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中國民營經濟區域發展研究

中國民營經濟區域發展研究

發布時間:2020-12-20 06:41:23

A. 為什麼研究我國民營經濟發展問題

一、民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民營經濟雖然近幾年取得了長足發展,但總體而言,還存在觀念落後、融資困難、起步晚、規模小、水平低等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思想觀念滯後,認識不足,重視不夠。部分部門和領導幹部對民營經濟存在偏見,思想上有唯「成份論」的觀念,認為民營經濟就是個人的事,存在厚薄之分。在產業發展、金融支持、政策優惠等方面以國有經濟為主,民營經濟難望項背。

2、民營經濟融資困難成為制肘發展的重要瓶頸。民營經濟基本上是通過自我籌資、自我積累進行發展的。融資困難究其原因,一是民營企業自身規模小、實力弱、資本積累少,融資渠道單一。二是民營企業、個體工商戶不穩定性較大,銀行基於自身風險控制的原因,怕貸、惜貸、慎貸。三是銀行實行抵押和擔保貸款制度,民營企業、個體工商戶很難找到合規的擔保人。四是銀行出於風險的考慮,對國有經濟不怕貸大膽貸,對民營經濟不準貸的現象突出。因此,民營經濟有限的資本額、沉重的利息負擔、過短的資金使用期、資金來源的不穩定性但民營經濟發展受到制約。

3、民營經濟自身先天不足。民營經濟發展大多是快速型、家庭式,存在著各種不足。在管理方式上,基本上「老婆管錢、親戚管帳、自已跑市場」的模式,制約了企業更高發展。法律意識淡薄,一方面少數經營者違法經營、制假、偷稅,另一方面不知依法自我保護,權益得不到保障。人才危機嚴重,誠信意識淡薄,思想觀念落後等也是民營經濟存在的重要問題。

4、民營經濟發展環境不寬松。對民營經濟市場准入、財政支持、稅收政策等方面有歧視。權力部門亂作為、不作為、慢作為現象依法存在。民營企業稅費負擔過重,收費多,服務少、搭車收費、變相收費等情況時有發生。執法管理部門過多,執法不嚴,執法不公的現象也不鮮見。

5、民營經濟產業結構不合理。民營經濟由於缺乏引導,加之資源優勢不明顯,投資項目單一、投資效率低下。大多從事低附加值產品的簡單加工生產,處於整個產業鏈的底端。一產業少而弱,二產業行業單一,三產業總量不足。全縣民營經濟占工業經濟的80%以上。

6、品牌建設落後,缺乏核心競爭力。全縣現在重慶市名牌產品1個,重慶市著名商標4個。民營經濟沒有樹立自身品牌的意識,市場拓展能力弱,一旦交通瓶頸條件得到改善,本地民營經濟將更加缺乏競爭力。

二、進一步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對策思考。

針對民營經濟發展現狀,如何充分利用好中央、重慶市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優勢,實現市第四次黨代會提出的「兩翼」發展戰略,利用全縣交通瓶頸改善等重要機遇實行民營經濟的跨越式發展,當前要重點在營造發展氛圍、推進公平準入、改善金融服務、切實減輕負擔等方面進行認真的研究。具體有如下對策:

1、著力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要充分利用中央、重慶大力發展民營經濟的良好機遇,在全縣范圍內解放思想,營造發展氛圍,破除妨礙民營經濟發展在思想上、體制上、機制上的各種障礙。全方位宣傳民營經濟對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的突出貢獻,充分調動全縣人民「創業興巫」的熱情,樹立全民崇商的氛圍。逐步建立起「艱苦創業,誠實守信,合法經營,開拓創新」的民營經濟精神理念,打造民營經濟的文化品牌。

2、著力優化寬松的政策環境。關鍵是結合實際,用好用活各種政策。在市場准入上,要積極鼓勵民營經濟參與對交通運輸、能源、水利、市政、教育、醫療等方面的投入。一方面減輕政府性投入的壓力,另一方面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在金融政策方面,首先政府要引導銀行對民營經濟增加信貸力度,提高民營企業貸款增速。其次要探索建立以政府財力為引導,以專業擔保機構為主體,以商業銀行網路為基礎的新的信用擔保體系。三是要整合各類扶持資金,將微型企業等各種政策扶持資金整合捆綁使用,建立縣級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扶持做大做強民營企業。在稅收政策方面,稅務機關要樹立「不落實稅收優惠政策也是收過頭稅的理念」,不折不扣的及時制定政策落實措施,開展政策宣傳,關鍵是加大政策落實力度,打造稅收窪地。同時規范各類收費,切實減輕民營企業的稅費負擔。促進民營經濟健康、快速發展。

3、著力改善高效的政務環境。以建設服務型政府為重點,對民營經濟由被動受理向主動服務轉變,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簡化辦事程序,提高辦事效率。要充分利用縣發展服務中心,不僅整合部門,更多的是要整合審批事項。提高服務水平。加強對民營經濟發展的引導,一是投資產業的引導,搞好信息服務,通過發布產業、行業相關信息及中介服務,引導民營經濟進行科學投資和經營活動,防止重復投資和盲目擴大生產規模。二是引導民營企業提高管理水平,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逐漸由家族式管理向現代企業管理方式轉變,增強企業活力。三是作好中介服務,政府對民營經濟的服務,更多的要體現為中介服務,要以市場為中心,大力發展社會中介機構,包括融資中介、人才培養中介、新技術推廣中介、進出口貿易中介等,要促其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律,有效地運行,並真正成為連接民營企業、政府、研究機構等的橋梁。要用政府信息和決策「智慧」引導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4、著力健全公平的法制環境。要從政府及其部門和民營經濟兩個層面共同健全法制環境。政府及其部門要堅持依法行政,對民營企業一視同仁,規范行政執法,為民營經濟發展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全面實行行政執法責任制,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行政機關做到「法無授權皆禁止」,民營經濟發展做到「法無禁止皆許可」。堅決克服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象,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確保民營經濟發展不受影響。切實保護民營經濟所有者、經營者財產權。全縣要徹底清理制約和歧視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文件,保護民營經濟的合法權益和市場主體的合法地位,嚴禁干涉民營經濟合法生產經營活動,嚴禁亂檢查、亂攤派、亂罰款、亂收費等行為。作為民營經濟,更要樹立法制意識,堅持依法經營,杜絕假、冒、偽、劣。偷稅逃稅,誠實守信,合法經營。政府建立民營經濟誠信評價體系,以金融機構為中心,綜合工商、稅務、安全、環保等部門,共同評定民營企業、個體工商戶誠信等級,並以此作為民營經濟融資、資本投入、政策引導的重要指標。建立民營企業誠信為本的理念。

5、著力打造民營企業家隊伍。浙江是中國民營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樣板。其成功的重要因素就是有一個良好的社會創業經商的氛圍和一支優秀的民營企業家隊伍。遍布全球1000多萬浙商,用生動實踐錘煉了「踏盡千山萬水、說盡千言萬語、想盡千方百計、吃盡千辛萬苦」的「四千」精神,開創了「白天當老闆、晚上睡地板」的浙商作風,塑造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創業、特別能創新」的浙商品格,樹立了「誠實守信、依法經營、公平競爭、勇擔責任」的浙商形象,積淀了「義利雙行、工商皆本」的浙商文化。而我縣多數民營企業家經營者在思想觀念上存有小富即安、小成則滿的意識,缺乏發展壯大的追求和氣魄。政府要發展壯大民營經濟,就必須培養一批優秀的民營企業家,要搭建一個教育、培養的平台,打造一支「以人為本,誠信經營,立足實際,開拓創新」的民營企業家隊伍。

B.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縣域經濟指導委員會是個什麼樣的單位

縣經濟研究辦公室

閱讀全文

與中國民營經濟區域發展研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