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中國經濟發展周期

中國經濟發展周期

發布時間:2020-12-20 11:24:02

⑴ 當前中國處於哪個經濟周期階段

分析當前中國宏觀經濟形勢
,其實就是判斷中國經濟目前所處的周期階段。版但是
,在實踐中要區分周期的四個權階段或轉折點
,是極其困難的。本文從兩個層次考察當前中國經濟周期的階段。首先是產出缺口理論、總需求—總供給
(AD—AS)模型這兩種工具的綜合分析
;其次分析了價格指數這一重要宏觀經濟變數。通過這些工具和變數的分析
,本文的最後結論是
:當前中國經濟確實出現了轉機
,出現了復甦的明顯跡象
,但並未真正走出低谷或蕭條
【參考文獻】
共(1)篇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找到
1

1
陳樂一;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美國經濟周期的新特徵
[J];財政研究;
2000年03期
【引證文獻】
共(1)篇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找到
1

1
國涓;
貨幣政策在我國經濟周期波動中的作用
[J];財經問題研究;
2003年04期

⑵ 調查我國當前的宏觀經濟情況,判斷中國目前處於經濟周期的那個階段

  1. 經濟周期(Businesscycle):也稱商業周期、景氣循環,它是指經濟運行中周期性出現的經內濟擴張與經濟緊縮交容替更迭、循環往復的一種現象。是國民總產出、總收入和總就業的波動,是國民收入或總體經濟活動擴張與緊縮的交替或周期性波動變化。過去把它分為繁榮、衰退、蕭條和復甦四個階段,現在一般叫做衰退、谷底、擴張和頂峰四個階段。

  2. 目前正處於頂峰後期,尚未進入衰退期。

⑶ 中國經濟五年一個周期,每逢8蕭條,每逢2繁榮。這是市場失靈的哪種表現

這個理論並不科學,沒有數據證明我國的經濟周期是5年。市場失靈可以分為四大類。

⑷ 目前中國處於經濟周期的哪一個階段

經濟周期(Business cycle):也稱商業周期、景氣循環, 它是指經濟運行中周期性出現的經濟擴內張與經濟緊縮容交替更迭、循環往復的一種現象。是國民總產出、總收入和總就業的波動,是國民收入或總體經濟活動擴張與緊縮的交替或周期性波動變化。過去把它分為繁榮、衰退、蕭條和復甦四個階段,現在一般叫做衰退、谷底、擴張和頂峰四個階段。目前正處於頂峰後期,尚未進入衰退期。

⑸ 目前,我國經濟屬於經濟周期的什麼階段為什麼

我自己感覺是處於一個穩步調整的階段,並且正在不斷儲能,2020年極有可能是個非專常關鍵的點。

因為當前體量屬是世界第二,這個規模是很大的,但是當中還有許多不健康的因素存在,例如:樓市有泡沫危險、經濟發展所依賴的不可再生資源消耗嚴重等等,因此密集出台了許多調整的規定措施,並且鼓勵創新創業,給予大力支持。當整個結構調整到符合未來信息化時代提出的要求時,那麼各行業也將能迎來一個爆發期。

⑹ 分析2019年的中國經濟運行處於經濟周期的哪一階段

當前,我國經濟仍處於中周期上升階段,尚未見頂。
經濟中周期受企業設備投資主導,大體上有10年左右的周期波動,往往與金融條件、企業盈利、技術更新等因素密切相關。

⑺ 現在中國經濟周期屬於哪一個周期

現在中國經濟應該是屬於一個衰退時期,經濟開始下滑,對於債券、股票、大宗商品都會造成一定的影響,詳細情況如下:

⑻ 20年來中國經濟增長率是否呈現周期性波動

嚴格的說不是周期,而是波動。因為每一輪漲跌的時間跨度並不一致。但也可以近似的認為是周期吧,經濟學家都這么稱呼的。
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中國經濟從年度經濟增長率的角度來考察,經歷了十輪高低起伏的波動。
1950、1951、1952年,經過三年努力,國民經濟迅速恢復。從1953年起,我國開始了大規模的經濟建設,進入工業化初期階段,由此也開始進入經濟的波動歷程。到2009年,經濟增長率的波動共經歷了10輪。2010年,進入了新一輪即第11輪波動。
第一輪波動:1953—1957年。 1953年是「一五計劃」的第一年。當時沒有經驗,向蘇聯學習。當年,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很大,經濟增長速度很高(G D P增長率達15.6%),立即遇到供給面的三大「瓶頸」制約:一、生產資料供給緊張;二、工業消 費品的供給緊張;三、自然災害嚴重,糧食供給緊張。由此,經濟的高速增長難以為繼,1954年、1955年經濟增長減速。1956年經濟增長再次加速(G D P增長率達15%),再次受到三大「瓶頸」制約,1957年又不得不減速。 第二輪波動:1958—1962年。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會議根據毛澤東的倡議,正式提出「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 以「快」為中心的「大躍進」,使經濟增長率一下子沖高到21.3%的頂峰。超高速的經濟過熱增長,傷害了整個經濟發展的機體,打亂了經濟正常運行的秩序,造成國民經濟重大比例的嚴重失調,又遇到生產資料、工業消費品、糧食這三大「瓶頸」制約。由此引起全面短缺,高速增長難以為繼。隨後,1960年、1961年和1962年的三年,經濟增長率大幅下落,均為負增長。這第二個周期,是一個典型的「大起大落」,形成一個深深的「大峽谷」。對此中央提出八字方針:調整、鞏固、充實、提高。
第三輪波動:1963—1968年。 調整之後,1964年經濟增長又出現18%左右的高峰。60年代初,蔣介石叫囂反攻大陸,中蘇關系破裂,國防建設進入前期高潮。1966年5、6月,發動了「文化大革命」。隨後,1967年、1968年又陷入低谷,出現負增長。
第四輪波動:1969—1972年。 國防建設進入後期高潮。標志性事件如1969年3月中蘇邊境的珍寶島自衛反擊戰。 1970年,經濟增長再次沖高到19%左右。1972年又回落下來。
第五輪波動:1973—1976年。 隨後,進入「文化大革命」的後期。1973年,經濟增速略有回升,1974年又掉下來(1974年1月,批林批孔),1975年略有回升(1975年鄧小平主持工作),1976年又掉下來,為負增長。1976年初,反擊「右傾翻案風」,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幫」,結束了「文化大革命」。
第六輪波動:1977—1981年。 粉碎「四人幫」,結束了「文化大革命」之後,全國上下「大幹快上」的熱情很高。1978年G D P增長率上升到11%以上,有些「過熱」。 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撥亂反正,結束了「以階級斗爭為綱」的歷史,全黨工作中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開啟了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的歷史時期。1979年、1980年、1981年對國民經濟進行了大調整。
第七輪波動:1982—1986年。 1984年,在農村改革、城市改革推動下,G D P增長率上升到15%左右。為治理「過熱」,1986年經濟增長率又回調。
第八輪波動:1987—1990年。 1987年、1988年,經濟增長率又上到11%以上。同時,物價(居民消費價格)上升到18.8%。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物價上漲的第2個高峰。隨後,治理整頓,G D P增長率回調到1989年的4 .1%和1990年的3%左右。
第九輪波動:1991—1999年。 1991年,經濟回升。1992年初,鄧小平南方談話,提出「又快又好」。 鄧小平南方談話和隨後召開的黨的十四大,為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打開了一個新局面。 然而,由於當時改革開放才十來年,原有的計劃經濟體制還沒有根本轉型,原有體制下的投資飢渴、片面追求速度的弊端還沒有被克服。經濟增長很快沖到14 .2%的高峰,出現經濟過熱現象。在這種情況下,黨中央一再強調:「更好地把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結合起來,進一步把黨的十四大確定的路線方針政策和目標任務貫徹好、落實好,確保經濟建設又快又好地發展。」「充分調動、保護、發揮群眾的積極性,促進經濟又快又好地發展。」 在「又快又好」思想指導下,1993年下半年至1996年,國民經濟運行成功地實現了「軟著陸」,既大幅度地降低了物價漲幅(物價在1994年上升到24 .1%),又保持了經濟的適度快速增長。隨後,成功地抵禦了亞洲金融危機和克服了國內有效需求不足。1999年是第九輪經濟周期的谷底年份,經濟增長率為7.6%。
第十輪波動:2000—2009年。 從2000年起,進入第十個周期,到2007年,經濟增長率連續8年處於8%以上至14%的上升通道內。2008年和2009年,中國經濟面臨著國際國內四重調整的疊加,即改革開放30年來國內經濟長期快速增長後的調整與國內經濟周期性的調整相疊加,與美國次貸危機導致的美國經濟周期性衰退和調整相疊加,與美國次貸危機迅猛演變為國際金融危機而帶來的世界范圍大調整相疊加。2008年,經濟增長率回落到9.6%。2009年,回落至9.2%。
2010年,GDP增長率回升到10.3%,高於2009年,從而進入新一輪即第十一輪經濟輪波動。

⑼ 中國經濟現在處於經濟周期哪個階段

中國經濟新常態屬於經濟周期中探底的階段。下行壓力仍然很大。 2015年我國專經濟增長仍有下行壓力屬,預測GDP增速放緩至7%,建議實施更加積極有效的財政政策。從短期指標看,中國正處於新常態經濟周期探底過程,整體經濟仍處於低迷期

閱讀全文

與中國經濟發展周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