀中期:工業化初期和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
經濟:工業革命從英國開始向其他地區擴展;生產方式由手工向機器轉變;生產組織形式由手工工場向工廠轉變;資本主義市場體系初步形成。
政治: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確立統治地位。
國際關系:世界資本主義體系初步形成。
民族解放運動:亞洲革命風暴。
思想:自由主義(亞當斯密)、民族主義、馬克思主義。
4、19世紀後半期——20世紀前期:壟斷資本主義時期
經濟:第二次工業革命;生產關系的變化,壟斷組織產生;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不平衡;世界市場最終形成;經濟侵略以資本輸出為主。
政治: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向帝國主義過渡,政治發展不平衡,呈現兩種基本類型。
國際關系: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形成;形成三對基本矛盾和兩大軍事侵略集團;一戰。
民族解放運動:亞洲覺醒;
思想:列寧主義誕生。
5、1917——1929年:十月革命到二十年代的東西方世界
經濟:歐洲資本主義國家經濟恢復和發展;美國取代英國成為世界經濟霸主,日本崛起為東亞霸主;蘇聯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
政治:資本主義世界進入相對穩定時期;第一個社會主要國家蘇聯的建立和鞏固;
國際關系: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建立;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對峙與斗爭。
6、1929——1945年:大危機到第二次世界大戰
經濟: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羅斯福新政,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開始發展;蘇聯從1928年起實施了三個五年計劃。
政治:政治發展不平衡,英法美等國家保存了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制度,德日等國建立法西斯專政。
國際關系:歐亞戰爭策源地形成;凡——華體系解體;法西斯國家的局部侵略戰爭發展為世界大戰;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民族解放運動:與反法西斯斗爭緊密結合。
7、1945年——20世紀70年代初: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冷戰共處和激烈競爭時期
經濟:資本主義經濟進入一個相對穩定的高速發展時期,日德發展尤為突出;戰後亞洲經濟的發展;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的建立;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發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興起;資本主義國家產業結構的調整。
政治: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繼續完善發展,民主化和科學化趨勢加強,但社會危機和精神危機日益加深;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
國際關系:雅爾塔體系為基礎的美蘇兩極格局形成;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大陣營「冷戰」;美蘇爭霸。
8、20世紀70年代初——現在:新舊世界格局的交替時期
經濟:1973年,戰後資本主義世界最嚴重的經濟危機;70年代,西方經濟陷入「滯脹」狀態;布雷頓體系崩潰,美國經濟霸主地位動搖;70年代,形成美日歐三足鼎立的經濟發展格局;經濟全球化和經濟區域化成為90年代以來經濟發展的主要趨勢。
國際關系:美蘇爭霸,互有攻守;1991年蘇聯解體,兩極格局解體,當前世界替時期。
④ 本人想研究歷史的 各國經濟發展,和近代經濟發展,求高人指點,我怎麼找答案
我覺得首先要對世界總體發展有個基本認識。
推薦《全球通史》 俄羅斯籍 美國人寫的 名字忘了, 很長的名字。 寫的很有意思,我一口氣讀完了。
關於近代, 哎 小弟也只了解點皮毛,最好能問下本專業的,我有個同學學的是 近代國際關系史 南開的。
書店這樣的書很少,網上的書雖然多 但是很雜, 最好能去高校圖書館,裡面這方面的事書很多,雖然不一定全。
其實這是個很復雜的問題 不是你看幾本書就能理解的,看幾本書我覺得最多有個大概的了解,而且看的書少,會被作者的思想影響,看得多,就會有思想碰撞,從而產生自己理解。這屬於研究生研究的內容。
我本人看過關於朝鮮現狀,朝鮮戰爭,蘇聯解體,美國南北戰爭的。
你可以順著一戰前的國際大事表研究。每個重大事件都看看專門的書籍。
⑤ 求有關世界近代經濟發展史的書籍,
9月23日 15:07 以我的理解,在進行經濟建設時,應該首先考慮經濟利益、其次是考慮環保利益。內我國確實實施「可持續容發展」戰略,把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人口控制和人口素質提高、社會進步等因素相結合、協調,反對「殺雞取卵」式的、不顧環境保護、引起環境惡化和生態污染的經濟增長方式和道路。
但是,必須同時看到,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並不是並駕齊驅的。經濟建設是我國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工作中心,是由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與落後的社會生產的主要矛盾決定的,除非發生外族大局入侵,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決不動搖的!
再者,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是我們經濟的發展,「發展是硬道理」。只有經濟發展了,才能維護和鞏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才能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才能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才能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榮歷史使命!
⑥ 世界近代史上歐美社會發展的主要趨勢
發展趨勢,我認為要看你指的是什麼,我認為有2種趨勢1,經濟是從自然經濟向資本主義經濟發展2政治是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發展,但要注意的是,美國是沒有經歷過封建社會時期的,希望我的答案對你有幫助
⑦ (10分)近代以來,經濟全球化成為世界發展的一種趨勢,在此過程中,歐美一些國家分別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起
(1)新航路的開辟或地理大發現;政治:建立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經濟條件:率先開始和完成工業革命。(3分)
(2)飛機;獨立戰爭、南北戰爭掃除了發展障礙,工業革命的成果,羅斯福新政,兩次世界大戰都是戰勝國等;推行馬歇爾計劃(3分) (3)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時代(2分) (4)先進的社會制度,科技革命,對外進行殖民掠奪,重視教育等。(2分) ⑧ 世界近代史論述題西歐和亞洲政治經濟發展各有什麼特點
(1)歐洲經濟:①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壟斷組織,極大地促進了經濟的發展。②各國經濟內發展的不平容衡性加強,德國較快,英、法較慢。政治:①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德、英、法向帝國主義過渡,資產階級議會制度,政黨政治得以完善,國家機器加強。②爭奪世界霸權的矛盾尖銳,逐步形成兩大軍事侵略集團。 ⑨ 世界近代史的三個發展階段是什麼
世界近代史的三個發展階段 ⑩ 世界近代史,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形成經歷了一個怎樣的發展歷程 政治上:第一次工業革命完成後,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資本主義版政權不斷鞏權固。資本主義最終戰勝封建主義,逐步確立起對世界的統治。經濟上: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需要市場和原料,所以開始向全世界進行侵略擴張。落後的亞非拉地區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被迫捲入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之後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第二次工業革命後,資本主義過度到帝國主義,全世界已經被帝國主義瓜分完畢,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與世界近代經濟發展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