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如何發展村集體經濟簡報

如何發展村集體經濟簡報

發布時間:2020-12-19 05:48:58

1. 如何壯大村集體經濟

在農村改革和發展的過程中,必須不斷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積極探索集體經濟的多種實踐形式,積極探索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多種途徑,堅定廣大農民走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與決心,引導他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拓展資料

農村集體經濟亦稱「農村集體所有制經濟」。我國憲法第八條規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實行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

農村集體經濟是指主要生產資料歸農村社區成員共同所有,實行共同勞動,共同享有勞動果實的經濟組織形式。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農村集體經濟改變了過去「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基本經濟體制,村級集體經濟成為農村基本的經濟組成部分。

2. 如何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

(1) 指社會物質生產、流通、交換等活動。如我們農業經濟的急速發展。
(2)生活用度;家境。如經濟寬裕,經濟拮據。
經濟,人有著自身的消耗需求,物質資源因而得以認知與定義,而同時,貨物有著其自身的界限與范圍,因人的需要而產生作用。這樣的一種基於人體需求而存在的時效性用途,在人的思維認知之下,而給予了它一種表面性的客觀價值,從而在人的一定的思維下被普遍接受,從而形成一種基本的思維常識。
如此,貨物得以確定規格,在人的相互認定之下繼而得以流通,人與人之間也就有了置換與交易...而同時,人有著自我意願上的偏向與取捨,這也就決定到了所需物質的每個方面...或許,這樣的一種以貨物的客觀價值為共知,以人的自我意願為前提,由此而產生的合理有序的人類活動,是為經濟。
經濟之下,由人的意願和對貨物的價值認定,而產生公平自由的交易原則,而同時,各種各樣的意識、行為、交易的出現和發生,都在人的理解之下,或許,這樣的一片、整體的意識思維的承載,就是場,隨著人的意願而自由伸展。

3. 如何發展農村集體經濟

隨著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和深化,改革開放三十年來,農村面貌和經濟結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農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絕大多數農民在以民營經濟為主導的縣域經濟發展中逐步富裕起來,過上了小康生活。本文對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幾條建議,僅供參考。
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落實推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具體措施。各地黨委、政府一定要充分認識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重要性、緊迫性,切實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內容,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一項基礎性、戰略性任務,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為促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和政策環境。一是要確定發展目標,合理規劃、布局。要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特別是要把消滅無穩定收入來源的集體經濟「空殼村」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在結合本地實際認真分析研究的基礎上,制定本轄區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規劃和政策,明確目標,穩步發展。二是要著眼於農村「兩委」班子的加強和幹部隊伍素質的提高。要借「兩委」換屆選舉的契機,把那些事業心強、懂經營、會管理,具有發展集體經濟強烈意識,勇於開拓,無私奉獻,不怕吃苦,秉公辦事,廉潔自律的人選進班子;要堅持不懈地抓好農村幹部的培養和教育,提高村幹部政治素質和市場經濟條件下駕馭經濟的能力。三是要落實責任,嚴明

4. 如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增加村民收入

要根據村集體的實際情況,例如:村集體產品整合.村辦企業招商引資.村辦企業依託自身資源深挖本地特產等。找到可行的方案才是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根本吧,下面有些案例供您參考。

留地利用型:積極鼓勵引導城鎮規劃區內土地被徵用村通過自主開發、合資合作等形式,興建標准廠房、寫字樓、專業市場、賓館、民工宿舍、商鋪店面等物業項目,獲取穩定的租賃收入。如湖州開發區陳板橋村利用33畝村級留用地建成2.1萬平方米標准廠房及5000平方米與之配套的職工宿舍樓,每年租金收入達200多萬元。吳興區環渚鄉邵家墩村利用村級留用地投資建設2980平方米綜合大樓、4539平方米標准廠房等物業用房,面向社會招租,年租金達50萬元。

盤活存量型:鼓勵村級組織以村莊整治為抓手,通過收購、置換等途徑,對集體舊的老辦公用房、會堂、學校、廠房、倉庫等房產、存量建設用地以及農戶廢棄宅基地,在符合規劃的前提下,通過改建、新建物業房產的形式,對存量、閑置資產、土地進行盤活,增加物業租賃收入。

異地發展型:對一些受規劃限制、發展條件較差的村,積極幫助創造條件,引導這些村在區位條件較好的區域或城鎮規劃區,興建或購置物業房產,增加村級集體資產和物業租賃收入。如開發區楊家埠鎮黃芝山村等7個集體經濟薄弱村在市、區、鎮三級的支持下,每村各投資90萬元左右集中購置億豐建材市場的商鋪,通過返租,每村每年可獲租金收入約5-8萬元。南潯區雙林鎮顯洪村、黃泥兜村、勤裕村在鎮政府的協調下,各投資40多萬元,在集鎮工業功能區集中購置了3000多平方米的標准廠房,每村每年可獲出租收入5萬元

5. 如何在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中發揮積極作用

發展復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是制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和戰鬥力、增強服務功能、促進經濟發展和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質基矗村集體經濟是農村經濟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其發展程度關系整個農村經濟發展大局,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切實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6. 如何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求解答

(一)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必須要選好配強村幹部。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主體在村,關鍵在人,必須著力抓好村級班子建設,不斷提高村幹部的政治素質和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使村兩委成為帶領群眾發展致富的堅強堡壘。一是創新選人用人方式,通過公開招聘、公推直選、機關下派、請外出務工經商中的能人回村任職、選派大學生到村裡任職等多形式、多渠道選配村幹部,逐步建立起一支富有朝氣活力、奮發有為、開拓進取、群眾基礎較好的村幹部隊伍。二是加強對村幹部的教育培訓,進一步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法制觀念、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三是制定政策解決基層幹部福利待遇、醫療養老保險等切身利益,解除其後顧之憂。四是制定完善村幹部監督激勵辦法,把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能力和績效作為考核的硬指標,激勵村幹部把精力聚集到發展集體經濟、帶領群眾致富上。
(二)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必須要深度開發集體自然資源。
立足當地優勢資源,按照合作共贏、互惠互利的宗旨,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吸引各類工商企業、農業企業等投資深度開發集體水面、山場、田地、四荒地等,積極發展農產品基地、休閑觀光農業、農家樂等產業,形成「資源承載產業實體,產業凸顯資源價值」的發展氛圍,將自然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
(三)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必須要搞活經營性資產運作。
對村原有閑置或低效使用的公用房、廠房、設備等集體資產,通過整修或翻建,以公開招標形式實行租賃,或以投資入股形式參與經營,切實提高存量資產的利用效益。有效拓展集體資產運作空間,積極實施宅基地、農用地整理項目,增加有效用地面積,努力獲取集體建設用地指標。積極推進不動產物業開發建設,在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村鎮建設規劃的前提下,根據區位條件和產業發展優勢,用足用好村集體非農建設用地,引導建設標准廠房、街面營業房、辦公樓、專業市場、倉儲設施,發展物業經濟,培育集體經濟增長點。
(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必須要深化股份制改革。
開展村集體經濟股份制改革,探索集體經濟有效實現形式,對防止集體資產流失、促進集體資產保值增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首先要選擇一批有穩定收入來源、有改革願望、有組織能力的村開展農村股份制改革試點。通過量化資產、固化股權,明晰和保障村級集體資產的產權主體及其成員的主人翁地位,進一步理順村級集體經濟分配關系,建立健全股東(代表)大會、董事會、監事會「三會」制度,創新集體資產管理體制和集體經濟治理機制,使村級集體資產經營管理走上「產權清晰、權責明確、管理科學、運轉高效」的現代經營管理之路。
(五)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必須要不斷完善土地使用政策。
在有條件的村探索建立村級留用地政策,並對村級用地涉及農轉非的,優先在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內安排農用地轉用指標。積極開展試點,探索建立集體用地流轉機制。對各種所有制企業進行生產經營和項目建設涉及利用集體建設用地的,在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土地利用、城鎮建設規劃的前提下,參照國有土地出讓模式,探索實行村集體土地使用權有償出讓、出租,集體獲得土地出讓金和出租收益。
(六)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必須要強化對集體資產和財務的監管。
在推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同時,要建立健全監督約束機制,加強和規范對村級集體經濟的管理。一是建立規范的財務管理機制。切實加強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的規范化管理,完善「村財鄉管」制度,進一步建立健全集體承包合同管理、工程招投標、財務公開、財務審批等規章制度,合理確定村幹部報酬標准和辦公經費開支標准,嚴格控制非生產性支出。二是建立審計監督機制。建立村級財務審計制度,定期對村財務實行檢查監督。三是建立村級債務化解機制。對村級的各種債權、債務組織全面徹底清理,對清理出的不良債務,採取有效措施積極加以化解。
(七)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必須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要加快制定和落實各項扶持政策措施,尤其在財政資金投入、金融稅收優惠、結對幫扶等方面,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和辦法,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和政策環境。一是加大財政資金投入。結合推進城鄉一體化綜合配套改革,加大公共財政向村級延伸和覆蓋力度,支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等,減輕村級配套資金壓力和集體經濟負擔。要安排一定的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扶持資金,用於扶持村級集體經濟建設。二是實行金融稅收優惠。對村集體經營或參股的項目,在信貸上要給予傾斜,在利率上要給予適當優惠,在稅收上要給予一定減免,對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收入的稅收,屬地方財政可支配部分實行全額返還。三是深化結對幫扶。鞏固選派機關幹部到村任職、機關與村結對共建等成果,繼續採取各種行之有效的措施,幫助結對村出思路、出資金、出人才、出技術,推動村集體經濟發展。鼓勵企業與村結對共建,引導富裕村與薄弱村結對共建,實現共同發展。

7. 如何發展村集體經濟

我認為應該因地制宜將本村的最大農業特色發展起來。具體措施:第一、跟研究機構或本地/本市的一些高校合作,利用科教資源及科學知識幫助本村發展高效率、高品質的生態農業,第二、要號召村集體中的一些帶頭農戶,現將試驗基地發展起來,等成功能夠進行規模農業時,以農戶帶領農戶的方式來擴大本村的特色農業經濟,第三、要跟當地的金融部門比如農村信用合作社及各大銀行密切合作,提供經營和擴建的資金,來發展壯大經濟。另外還應該跟保險公司進行共同協商給村集體農民及農業經濟提供擔保。

8. 如何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增加村集體收入

根據村自身特點,探究特色產業。注意一定要有特色。
一般來講,農村發展經濟,農業是專骨架屬,基礎設施(道路橋梁)是血液,旅遊業是靈魂。
從農業入手,由村委會牽頭老百姓進行農業產銷模式的創新(例如利用政府渠道,互聯網渠道等開辟銷路,或由村委會以自願為原則,讓村民拿出自己的糧食集中與企業合作進行二次加工,變成製成品再進行集中銷售,集中分紅,增加二級產業。),完成原始積累。
原始積累完成後要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最主要的是道路,橋梁,環境設施和文化設施。規劃旅遊區,進行招商引資,建設度假村,讓村民以傳統的種地為主業轉型到以販賣紀念品,開辦農家院等實體經濟主為主業,逐漸調整產業架構,使農業退居二線,旅遊業占據主流。
第三,經濟實力有一定基礎的時候,進一步加深村子在省市甚至全國中的影響力,可以考慮進行地標性建築或者申請舉辦特色活動。
需要指出的是,這裡面一定要記住三點關鍵:其一,一定要團結群眾,深入群眾,帶動大家的致富熱情,勁兒往一塊兒使。其二,一定要根據自身特色發展有特色的相關產業。其三,經濟建設是漫長的過程,需要耐心和細心,切不可朝令夕改。

閱讀全文

與如何發展村集體經濟簡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